当前位置:首 页 >> 学者文库 >> 罗锦堂
学者介绍
罗锦堂,1929年出生,字云霖,甘肃陇西人。中国台湾第一位文学博士。罗锦堂先生一生旅居,结识了诸多好友,并写下了很多力作,他把这些作品合写成《行吟集》。其中既有思念故乡的作品,也有展现志向的作品,还不乏展现异域生活的作品。无论哪种作品,都能体现罗锦堂特有的作品风格。罗锦堂晚年仍不忘弘扬国学,曾去世界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讲学,为国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罗教授对中国古典文学深有研究,是元曲专家,著作有《中国散曲史》、《锦堂论曲》、《罗锦堂词曲选集》等十余种。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罗锦堂
关羽与关索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罗锦堂 点击:17506次 时间:2015/2/3 12:24:41
中国小说中的关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因而除了正史陈寿的《三国志》以外,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分别收录在元人杂剧、《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等书里。另外还有一部分以上诸书所没有收进去的,如明人所作《斩貂蝉》杂剧,大意是说曹操想要笼络关公,收为己用,便以美人貂蝉相赠,关公却不为美色所惑,而把她杀掉了。这个故事,在京剧中改编为《月下斩貂蝉》,同时在徽剧中有《斩貂》,汉剧和川剧中有《关公盘貂》,其次又有《白猿教刀》,是京剧的流行剧目之一,大意是说关公在战场上无法取胜,于梦中由白猿授以刀法,便能打败敌将。再其次是《真假关公》,也是京剧所常演的,一名《姚斌盗马》,又名《贤孝子》,大意是说曹操征云南,土司芦举抗御不从,芦兵败。孙权便派人暗中与曹操勾结,劝曹袭取荆州。遂派曹仁带兵前往,仁为关羽所击败。这时有猎户姚斌,看到土豪张志平欲强夺李诚之女玉贞为妻,为姚斌所救回。另外姚斌又曾救过方雄失金之难。后姚避雨白云寺,得了一个石匣和作战的铠甲。不久姚母病,思食千里马肝,姚到处查访不得,偶然到关羽帐下看马人传万年,知道关羽的赤兔日行千里,于是计划去偷盗。他假装关羽的样子,偷偷骑着马走出,不幸被周仓识破,二人便打斗,姚被擒。关羽勘问姚斌,斌具实以告。关羽喜其为人至孝,便收归帐下。后土司来攻,被关羽率姚斌等把他打败了。注一姚斌这个人,《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没有,但在《花关索认父传》中却有姚斌盗马的故事,不过写“斌”为“宾”。现在把它抄录如下:
关公道:“与我请诸葛军师,圆梦则个。”养马关西便去,军师正与刘王说话,不曾敢去,回来。关公道:“只请庞统来圆梦。”养马关西,随即请到庞统,茶已了,关公道:“夜来得一梦,正是三更,梦见官家殿前今(金)柱破折两半,皇后着衣镜,破作两半。丹池前饮马,一池水干了。一树花开,我待折一朵,却谢了,一瓣也无。此梦主是何吉凶?”庞统道:“顶破柱跟随,着衣镜破两分离。河里水干难饮水,一树花开结果迟。”庞统道:“此梦主兄弟三人,日卓午时,主一人有灾。”关公道:“谁有灾?”庞统道:“命去的有灾。”唱:
关公见说心中闷  知它谁是有灾人
去了军师名庞统  又请军师诸葛人
二人坐在高厅上  茶汤已了问原因
关公厅上从头说  夜来四梦是何因     
      从头说与军师道  军师圆梦有来因  白:
诸葛军师道:“此四个梦,顶破柱随根,着衣镜破两分明。河里水干好走马,见花落时结果成。此梦兄弟三人,主今日午时添一个兄弟。”关公问添那个兄弟?军师道:“见喜的添一个。”道罢,诸葛军师辞别去,见关公独自闷闷不已,道:“我听那一个的是?”唱:
关公厅上心烦闷  教我今朝信谁人
军师说道添一个  庞统又道灾一人
专等午时交三刻  吉凶今日见来因
正是关公才道了  门子升厅报事音
有个将军来到此  要见元帅姓关人
关公见说教相请  直到厅前上面寻
二人厅前忙作礼  便问将军姓甚名
      此人恭身忙便说  自家不是等闲人  说:
“某是昔日吕家朝代,姓姚名宾,如今却教我在吴王手下,因我小节不完。我知将军宽洪海量,〇〇〇〇注二,好结义兄弟,今时来与将军索龙备马。”关公道:“我本不结义兄弟,今日应梦,实难得,军师圆梦正是。”关公道:“你结义的心,准是不准?”姚宾道:“将军焚起香来,对天设誓。”
唱:
关公见说心中喜  刺血为兄结义恩
杀牛宰马高厅上  安排茶饭食〇巡
哥哥兄弟都请到  众官大闹酒来斟
酒至三杯方五味  张飞便说事和因
姚宾此人曾造反  反了吴王手下人
关公口言不妨事  我看姚宾是好人
当时不信张飞口  去了张飞大旡人
大排宴席尽散了  醉了关元帅一人
看看正是黄昏后  元帅姚宾一夜存
等到三更人静了  关公睡宿在高厅
姚宾当下生奸计  便下床头觅走门
抽身走出中军帐  后槽赶出马行程
生得一似关元帅  打扮身裁似统军
穿了元帅衣和服  一条鞭在手中存
以上所引,是姚宾盗马的序幕,以下才是姚宾盗马的真实叙述:
姚宾骑了胭脂马  走出刘兴大寨门
一身便望西南去  走了姚宾盗马人
不唱姚宾偷马去  且唱关元帅一人
关公酒醒天明了  身边不见姓姚人
叫起众官头目将  起来厅上叫姚宾
便见头目并左右  慌忙走出后槽寻
槽上不见赤色马  恼杀荆王关统军
张飞便道不信我  我道姚宾不是人  说:
养马关西道。二更前后,只道元帅起来,出去寻绰,原来只是姚宾盗出马去,教人报与刘王看是如何?  唱:
先主刘王传圣旨  各路分兵去赶人
张飞骑马南门赶  黄忠便去北门跟
西门当是关元帅  姜维疾步赶前门
众多小将各人去  都出兴刘大寨中
这段是叙述姚宾盗了关公的胭脂马去后,兴刘寨中大家急忙追赶姚宾的情况。下面是姚宾与关公的次子关索碰面,姚宾乃假装关公,关索要认父,索母胡氏要他仔细辨认,不要随便弄错。后来,果然发觉姚宾是假关公,遂被关索杀了,再由张飞出面,领着关索去拜见他真正的父亲关公。注三这一段故事,与京剧中的真假关公比起来,大同小异,只是在京剧中将它更戏剧化了,把盗马的姚宾,改编为一个孝子;再者,姚宾因盗马及假扮关公,被关索所杀,但京剧中却把他作为一个帮助关公打败土司的英雄看。其次还有京剧中的斩熊虎,是演关公因蒲州恶霸熊虎公子和县令勾结,强占仕人张继昌之女莺娇,他心怀不平,跑到公堂杀死了熊虎及县令后逃走。及至追兵赶到,观音点化清泉,关公洗面而变为红脸以脱险。这一折戏,又名《关公出世》。关公杀人亡命的事,在陈《志》本传也有,但仅是说《亡命奔涿郡》,没有说明是为了甚么而亡命,但《三国志平话》则说:
    关名羽,字云长,乃平阳蒲州解良(良应作梁,下同)人也,生得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喜看《春秋左传》。观乱臣贼子传,便生怒恶。因本县官员,贪财好贿,酷害黎民,将县官杀了,亡命逃遁,前往涿郡。注四
