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诚文集
    洪子诚,1939年4月生,广东揭阳人。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从见习助教,到讲师,到副教授,到教授,然后退休。在大学,主要从事中文写作、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新诗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 生活
    经典怀旧


  • 文库统计
  • 文章数:11
  • 评论数:1
  • 开设时间:2006-10-1
  • 更新时间:2009-2-3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2009年2月3日 09:3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文本“缝隙”与“历史深处”

     
      
      1990年年初的一天,我外出回到家里,上中学的女儿说,昌耀先生来访,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还送你一本书。打开牛皮纸口袋,是《昌耀抒情诗集》。心里很是不安:远道来访,我却正好不在。过了一会,又疑惑起来。我和昌耀先生素无来往,他也肯定不知道世上有我这么一个人。我见到他的唯一一面,是1986年夏天兰州诗歌理论讨论会上。他最后一天才来参加,我在会场的后面,听他的简短发言。总之,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会来找我。过了一些时日,就把这个疑惑讲给谢冕。“带着两三岁的孩子”刚说完,谢冕就打断我:“不可能!”过了几秒钟,便斩钉截铁地说:“黄子平!他是去跟你告别的!”我看着谢冕,明白了什么是聪颖敏捷,什么是愚不可及。是的,几个月前,我约黄子平写昌耀诗的解读文章,《昌耀抒情诗集》就是从我这里借走的。书已是旧书,扉页上还有我的名字——不过,等到弄清楚这一切,黄子平全家已离开北京。记得那天他来我家时,正下着大雪,而且是鲁迅说的那种“滋润美艳&rdq...
    [阅读全文]

    洪子诚 发表于 中国当代文学史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日 09:3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我和“北大诗人”们
            说起来,我和近二十年的北大诗歌,算是有一点关系,因此,本诗选的编者才会想起让我来写这样的文字。1977年,教研室筹划编写"当代文学"的教材,诗歌部分本应由谢冕先生来承担。但谢先生没有答应,这件事就落到我头上。既然写了教材的诗歌部分,接着上课也理所当然地讲诗。后来又开设"近年诗歌评选"和"当代诗歌研究"的选修课,且多次被谢先生拉去参加他们主持的"新诗导读"、"当代新诗群落研究"的讨论课,这样,在有的学生的想象中,我便是和诗歌有"关系"的人了--虽然我不只一次地澄清这种误解,指出我对于诗确实还未真正入门,那也没有用。
          于是,便不断收到各种自己编印的诗集、刊物。如坚持多年的诗刊《启明星》,如《江烽诗选》,《未名湖诗集》,如四人诗歌合集《大雨》等待。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是出版于1985年的《新诗潮诗集》了,当然,收入的大都不是北大诗人的作品...
    [阅读全文]
    洪子诚 发表于 中国新诗研究 | 评论(0) | 引用(0)


    □本报记者 赵晋华

       洪子诚,1939年4月生,广东揭阳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中文系文学专业,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70年代末以来,发表过
    有关中国现、当代诗歌、小说和文学问题的论文多篇。主要著作有
    《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
    ...
    [阅读全文]

    洪子诚 发表于 演讲与访谈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日 09:3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

      原载《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3期

      摘要:对于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经典重评行为的讨论,必然涉及许多复杂问题。本文从三方面提出了若干值得注意的线索并做出扼要论述:一、文学经典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位置,经典重评实施的机构与制度;二、当代文学经典重评的焦点;三、经典确立的标准(“成规”),以及重评遇到的难题。

      关键词:当代;文学经典;重评

      Abstract:In the mainland of China,the new evaluation of the literary classicsfrom the 1950‘s to the 1970’s involves inevitably many complicated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noticeable points from the following 3aspects andgives them a brief comment respectivel...
    [阅读全文]

    洪子诚 发表于 中国当代文学史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日 09:3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如何阅读北岛和他的朦胧诗

      今天我讲北岛的诗,讲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我要讲到北岛的诗出现的背景,一些具体情况。因为,在座的同学有很多都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出生在文革以后。对我这样年纪的人来说,北岛,或者说“朦胧诗”、“新诗潮运动”,都是很熟悉的事情,就象昨天刚发生一样。对你们来说,那好象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我要介绍北岛当时在“朦胧诗”中的位
    置,和由他所引起的一些争论。另外一个部分,主要谈对北岛的诗的认识,艺术特征、诗歌性质,或者说诗的技艺的特点。大概就是这两方面的问题。

      北岛和朦胧诗

      “今天”诗人发出的是一种巨大的毁灭和献身激情,这种激情的光芒,“帮助了陷入短暂激情真空的青年”,“形成一种新的激情压力方式和反应方式”,包括对“自我”的召唤,反抗和创造,浪漫理想和英雄幻觉。

      1,《今天》诗人

      下面,先讲“背景”方面的情况。北岛出生于194...
    [阅读全文]

    洪子诚 发表于 中国新诗研究 | 评论(1) | 引用(0)


    2006年10月1日 09:3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批评的“立场”断想
        人们在谈到近些年的中国文学批评时,往往有许多的责难。他们认为,批评已丧失了提出重要问题的能力;有见解的、给人心智启迪和灵魂震撼的批评文章越来越少;批评家日益失去细读作品的耐心,文本解读式的批评被放弃;有些话题与文学的距离越来越远;一些热闹的论争实际上是陷入无聊问题的纠缠。而造成这种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据说是批评家失去(或缺乏、或没有)批评的"立场"所致。"立场"的问题,被作为批评陷入"困境"的症结来提出。
        
