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者文库 >> 杨念群
学者介绍
杨念群,男。1964年1月出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杨念群自选集》等,合著译丛《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文集文章
西医传教士的双重角色在中国本土的结构性紧张 杨念群 \"西医传教士\"顾名思义就是一批以现代医学临床治疗与教育制度为媒介,以传播古典式基督福音为宗旨的西方团体与个人的总称.自1832年美国人伯驾(peter parker)于广州开设第一家医院算起,西方现代医学体系首次通过西医传教士的不懈努力,以不可阻挡之势全面撞击…详细内容>>
边界的重设:从清末有关"采生折割"的反教话语看中国人空间观念的变化 杨念群  一、内与外的边界:民族主义与对身体残损的想象:   无人否认,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与谣言的传布与想象密不可分,长发碧眼的外国人初入 中国时由于其身体发肤与中国人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于是在华夷之辨的古老格局中自然被 定位在文明边…详细内容>>
“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 杨念群 内容提要 针对目前中国社会史等于“区域社会史”研究,区域史研究又多趋向于探讨“宗族”和“庙宇”功能的现状,本文提出应改变“村落研究取向”的建议,即从“跨区域研究”的…详细内容>>
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一个“问题史”的追溯 杨念群  一,二十世纪初叶社会史研究\"问题意识\"的累积:   这篇文章并不打算全面评析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所形成的所有诠释理路和即 定命题,而是尝试把社会史放在一条\"问题史\"的相关脉络里,细究不同类…详细内容>>
 学术空间与权力话语 2007/5/6 11:36:16
学术空间与权力话语 杨念群   现在回想起来,《读书》1995年刊载的文章中,最具有争议性的文字可能属于(第十期)那篇寻找思想史失踪者的\"寻人启事\"。其满纸寻人不见的惆怅悲凉与余晖唱晚式的一咏三叹,犹如一首悲弦绝唱。文字中流露出的无边落寞,萧萧悲鸣之气颇可撩拨起1968年这代人的怀旧心绪。文中极具…详细内容>>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杨念群教授访谈录 沈巍   采访时间:2004年4月   采访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沈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生   编者手记:杨念群,念群之名颇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意味。这或许就是杨教授提倡“中层理论”的一个缘由吧!作为20世纪60年…详细内容>>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 ————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 ● 杨念群 内容提要:从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学界以\"后\"相标榜的各种理论思潮风起云涌,似成蔚然大观之势,但实际上当中国后学的始作俑者从西方现代理论自我反省的边缘地带获得沟通两个世界的合法通…详细内容>>
我国近代“防疫”体系的演变   杨念群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演(节选)     “瘟疫”发生与普通疾病不同,个体病痛如不传染,基本可与他人无涉。但瘟疫一起,则仿佛好大一片天空都被毒魔吞噬笼罩,毒气四溢之际,人人惶惶自危,常常闹得昏云惨雾,天地玄黄,为之色变。正因如此,近代以来的防疫…详细内容>>
 为什么选择走向边缘 2007/8/7 9:53:23
为什么选择走向边缘 杨念群   [内容提要] 学术规范的讨论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广义的社会问题,如果仅从后现代的立场贬损其功用,则很可能在思想激情的喧哗中,最终萎缩思想的创造力。   一   少时读司马迁《史记》,常常惊羡于其中历史描写的多彩笔调,甚至鸿门宴一折中项庄舞剑的凛凛杀气,与刘邦离宴后惊恐莫名…详细内容>>
为什么要重提“政治史”研究 杨念群   (一) 政治史为什么“消失”了   以上的标题看上去似乎有些耸人听闻,在人们的记忆中,“政治史”曾经在现代中国的历史叙述系谱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除了社会经济史因论题内容与之相呼应,可以配合其某些讨论而拥有较为显赫的位置外,“历史…详细内容>>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 备案号:蜀ICP备17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