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者文库 >> 杨春时
学者介绍
杨春时,男,1948年11月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现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文学现代性”以及文学主体间性研究。代表作有《审美意识系统》、《系统美学》、《艺术符号与解释》、《艺术文化学》、《人文综论》、《生存与超越》等。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文集文章
现代民族国家与中国新古典主义 关于革命文学(包括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和建国以后至“文革”时期的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思潮的性质问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敏感而又不清楚的问题。显然,把革命文学定性为革命现实主义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看作现实主义的高级形式)的传统说法并不合适,已经不为学术界所认同。…详细内容>>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内容提要:主体间性涉及不同的领域,包括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和解释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关涉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关系。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导致哲学的根本变革,对于现代美学建构具有根本意义,它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详细内容>>
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思潮 杨春时 内容提要:文学思潮是对现代性的回应。新古典主义是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肯定性回应,启蒙主义是对现代性的肯定性回应,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否定性回应。中国五四文学思潮和新时期文学思潮属于启蒙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包括“两结合”)本质上是新古典…详细内容>>
 贵族精神与大众文化批判 2007/7/17 11:17:24
贵族精神与大众文化批判 当前发生的关于大众文化的争论,在现代性确立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大众文化被取消,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取代了大众文化的消费功能,人民丧失了文化主体的地位。在当代中国,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以压倒性的强势汹涌而来,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这…详细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的前现代性 2007/7/17 11:17:44
中国现代文学的前现代性 杨春时  20世纪的中国文学,特别是“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一直被学术界称作中国现代文学,“五四”新文学运动也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这就意味着在以往学者的眼中,从“五四”文学革命起始,中国文学就已经具有了现代性。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造成这种误解的…详细内容>>
主体间性:从信仰主义到审美主义杨春时主体间性理论首先是在宗教哲学中确立的,然后才转移到美学领域。可以说,主体间性理论经历了从信仰主义到审美主义的历史的和逻辑的行程。一,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与根据西方哲学、美学经历了从古代的客体性到近代的主体性到现代的主体间性的行程。古代客体性哲学建立在实体本体论的基础…详细内容>>
 保守主义的兴衰 2007/7/17 11:18:38
保守主义的兴衰保守主义,在中国的现代语汇中,曾经是一个贬义词,其涵义是反动、倒退、落后,反对社会变革和进步。与此相对应,激进主义一直受到肯定,被当作历史进步的动力。自由主义虽然受到批评,但也被给予有限的肯定,如对五四时期自由主义反封建进步意义的肯定;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也翻了案。惟独保守主…详细内容>>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