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文集
    戴锦华,女,1959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1993年调入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1995年主持成立文化研究室,任副教授。同时受聘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兼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兼职副教授。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 ****
    ****


  • 文库统计
  • 文章数:10
  • 评论数:1
  • 开设时间:2006-10-13
  • 更新时间:2009-3-19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2009年3月19日 19: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性别与叙事: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

      天翻地覆之间

       以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为标志,中国妇女获得了一次空前的历史机遇。毋庸置疑,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作为一代人的艰难选择、作为半个世纪的血与剑的记录,给中国妇女的命运带来了难于估量的变化和影响。

       新中国政权建立伊始,颁布并施行的第一部详尽而完备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而且,自新中国建立始,中国共产党推行了一系列解放妇女的社会变革措施:废除包办、买卖婚姻,取缔、关闭妓院、改造妓女,鼓励、组织妇女走出家庭,参与社会事务及就业,废除形形色色的性别歧视与性别禁令,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地宣传妇女进入任何领域、涉足任何职业——尤其是那些成为传统男性特权及特许的领域 。政府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以确保实现社会现实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当代中国妇女享有与男人平等的公民权、选举权,全面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妇女享有缔结或解除婚约、生育与抚养孩子、堕胎的权力,及相对于男人的优先权。中国妇女联合会...
    [阅读全文]

    戴锦华 发表于 电影批评 | 评论(0) | 引用(0)


    2009年3月14日 19: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犹在镜中

            在久已无法对分行文字产生兴趣之后,在留美学生的电脑网络杂志《华夏文摘》上,读到一首短诗,为《第八个是铜像——写给一代人》±。读了。读进去了。并非一首“好”诗,也可以加上标点,也可以不予分行,连起来,便是一篇短文。读到的,是一份真切,一点会心和认同。诗中写到了似乎悄然失落在众多大叙事的缝隙之间的“一代人”:

        “……一谈起童年,我们就想起阿尔巴尼亚。没有红与黑也没有安娜卡列尼娜,我们的经典就是第八个是铜像。那时侯,没人说古德毛林或好阿游;那时侯,我一说‘消灭法西斯’,你就说‘自由属于人民’。这个暗号使我们的见面神圣又亲密,我们在阿尔巴尼亚的电影中长大。关于第八个是铜像的反反复复的话题里,无师自通的我们很早就...
    [阅读全文]

    戴锦华 发表于 电影批评 | 评论(0) | 引用(0)


    2008年8月10日 19: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将批评表达得深入而优美

    书店里关于电影的书有这么几类:一种较为专业,比如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馆”丛书;一类较为普及,比如各种资料整编性的淘碟手册。介乎这二者之间的电影评论,如果借用戴锦华“文化地形图”的说法,很有几员女侠占了山头,比如毛尖的《非常罪、非常美》、洁尘的《黑夜里最黑的花》。女侠的功夫路数,往往不以内功深厚、招数凌厉见长,多数擅长的“舞柳剑”、“拈花指”:文字曼妙,意思点到即止。

    以享乐主义的态度看电影,以享乐主义的态度看影评,好比是散场后去咖啡馆要一杯加糖加奶的咖啡,人如玉,语如珠,那都是很愉快的事啊。

    只是愉快的事情如果单一化,那有趣就会变成无趣。一个有追求的文艺青年,如果只看看毛尖与洁尘,那就有“取法其中,得乎其下”的忧虑。评论的好坏,考验的还是论者的感受力与思想力,文字只是披乎其外的华美的袍。批评能不能透辟入里,在于刀刃...
    [阅读全文]

    戴锦华 发表于 电影批评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3日 19: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世纪末的华丽

                我自己似乎也开始在互联网中沉溺。尽管我从未去过聊天室,也没有在BBS上粘贴过任何贴子。因此未曾获得进入虚拟世界的身份体验。每登录一个网站,我总是老实且乏味地写下自己全部真实资料,如同填写官家要求各类表格。在那里并没有多少真实或虚拟的自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我应该算一个老资格的网民。但许久,网络对于我只是一处巨大而陌生的黑洞,我不知道、也不奢望穷尽它的疆界。上网,进入那些朋友推荐、或因广告牌林立而名传遐迩的网站,浏览...
    [阅读全文]

    戴锦华 发表于 文化批评 | 评论(1) | 引用(0)


    2006年10月13日 19: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文学备忘录:质疑“全球化”

        千禧之年? 

