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川文集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文艺美学及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 1
    1
  • 1
    1
  • 1
    1
  • 1
    1
  • ****
    ****
  • ****
    ****


  • 文库统计
  • 文章数:18
  • 评论数:6
  • 开设时间:2006-8-15
  • 更新时间:2007-12-16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2007年8月25日 03:2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在走向批评理论中重构修辞诗学

    在走向批评理论中重构修辞诗学


         近来有关文学理论发展取向的争论,在一定范围内不无道理地聚焦在是要“文学研究”还是要“文化研究”这一非此即彼的选择上,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在我看来,另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这就是文学理论的存在方式本身的转变,即文学理论内部理论方式与批评方式之间的新型关系的生成,这使得我们有必要正视当前理论与批评的互渗关系及批评理论的兴盛。
         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于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分离式发展。文学理论被看做一种普遍性表述方式,更关心从具体上升到普遍,焦点是普遍性。人们常常“把理论理解成在某种概念普遍性系统中,来确立文学阐释和评估”(?眼美?演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与文学理论在概念普遍性系统中展开文学阐释和评价不同...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文化研究 | 评论(0) | 引用(0)


    2007年8月25日 03:2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寻找新元素导演——导演处女作印象

    寻找新元素导演——导演处女作印象 
     

     
     
     
    ...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文化研究 | 评论(1) | 引用(0)


    2007年8月25日 03:2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现代性的先锋主义颜面

    现代性的先锋主义颜面 
     
     

     
     
    ...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文化研究 | 评论(0) | 引用(0)


    2007年8月25日 03:2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媒介变化与京味文学的终结

    媒介变化与京味文学的终结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考察媒介变化中的文学,京味文学的演变及其当前状况应当是一个合适的个案。京味文学多年来曾是读者竞相阅读与谈论的热门话题,也引起过文学研究者的探究兴趣(如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我把京味文学定性在这样的含义上:它是指能够让人回瞥到故都北京城在现代衰颓时散发出来的、流行的文学。在这里,故都北京城的人、事、地、话等及其现代衰颓就成为京味文学之“味”得以形成的特定媒介和媒介场了。这样理解的京味文学先后呈现出三代(次)风景:第一代为20世纪20、30年代以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为代表的文学,呈现从古典到现代变动中的北京胡同文化景观,在语言、形象和风格等方面都奠定了现代京味文学的原创形态;第二代为20世纪80年代以林斤澜、邓友梅、汪曾祺、韩少华、陈建功...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文化研究 | 评论(1) | 引用(0)


    2007年8月25日 03:2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能指盛宴年代的汉语文学

    能指盛宴年代的汉语文学


     

        关键字:汉语文学 能指盛宴

        胡萝卜本可以直接送进嘴里当食物,但在厨师的手中却先变成美妙的图案供你观赏。在饱观了胡萝卜花的美观后,你才或者带着依恋地把它送进肚里,或者因不忍心破坏它的美丽而拒绝食之。当胡萝卜变成胡萝卜花之后,中间增加了什么?不是胡萝卜的营养值或数量,而不过是它的对生理满足来说是多余的视觉外观。正像在中餐文化中食品的视觉外观具有无可否认的重要性一样,如今的汉语文学正在让能指扮演愈来愈重要的独立角色。

         谈论汉语文学的语言问题,不能不先看看这种语言所置身其中的当下文化语境状况,因为语言总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呈现的。按索绪尔的分析,语言作为符号(sign...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文学理论 | 评论(0) | 引用(0)


    2007年8月24日 03:2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

    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


    当我在80年代初沉浸于"人类感性的解放"的审美理想时,决没有预料到,这种感性解放在今天是以大众文化的感性愉悦方式变形地实现的。生活在当今中国都市的人们,不管个人是否喜欢,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大众文化的潮流正拨动着几乎每个市民的心弦。无论是在家读周末报纸、看电视剧、听流行歌曲,还是出门骑行在街头林立的广告中、进商场享受美化的环境,或者是安坐在电影院与主人公同悲喜,都无不置身在大众文化的休闲氛围中。可以说,大众文化正在每日每时地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塑造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当然组成部分。因而认识和阐释大众文化,就成为认识和阐释人们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了。然而,对如此日常而又重要的大众文化,知识界却知之甚少:要么对其存在置若罔闻,要么一概视为低俗物而严辞拒绝,要么仍旧沿用以往高雅文化的分析手段去观照,从而一再推迟真正意义上的探讨。所幸的是,近几年来已陆续有学者开始正眼打量它了,尽管这打量还远不及大众文化本身的发展和演变速度。...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文学理论 | 评论(0) | 引用(0)