《三国演义》则说:“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注五《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都没有详细说明关公杀人的原因,但在王朱旦所作的关公《先世发祥碑记》中,却有比较清楚的说明:
    (关公)祖石磐公,讳审,字问之,以汉和帝永元二年丙寅生,居解梁常平村宾池里五甲。公冲穆好道,研究《易传》、《春秋》……子讳毅,字道远,笃孝有至性……已为桓帝延熹二岁。明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圣帝(关公)……帝生而英奇雄骏,即受《春秋》、《易》,旁通淹贯,以古今事为身任。稍长,娶胡氏,于灵帝先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平。次年弱冠,谢父母曰:“儿已有后,足奉祖祢(mi古代对已死的父亲在宗庙中立牌位以后的称谓),今汉焰将尽,群小盈庭,觚稜辐邪,谁为扶红日照人心者。”遂诣郡陈事,不报。有相人目之曰:“君秉乾坤正气,当血食万年,何论名业?”归旅舍,闻邻人哭,极哀,叩之,曰韩守义也,遭郡豪吕熊荼毒,吕党连七,性黠滑,事中珰,蔑职纪,帝眦裂发竖,命守义导至七所,悉斩刈之,潜引去。注六
这里不但说明了关公好读《春秋左传》的来由及避祸亡命的原因,而且还告诉了熊虎父子姓吕,关公夫人姓胡,以及其子关平的生辰。王朱旦是清代浙江鄞(yin)县人,曾担任过山西解州守牧,他在文中所记,可能根据解州方志或当地父老传闻而来。其实关公的好《春秋》,只是略通大义,并不求甚解的,所以钱谦益的《关帝实录》就说“早岁治《春秋》,于三传尤宗信左氏,讽诵略皆上口,但通大义,善能力行耳!”而且钱氏还说关公生而“状修伟,有异相,颜若重枣。”注七这个“颜若重枣”,在《三国演义》里,也如此说,然而我们不知道“重枣”究竟是甚么颜色,可是在《三国志平话》中,说他“颜若紫玉”,紫色是红中带黑,与传统戏剧中关公出场的面貌相似,因此“重枣”的,其实是“薰”之误,“面如薰枣”,不正就是红中带黑吗?与《三国志平话》中的“面如紫玉”就十分接近了。据《关西故事》,曾详细地说明过关公“面如薰枣”的来源,比京剧《斩熊虎》更加清楚,它说:
    蒲州解梁关公,本不姓关,少时力最猛,不加检束,父母怒而闭之后园空室。一夕,启齿越出,闻墙东有女子啼哭甚悲,有老人相向而哭,怪而排墙询之。老者诉曰:“我女已受聘,而本县舅爷闻女有色,欲娶为妾,我诉之尹,反受斥骂,以此相泣。”公闻大怒,仗剑径往县署,杀尹并其舅而逃。至潼关,关门图形,捕之甚急,伏于水旁,掬水洗面,自照其形,颜色若苍赤,不复认识。挺身至关,关主诘问,随口指关为姓,后遂不易。注八
这里说关公本不姓关,但本姓是什么,却没有交代。《关西故事》是何代何人所写,已不可考,我们只能在清代梁章钜的《归田琐记》中得悉一二,是否可信,也就大成问题,但与以上所引各条,可以互看。京剧中的《斩熊虎》,就是参考了各家的传闻,再撷取彭宗古的《关帝外纪》,以及孤本元明杂剧中的《桃园结义》一剧而成。另外,在桂剧中有《杀熊虎》,川剧中有《步月杀熊》,都是大同小异之作,不必细述。又在《关西故事》中,说关公逃出潼关后,“东行至涿州,张翼德在州卖肉,其卖止于午,午后即将所存肉,下悬井中,举五百斤大石掩其上,曰:‘能举此石者,与之肉。’公适至,举石轻如弹丸,携肉而行,张追及,与之角,力相敌,莫能解,而刘玄德卖草履亦至,从而御止。三人共谈,意气相投,遂结桃园之盟云云。”这些话,当然是荒诞不经的民间传闻。《三国志平话》说,张飞“家豪大富,因在门首闲立,见关公街前过,生得状貌非俗,衣服蓝缕,非是本处人,纵步向前,见关公施礼。”注九与《关西故事》不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虽然也说张飞:“颇有田庄,卖酒屠猪。”注十但并没有关张二人因撕打而始相识的话,另外,关于关公降生的传说,也有些是正史中和《三国演义》等所没有的,例如说:
汉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有乌龙见于村,旋绕于远公之居,遂生圣帝,异哉!犹之二龙绕室,五老降庭,生孔子也。注十一
此乌龙降庭而生,又与乌衣兆梦而死,是同一性质的传闻。因为关公有长髯,所以民间传闻,便说他髯中最长的一根,是附在他身上的乌龙,为的是可以时常保护关公。据《异质资》载:
关云长微髭髯,内一须长二尺余,色如漆,索而劲。若自震动,必有大战。公在襄阳时,夜梦一青衣神辞曰:“我,乌龙也,久附君身,以状威武。今君事去矣,我先往。”语毕,化为乌龙,驾云而去。公寤而怪之。夜走麦城,与吴兵对,天曙捋髯,失其长者,公始悟,前梦辞去者,是须也。未及,遂有临沮之变。注十二
关公长髯,是乌龙的化身,已经够怪了,接着在下面说得更神奇,说乌龙去后,还会降雨以解除樊城的旱象:
    晋太始元年,樊城大旱,祈雨无效,有司梦黑衣神,自称须龙,曰:“能为我立苗,当致雨以救民。”有司焚香告许。至午,果雨。雨霁,淡云中乌龙现身,有司遂为建祀,振土得一长须,意即龙也,因以塑于颈中,题其庙为龙须庙。注十三
这当然是由于世人极端崇敬关公而故神其说。但为什么要借关公的胡须制造此一神话呢?因为关公本来就以长髯而著名,也是他的画像的特征之一,例如诸葛亮在写给关公的信中,就不直呼其名而以髯代之。因为有一次,马超来降,大家夸奖他才能出众,关公心怀不平,便致书与诸葛亮问其究竟,诸葛答道:“孟起(马超字)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超群也。”注十四陈寿在他的《三国志》中曾引用了这几句话,并且说:“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同时在《三国志平话》中,张飞从刘备处听到关公投降了曹操,官拜汉寿亭侯时,大怒道:“叵耐胡汉,尔言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尔今受曹操富贵,我若见你,定无干休。”注十五又在同书中,当关公斩了袁绍虎将颜良后,袁绍迁怒于刘备,想要杀他,文丑急忙劝说,并自告奋勇,愿与关公交战,替颜良报仇。文丑一见关公,就骂道:“胡汉出马。”此外在《三国演义》中,也有下面的几条:
却说颜良败军奔回,半路迎见袁绍,报说被赤面长须使大刀一勇将,匹马入阵,斩颜良而去,因此大败。绍惊问曰:“此人是谁?”沮授曰:“此必是刘玄德之弟关云长也。”注十六
云长引数骑,东冲西突,正杀之间,刘玄德引三万军随后到。前面哨马探知,报与玄德曰:“今番又是赤面长须的斩了文丑。”注十七
而且在《三国演义》第七十回,说到曹操的先锋大奖庞德,在樊城阵前,大骂关公。关公闻言,勃然变色,美髯飘动。这“美髯飘动”四个字,写得真够入神,与前引他的长髯“若自飘动,必有大战”是同一情形。正好在这次的战役上,庞德为周仓所擒,关公就把他杀了。
