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晖文集
    汪晖,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读书》杂志执行主编,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死火重温》、《汪晖自选集》等。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文库统计
  • 文章数:10
  • 评论数:2
  • 开设时间:2006-8-17
  • 更新时间:2007-7-24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2006年8月17日 03: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导论之一

         在历史研究中,试图脱离具体的语境、文本而将问题提炼为简短的结论会牺牲太多的历史感。这篇导论不准备对全书内容进行全面概述,而只是将历史分析过程中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整理出来,提供给读者在阅读全书时参考。这里的讨论集中在两个反思式的问题上:第一,中国(尤其是现代中国)的含义是什么?我在这里讨论的不是“中国”的概念史,而是追问:现代的中国认同、地域观念和主权意识是如何历史地形成或建构的?任何对于现代中国思想的讨论都离不开对于“中国”的历史理解。第二,如何理解中国的现代?“现代”概念当然是一种现代人的自我确认,但这种自我确认所导致的思想转变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容?现代这一概念首先是一种自我确认或自我认同的产物,即现代人将自己区分于古代人及其世界的方式,从而是一种区分的概念——一种将历史区分为不同时期或形态的方式。那么,构成这一现代人的自我认同的根据,或者,现代人据以对历史进行区分的条件,究竟是什么呢?任何对于中国的现代思想的分析也都离不开对于这个&l...
    [阅读全文]

    汪晖 发表于 论文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8月17日 03: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新左翼、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 ——P. 安德森访谈

    新左翼、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
    --P. 安德森访谈


    一、英国新左派的诞生
        
    ...
    [阅读全文]

    汪晖 发表于 访谈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8月17日 03: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再论当代中国大陆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汪晖:“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及其批判――再论当代中国大陆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及其批判—再论当代中国大陆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第一部分,台湾社会研究季刊 第四十二期 2001年6月)
        
        一九八九年的社会运动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均影响深远。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官方媒体的宣传,还是到处流传的回忆和分析,绝大部分的讨论不是集中在学生运动和知识分子的思想运动,就是聚焦于上层政治的决策过程。即使有关所谓公民社会的分析,也主要集中在四通公司等经济集团或北京知识界的“圈子”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然而,一九八九年的社会运动是一场广泛的社会动员,它的自发性和广泛性表明这个运动有着较之直接的组织力量强大得多的社会动因。一九八O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启蒙思潮在瓦解旧的意识形态、提供反叛性的思想资源方面的确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作为一个群体,知识分子既没有能力提...
    [阅读全文]

    汪晖 发表于 论文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8月17日 03: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 一 历史已经终结?
        1989年,一个历史性的界标。将近一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告一段落。两个世界变成了一个世界:一个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国没有如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那样瓦解,但这并没有妨碍中国社会在经济领域迅速地进入全球化的生产和贸易过程。中国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并未妨碍下述结论:中国社会的各种行为,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行为甚至政府行为,都深刻地受制于资本和市场的活动。如果我们试图理解20世纪最后10年的中国思想和文化状况,就必须理解上述变迁及其伴随的社会变化(1)。
        在进入对当代中国的知识界的思想分析之前,有必要提及几个与9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思考密切相关的前提:     首先,1989年事件没有改变中国自70年代末期以来的改革路线,相反,在国家的推动下,改革(主要是为适应市场化而进行的经济体制和立法方面的改革)的步伐较之80年代最为开放的时期更为激进:通过生产、贸易和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中国日益深入地加入到世界市场的竞争之中,从而...
    [阅读全文]

    汪晖 发表于 论文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8月17日 03: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帝国的自我转化与儒学普遍主义

      盖孔子立天下义,立宗族义,而今则纯为国民义,此则礼律不能无少异,所谓时也。
      ——康有为

    第一节 经学诠释学与儒学“万世法”