        凭借公映首周便轻取上亿元票房的骄人战绩,《英雄》在当今华语片世界似正独步天下。令人称奇的是,这一票房业绩竟是伴随报纸为主的媒体的持续酷评而取得的。我们目击了一次仿佛来自制作方与媒体的精彩的\"共谋\"游戏:媒体越是卖力地对影片狂轰滥炸,公众越是空前热烈地涌入电影院享受视觉盛宴。显然,在\"张艺谋神话终结\"的后神话年代  ,与高雅文化诀别已久的张艺谋又书写了一则新奇迹――电影票房奇迹!褪去了文化神话英雄光环的张艺谋,如今变成了电影市场的票房英雄。他靠的是什么?我觉得有多方面因素值得考虑,而且需要时间来验证和反省,这里就只能谈几点初步观察了。

    不能否认,媒体的热炒和酷评实际上为《英雄》营造了一个热冷效应交替的公共领域。先是在影片拍摄进程中不断猛爆新闻佐料,吊足公众胃口,这体现了一种正向推动;后来公映时则风云突变,转向施加严酷批评,好似力阻早已被吊足胃口的公众入场,这就属于一种反向推动了。神奇的是,这种反向推动却使得公众相反更踊跃地流入影院争睹\"英雄\"风采,似...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2006年8月15日 03:28 | 评论(0) | 引用(0)


     
    中国电影的后情感时代 
    ――《英雄》启示录
     
    ...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2006年8月15日 03:28 | 评论(1) | 引用(0)


        在这个文化生产与消费日益发达的世界上,我们还具有体验艺术的可能性吗?当世界每天都在生产和消费令人惊异的种类繁多的“美”时,我们面临的问题却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更为严肃了:这些“美”的东西还能唤起我们的体验吗?确实,我以为体验艺术或艺术体验是当今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此时,肖鹰的《体验与历史――走进艺术之境》(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无疑是及时的,有助于体验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一翻开这部书,我首先就被一幅幅精美的插图吸引住了:从中国的商鼎、彩陶、《兰亭序》、《落霞孤鹜图》、《父亲》,到希腊陶瓶、米开朗基罗、《蒙娜丽莎》、梵·高等,如此丰富的艺术精品汇集!翻阅此书,恰似穿行于中西方艺术宝库,时而读文、时而品图,满足了读图与读文的双重需要。试想,如果只有文字而没有插图,这部书肯定会留下无法同时读图的遗憾。那先后激动过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及艺术史家等并引发争议的梵·高的《一双鞋》,如果没有附上绘画本身,读者是...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2006年8月15日 03:28 | 评论(1) | 引用(0)


        [内容摘要]  本文尝试阅读晚清诗人黄遵宪的《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由此探讨中国的全球性问题。作者认为全球性有个不能被遗忘的基本的地面----个人对生活世界的体验。全球性涉及的是个人对自身的生存境遇的体验。个人不只是从思想、观念而是根本上从对生活世界的切身体验中才领略到世界的全球性变革。黄遵宪透过对中国人熟悉的月亮的新奇体验,揭示了中国人生存境遇的全球性变迁。全诗由56句和五部分组成,依次显示诗人在太平洋上的望月体验从古典性向全球性的转变过程。第一部分显示对月亮的原初同一性体验;第二部分写同一性体验发生巨大裂变――由同趋异;第三部分表达出在差异中寻求再度同一的渴望――即异中见同;第四部分透过个人身世而回复到对差异境遇的描写――同中见异;第五部分抒发内心的疑问和对未来的期待――异中求同。诗表明,中国的全球性体验充满\"古\"与\"今\"、\"中\"与\"西\"的对立以及更为根本的\"同\"与\"异\"的矛...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2006年8月15日 03:28 | 评论(0) | 引用(0)