不特此也,曹操也很欣赏关公的美髯。据《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说,有一次曹操请关公吃饭,操问他“云长髯有数乎?”他说:“约数百根,每秋月,约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纱囊裹之,恐其断也,”于是操便以砂锦作囊与关公护髯。到了第二天,关公去见汉献帝,帝看到他的胸前挂一纱锦囊,便问他是什么?关公会奏说:“臣髯颇长,丞相赐囊贮之。”献帝令他当殿披拂,竟然长过于腹。帝曰:“真美髯公也。”从此以后,大家便以美髯公称他而不名。又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有这样一段记载:
关公谢别郭常,奉二嫂上车,出了庄园,与孙乾并马,护着车仗,取山路而行……黄巾者曰:“我乃天公将军,张角部将也,来者快留下赤兔马,放你过去。”关公大笑曰:“无知狂贼,汝既从张角为盗,亦知刘关张兄弟三人名字否?”黄巾者曰:“我只问红面长髯者为关云长,却未识其面,汝何人?”公乃停刀立马,解开须囊,出长髯令视之。其人滚鞍下马,脑揪郭常之子,拜谢于马前。
此外,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其中说到关公刀劈孟坦、韩福后,不幸被韩福射了一箭,公连夜投奔沂水关,夜宿镇国寺,若非他的同乡普净和尚相助,几乎为把守沂水关的卞喜所暗算,于是关公又转赴荥阳。荥阳太守王植,与韩福是儿女亲家,乃密令胡班,在夜间放火,烧死关公。胡班不敢遽尔决定,便寻思道:
“我久闻关公之名,不识如何模样,试往窥之。”乃至驿中,问驿吏曰:“关将军在何处?”答曰:“正厅上观书者是也。”胡班潜至厅前,见关公左手绰髯,于灯下凭几看书。班见了,失声叹曰:“真天人也。”
诸如此类的记载,皆可说明关公确是一个长须美髯的大丈夫,具有自然的神威,所以令人见而生畏,因之就产生了乌龙附体的神话。甚至在元代曲中,直呼他为神道,如云:
他上阵处赤力力三绺美髯飘,雄赳赳一丈虎躯摇,恰便似六丁神簇捧定一个活神道。注十八
以“神道”二字称关公,在《单刀会》中尚有好几个地方,近人刘知渐曾说:“宋金民间的关王会,经常演出《单刀会》故事的雏型戏。有人从这个基础上,把它写成南戏《单刀会》,而关汉卿亦同样在这个基础上,把它提炼成更好的杂剧《单刀会》,所以《单刀会》杂剧里的关羽,才会那么神气活现。”注十九可见《单刀会》之所以把关羽称为“神道”,与宋元时民间的迎神赛会,是互有关系的。
其次,说到关公之死。据《三国志》说,孙权曾派人向关公处求婚,希望把关公之女,嫁给他的儿子。关公不但不肯,还“辱骂其使”。于是孙权大怒,“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其子平于临沮。”注二十关公之死,在民间传闻中,是一个(场)轰轰烈烈的(悲剧),可是在《三国志》中,却却只有这样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既不精彩,也不动人。到了《三国志平话》,就稍为加了些迷信色彩,它说:“关王金疮稍敛,来日准备出战,当夜三更,大风忽作,其响若雷,满城人皆言折了。关公出战,两国夹攻,关公在荆州东南,困于山岭。落后数日,大雨降后,说吴魏两国官员至荆州,言圣归天。”注二十一这“言圣归天”四字,仍然过于简略,不能满足一般人崇拜关公的心意。《三国演义》就比较详细多了。在“玉泉山关公显圣”一回中,说关公在麦城时,手下士兵只有三百多人,粮草已尽,欲走西川,不幸在半途中为东吴部将马忠所擒;其子关平,也为潘璋、朱然所擒,于是把他们关家父子二人,拥至孙权面前。孙权说:“孤久慕将军盛德,欲结秦晋之好,何相弃焉?公平昔自以为天下无敌,今日何由被吾所擒?将军今日还服孙权否?”关厉声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权回顾众官曰:“云长世之豪杰,孤深爱之,今欲以礼相待,劝使归降,何如?”主簿左咸曰:“不可,昔曹操得此人时,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如此恩礼,毕竟留之不住,听其斩关杀将而去,致使今日反为所逼,几欲迁都,以避其锋。今主公既已擒之,若不即除,恐贻后患。”孙权沉吟半晌,曰:“斯言是也。”遂命推出。于是关公父子皆遇害,时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也。关公亡年五十八岁。注二十二这里说,关公活了五十八岁,但据关公的年谱,说他卒年应为六十岁。注二十三因为在《蜀纪》中曾说:“帝初出军,梦猪啮其足。语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史传皆不书其卒之日。”注二十四钱谦益也以为是六十无疑,他说:“盖亥与子,相为起讫,相为乘尅(ke克)。建安二十四年,于轩辕甲子为己亥,庚子至己亥为一周,亥之肖为豕。梦猪啮足,而即谓子平曰:‘吾今年衰矣’,则帝意亦指庚子为己亥所乘,而视为终数耳!孔子六十,而曰甚矣吾衰矣,则帝吾今衰矣一语,非自云六十而何?故蒙叟以为帝卒之年,当在六十耳!”注二十五我们不管是六十也好,五十八也好,总之,建安二十四年(219)是关公卒年,大约可信。
据说,关公殁后,他所骑的赤兔马,也数日不食草料而死;同时,关公手下的两员大将王甫和周仓,也相继死去。《三国演义》曾这样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乃向周仓曰:‘昨夜梦见主公,浑身血污,立于前,急问之,忽然惊觉,不知主何吉凶?’正说间,忽报吴兵在城下,将关公父子首级招安。王甫、周仓大惊,急登城视之,果关公父子首级也。王甫大叫一声,堕城而死,周仓自刎而亡,于是麦城尽属东吴。”注二十六由此可见王甫和周仓,是关公属下最为亲信的大将,但周仓之名,经常被人提到,而很少人就知道王甫是谁了。在《三国演义》中,说到关公逝世后的传闻还很多,如说:“关公一魂不散,荡荡悠悠,直至一处,乃荆门州当阳县一座山,名为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静,原是汜水关镇国寺中长老,后因云游天下,来到此处,见山明水秀,就此结草为庵,每日坐禅参道,身边只有一个小行者,化饭度日。是夜月白风清,三更已后,普静正在庵中默坐,忽闻空中有人大呼曰:‘还我头来!’普静仰面谛视,只见空中一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刀,左有一白面将军,右有一黑脸虬髯之人相随;一齐按落云头,至玉泉山顶。普静认得是关公,遂以手中塵(chen尘)尾击其尸曰:‘云长安在?’关公英魂顿悟,即下马乘风落于庵前,叉手问曰:‘吾师何人?愿求法号!’普静曰:‘老僧普静,昔日汜水关前镇国寺中,曾与君侯相会,今日岂遂忘之耶?’公曰:‘向蒙相救,铭感不忘。今某已遇祸而死,愿求清诲,指点迷途。’普静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注二十七此外,接着还有关公显灵的事,如云:“(孙权)于是亲酌酒赐吕蒙,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众将大惊。