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文集
    1968年下乡,1971年当工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8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到扬州师院教书,2002年前到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 1
    1


  • 文库统计
  • 文章数:13
  • 评论数:1
  • 开设时间:2006-8-9
  • 更新时间:2007-12-14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2007年12月6日 16:14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大明衣冠何处?

    大明衣冠何处?

      葛兆光
      
      引子:不易犹见前朝衣冠
       乾隆三十年正月初一,三十五岁的朝鲜人洪大荣随着朝鲜贺岁使节,照例盛装朝拜,表达朝鲜国王对满清皇帝的祝贺。仪式完毕后步出午门,他察觉到似乎有很多好奇的人注视自己,还有两个穿披肩品帽带数珠的官员在目不转睛地观看。洪大荣觉得很诧异,便上前询问:“老爷熟看我们何意?”这两人笑容可掬的回答:“看贵国人物与衣冠。”洪大荣不由心中一动,便追问道:“我们衣冠比老爷如何?”两人脸上的笑容似乎凝住似的没有回答。据洪大容事后的记载,这两个人是翰林检讨官,一个叫吴湘,一个叫彭冠。
    ...
    [阅读全文]

    葛兆光 发表于 思想史 | 评论(0) | 引用(0)


    2007年12月6日 16:14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

    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


        葛兆光: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还是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
                引言:“中国”作为问题与作为问题的“中国”
        也许,“中国”本来并不是一个问题。
    ...
    [阅读全文]

    葛兆光 发表于 思想史 | 评论(0) | 引用(0)


    2007年12月6日 16:14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学术的薪火相传

    学术的薪火相传 
      

    《学术薪火——三十年代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毕业生论文选》代序

    小雅斋扫描录入


    清华大学旧图书馆的四层阁楼,灯光昏暗,倾斜的屋顶使多数地方几乎无法直起身来行走,满是灰尘的地板上,一直堆满了各种各样同样满是灰尘的旧书。让人觉得是一个埋葬多年的古墓,那里边的各种书籍也仿佛是等待出土的文物,当我走进去,在里边慢慢地翻拣那些旧日书籍的时候,我总觉得是在“考古”,在那些尘埃中巡视着过去。在一角的地板上,有几百本形制不一的毕业论文,从2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从中文系、历史系、外文系、政治系到社会学系,作者既有后来相当著名的,也有后来并不怎么显赫的,论文有的装订整齐还镶了硬封面,也有的随便穿了一根绳子扎起来,有一本关于北平警政的调查报告,印得像正式出版的书,不知道是否得到了某种资助,还有一本则用了有作者姓名的专用...
    [阅读全文]

    葛兆光 发表于 对话与访谈 | 评论(0) | 引用(0)


    2007年11月28日 16:14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要共同提升不能集体沉沦

    要共同提升不能集体沉沦
    ——评余秋雨、易中天、于丹现象


    葛兆光:要共同提升不能集体沉沦

    南方周末  
     
    ...
    [阅读全文]

    葛兆光 发表于 对话与访谈 | 评论(1) | 引用(0)


    2007年11月28日 16:14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放宽文史研究的视野

    放宽文史研究的视野
          在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成立典礼上的讲演 
    葛兆光

      一个好的国际性的研究机构,需要在资料库的建设上下功夫,第一尽可能收集和保存新的文献资料,这是“预流”的第一步;第二,研究文史的文献资料不局限于传统的经典,也包括民间资料,不局限于文字文献,也包括图像与影像,不局限于中国的资料,也包括外国的资料,这是“拓宽文史研究视野”的必须;第三,尽可能形成一个自己的有特色的资料库,因为天下文献资料太多,没有什么研究中心可以包罗无遗。当我们有了新资料之后,如果还有新的方法,这些新资料将会向我们提出很多过去没有想到的新问题。无论这些问题将来被证实,还是被证伪,它都将引起学术研究典范的新变化。而因为有了新材料,又有了他们解读的新思路,学术史就会开出一个新天地,建立一个新典范。
      今天大家欢...
    [阅读全文]

    葛兆光 发表于 对话与访谈 | 评论(0) | 引用(0)


    国境、国家和中国——也说“中国境域”

    葛兆光

    最近,我受邀参加一个小型论坛,讨论什么是“中国境域”,主办方给我发的电子邮件中,用“国境在那里,中国在这里”这样两句很有意思的话,来暗示这个论坛讨论的主题是“国境”和“中国”,我很快理解为,这暗示了“国境(政治领土的范围)”和“中国(文化认同的空间)”的差异,这让我很感兴趣,因为我曾经撰文讨论过这个话题。所以,当我看到邮件的时候,一方面想起了杜甫的那句诗“国破山河在”,和明末士大夫说的“非亡国,乃亡天下”,觉得“山河”、“国”和“天下&rdqu...
    [阅读全文]

    葛兆光 发表于 对话与访谈 | 评论(1) | 引用(0)


    2007年3月22日 16:14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戊戌前后知识人的佛学兴趣

     
     

