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兵文集
     葛红兵,1968年生,文学博士,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和文学史论等,著有三卷本《葛红兵文集》及自选文集《正午的诗学》、《中国思想的底线》、《人为与人言》等。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 ****
    ****
  • ****
    ****
  • ****
    ****
  • ****
    ****
  • picas
    picasa


  • 文库统计
  • 文章数:8
  • 评论数:5
  • 开设时间:2007-11-13
  • 更新时间:2007-12-11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2007年12月3日 15:16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评王心丽的《落红·浮生缘》

    评王心丽的《落红·浮生缘》

     
    葛红兵

     

    最近看王心丽的《落红·浮生缘》,觉得非常好。三年前读她的落红三部曲第一部《落红·沉香梦》的时候我就觉得她的这个三部曲是她创作的又一个高峰,现在看来,这不仅仅是她的一个收获,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收获,尤其是第二部。在她的这部小说里,我看到了一种对于生命之短暂虚无的痛彻肺腑的意识,她把性、爱、命三样东西放在战乱前夕的惊惶喘息的背景中,放在十里洋场上海和素朴的乡村之间的对比中,放在智识阶级和雇民阶级的对比中,放在中国资产阶级上升时代乡村庄园主意识和工业市场意识的对比中,这一来性、爱、命三样东西都显得非常特别,但是,她不是在写极端,她没有把这些东西极端化,相反把它们看得更普通、更一般,这就是她的力量了,把性、爱、命往极端里写很容易,但是,要往普通里写就难了,她正是在这个难点上获得了成...
    [阅读全文]

    葛红兵 发表于 书评杂议 | 评论(2) | 引用(0)


    2007年12月3日 15:16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有什么样的编者,就有什么样的读者

    有什么样的编者,就有什么样的读者

    ――评《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纽约书评>论文选》


     

     

    世界上有两种报刊,一种把自己降得更低,迎合读者的,一种是把自己拔高,也提升读者的。《纽约时报书评》大致是前者,《纽约书评》属于后一种。中国的读者和出版者大都知道《纽约时报书评》,但是,大多数人不一定知道《纽约书评》。新世界出版社做了一件很好的事,他们把《纽约书评》三十年论文选翻译出版了。

    让我们看看这本书的选文:汉娜·阿伦特《关于暴力的思考》、以赛亚·伯林《爱因斯坦和以色列》、安德列·萨哈罗夫《我为什么不屈服于权力》等等。这些是书评?是,它们中许多是从一本书开始谈起的,但是,同时又不是,它们还是独立...
    [阅读全文]

    葛红兵 发表于 书评杂议 | 评论(1) | 引用(0)


    个体及其在世结构――与王晓华先生商榷

      【内容提要】个体哲学的逻辑起点是“身体”,除此而外,个体不再需要任何其他起点,“身体”的诞生就是“个体”的诞生,个体的在世结构应该在“穷愁”、“怨恨”、“陶醉”三重根中领受,而个体的超越也应当以身体为终点,在身体的终点之外,个体不再需要任何非己之物作为自己的目标,身体是统一了个体的诞生、过程和目标的概念,它既是此在的也是超越的。
     

    个体及其在世结构――与王晓华先生商榷


     

     

    一、个体的诞生

     

    “立人”一直是中国现代思想的核心,鲁迅终其...
    [阅读全文]

    葛红兵 发表于 文艺学研究 | 评论(0) | 引用(0)


    2007年11月13日 15:16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王朔与金庸

    王朔与金庸

    王朔和金庸在价值观念上存在巨大分歧,因而在文学趣味上也水火不容。金庸是用一种貌似高雅的方式向大众和知识分子的庸俗趣味妥协,而王朔正好相反,是用一种貌似庸俗的方式向大众和知识分子的庸俗趣味挑战。

    金庸是一个“贵族主义”者,他迎合没有学问的人的学问要求,在他的小说中,将诗、词、曲、赋这些中国古典文人的亵玩之物发挥到极致,将章回体小说的技术手法发挥到极致。因而一些人会说他很有文化感,而这些人尤其以不懂中国传统诗、词、曲、赋,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后现代学者为代表。这是一个附庸风雅的时代,一切真知灼见都被歧视和忽视,而形式上的把玩风格,手法上的炫技主义,常常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同时,富裕起来的大众开始文化上自我照镜,这个时候金庸以他特有的古典文化感送上门来,人们一下子发现,原来现代社会还有这么有文化的人,这么精通中国古典文化之神秘的人,人们完全被征服了(竟然有金庸的读者说“我是在金庸的...
    [阅读全文]