急救时,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喝曰:‘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众将见之,无不恐惧。权将吕蒙尸首,具棺安葬,赠南郡太守潺陵侯;命其子吕霸袭爵。孙权自此感关公之事,惊讶不已。”注二十八这里说吕蒙之死,是由于关公的冤魂报仇,但在《花关索传》里,却说吕蒙害死关公后,吕蒙为关公幼子关索活捉,与陆逊一同锁在囚车内,被刀剐死。注二十九接着在《三国演义》里还说,关公死后,孙权为恐刘备来复仇,于是听张昭的建议,把关公的头,放在木匣内,派人星夜送给曹操,这样便可嫁祸给他。曹操既闻关公死讯,大为高兴,并且说:“云长已死,吾夜眠贴席矣。”及至吴使把头送到,操打开木匣,见关公面如平日,操笑问道:“云长公别来无恙?”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只见关公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操惊倒。众官急救,良久方醒,顾谓众官曰:‘关将军,真天神也!’吴使又将关公显圣附体,骂孙权,追吕蒙之事告操,操愈加恐惧,遂设牲醴祭祀,刻沈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南门外。”注三十总归以上所引关公之死,是被孙权杀害,可是在《花关索贬云南传》中,却说关公是在荆州失陷后,逃入玉泉山中,受困饥饿而死,并且在死后,他的英魂不散,于是跑到西蜀去向刘备托梦,半途中遇到关公生前为求救兵而为刘备义子刘封所杀害的十三人和三弟张飞的鬼魂,始知翼德也遇害了。原文是这样的:
关公在荆州,等候救兵不来,道:“怎地音信不闻,我哥哥为何不发救兵来。”再写一封,又交一个小军去,也不见。一连发十三道取救兵文书,都被刘丰(封)当住,杀了十三人。关公道:“如何是好?”关平道:“父亲,我自去。”关公道:“也是!”关平离了荆州,吴王军马人,围困了荆州府。竺靡、竺芳瞒了关公,献了荆州,报云吴王四门军马,杀入城中。关公、周仓,便走引残兵败将,直走到玉泉山下,又被吴王军,起身挡住关公人马一日一夜。关公道:“周仓,三军都饿倒,我又肚中饥了。”周仓道:“我去寻个山兽充饥。”走了一遭,并无一物,自道主公饥,去左腿上割肉一块,火上炙熟,放至案中,与关充饥。停了一个时辰,道:“周仓!我又饥。”周仓又去寻,并无一物,又去右腿上割下肉一块。周仓无食,虚运(晕)倒了。关公等了多时,只见小军报道,周仓死了。关公道:“他如何死?”小军道:“他为主公无食,腿上一割肉,虚运(晕)死了。”关公叫苦,怎地是好!只见赤兔马,拖刀跳入河中,刀落在水中。唱:
关公见了高叫苦  饿死儿郎马共人
周仓割肉虚运死  赤马拖刀入水中
西川救兵不见到  刘王怎做这般人
如何忘了同结义  关公有难不相逢
吴王兵马来围住  谁为当得我替身
三魂杳杳归空去  七魄悠悠撞出营
吴王抢了军和马  夺了荆州一座城
死了关公归空去  领了英魂百万军
便上西川成都府  托梦刘王汉主君
来到背阴山下过  十三英魂报主人
尽被刘丰杀了命  不到西川取救兵
关公当时高叫苦  怎知刘丰坑陷人
游魂走上西川去  托梦刘王汉主君
        却到西川成都府  撞见张飞亲弟兄    白:
张飞道:“哥哥,你那里去来?”关公道:“我在荆州,被吴王欺负,困我在玉泉山下,忽身亡,我特来托梦于哥哥。”张飞道:“我在阆州,被小军张达告反,不合我打他一番,他等我酒醉,刺死了。我也托梦于哥哥。我二人死得好苦痛!”唱:
关公见说垂珠泪  屈死兄弟一双人
二人等到黄昏后  托梦哥哥报事因
不唱二人门下等  只唱刘王先主人
每日思忆亲兄弟  懒坐龙床殿内庭
当晚夜向明寝殿  独自心中想弟兄
自从不见关张面  寡人朝内少精神
正是刘王心下想  关张两个到宫门
二人立在灯影下  看了哥哥眼泪分
吴王困我荆州界  里无粮草又无军
救兵文书十三道  尽被刘丰害了人
我在玉泉身亡了  托梦哥哥到内庭
张飞道是阆州死  小军刺我命归阴
望兄可把冤来报  休忘桃园结义心
孤兄刘备亲得梦  眠中喊叫梦魂惊
一夜哭到天明了  便宣诸葛说原因
从头说于诸葛亮  军师来奏圣明军
从来梦是心头愿  此梦今番必是真
正是军师才道罢  阁门宣使奏明君
现有关平张苞到  身披重孝在朝门
刘王先主叫宣诏  二人朝里见明君
从头说你原因事  哭杀刘王一个人
军师眼中流朱泪  出山英雄断了踪
文中所说关张托梦事,不但《三国志》没有,就连《三国志平话》也不载,仅在关公水渰七军一节,叙述关公被杀后,先主尚不知情。那时,先主在蜀中,正被诸葛亮等人拥立为帝。及登位后,“帝思桃园结义,吾爱弟关公,自吾收川,相别数年,不曾见面,令人远赴荆州,宣荆王。军师(诸葛亮)不敢隐讳,对帝缓说,先主听的,忽然倒地,气煞数番。先主与关公做好事,月余,与军师商议。诸葛奏曰:‘今岁征吴,岁年月不好,陛下不可。’帝曰:‘吾思桃园结义,兄弟三人,共死泉下,有何不可!’”注三十一这时张飞并没有被刺,而且周仓还活着,奉诸葛之命,以木牛流马运粮,与《花关索》所说,完全不同。可见小说传闻,千变万化,没有一定的标准,随作者个人任意安排,不能与信史相提并论。话虽如此,元代关汉卿的《关张双赴西蜀梦》一剧,其故事情节,与《花关索传》中有些相似。大意是说:刘备自在四川即帝位后,对远在荆州的关羽和阆州的张飞,思念不已。正悲叹之际,仿佛看到二人的身影,一瞬即逝。于是遣使宣诏关张二人来蜀。使者到了荆州后,始知关羽为刘封(丰)、糜竺、糜芳出卖,兼又中东吴之计,以身殉国。使者再赴阆州,得知张飞因闻关公死讯,急于要复仇,得罪了部将张达。张达乘张飞睡卧之际,杀了张飞,投奔东吴去了。蜀国宰相诸葛亮,夜观天象,发现东吴星光增彩而西蜀暗淡无光。到了第二天早上,又见白虹贯日,知非吉兆。正在此时,忽报使者已回,关张二人,相继殒命。诸葛大为震惊,以为统一中原无望。张飞死后,其鬼魂驾着阴云,直奔四川,一路上不断回忆生前桃园结义以及南征北战的种种情事,不料自己竟会被张达所杀。走了没有多时,恰好碰到关公的阴魂,于是兄弟二人,互道冤情,悲伤不已,约定前去托梦刘备。及至关张的鬼魂,到了蜀宫门口,那天正好是刘备的生日,刘备因思念关张二人,无心大事庆祝,只是睡在床上,默默想念他的两个兄弟。忽然看到关张二人走进门来,他正要向前迎接,而关张二人又赶快躲藏起来。刘备苦苦追求原因,始知二人已死。刘备在悲痛之余,举兵活捉了糜竺、糜芳,以及张达、刘封等人,一律处斩,便以此四人的头颅,告祭关张二人的英灵。注三十二这与前述《花关索出身传》所说的大同小异。关汉卿是元代初年的人,可见这个故事,在元代以前就已经流传民间了。如据史传,关羽是死在公元二一九年,即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这是根据《资治通鉴》六十八卷《汉纪》的说法。张飞死于公元二二一年,即黄初二年六月,这是根据《资治通鉴》六十九卷《魏纪》而来。也就是说,张飞之死,是在关羽死了十九个月之后,将近两年的光景,并非如《西蜀梦》所说,两个人是同时死亡的,这当然是在戏剧的安排上,为了演出的方便而如此处理。在这样做,或许增强悲痛的场面而容易引起戏剧效果的!