        对于当前批评现状所作的这种描述,牵涉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
    [阅读全文]
    洪子诚 发表于 其他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日 09:3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近年的当代文学史研究

      1
        这里所说的“当代文学史”,主要指“通史”,包括学术性专著和大学文科教材,但也会谈到与当代文学史有关的专题史、文类史等。
        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当代文学史研究落后于现代文学史。有的人私下甚至认为,现在出版的当代文学史,几乎都不能读。这当然也包括我过去参与编写的那些。这话在从事这一“行当”的人听起来,很受刺激,也颇为伤心(有的则很愤怒)。这种说法显然过于偏激。不过,认真想想,当代文学史写作在这20多年中,确实问题不少。从不少著作中,可以看到在文学史观念、评述体系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这方面的“从业人员”不努力的缘故。其实不完全是这样。我们还是努力,也很辛苦的,至少是不比另外门类的研究者更偷懒。
        90年代以来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很多,平心而论,我见到的重要几部,各有特色,可以见到编著者在更新观念和方法、改革编写体例上所作的努力。...
    [阅读全文]

    洪子诚 发表于 中国当代文学史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日 09:3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洪子诚教授访谈

       不同层面的“一体化”


        刘复生(下简称刘):“一体化”是您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您看来,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是“一体化”的文学,这一过程在80年代开始解体。在您的文学史著作中,对“一体化”的建立过程说得较为详细,至于解体,则不是太充分,只是笼统地说开始了一个“多元化”的过程。不过,在我看来,这个“多元化”仍是一种受到体制高度控制的“多元化”;事实上是“一体化”的新的战略和策略调整;这既是一种主动的转向,又是一种被动的适应。“多元化”既是“一体化”的一种内在的要求,又是一种姿态,是“一体化”更有弹性的一种方法,事实上是用更有活力的方式延伸了“一体化”的过程,使它避免刚性的破碎。当“多元化&rd...
    [阅读全文]

    洪子诚 发表于 演讲与访谈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日 09:3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一
        近些年来,在谈到50至7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的总体特征的时候,一些研究者常使用“一元化”或“一体化”这样的概括(注:如谢冕《文学的纪念》(《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丁帆《17 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等。)。我在一些文章和文学史论著中,也运用过这样的描述方式。这种概括,应该说是能成立的。不过,在使用这一概括时,应该赋予它以较为确定的内涵。所谓当代文学的“一体化”,在我的理解中,首先,它指的是文学的演化过程,或一种文学时期特征的生成方式。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过程中,各种文学主张、流派、力量在冲突、渗透、消长的复杂关系中,“左翼文学”(或“革命文学”)到了50年代,成为中国大陆惟一的文学事实。也就是说,“中国的‘左翼文学’(‘革命文学’),经由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l...
    [阅读全文]
    洪子诚 发表于 中国当代文学史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日 09:3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文学自主性”问题讨论纪要(二)

    作者:洪子诚、贺桂梅、高远东、王风、姜涛、吴晓东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文学自主性”为什么成了问题

    洪子诚:另一个问题是,在当前提出文学“自主性”的动机。也就是它为什么会成为90年代文学的一个“必要”的问题?刚才贺桂梅谈到这一点,这很重要。在李陀两年前的那篇访谈文章(《漫谈纯文学》)里,讲的很清楚,就是对90年代文学的不满。认为对“纯文学”,和“自主性”的强调,是90年代文学和社会生活脱离,失去对社会重要问题发言的部分原因。这里牵涉到对这十多年来文学成绩、问题的估价,以及对文学在当前社会、文化中的位置的看法。我的想法可能有一些不同。问题是,当前提出“自主性”问题,是因为它被过分强调,以致文学在社会现实面前软弱无力,还是在90年代“自主性”被过多削弱需要我们通过反思加以维护?在我的感觉里,这种被削弱,被摧毁的印象要更强烈。这可能是对文学现状的不同估价,也可能...
    [阅读全文]

    洪子诚 发表于 中国当代文学史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日 09:3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文学自主性”问题讨论纪要(一)

    作者:洪子诚、贺桂梅、高远东、王风、姜涛、吴晓东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文学自主性”的建构问题

    吴晓东:在90年代以来的语境当中,“文学自主性”成了一个越来越值得讨论的问题,也是学界渐渐开始关注的问题。李陀老师在《漫说“纯文学”》(《上海文学》1999年第3期)一文中比较早地涉及了这个议题,并且促成了我们这次讨论,希望我们能把问题进一步展开。
    我比较赞同首先把“文学自主性”看成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其历史性的命题。作为理论问题,必须追溯它的历史轨迹。我们这一代年青学人更熟悉的还是韦伯。韦伯是从现代性的发生的角度讨论审美或艺术的自主性是怎样独立出来的。韦伯认为现代性的实践以及现代文化的特点是把前现代的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分为三个不同的领域:科学、道德和艺术;也有另外的表述:知识、伦理和审美。这三个领域是各自独立的,都有自己的自主性。按哈贝马斯的说法,这三个领域一经区分,就像给...
    [阅读全文]

    洪子诚 发表于 中国当代文学史 | 评论(0)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