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元宝文集
    郜元宝,男,汉族,1966年生于安徽铜陵,1982年考往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1992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范围: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汉语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史、鲁迅研究、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 yaonengxin


  • 文库统计
  • 文章数:8
  • 评论数:1
  • 开设时间:2006-11-10
  • 更新时间:2007-7-23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2006年11月10日 06:50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只是当时已惘然(小自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小围”,“老围”;南方,北方

    我们家乡是皖南临江一片小平原,地理环境颇有些特别。

    这得从“围埂”说起。

    很长时间——从记事直到来上海读大学之前——“围埂”一直是我为家乡感到骄傲的风景。我们那地方紧靠长江一条无名的半圆形支流,村庄和江堤之间是数千亩旱地,一坦平阳,长江这条支流要是决堤,洪水就会毫无阻挡淹没村庄。据说满清后期,官民们就看出逼近长江筑堤极不明智,因为江岸附近本为沙地,又日夜被东去的流水侵蚀着,负荷不起大堤的压力,故临江的堤岸,修得就很草率,低低窄窄的,曰“小围埂”,挡一般的江水行,“发大水”就不指望它了。防大水的叫“老围埂”,紧挨着村庄北面筑成,基础总有八、九米,呈梯形向上,高二十多...
    [阅读全文]

    郜元宝 发表于 演讲与访谈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1月10日 06:50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在“断裂”作家“没意思的故事”背后

       《断裂丛书》第一辑,韩东主编,收楚尘《有限的交往》、吴晨骏《明朝书生》、顾前《萎靡不振》、贺奕《伪生活》、金海曙《深度焦虑》、海力洪《药片的精神》,海天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二辑由楚尘主编,收韩东《我的柏拉图》、朱文《人民到底需不需要桑拿》、张旻《爱情与堕落》、鲁羊《在北京奔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丛书的出版,无疑是“断裂”作家——目前中国站在现行文学体制之外的自由写作者——的一次集体亮相,值得关注。这里先只谈对其中五位的印象(偶尔也涉及个别作家在这套丛书之前发表的作品)。他们既以“断裂”自期,对我的漫谈一开始就出现的断裂,应该不会介意罢。

        就从最年轻的楚尘谈起。正如他这第一本小说集《有限的交往》书名所示,无论写什么(当下经验或童年记忆),他都不是要和读者进行一般样态的交流,而是为了证明世俗所谓交流的有限与欺骗性。在他的小说中,人与人(包括叙述者)皆处于彼此隔膜或隔绝状态,之所以...
    [阅读全文]

    郜元宝 发表于 现当代文学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1月10日 06:50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野草》别解
           一、《<野草>英文译本序》所回避的
      
       《野草》素称难解,但至少有一半言意浅白。作者后来在《<野草>英文译本序》里对 其中八篇的写作背景和寓意都曾有明确解释,“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的 失恋》,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又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 作《希望》。”其他几篇,如《淡淡的血痕中》作于“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之后 ;《这样的战士》“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 保存我而作”,暗示柔情的短暂和战士生命的粗糙必有的矛盾;《一觉》是在“直奉战 争”中编校青年文学家出版的刊物的感想,“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他使我 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失掉的好地狱》写新的统治者战胜旧的恶魔而君临 天下,地狱中的鬼魂却因此更加不幸,指责辛亥革命“换汤不换药”以及军阀们争权夺 利而让百姓遭殃的历史循环和倒退现象。(注:以上引文...
    [阅读全文]
    郜元宝 发表于 现当代文学 | 评论(4) | 引用(0)


    2006年11月10日 06:50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红色经典的隐秘遗产——关于铁凝

        二十四年前,铁凝的成名作《哦,香雪》对正在欢呼中国文学复苏的大多数痴心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甜蜜的拍打”(这也是她1992年一部短篇的题目)。铁凝由此在文坛上获得了稳固地位,她的作品一再获奖,一再受到各方面的欢迎,也一再精心地“拍打”着她的读者。结果,她的读者渐渐在这种“拍打”中被催眠,只知道愉快地接受她的每一部新作,享受其中那份似乎永远不变的柔顺之美,而懒得放出理性的挑剔的目光了。我也是这些读者中的一个。

      但这种局面到了她的长篇新作《笨花》(2006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算有了改变的迹象。

      《笨花》的雏形是1988年著名的“三垛”之一《棉花垛》(中篇),其中农村妇女“钻窝棚”的风俗(用色相赚取“花主”的棉花)、抗日夜校、武工队锄奸等细节和主要人物,几乎很少改动。另外一些情节也曾见于中篇《埋人》(1991)和《午后悬崖》(1997)。另外由散文《我们与保定》可知,《笨花》主要人...
    [阅读全文]