以上把戏剧、小说中的关公形象,大致说过了,以下再看关公之子关索的出身。在探讨关索之前,我们不妨把关公的妻室,再提一下。如前所引王朱旦的《关圣祖墓发祥碑记》,关公的夫人姓胡,但没有名,可是在《花关索出身传》中,却说她姓胡名金定。它的来源是这样的:当初,刘、关、张三人在蒲州桃园结义的时候,曾跑到附近的姜子牙庙中,杀白马,宰乌牛,告祭天地,誓共生死,并以同心协力,恢复汉室为最大的愿望。可是刘备道:“你们二人有老小挂心,恐会后悔。”关公就说:“我坏了我家老小,与哥哥回去。”张飞道:“你如何下得手杀自家老小?不如你去杀我家老小,我去杀你家老小。”于是关张二人,互杀老小、当张飞在关公家杀了良贱一十八口后,正要杀关公长子关平,由于关平苦苦哀求,张飞不忍下手,遂带在身边,聊做牵龙备马之人。这时关公的妻室胡金定,利用张飞与关平说话的时间,便偷偷地溜走,逃到她自己的家里去。下面是有关这一段故事的原文:
张飞当时忙不住  青铜宝剑手中存
来到蒲州解梁县  直到哥哥家里去
逢一个时杀一个  逢着双时杀二人
杀了一十单八口  转过关平少年人
叫道叔叔可怜见  留作牵龙备马人
张飞一见心欢喜  留了孩儿称我心
走了嫂嫂胡金定  当时两个便回程
将身回到桃园镇  弟兄三个便登程
前往兴刘山一座  替天行道作将军
近人谭正璧曾说:“这段事迹,现在看来,觉得太不合情理,实在古已有之。周代战国时,卫国人吴起,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为了投鲁求将,亦曾有杀妻之举。词话作者,可能即受其影响。这究竟是一件惨无人道的事,所以在后来其他书中,都没有这样的记载。”注三十三这话很对,可能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也曾看过它,只是没有采取这种荒谬的话而已!
关公的原配,究竟是不是胡金定,目前无法找到确切的证据。据我们的推测,关公离开家乡后,在兵荒马乱中,早就与夫人胡氏失去联络,所以《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中就说:“云长自到荆州,刘备娶与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这个妻室又是谁?也无明文查考,所生之子,叫甚么名?之女,又叫甚么名?一律没有记载。此女,就是孙权想要娶为子媳的。在正史关羽传中曾有这样的话:“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辱骂其使,不许婚。”注三十四在《通鉴》中也说:“权尝为其子求婚于羽,羽辱骂其使,不许婚,权由是怒。”注三十五另外,在《三国志平话》中,就加重了关公的话:“权与子求婚于关公,关公带酒言曰:吾乃龙虎之子,岂婚种瓜之孙?”这样虽较羽传多添了点枝叶,但不怎么动人,到了《三国演义》就写得虎虎有生气了,它说:
孙权遣诸葛瑾为使,投荆州来。入城,见云长,礼毕。云长曰:“子瑜此来何意?”瑾曰:“特来求两家之好: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关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诸葛亮)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瑾抱头鼠窜,回见吴侯,不敢隐匿,遂以实告,权大怒曰:“何太无礼耶!”注三十六
以上所引各书,虽然写法不同,但事实都是一样,由是埋下了关羽杀身之祸,事已见前,恕不赘。回过头来,我们再讨论关公的妻室。如以上所说,关公在家的原配夫人为胡金定,在荆州后所娶的不详其名。但当刘备与吕布争徐州的时候,关公曾经向曹操要求过娶妻,这一段故事,见之《蜀纪》,原文说:“曹公与刘备,围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与魏氏春秋所说异也。”注三十七这个为关公所看上的漂亮女人,究竟是吕布之妻,或秦宜禄之妻?《蜀纪》没有交代清楚,但明人杨慎在所著《升庵外集》中却说指的就是吕布妻貂蝉而言,他说:“世传吕布妻貂蝉,史传不载,唐李长吉吴将军歌:‘榼榼(ke古时盛酒的器具)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大旗下。’似有其人也。元人有关公斩貂蝉杂剧,事尤悠谬,然羽传注称,羽欲娶布妻,启曹公,公疑布妻有殊色,因自留之,则亦非全无所自。”杨升庵的这种说法,崔灏不信,在其所著《通俗编》引杨说之后的附加按语说:“按原文,关所欲娶,乃秦(宜禄)妇,难借为貂蝉证。”可是俞樾在他的《小浮梅闲话》中,却又说是吕布妻,与杨慎的看法一样。在《三国志·董卓传》及《吕布传》里,都有“卓尝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的记载。这个侍婢,是否即貂蝉,我们不敢断定,但后世写小说和戏剧的人,抓住这一句话,便敷衍为王允向董卓献貂蝉,巧使董卓与吕布相残杀的连环计一类的作品。可是有的书却说最先把貂蝉献给董卓的是曹操,而非王允,曾说:“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貂蝉以惑其君。”这个记载,见于梁章钜《浪迹续谈》据《开元占经》引《汉书通志》的话,可惜《汉书通志》,我们已经看不到了,无由证实其说。不论把貂蝉献给董卓的是王允或曹操,均不足以证明她就是吕布妻。基于这个理由,关公当日想要娶的定是秦宜禄妇而非貂蝉了。
至于关公的儿子,从以上所引诸文看来,他的长子是关平无疑。平在临沮时,与关公一同为孙权所害。再据陈寿的《三国志》,说关公死后,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闻,为诸葛亮所深器重。弱冠官侍中监军,不久卒。子统,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云云。由此可知关公有二子,长子平,为胡夫人所出,次子兴,可能为另一如夫人所出。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
关公正坐帐中,忽探马飞报,曹操差于禁为将,领七枝精壮兵到来。前部先锋庞德,军前抬一木榇(chen棺材),口出不逊之言,誓欲与将军决一死战……关平出帐,提刀上马,领兵来迎庞德……关平大骂庞德背主之贼。庞德问部卒曰:“此何人也?”或答曰:“此关公义子关平也。”注三十八
这里又说关平是关公的义子,不知何据?博学如罗贯中,不会不知道关平是关公的长子,而这里偏说义子,真有点奇怪。其实说关平为关公义子,早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就已经讲过了,它说:“关定领二子拜于草堂之前,玄德问其姓名,关公曰:‘此人与弟同姓,有二子,长子关宁,学文,次子关平学武。’关定曰:‘今愚意欲遣次子跟随关将军,未识肯容纳否?’玄德曰:‘年岁何矣?’定曰:‘十八岁矣。’玄德曰:‘既蒙长者厚意,吾弟尚未有子,今即以贤郎为子若何?’关定大喜,便命关平拜关公为父。”接着又说关公因得了关平,欢喜无限,连饮数日。可见罗贯中一再说关平为关公义子,这可能是当时他编写《三国演义》时,所根据民间的传闻资料,不遑再去与正史查对之故。
