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者文库 >> 杜维明
学者介绍
杜维明,1940年生于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1962年前往哈佛大学深造,相继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1981年至今任教于哈佛大学。他的研究以中国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为中心。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文集文章
 何为儒家之道(一) 2006/7/26 8:38:10
何为儒家之道杜维明 著 彭国翔 译译者按:本文原为杜维明先生为Arvind Sharma所编Our Religions一书撰写的第3章,笔者译出后收入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作为该书下部。 关于耶稣基督“别人打你左脸,你把右脸也给他”的劝诫,具有某种在伦理上激励人心的东西:它诉…详细内容>>
 何为儒家之道(二) 2006/7/26 8:38:45
何为儒家之道杜维明 著 彭国翔 译 二、儒家传统的形成[9]作为东亚生活方式的儒学儒学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社会伦理、一种政治意识形态、一种学术传统,以及一种生活方式。虽然儒学经常和佛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道教一起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性宗教,但她既不是一种制度化的(institutionalized)宗教,也…详细内容>>
 何为儒家之道(三) 2006/7/26 8:39:25
何为儒家之道杜维明 著 彭国翔 译 三、儒家之道的第一期依韩非子之见,孔子死后不久,其后学就分为八派,每一派都宣称合法继承了孔子的遗产。大概每一派均与孔子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弟子有关,或者受到了他们的启发。虽然对孔子思想互相冲突的诠释在于“道”的分裂,但看起来却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想动态。在公元前5世…详细内容>>
 何为儒家之道(四) 2006/7/26 8:40:05
何为儒家之道杜维明 著 彭国翔 译 四、儒家之道的第二期佛教赢得中国的接受以及它在中国的转化,包括引进、本土化、成长以及获取印度那种独特的精神性形式,这一过程持续了六个世纪。由于佛教的观念是通过道家的范畴而被引进中国,并且,道教又得益于借取了佛教的建制与仪式,于是,中世纪中国的精神动态就表现为以佛道两…详细内容>>
 何为儒家之道(五) 2006/7/26 8:41:04
何为儒家之道杜维明 著 彭国翔 译 五、体现在儒家经典中的核心价值  体现儒家理念的《论语》《论语》这部儒家传统中最受尊敬的经典,或许由孔子的第二代弟子们编篡而成。以口述和书写两种授受形式加以保存,《论语》基本上以夫子所言为基础。在形式和内容上,它都以柏拉图对话录突显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同样方式把握了孔子的…详细内容>>
 何为儒家之道(六) 2006/7/26 8:41:54
何为儒家之道杜维明 著 彭国翔 译 六、儒家精神方向的几个显著特征 在获悉了儒家传统两个主要时期以及体现在儒家经典中的核心价值之后,我们会思考:对于比较宗教研究的学生而言,儒家这种独特精神方向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应当显而易见的是,在处理儒家传统的过程中,某些在宗教研究中被广为应用的各种概念性工具是不够的…详细内容>>
 何为儒家之道(七) 2006/7/26 8:42:31
何为儒家之道杜维明 著 彭国翔 译 七、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家庭的动力 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神圣与世俗的两分法非常不适用于儒家传统。将儒家人文主义刻画为「世俗的」,这是误导性的。由于儒家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是在平常的实践生活中实现的,他们便既是以世俗为神圣,也是通过有关人心的知识来经验天道。儒家的超越向度…详细内容>>
 何为儒家之道(八) 2006/7/26 8:43:17
何为儒家之道杜维明 著 彭国翔 译 八、儒家之道的第三期 正如孔子和孟子所展示的,儒家原初的意图,简言之不过是修己以安人。以自我为各种关系的中心,以社会为一信赖社群,以天道为内在超越,基于这样的理念,儒家这种通向自我实现的庸常之道,演化为一种内容丰富的生活方式,一种包容广泛的带有深刻宗教意义的人文主义…详细内容>>
儒学的理论体系与发展前景杜维明  儒学的缺失和长处是纠缠在一起的,对儒学的缺失了解得愈彻底,对其开发就愈全面;反之,对儒学的缺失了解得愈少,对其开发也就愈少。儒学要坚持自我批判,对此我相当敏感。九十年代以来,港台、北美对儒学和新儒学及其有关人物批评不够,我们这几次儒学研讨会对各方面的批评作了全面的介…详细内容>>
 超越启蒙心态 2006/7/26 8:46:16
超越启蒙心态〔美〕杜维明 著 雷洪德 张 珉 译 启蒙心态(the enlightenment mentality)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活力和转化力的意识形态,是现代西方崛起的基础。实际上,作为现代特征的,人们关注的所有主要领域,比如科学技术、工业资本、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等,都从启蒙心态中受惠或汲取养分。而且,我们追求的那些…详细内容>>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 备案号:蜀ICP备17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