    葛红兵 发表于 书评杂议 | 评论(1) | 引用(0)


    2007年11月13日 15:16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身:中国思想的一个原初立场

    身:中国思想的一个原初立场

    汉语思想:奠基于贵身论
    甲骨文中的“人”字标划的是人身体侧站的形状,也就是说,汉语中的“人”字原初意义乃是指“人的身体”。

    “人”由简单的字源意义向“汉语思想概念”转化的过程极其复杂。孔子是最有代表性的始原期汉语思想家,他把“仁”赋予“人”为汉语思想关于“人”的原初立场奠基。“仁”从“心”、从“身”,其本义当是“心中想着人的身体”,与从“心”从“人”表示“心中思人”的“爱”字造字本义差不多,孔子以“爱人”...
    [阅读全文]

    葛红兵 发表于 书评杂议 | 评论(0) | 引用(0)


    2007年11月13日 15:16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文化共识缺乏:中国文化面临危机

    文化共识缺乏:中国文化面临危机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文化产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文化竞争力问题逐渐被各国重视。1998年经历金融风暴的韩国提出 “文化立国”,以适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2000年新加坡制定文艺复兴城市战略,确立把新加坡发展为“世界级艺术中心”的目标;2003年英国发布伦敦文化战略草案,维护和增强伦敦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地位;另外,美、日等国都有这方面相应战略提出。目前上述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上述各国中除新加坡外,几乎都是文化产业输出大国。

    中国经济过去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际竞争力来源于廉价劳动力、廉价自然资源,依靠这种模式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中国正面临提升文化竞争力,促使中国经济由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文化经济转型的过渡阶段。

    文化产生的根本问...
    [阅读全文]

    葛红兵 发表于 文化研究 | 评论(0) | 引用(0)


    2007年11月13日 15:16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中国电影的总体危机

    中国电影的总体危机


    异见模式的缺乏、奇观模式的泛滥、深度模式的平庸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电影总产量200余部,但是,其中真正精心创作,用胶片拍摄,能在市场上引起反响的,不过二、三十部。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年度电影票房收入为15亿人民币,其中一大部分是属于进口片的,而人口仅为4793万人的韩国年度电影票房收入达到了1万亿韩元(约等于70亿人民币)。电影似乎正在逐渐失去观众;大多数国产片,投放市场后都是亏损的,一国内著名电影制片厂导演对我说,70%的片子连三分之一的投资都收不回;许多电影场次,观众还不如工作人员多,上海一家重要影城的经理说,他们那里,电影票房的收入,有时还不如卖饮料、卡通玩具等的收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电影真的没落了吗?非也。这里有体制上的原因,电影投资、融资渠道不畅,投资、制作、发行主体地位不对等,中国没有电影分级制度,摄制电影片许可以及发行许可审查...
    [阅读全文]

    葛红兵 发表于 文化研究 | 评论(1) | 引用(0)


    2007年11月13日 15:16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信任是一种体制

    信任是一种体制


    在怀特岛的时候,我们住在THE HARROW LODGE HOTEL,第一天入住的时候,我们需要发票,招待员David说他不能给我们开发票,只有经理可以,不过没有问题,第二天早上早餐前,经理会来把发票开好,我们只要到柜台来领就可以了。第二天,我们出门前路过大厅,果然,发票已经静静的躺在柜台上了,不过,David热情预告的只有经理可以开具的权威发票,竟然是一张计算机打印的普通纸片,纸上除了饭店的名字、地址、电话,其他都是手写的,除了经理的手写签名,上面没有任何公章、私章一类可以作为防伪标记的信息。

    这样的发票谁都可以伪造,因为伪造它几乎不需要任何技术。英国人使用这种毫无防伪措施的“发票”,不怕别人伪造吗?他们不怕,至少看起来,他们并不害怕。

    为什么呢?在英国社会里生活,有一点让人感慨,我权且把它称作“信任优先”吧,...
    [阅读全文]

    葛红兵 发表于 书评杂议 | 评论(0)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