除了关平外,关公的另外一个儿子关兴,在《三国演义》中一直不提,直到关公死后,才开始出现,事在张飞为范疆、张达杀了之后。刘备正要遣张飞之子张苞起兵为父雪仇之际,忽然报道有一彪军马,风拥而来。先主令侍臣去看,不久侍臣引一小将军白袍银铠,入营伏地而哭。先主视之,乃乃是关兴。详情可参看《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我们不管正史与小说的记载,如何的不同,但关公有二子,长曰平,次曰兴,大概是不会错的。另在平、兴之外,又多了个关索,最初见《三国志平话》,它说诸葛在征南蛮时,引三万军马与蛮人大战,关索诈败。注三十九另外分别在《三国演义》的第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三回里,提到关索的地方共有八处。注四十可是在明代纪振伦所校刊的《武侯七胜传奇》中,虽写的是七擒孟获事,但没有关索。然而在《龙凤巾》传奇中,有演出关索的事。《龙凤巾》,一名《化外奇缘》,名伶朱琴心曾经演出过。大意是说关羽之子关索,从诸葛亮南征,他与孟获女花鬘交战,花鬘坠马,关索喜其美色,不忍杀害。后关索反为花鬘所擒。其实花鬘也很喜欢关索,于是二人在战场上暗订婚约。花鬘后为蜀军抓住,走马换将。后来孟获降蜀,诸葛亮便使二人正式结为夫妇。这一出戏演出时,也连带有《火烧藤甲兵》及《祭庐江》。注四十一不过在这里,还得附带地说明一下,与关索结过婚的人,根据我们的统计,除此蛮女花鬘外,另有鲍三娘、王桃和王悦,可见他到处留情,所以在《花关索下西川传》的续集中,就直接称他为“少年浪子花关索”了。按鲍三娘事,原出《前溪逸志》,它说“武康县有严康屯兵处。康,邑人也,奇丑而力,爪牙如刀,革肤如铁,唯喉三寸肉耳。妻鲍三娘,美而勇。时有花关索者,年少,美容仪,鲍悦而私之,矢贯康喉而毙。至今村庄杂剧,演其遗事。”注四十二可见鲍三娘,的确是一个非常勇猛的女英雄。此外,我们还可拿《三国演义》的叙述,相互印证。《三国演义》曾说诸葛亮决定要征南蛮,率领五十万大军,前往益州进发时:“忽有关公第三子关索,入军来见孔明曰:‘自荆州失陷,逃难在鲍家庄养病,每要赴川见先帝报仇,疮痕未合,不能起行。近已安痊,打探得东吴仇人,已皆诛戮,迳来西川见帝,恰在途中遇见南征之兵,特来投见。’孔明闻之,惊讶不已,一面遣人申报朝廷,就令关索为前部先锋,一面征南。”注四十三其中“逃难在鲍家庄养病”,大概与鲍三娘的婚事有关,否则就不会突然插出那么一句。另外,在《花关索出身传》中,也这样说:关索领了十二强人,共赴西川寻父……经过鲍家庄,鲍家庄有鲍三娘,武功盖世,人莫能敌,时年方一十八岁,生得美貌非凡,原已许配给桃花寨廉康太子为妻,但尚未成婚。花关索与之交战,一见心喜,不忍加害。这时,鲍三娘曾宣称:“谁人的武功能胜我,我便愿为其妻室。”关索听了,十分欢喜,誓言要活捉鲍三娘。二人撕打了几回合,三娘败走。继又有鲍家庄庄主鲍大王出战,为关索一箭射倒了。鲍王二子鲍丰、鲍义,也同来与关索战,俱为关索打败,并要杀害。关索便说:“若把你们的小妹嫁我,万事皆休,如不然,一刀两段。”鲍氏兄弟为了保存性命,满口答应,关索便安排酒席,把丰、义二人,好好地招待了一番。鲍丰、鲍义回到庄上,把话传给三娘,三娘不服,还要与关索交战,得到父亲鲍王的同意后,三娘便骑马搦战。关索在交战时,故意不杀鲍三娘,只是以红棉索套住她,使她无法施展身手,三娘只好答应嫁给关索。正在三娘与关索结婚的时候,廉康太子闻讯,把桃花寨中的大事,托弟廉旬代理,他自己领着兵马,前往鲍家庄娶亲。到了鲍家庄,知三娘已经与关索成了亲,大为震怒,誓与关索决一死战。关索与廉康交战数次,不分胜负。其后关索奋力勇战,廉康太子败走。关索直追到桃花寨中,杀了廉康。这时,廉康弟廉旬,听到人马嘈杂之声,还以为他的哥哥娶鲍三娘回来了,高高兴兴地去迎接,一见方知不妙,连忙逃跑上山,关索不再追赶,只收服了刘登和宋文达两个将官,便领兵回鲍家庄休息。注四十四
至于花关索其他的夫人,还有王桃和王悦。据《蕲水县志》上说:“王氏女名桃,弟悦,汉末时人,俱筓(ji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女子到十五岁,古称及筓之年)年未字,有膂力,精诸家武艺,每相谓曰:‘天下有英雄男子而才技胜我,则相托终身。’时绝少匹敌者。适河东关公长子索,英伟健捷,桃姊妹俱较不胜,遂俱归之。先是,邑中有鲍氏女,材行与桃、悦似,而悍鸷差胜,亦归索。三人皆弃家从关,百战以终。”注四十五这个鲍氏女,或许就是指的鲍三娘。王桃和王悦姊妹的事,在《花关索认父传》中也有记述,仅接在鲍三娘之后,大意是说:关索既大败廉康太子,又娶了鲍三娘,一路往西川寻父。又经过芦塘寨,寨主是王令公的两个女儿,名唤王桃、王悦。桃年十八,悦年十六,年纪虽小,但武功甚强。关索既与之战,得悉王氏二女将,还有兵卒五万人,心想如能打败王桃、王悦,正好借助她俩的兵马,共入西川。果然,不多一会,王桃、王悦都败在关索手下。二人亦自愿为索妻室,帮助索赴西川寻父。
关索本是一个身材矮小的人,不像他父亲有九尺二寸之长。在《花关索出身传》中,说花关索自七岁离开家,跟花岳先生去修道,十一年后回到他的外公家,看到胡员外,胡员外已不认识了,因此怀疑说:“我是有一外甥,他父生得高大,如何这孩儿恁小!且莫管,教我女儿(即关索生母胡金定)出来,她必是认得。”究竟为何能认得?当胡员外叫出胡金定之后,胡氏便抱着关索大哭,胡员外仍然不信,“胡员外道:‘女儿,真个是你儿子?’女儿道:‘我有暗记,他小时耳后有肉庒子。’一看,胡员外说便是,果然耳后有肉庒子,定是亲生子。”注四十六这便是花关索的特征,一是身材矮小,二是耳后有个肉庒子。耳后有肉庒子,我们一时找不到证据,但身材矮小,在其他的书中,也有记载,例如在明代人钱希言的《狯园》卷十二“花关索”条,注四十七,叙其友耿桔,少时曾闻市上说唱词话的人,所说唱的花关索形象,有“枣核样小花关索”的话。由此可见花关索确是一个短小精悍的美少年。正由于他是一个短小精悍的美少年,加以武艺高强,所以有那么多女人倾心于他了、正如《通俗三国志传》中的《花关索荆州认父》一节所说,当关羽与其妻胡氏正式见面时,一开口就问她:
(关公)谓胡氏曰:“吾家贫,汝又在岳家住,为孩儿娶一妇,尚不能,因何娶得三媳?”胡氏曰:“先过鲍家庄,遇鲍三娘;后过芦塘寨,遇王桃、王悦,皆与孩儿斗演武艺,比儿不过,愿成夫妇。”关公曰:“吾有此子,如虎生翼矣!何愁汉室不兴乎!”注四十八
由此看来,鲍三娘是关索的正室,而王桃和王悦则是偏室了。可是在一些渔鼓书中,却把关索与鲍三娘编成一个人。在近人陈墨香在《墨香剧话》中的《义勇辞金》条曾说:“渔鼓书中载有关索为关羽之女,乃关羽助曹操破吕布,婚曹长女所生。后关归刘,妻自尽,索为张辽等抚养。及长,易男装投蜀,从诸葛亮南征,有大功。后适大奖鲍康,世称鲍三娘。”注四十九这样说来,曹操就成了关公的老岳丈,见之是天大的笑话,真是信口开河了!