      2000年在人们的殷勤中“如期”降临。尽管毫无疑问,剥去了层层包裹着它的言说与语词,2000年的1月1日,一如每一个普通的日子,用海明威的说法,便是“太阳照常升起”。

         由于与西方世界的心理时差与距离,千年之末,甚至在我们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中,也并非一份真切的存在。这不仅由于作为非基督教信仰的东方世界,我们事实上无从体验千年之末——尽管已是第二个千年——在基督教的世界图景中的末日劫难、最后审判与救赎的意味;而且由于尽管历经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百年,现代文明——准确地说是西方文明仍在诸多话语建构中,被描述为外在的、全能的拯救力量,因此我们无法真切地体味显影于这一千年之末的文明的分外脆弱的外壳。与“千年虫”相伴随,或者说以“千年虫”为偶然的表征,人们不得不正视,我们认定以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为丰碑的现代文明,事...
    [阅读全文]

    戴锦华 发表于 文化批评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3日 19: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

      “可见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
      引言

      当代中国女性所遭遇的现实与文化困境似乎是一种逻辑的缪误,一个颇为荒诞的怪圈与悖论。一个在五四文化革命之后艰难地浮出历史地表的性别,却在她们终于和男人共同拥有了辽阔的天空和伸延的地平线之后,失落了其确认、表达或质疑自己性别的权力与可能。当她们作为解放的妇女而加入了历史进程的同时,其作为一个性别的群体却再度悄然地失落于历史的视域之外。现实的解放的到来,同时使女性之为话语及历史的主体的可能再度成为无妄。

      勿庸置疑,当代中国妇女是解放的妇女。而且迄今为止,中国仍是妇女解放程度最高、女性享有最多的权力与自由的国度之一。事实上,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行了一系列社会变革措施﹕废除包办、买卖婚姻,取缔、关闭妓院、改造妓女,鼓励、组织妇女走出家庭,参与社会事务及就业,废除形形色色的性别歧视与性别禁令,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地宣传妇女进入任何领域、涉足任何职业——尤其是那些成为传统男性特权及特许的领域。政府制定...
    [阅读全文]

    戴锦华 发表于 电影批评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3日 19: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反神话与神话——阅读王小波

        王小波以他的反神话写作构造了一个新的神话:一个孤独而自由的个人的神话。这神话甚至在他身后构造着一次对“自由”的祭奠与“庆典”。一个“自由人”的形象,甚至在某种程序淹没了他作为一个极为独特的作家的身分。

      在王小波溘然辞世之后,众多的纪念文字中出现率最高的字眼是“自由”与“理性”。这不仅是指他辞去高校教职,选择了自由撰稿人的角色;也不仅是指他在任何文学机构之外,身为一个自由的“职业作家”;同时指称着他作为一个自由的思想者:他思考自由,并以他独有的方式书写自由。然而,如果说在王小波灿烂而沉重的戏谑笑容背后是一颗浪漫骑士的心灵(参见李银河《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时代三部曲》代跋,《青铜时代》,第621页,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5月);那么,“自由”与“理性”在王小波的笔下,尤其是在他的小说里,并非一...
    [阅读全文]

    戴锦华 发表于 其他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3日 19: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1984》与世纪记忆

      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二十世纪重要事件的亲历与目击者难于分享他们的记
    忆,那如果不是温馨、狂热的怀旧,就是不遗余力的唾弃与否认。想到自己的一
    次与他人记忆的冲撞,是关于一本书:《1984》,它不仅牵系着本世纪的若
    干重大事件,它本身亦是诸多重大事件之一。
    ...
    [阅读全文]

    戴锦华 发表于 电影批评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3日 19: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大众文化的隐形政治学

     广场-市场
      
        在九十年代中国的文化风景线上,一个有趣的译名,或许可以成为解读这一
    时代的索引之一。随着诸多现代、后现代风格的摩天大楼于中国都市拔地而起,不断
    ...
    [阅读全文]

    戴锦华 发表于 文化批评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3日 19: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清醒的立场——戴锦华女士访谈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采访人:陈岸瑛 周濂
        学人简介:
    ...
    [阅读全文]
    戴锦华 发表于 演讲与访谈  | 评论(0)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