        我十年前读张承志的中篇小说《北方的河》(《十月》1984年第1  期),曾为它突破旧模式而描写全新人物的努力击掌欢呼。今天,当我自己和同时代人正与80年代精英文化的\"单语独白\"告别、而置身于世纪末新语境时,上述阅读印象是否会发生改变?
        我们知道,本文阅读总是与读者所身处其中的文化语境有关的,这种语境供给读者以特定的阅读动机、模式和目的,迫使他\"读\"到了这种意义而不是他种意义,同时,也使其他可能的意义遮蔽起来,推迟向他开放。而事过境迁,在别一种时代语境中,他读同一本文,却可能推翻原先的阅读而\"发现\"新的意义。有趣的是,同一本文竟引出了旧的意义和新的意义两种不同读解。那么,两者究竟何者正确或正宗呢?在我看来,一般地讲,如果两者确实都是从本文阅读中生长出来的,那就无所谓正确或正宗与否,而是都具有某种合理性。\"旧\"的虽然被\"新\"的\"颠覆\&...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2006年8月15日 03:28 | 评论(1) | 引用(0)


    2006年8月15日 03:2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摘 要:中国现代性诗学是从文化现代性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普遍问题的研究。它以中国现代学为文化理论依托,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审美特征、主导文类、大众传播媒介和形象系统等问题,由此为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一种新的眼光。

        关键词:中国现代性诗学;文化现代性;中国现代学;小说;典型;大海;意境


      本文的写作与现代性(modernity)问题争鸣和文学理论新趋势探索有某种关系。近年的现代性争鸣往往集中在跨越具体学科的普遍的人文学科领域,即所谓\"思想论争\"(如\"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或者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相连,形成众说纷纭。但在文学理论领域,它却很少受到关注。我认为,文学理论界以自身独特方式回应思想界和文学史领域的现代性争鸣的时日,应当说已经来到了。至于进入21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或诗学会如何发展,这应是见仁见智的事,人们的选择会各不相同。但我想,无论如何,这种发展首先不应凭空进行,而应当以先前的工作为基础,属于...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2006年8月15日 03:28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8月15日 03:2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
        当我在80年代初沉浸于“人类感性的解放”的审美理想时,决没有预料到,这种感性解放在今天是以大众文化的感性愉悦方式变形地实现的。生活在当今中国都市的人们,不管个人是否喜欢,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大众文化的潮流正拨动着几乎每个市民的心弦。无论是在家读周末报纸、看电视剧、听流行歌曲,还是出门骑行在街头林立的广告中、进商场享受美化的环境,或者是安坐在电影院与主人公同悲喜,都无不置身在大众文化的休闲氛围中。可以说,大众文化正在每日每时地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塑造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当然组成部分。因而认识和阐释大众文化,就成为认识和阐释人们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了。然而,对如此日常而又重要的大众文化,知识界却知之甚少:要么对其存在置若罔闻,要么一概视为低俗物而严辞拒绝,要么仍旧沿用以往高雅文化的分析手段去观照,从而一再推迟真正意义上的探讨。所幸的是,近几年来已陆续有学者开始正眼打量它了,尽管这打量还远不及大众文化本身的发展和演变速度。本文正是想从我个人的视角加入到这种打量之中,就大众文化谈点浅见,并尝试提出建立中国大众文化...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2006年8月15日 03:28 | 评论(0) | 引用(0)


        我们所即将告别的20世纪文学,将会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史留下什么?换言之,这个世纪的文学在

    浩浩中国文学史长河中将占据怎样的位置和作出怎样的贡献?这是近十多年来文坛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

    学者于1985年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试图把一向从属于政治划分的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统合起来

    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这并不表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趋于终结,而只是掀开了新的一页

    。因为从那时以来,人们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讨论连绵不绝,形成杂语喧哗局面。我们在这里也只

    是想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这个特定角度,加入到这场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相关问题的世纪末喧哗之中

    ,提出别一种观察,以就教于方家。
        
                                一
        ...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2006年8月15日 03:28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8月15日 03:28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以小为正的年代
    按我的猜测,老舍文学创作奖获奖作品应当是与北京生活有关的,旨在鼓励描写北京人的生活。读完首届获奖中篇小说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以下简称《贫嘴》)和铁凝的《永远有多远》(以下简称《永远》),我的猜测可以说得到了验证:不仅两部作品的主人公、而且两位作家,都是北京人。从这点看,这奖颁发得颇有道理。但是,我仍然感到了一种意外———这主要来自我对两部作品的主人公的相同印象。仔细想来,这种意外又有某种合理性。

    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确实有其相似之处:《贫嘴》的男主人公张大民是北京一家保温瓶厂的普通工人,而《永远》中的白大省则是来自北京胡同的平常女人,他们都属都市“小人物”。所谓“小人物”

    ...
    [阅读全文]
    王一川 发表于 2006年8月15日 03:28 | 评论(1)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