    郜元宝 发表于 现当代文学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1月10日 06:50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一种破坏文化的逻辑——评韩石山《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并论近年“崇胡贬鲁”之风

    韩石山新著《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考证颇精详,排比罗列已有考证成果也颇用心,比如对“五四”前后至二十年代北京各大学人事更迭,鲁迅、周作人与徐志摩、陈西滢的交游始末,女师大学潮前因后果,石山或自寻证据,或借用他人已有材料,务求扩充细节,呈现历史本相,兼以文笔生动清新,很能醒人眼目。但是,由此生发的议论,尤其比较鲁迅和胡适的功过是非,大都荒唐不可取。
    胡适鲁迅,一度彼此欣赏,尊重,《新青年》时代曾紧密合作,后来道路异趋,处境地位不同,兼以学养、心性、政见各异,交往日疏,直至相互批评,其中鲁批评胡的文字更多,而一些局外的热心人又推波助澜,在客观上形成思想文化和政治上的鲁迅派和胡适派------这都是事实。但如果我们孤立地就胡适谈胡适,就鲁迅谈鲁迅,能否从上述事实出发,将他们两个在文化价值上全然割裂,一有疏隔芥蒂,或客观上存在此派与彼派,就断言他们绝对不能互补,只会势同水火,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甚至弄得后人也不得不在他们中间做非此即彼、“要鲁迅还是要胡适”的选择呢?
    石山的回答是肯定的。一开始,他对鲁迅的文学成就似乎也勉强有所...
    [阅读全文]

    郜元宝 发表于 著述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1月10日 06:50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哈金的尴尬和狭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伟大的中国小说》一文,清楚表明他渴望——至少十分愿意——和众多“中国作家”对话,“不管人在哪里”,都希望和全体中国作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齐追求“伟大的中国小说”,一同争取“中华民族的主要作家”的桂冠。”

        “但除了哈金特有的稳健、简捷和清晰的笔法之外,他开掘这些主题时所达到的深度远在方方、余华、苏童、朱文、韩东之下,而方方、余华、苏童、朱文、韩东的笔法乃是这些作家暗中摸索的结果,很少一成不变的体制性因素,其中显示的才华气质,不是哈金平淡无奇的文字可以相比。”

        “他(哈金)写中国人不讲道...
    [阅读全文]

    郜元宝 发表于 现当代文学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1月10日 06:50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惊慌失措的文化

    厦门大学一位名叫易中天的教授,也许平时课上得出色,属于校园名人一类,对此我没有调查,猜测而已,但在学术界肯定并不闻名,实际上也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专著,只是偶尔得了机会,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推销其通俗性学术研究,遂意外受到广大电视观众欢迎,电视讲座副产品《易中天品三国》更引发本年度书籍市场的地震,一次签售据说就有数千册之多,总销量更是惊人。

    但又怎样呢?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了。

    首先,它说明中央电视台真不愧为中央电视台,不仅“新闻联播”、“春节晚会”无人争锋,偶尔搞点文化,也仍然可以发挥强势媒体的绝对优势。凭这种优势,今后实在应该可以做出更多有利于国计民生和文化事业的善举罢。

    其次,它说明我们的电视节目至少目前还很不像话,广大人民群众整天被迫吞吃大量文化垃圾,偶尔来点绿色食品,就犹如久旱逢甘霖,禁不住要感恩戴德、誓死捍卫了。

    最后,它说明我们的电视观众还太缺乏文化常识,太需要普及文化常识。在一个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比...
    [阅读全文]

    郜元宝 发表于 现当代文学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1月10日 06:50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贾平凹郜元宝对话录

    趁贾平凹作品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之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郜元宝于4月24日与贾平凹围绕一些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一次单独对话。

    郜:你的新作《秦腔》改变了我以往对你的认识。你的创作较少取材于都市,大部分是有关乡土的。对乡土,你的感情很复杂,基本姿态是“回去”。每次关于乡土的叙述都是心理上的一次回家,好比人在外面世界有了种种遭遇,总想回到自己的家里。你的乡土叙述的起点也是“回去”,因为“回去”而有了新的经验,或触动了旧的记忆,这才诉诸笔端。在《秦腔》里,你的乡土生活经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总结,“回去”的心理再次出现,但同时又有了一种新的情绪,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基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贾:我的创作一直是写农村的,并且是写当前农村的,从《商州》系列到《浮躁》。农村的变化我比较熟悉,但这几年回去发现,变化太大了,按原来的写法已经没办法描绘。农村出现了特别萧...
    [阅读全文]

    郜元宝 发表于 演讲与访谈 | 评论(1)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