在《关索传》为发现以前,曾提到关索名号的书,最早的记录,是宋高宗时范公偁的《过庭录》,其次接着有周密的《癸辛杂识》,吴自牧的《梦梁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三朝北盟会编》,《金史·突合速传》,《金史·叛臣余覩传》,乐珂《金陀粹编》,《三国志平话》,罗贯中《三国演义》,胡宝《汉将军庙碑》,《大清一统志》,刘毓珂《永昌府志》,《古今图书集成》,王士性《黔志》,赵一清《三国志注补》,夏修恕《思南府续志》,《方舆纪要》,林则徐《大定府志》,《赤帝余编》,《英雄谱》,《按鑑三国志传》,陈鼎《黔游记》,平步青《小棲霞说稗》,俞樾《茶香室三钞》及《前溪逸志》,陈墨香《墨香剧话》,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黄华节《关公的人格与神格》,王古鲁《小说琐记》和周绍良《关索考》等,足见前人对关公这个被人遗忘了的儿子,颇能引起大家研究、探讨的兴趣;甚至史学家赵翼,也认为关公可能有这个儿子,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传闻风行于世。赵氏在其所作《关索插枪岩歌》中云:
万仞危崖拔地起  磴道盘空有遗垒
士人相呼关索岩  云是汉前将军子
曾随诸葛征南来  丈八铁枪插于此
我读蜀志典可徵  髯翁二子平与兴
此外不闻更谁某  毋乃荒诞未足凭
然而滇黔万里镜  到处都有索名岭
若果子虚无是公  安得威声至今永
当年壮缪心安刘  胸中浩气横九州
一门忠孝出天性  厥子亦定贤豪流
渡泸深入不毛地  将种应为丞相倚
断头掉尾纷猓苗  虫毒蛇氛丛瘴疠
想见前驱摧陷力  生闢鬼乡作人世
嵯峨翠壁高摩天  一枪留镇何机权
岂同射石箭没羽  或必刺山剑出泉
要以神奇詟蛮俗  如铁柱杀蛟龙涎
君不见
武乡擒纵用心苦  亦假威灵靖南土
深崖往往贮金甲  荒村处处痤铜鼓
不知此物究何用  千载群蛮舌犹吐
可知一枝绿沉枪  直抵长坂蛇矛万人阻
我来跋马苍山根  阴风飒飒寒荆榛
欲求故迹已罕有  偏觉英采垂千春
年深世远不消蚀  此岂得谓无其人
呜呼
书生论古雾泥古  未必传闻皆伪史策真注五十
赵氏所说“书生论古勿泥古,未必传闻皆伪史策真”,确是一语破的,为千古名言,对关索的存在,提出了有力的佐证。及至《花关索传》发现以后,首先有赵景深的《读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见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号的《文物》,其次有汪庆正的《记文学戏曲和版本史上的一次重要发现》,见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号的《文物》。接着有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尾上兼英的《成化说唱词话试论》,见《东洋文化》五十八辑,其第一部分,专门以《花关索传》为其讨论的重心。随后又有国立台湾大学教授曾永义在《中外文学》上曾介绍过它,庸椽楼主在《中国时报》上推荐过它。笔者本人,也综合前人的各种资料,在国立台湾大学的《中外文学》月刊上发表过一篇《花关索传说考》,见民国七十年二月出版的《明清文学专号》。我又宣读《明代的民间文学》一文时,也讨论过它;另外,在一九八一年台北的《中央日报》上也发表过一篇《关公少子花关索》的小文。还有谭正璧和谭寻的《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述考》,见一九八〇年的《文献》第四辑。这些都是一系列对于花关索的探讨。我想类似的材料和研究,以后还不断地会有,只要我们细心去处理,自然定有惊人的发现!
关公的儿子,除了关平、关兴和关索外,在《花关索传》中,尚有关志和关凯,一共有五人之多。关凯,又名关三凯,因为在原书中,关公的儿子只有长子关平和少子关索,并没有关兴,所以把关凯排行为老三,遂名关三凯,事见《关索下西川传续集》中的《关索巴州捉吕凯》一节。正当刘备被王志围困在阆州,姜维奉命去荆州向关公求救,关公父子,决定要进兵阆州之际:
关公当时传将令  电气儿郎五万军
掌兵便是关元帅  关平大将做先锋
开路将是花关索  太行猛将后收军
五万儿郎齐进步  离了荆州一座城
关王阵上传将令  三军人马攒行程
逢山休说山高远  道间休言浅共深
前到巴州城一座  安营下寨把军屯
到了巴州高声骂  叫言吕凯草强人
好把巴州来献我  万事干休不理论
报马溜至城里去  叫言吕凯上将军
现有关公兵马到  城边勒战定输赢
吕凯听得心欢喜  运身结束做将军
滚鞍上了高头马  三般武艺手内存
点起儿郎兵十万  一棒张声便出军
城河岸上安营了  屯下儿郎马共军
吕凯阵前高叫喊  那个将军出军门
小号报入中军帐  说与关元帅一人
吕凯阵前去劫城  关公听得怒生嗔
转过少年花关索  我来阵上定输赢
关索跨上高头马  手执黄龙枪一根
阵前骂完人和马  我今与你定输赢
喝罢强徒人吕凯  二人争战无成败
叉来只奔咽喉下  枪来正中耳当根
性命只在分毫上  要做争名夺利人
二人斗圣三十合  害了花关索一人
虚使一枪收转马  钢叉吕凯后头跟
喝道一叉方告中  飞仙落马暗藏身
翻身再上座骑马  钢叉夺在手中存
捉住强徒人吕凯  一马双驼两个人
      关索直奔中军帐  现与爹爹关寿亭    说:
关索道:“父亲!成都府也少不得三人,道将他肯随我姓关,便饶你。”关公道:“你问他。”关索便问到凯:“你肯随我姓关么?我教你做第三个兄弟。”吕凯道:“留我一命,愿随哥哥姓关。”当时关索道:“就唤叫关三凯。”
这是关三凯的来源,至于关志的来源,与关三凯同时,也就是关公、关平、关索和关三凯到了阆州的时候,原文说:
直到阆州城一座  望见西川落草人
红旗焰焰烧天火  青旗实实似乌云
红旗间入白旗里  弓似蒲稍列得匀
关公见了心头闷  叫道孩儿都用心
好生摆布人和马  照捉王志草强人
帐前转过花关索  跨马单枪在手中
来到阵前高声叫  鬼头王志定输赢
王志手持方天戟  跨上青金兽一人
围了汉王刘先主  谁教占了阆州城
休要打牙并料口  二人争斗定输赢
关索手内枪来使  王志便把戟来输
关索马见金精兽  嘶喊回头走似云
一直撞到中军帐  去见荆王关统军
      我马怕他金精兽  嘶喊回头走似云   说:
关公道:“你马战他不得,将我马去。”关索道:“可知还好得此马,决定要捉王志。”关索道:“父亲稳坐寨中,孩儿领十万雄兵,共姜维又同太行山十二员猛将,好生擒王志。”    唱:
关索阵前忙结束  手执黄龙枪一根
坐骑卷毛赤兔马  摆定儿郎十万军
叫道鬼头名王志  出来阵上定输赢
王志手持方天戟  要打花关索一人
前后斗经三十合  恶了花关索一人
欲待把他来杀了  鬼头王志好将军
关索喝声言教中  一枪正自顶中心
划了王志一双角  鲜血流来满面红
王志当时回头看  关索将军赶上人
又敲一枪言莫走  朱砂角落地中存
王志翻身跳下马  众军捉住这强人
便把陷车来囚了  囚了王志一个人
以上一大段,是叙述关索捉拿王志的经过,下面才是王志改换姓名的原因:
王志车内高声叫  叫道花关索一人
饶我残生这一命  愿做牵龙备马人
关索见说心欢喜  见他好个大将军
说与父亲关元帅  军前便改姓和名
改姓鬼头名关志  排做关家第四人
父子五人安邦将  扶立乾坤汉主君
阆州歇下人和马  庆贺花关索一人
这里说关家父子五人,是指关公、关平、关索、关凯、关志,而没有关兴;可是关兴之名,既见诸正史,又见元人关汉卿《单刀会》,以及《三国演义》,唯独《花关索传》没有他,不知何故?本来关平在临沮之难时,与关公一同为孙权所杀,但《三国志平话》却说在玉泉山归天者,近关公一人,关平并没有死,以后又随诸葛亮与关索一同去征南蛮。又在《三国志平话》中说,不但关平没有与关公同死,即周仓也还活着,并非如《花关索传》所言,周仓死于关公之前;也非如《三国演义》所载,周仓在麦城听到关公死讯之后,自刎而亡。《三国志平话》谓自关公死后,周仓奉丞相诸葛亮之令,以木牛流马运粮,而且还说司马懿要请他写木牛流马经云云;注五十一可是在正史中,却找不到周仓的名字,注五十二我们只有借用赵瓯北的“书生论古勿泥古,未必传闻皆伪史策真”注五十三两句话,以为本文的收结;如果要单论周仓,零零碎碎的资料还很多,可是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只好割爱不谈,最后,还得附带说明者,据陈寿的《三国志》,曾明明白白地说,当关羽死后,“追谥羽曰壮繆侯。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闻,丞相亮深器重之。”注五十四但据《蜀纪》说“庞德子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注五十五这样说来,庞德子为了报杀父之仇,不惜尽灭关氏全家,一代名将,似乎无后了;其实不然,因为庞会尽灭者仅限于四川一地而已,可能在四川以外,还有关家子孙,散居各处,继续繁衍,这并非不可能的事!