      儒学的变化产生于它的经典原理与社会变化之间不断出现的矛盾和张力。为了适应社会变迁对儒学义理和命题的挑战,各代儒者发展了丰富的经学诠释学(从而能够将新的社会关系组织到经学的视野之中),用以在变化的历史情境中维持儒学的“万世法”地位。可以说,恰恰是维持儒学的普遍适用性的努力本身导致了儒学形态的不断变化。儒学普遍主义产生于儒者立场、社会情境与儒学经典之间的往复协调、随机变化和弹性诠释。为了适应帝国体制的建立和礼仪、风俗的嬗变,以及随着地域扩张而产生的族群关系的差异,今文经学发展了极为复杂的诠释经典的方式。作为一种经学诠释学,今文经学在清代中期、特别是后期异军突起,再次通过三统、三世、内外及改制等经学主题解释和协调历史情境与儒学原典之间的内在矛盾,重构儒学的普遍主义。
      为了论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内在联系,韦伯曾在一种对比的关系中讨...
    [阅读全文]

    汪晖 发表于 论文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8月17日 03: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黑暗·幽默·鬼的世界
      鲁迅的世界里弥漫着黑暗的影子,他对现实世界的决绝态度便是明证。
      然而,对于鲁迅世界里的黑暗主题的理解,经常渗透了我们这些文明人的孤独
    阴暗的记忆。是的,他如女吊一般以红色接近阳间,不过是为了复仇,光明于他是
    隔膜的。但是,你越是接近这个世界,就越能体会到这个影子的世界对于鲁迅的意
    ...
    [阅读全文]
    汪晖 发表于 论文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8月17日 03: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什么是文化研究?
                            
    汪晖 李欧梵
                
                汪:李教授,您在费正清中心主持了一个\"文化研究\"工作坊(culture studies Workshop),想把\"文化研究\"这一新的思路引入\"地区研究\"的领域内,从而也表达了对已往的\"地区研究\"的不满。其实您自己早期的学术训练来自冷战时期的\"地区研究\",您的这一选择可以被看作是\"地区研究\"的自我批评。\"文化研究\"似乎是一个多少有些含混的概念,我在哈佛书店的\"文化研究\"栏目里看到传统上不同学科的著作和观点上截然相反的作者,足见这一新兴的学术动向体现了一种综合的趋势。在讨论\"文化研...
    [阅读全文]
    汪晖 发表于 访谈 | 评论(2) | 引用(0)


      坐在灯下,想着要为这本辑录了鲁迅和他的论敌的论战文字的书写序,却久久
    不能着笔。我知道鲁迅生前是希望有人编出这样的书的,因为只是在这样的论战中,
    他才觉得活在人间。

      为什么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毕生心力倾注在这样的斗争中?

      我枯坐着,回忆鲁迅的文字所构造的世界,而眼前首先浮现的竟是“女吊”。
    就在死前的一个月,鲁迅写下了生前最后的文字之一的《女吊》,说的是“报仇雪
    ...
    [阅读全文]

    汪晖 发表于 论文 | 评论(0) | 引用(0)


    原载《天涯》1999年第1期

      编者按:
      中国三十至四十年代的“四大家族”、金融崩溃以及言论钳制促进一批又一批
    知识分子转向左翼,鲁迅是他们的榜样;然后,六十至七十年代的造神狂热,政治
    集权以及民生凋敝促使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倒向右翼——包括被打成各种“右派”,
    ...
    [阅读全文]

    汪晖 发表于 论文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8月17日 03:27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科学主义”与社会理论的几个问题

     科学概念的广泛运用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晚清以降的中国思想氛围中,科学不仅是解放的象征和召唤,而且也是从事各类社会文化事务的客观根据。它不仅证明了新文化人物所期望的变革的必要性,而且也提供了这种变革的目标和模式,成为一种替代性的公理世界观。例如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胡适把科学等同于方法论,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当他把这种方法运用于政治、道德和人文学术时,其中已经蕴含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框架。陈独秀、胡适、吴稚晖、丁文江等人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激进派,他们的“科学兴趣”源自对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关怀。“科学”概念作为一种对客观真理的理解,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社会历史变革的“必然性”,从而我们无法认定这种客观真理是事实的真理还是价值的真理。1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科学”概念成为以“反传统”为特征的文化运动的意识形态支柱之一。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前,没有人怀疑科学及其价值观在现...
    [阅读全文]

    汪晖 发表于 论文 | 评论(0)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