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者文库 >> 张佩国
学者介绍
张佩国 1966年生,男,山东成武人。现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已出版《地权分配·农村经济·村落社区》等专著三部(其中合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文集文章
乡村房产纠纷中的成员权及其实践逻辑   摘 要:当代中国乡村有很多围绕房产而产生的纠纷,其实践逻辑是家族共财制和村落成员权,因此,家族和村落就成为乡村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态;而村落成员权则是村落传统的发明,呈现了“公”、“私”相对化的实践逻辑。乡村纠纷就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用简单的概念化…详细内容>>
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法律史和法律人类学相关研究评述    [内容提要]对于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问题,法律史和法律人类学领域的部分学者做了相当出色的工作。法律史方面,主要是黄宗智、滋贺秀三、寺田浩明、梁治平等学者就清代司法性质和“第三领域”概念所展开的学术争论…详细内容>>
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以“土改”研究文本为中心   在革命史学的编史学范式下,革命曾成为近代中国史的中心事件。基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定论,“三座大山”的社会矛盾论也成为革命编史学的基本理论前提。就农村社会而言,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自然成为革命的对…详细内容>>
土地资源与权力网络——民国时期的华北村庄 【内容提要】:华北农村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社会,其自然——社会生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即低产多灾的旱作农业体制与内向封闭型的村落社区结构相伴而生。而土地是乡村社会的基础性资源,乡村社会的一切自然、人文关系都是围绕着土地资源分配而展开的。民国…详细内容>>
近代山东农村的土地经营方式:惯行述描与制度分析   如果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划分,近代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可分为租佃、雇工与自耕三种形式。租佃关系与雇佣关系是发生在不同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而自耕较多地反映了农户家庭成员之间的经济关系。在以往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乃至近代时人的社会调查、方志写作中,人们都将…详细内容>>
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财产边界   [内容提要] 在伦理本位的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由于家为伦理关系发生的基本空间单位,故基于“家”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成为村落文化的主体内容。在“差序格局”的道德相对主义规范中,不存在个人的独立道德人格和权利意识,个人作为家(家户或家族)的成员,首要的是对…详细内容>>
近代江南乡村的宗祧继承与家产纠纷   宗祧继承是传统中国社会身分继承的主要表现形式,与家产传递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家庭结构健全的情况下分家析产的财产传递过程中,家族血缘的身分继承自然随之完成。但在“户绝”的情况下,身分继承和财产继承就都成了问题。学术界以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有很丰富的成果,大…详细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五年前,我有感于有关地权分配问题研究的弊病,指出"史学界对该课题的研究多偏重于经济史层面,近年来勃然兴起的社会史研究又较少及农村土地问题,"意在对此问题的研究中建立经济史与社会史方法内在统一的经济社会史方法论体系1。在此方法论基础上,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详细内容>>
一 由单一论域到多维视野  实际上,乡村地权分配的基本单位是家,同时这种资源分配又是在村落社区的社会生态空间中展开的;就研究单位而言,也须将家、族与村落有机地整合起来。地权分配是中国乡村社会历史进程的“全息元”,中国乡村社会的全部信息含量通过地权分配折射出来,而透过地权分配这一聚焦点也能够…详细内容>>
一、从“农家经济”到“农家生计”  要对农民的日常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就要真正地贴近农民,展示他们的日常生计,用农民自己的语言来说,就是“看一看人家一家一户的日子咋过的”。目前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普遍流行的概念是“农家经济”,还不等于农家生计本身。…详细内容>>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