 
注一:彭宗古《关帝外纪》第二十六回,见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六三),页九八。
注二:在文中凡有〇号者,表示刻字破损难辨或认识不清的字,下同,不再加注。
注三:《花关索传》,见一九六七年在江苏嘉定县宣氏妇人坟墓中发现的《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有一九七三年上海博物馆的影印本,及一九七九年台北鼎文书局的重印本。全书共有十七种,其中四种是与花关索有关的,计《花关索出身传》,《花关索认父传》,《花关索下西川传》和《花关索贬云南传》。据谭正璧和谭寻的《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述考》一文(《文献》第五辑(一九八〇),页六三——七一)所说,谓在《嘉定县志》中,有宣昶字汝昭,领成化戊子(1468)乡荐,选惠州府同知,后荐补西安府同知,终年九十四岁,葬于县城东门外春桥东南宣坟滨(地名)。又考这批说唱本刊刻年代,大概都不出成化(1465——1487)年间,其年代正复与宣昶在世年代相近。所谓宣氏妇人墓,即宣昶妻室的墓,《明成化说唱词话》,便是她的棺木中的陪葬品,大概该妇人生前一定是非常喜欢那些词话的。
注四:《三国志平话》(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五)卷上,页十及十一)。
注五: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作家出版社,一九五九),册上,第一回,页四。
注六:钱谦益《汉寿亭侯关公全集》(上海:东方图书馆,一九二三)卷一,页三二。
注七:同上书,卷一,页五。
注八:梁章钜《归田琐记》(上海:扫叶山房,一九二六)卷七,页二。
注九:《三国志平话》卷上,页十一。
注十:罗贯中《三国演义》,册上,第一回,页四。
注十一:卢湛《关帝圣迹图志全集》(香港:关德兴据道光十八年关天培重刊本景印增刊本,一九六一)卷一,页五下。
注十二:黄华节《关公的人格与神格》(台北:商务印书馆,一九六七),第六章,页一八三引。
注十三:同上注。
注十四: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五六)卷三六,页九四〇。
注十五:《三国志平话》卷中。
注十六:《三国演义》卷上,第二十五回,页二〇六。
注十七:《三国演义》卷上,第二十六回,页二〇九。
注十八: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五八,第一折,“金盏儿”,页六七。
注十九:刘知渐《读单刀会札记》,《关汉卿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五八),页一七九。
注二十: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卷三六《关张马黄赵传》。
注二十一:《三国志平话》卷下,“关公水渰(yan阴云兴起的样子;大水漫过,盖过)七军”条。
注二十二:《三国演义》卷下,第七十七回
注二十三:《关帝圣迹图志全集》卷二,页三六下。
注二十四:《蜀纪》,关公年谱引,见《汉寿亭侯关公全集》卷一,页五八。
注二十五:《汉寿亭侯关公全集》卷一,年谱,页五九。
注二十六:《三国演义》卷下,第七十七回,页六一七。
注二十七:《三国演义》卷下,第七十七回,页六一八。
注二十八:同上书,页六一九。
注二十九:《花关索贬云南传》(《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本),叶十下。
注三十:《三国演义》卷下,第七十七回,页六一九,六二〇。
注三十一:《三国志平话》卷下,页一二六。
注三十二:本文所引,只是大意,详情请参考刘靖之《关汉卿三国故事研究》(香港:三联书店,一九八〇),第四章,页一一二。
注三十三:谭正璧、谭寻《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述考》,页六三。
注三十四:见《三国志》卷三六《关张马黄赵传》,页九四一。
注三十五: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八。
注三十六:见《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页五八八。
注三十七:转引黄华节《关公的人格与神格》,第二章,页六一;又见《关羽传》注引。
注三十八:见《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页五九四及五九五。
注三十九:见《三国志平话》卷下,“孔明七纵七擒”条。
注四十:罗锦堂《花关索传说考》,见《中外文学》九卷九期(一九八一),页一四至一五。
注四十一:陶钧起《京剧戏目初探》,页一〇五。
注四十二:见俞樾《茶香室三钞》卷三。又见平步青《霞外摭屑》(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卷九,页六五二;及其《小棲霞说稗》,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五九——一九六〇)卷九,页一九一——一九二,“花关索王桃王悦鲍三娘”条。
注四十三:见《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注四十四:见罗锦堂《花关索传说考》,页七。
注四十五: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引《蕲水县志》,见《小棲霞说稗》,页一九二。
注四十六:见《花关索出身传》(《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本),页四下。
注四十七:见谭正璧、谭寻《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述考》,页七一。
注四十八:按《通俗三国志传》,全名叫《万历闽书林乔山堂刘龙田刊本新镌全像大字通俗三国志传》,原藏日本东京日光慈眼堂,是王古鲁在日本所发现的。另外还有《赤帝余编》,一称《按鑑三国志》。《英雄谱》,又称《三国水浒全传》等,是在日本内阁文库所发现的。
注四十九:见《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述考》,页七〇。
注五十:赵翼《瓯北诗钞》(上海:扫叶山房,一九一一),七言古二,页十一。此条承马幼垣君见告。
注五十一:见《三国志平话》卷下,页一三八及一三九。
注五十二:梁章钜《浪迹续谈》卷六曾引《山西通志》云:“周将军仓者,平陆人,初为张宝将,后遇关公于卧牛山中,遂相从。于樊城之役,生擒庞德。后守麦城死之。”同时在《顺德府志》也说他“与参军王甫同死。”又王椷《秋灯丛话》(台北:广文书局,一九六八)卷二也说:“周将军仓殉节麦城,而墓无可考,稽其遗迹,即长坂坡曹刘交兵处也。”(页八五——八六)可见周仓确有其人,只是在正史中把他遗漏了。甚至民间相传,周仓死后也成了神。宋曹有《周将军泥刀杀逆子》一则,它说:“宜兴东村郭氏子,素不孝母,村人咸以逆子称。一日,母自田家晚或归,温水釜中,将就浴。时逆子妇俱归自田间,母未及浴,过邻家,妇置儿浴器中,儿酣睡。母还,取釜中水入器,误伤儿。逆子怒,欲弑母。母惧,潜奔女家,逆子索母急,女不敢匿。母行,逆子后怀刃,将行杀于中途。道经关圣庙,忽圣将军持刀逐逆子。母惊回视,逆子已断首庙前矣。行人争视,泥刀血痕未干。将军至今立庙外,村人即于庙外祀之。以儆天下之为逆子者。”这固然是涉于迷信,但亦可证明周仓之存在,事载《汉寿亭侯关公全集》卷四,页七一。
注五十三:见赵翼《关索插枪岩歌》最后两句。
注五十四:见陈寿《三国志》卷三六,页九四二。
注五十五:见陈寿《三国志》卷三六,页九四二,裴松之注。

共[1]页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