    戊戌变法过去了许多年之后,对老师康有为很熟悉的梁启超在为其写传记时提到,康氏的思想曾受佛教、耶教之启发,「故宗教思想特盛」,这也许是实录,康有为自己也曾经向人陈述自己的经历说,光绪四年(1878),他「以日埋故纸堆中,汨其灵明,渐厌之」,于是抛弃学问和书本,学习静坐,「静坐时忽见天地万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不过,这种大彻大悟的境界可能是在光绪十年(1884)才出现的,康氏在《自编年谱》里就说,他在这一年秋冬独居一室,俯读仰思,终于在12月有了类似禅宗开悟那样的经历。

    梁启超说康有为思想中有佛教与耶教的成分。耶教来自一个知识与思想全然不同的文化区域,它给中国带来的震撼自然不需多论证,可是,佛教早已成为中国人自身的知识与经验,那么它又如何能在那个时代,再度引起人...
    [阅读全文]

    葛兆光 发表于 文化批评 | 评论(0) | 引用(0)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日本与中国的陌生感


    葛兆光

      日本、朝鲜和中国,渐渐从文化上“本是一家”到“互不相认,象征着“东方”看似同一文明内部的巨大分裂。


      就在清帝国看似最兴盛的时代,朝鲜到中国的使者们却看到了已经不再“中华”的帝国风景,于是不再认同这个原来仰视的宗主国;而日本人在对中国漂流商贾的观察中,也表现出来一些微妙的、发自国族自尊的轻蔑和警惕……


      一、傲慢的漂流者


    ...
    [阅读全文]

    葛兆光 发表于 文化批评 | 评论(0) | 引用(0)


    2007年3月22日 16:14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最是文人不自由

    最是文人不自由


      书桌上摆着《陈寅恪诗集》的校样,看了两天,续续断断,全没有先睹为快一气读完的兴奋。并不是陈寅恪的诗不好读,陈流求、陈美延两位女公子费尽心力广为搜罗编年辑成的诗集,比当年出版的《寅恪先生诗存》多出百余首并附有唐存诗,既有史料价值,又有不少可琢磨玩味的意思,可偏偏读不下去。诗集里抑郁的情绪太压迫人,“衰泪已因家国尽,人亡学废更如何”,(86页)我全然没有想到,这个久负盛名的学者心灵深处竟缠绕纠结着这么复杂难解的情结,它不仅笼罩了陈寅恪的心,也浸透了陈寅恪的诗。有人曾说鲁迅是中国最痛苦的文人,那么我想,陈寅恪也许可以称作中国最痛苦的学人。学人比文人更不幸的是,学人的理性使那些痛苦压抑积存在心底而不得宣泄,“玉满贮伤春泪,未肯明流且暗吞”,(94页)于是盘旋纠缠,欲哭无泪,欲语又止,化作了晦涩深奥的诗句,在譬喻、典故、成语包裹了一重又一重的诗句中一滴一滴地向外渗露。不知为什么,读《陈寅恪诗集》时我想到的都是一个意象:&ldq...
    [阅读全文]

    葛兆光 发表于 文化批评 | 评论(0) | 引用(0)


    2007年3月22日 16:14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古地图与思想史

    古地图与思想史 
     
     
     
    ...
    [阅读全文]

    葛兆光 发表于 思想史 | 评论(0) | 引用(0)


    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思想史的写法之一 
     

     
     
     
    ...
    [阅读全文]

    葛兆光 发表于 思想史 | 评论(0) | 引用(0)


    2007年3月22日 16:14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

      在考古不再仅仅是田野发掘、文物不再仅仅是金石赏玩的二十世纪,考古与文物就不断进入历史研究各个领域的视野,在近代学术史上,几乎每一次新发现都对学术研究产生影响,如本世纪初的甲骨文、敦煌文书、流沙坠简的发现与研究,就开拓了学术的新领域,引起了历史研究方法的变化。自此以后,取地下的考古材料与文献对证,用域外的文献与传统的文献比较,用人类学调查的资料与历史文献研究的结果对照,几乎已经成了历史研究者的共识。其中,七十年代以来的出土简帛文献越来越多地冲击着传统的历史学,尤其是思想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研究,临沂银雀山汉简(1972)、马王堆帛书(1973)、定县八角廊汉简(1973)、睡虎地秦简(1975)、阜阳双古堆汉简(1977)、张家山汉简(1983)、尹湾汉简(1993),以及最近发现正陆续公布的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的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收购的战国竹简1,更是几乎改写了整个上古史尤其是思想文化史的看法,长沙走马楼发...
    [阅读全文]

    葛兆光 发表于 思想史 | 评论(0) | 引用(0)


    2007年3月22日 16:14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

      在考古不再仅仅是田野发掘、文物不再仅仅是金石赏玩的二十世纪,考古与文物就不断进入历史研究各个领域的视

    野,在近代学术史上,几乎每一次新发现都对学术研究产生影响,如本世纪初的甲骨文、敦煌文书、流沙坠简的发现与

    研究,就开拓了学术的新领域,引起了历史研究方法的变化。自此以后,取地下的考古材料与文献对证,用域外的文献

    与传统的文献比较,用人类学调查的资料与历史文献研究的结果对照,几乎已经成了历史研究者的共识。其中,七十年

    代以来的出土简帛文献越来越多地冲击着传统的历史学,尤其是思想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研究,临沂银雀山汉简

    (1972)、...
    [阅读全文]

    葛兆光 发表于 思想史 | 评论(0)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