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介绍
个人自述:
陈嘉映,1952年生。读到初二,来了文化大革命,先跟着闹了一阵,并借大串联之机遍游祖国大好河山,由此转为逍遥派,多读古书。两年后到内蒙突泉插队,边下地干活儿边学习,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外语,无不爱好,于哲学用功尤勤,惜无一专通。恢复高考后,到北大西语系读德语,不久考研究生,在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读西方哲学。毕业后留校。1984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系读博士学位。1991年毕业后在美国和欧洲几个文化机构打工。1993回国,翌年回北京大学执教。2002年转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书。 读研究生时师…
点击排行
1. 李学勤先生评议书-陈嘉映
2. 从移植词看当代中国哲学
3. 周边情况——一项维特根…
4. 现代社会中,洗脑还有作…
5. 虽然事实像苦药,但我们…
6. 现代社会中,洗脑还有作…
7. 我们这一代
8. 过有灵性的生活
2. 从移植词看当代中国哲学
3. 周边情况——一项维特根…
4. 现代社会中,洗脑还有作…
5. 虽然事实像苦药,但我们…
6. 现代社会中,洗脑还有作…
7. 我们这一代
8. 过有灵性的生活
最新文章
文集文章
常听人说,哲学难懂,哲学抽象。也听人建议,哲学应该写得通俗一点,写得那么难懂,是因为你自己没弄懂,真正通透了,写出来的就明白晓畅,你看大师的文章,都是明白晓畅的。与以上意见相反,也有论者认为,要讨论学术问题,必然要使用学术语言,你能够不用电磁学的术语讲清楚电磁学吗?外行当然读不懂。你主张改用大白话,…详细内容>>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生于维也纳。从血统说,他多一半是犹太人,但母亲是天主教徒,他本人也受洗为天主教徒。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通过个人奋斗成为奥地利钢铁工业大亨。少年维特根斯坦在家里接受教育。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维也纳群星灿烂,涌现出多位杰出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建筑师、科学家。维特根斯…详细内容>>
人的仁慈大度很难用自利来解释,人的贪婪、残暴、阴险又何尝能用自利解释清楚。--------陈嘉映 一 按“新中国”的说法,自私是万恶之源,资产阶级最自私,万恶不赦,共产党大公无私,吃喝住用都由公家提供。到“新新中国”,中国人更加进步,不仅行为不可自私,自私的念头也要不得,于是,全民“狠斗私字一闪念”。三十…详细内容>>
我们的时代是最后一个共同文本的时代,最后一个主要由文字阅读培育精神的时代 谁是我们这一代?社会学家有他客观的尺度,我呢,只是从一己的视角来看。我1952年生在上海,6岁在北京上小学,知识分子干部家庭,这大致划出了我着眼的“我们这一代”。有一种说法,叫做“老三届、新三级”——“文化大革命”时的中学生,恢复…详细内容>>
维特根斯坦与奥斯汀的一般比较
作为哲学家,奥斯汀可谓早慧,不过,他快到四十岁才形成自己特有的进路。作为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亦早慧,不过,维特根斯坦哲学有前期后期之分。这里说到维特根斯坦与奥斯汀的比较,是就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和奥斯汀后十年的工作的比较。
奥斯汀在很多方面与维特根斯坦非常相近。他…详细内容>>
李学勤先生评议书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嘉映
李学勤先生是上古时期研究领域的专家,所谓上古时期研究,范围很广,其中有些,我全无了解,例如青铜器研究,有些,例如古文字,最多以猎奇的心态读一读。有些,例如中国古史、古代学术史,我倒是很有了解的兴趣,但所知甚少。李学勤的著述,我只读过那些浅学略能理解…详细内容>>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翻译高潮,一次是东汉以来的佛经翻译,到唐朝达到高潮,一次是明末以后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相比之下,第二次的规模和深度远非第一次可比。第一次主要集中在佛经、佛学,第二次是全方位的。第一次翻译大潮虽也对中华固有文明形成某种冲击,但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没有被动摇,第二次翻译大潮则远…详细内容>>
一
我们有时侧重从我们的感受和评价说到一件事情,有时侧重从事情本身是什么样子说。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即可大致看出这种区别:“这只手镯真漂亮,可是太贵了。这只手镯是翡翠的,4000元。”
漂亮不漂亮,往往因人而异;贵还是不贵,要看说话人的钱包有多大。这只手镯是不是翡翠的,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鉴定,它…详细内容>>
说到洗脑,我估计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联想到像《一九八四》这类小说,这也是洗脑这个概念流行起来的一个源头。我估计大家都读过《一九八四》,没读过至少也听说过它所讲的大概内容。那是一本小说,不过由于我们也是从五、六十年代过来的,所以我们知道这部小说离我们的现实也不是特别远,我们年轻的时候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详细内容>>
说到洗脑,我估计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联想到像《一九八四》这类小说,这也是洗脑这个概念流行起来的一个源头。我估计大家都读过《一九八四》,没读过至少也听说过它所讲的大概内容。那是一本小说,不过由于我们也是从五、六十年代过来的,所以我们知道这部小说离我们的现实也不是特别远,我们年轻的时候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