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哲学 >> 不必担心“看不懂”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哲学
不必担心“看不懂”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陈晓明 点击:6265次 时间:2010-6-14 16:11:23

近来从友人处得知木斋君写了一篇相当漂亮的文章《关于看不懂》。这使我产生了对话的愿望。十年前(1988年),我写过一篇文章题为《理解的艰难》,当时发表在一家内部刊物《文学研究参考》上,文章的主旨也是关于“看不懂”的问题。看来10年过后,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只不过我的观点恰恰跟木斋君相左。

木斋君说的近年的文学作品充斥了看不懂的东西,可能言重了一些。我的直接经验依然是,到处都堆积着似曾相识的大路货。“看不懂”的作品可能有点,但极为少数。木斋君提到诗歌。我对诗歌是外行,完全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表达我的直接感觉。我想诗歌不存在懂与不懂的问题。诗永远是超出日常经验,超出常规语言的艺术表达,诗的存在理由就是反日常经验。如果诗与常规语言一致,或过于一致,诗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我想这是诗学早已解决的问题。在革命年代,人们用诗歌去充当时代号角,去激励人们战斗,这是特殊的历史情势所致。现在,这种历史前提条件不复存在,诗可以回到诗学本体,可以回到语言本体。90年代的诗我读得很少,但我想西川、欧阳江河、王家新等人的诗,我看不出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觉得他们的诗不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诗易懂,正是因为他们的诗总有些超出常规经验,超出常规语言的意蕴,他们给我揭示了一个反常规的想象空间,给我以智力的愉快。

“懂”与“不懂”还是一个历史范畴,还应该从现代艺术观念的转变,艺术方法的变化来看文学艺术的发展,才能对懂与不懂有一个恰当的认识。我注意到木斋君提到不少中国古代的经验,这些在理论的层面上,都很有说服力。但回到历史实践,我就不敢苟同。我以为不能拿古典时代的经验与当代比较。人类的艺术经历现代的转型,已经发生相当大的变化。现代艺术就是在反传统规范的前提下获取它的生存空间的。尽管它总是在不同的程度上与传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些艺术家(艾略特等人)还刻意强调传统,但我想那更多的是表达他们与同代人的区别,而不是真的对传统有多么强的认同。艾略特对传统的强调,与其说出自艺术规范,不如说出自他的宗教观念和对工业资本主义的批判。就他的诗来说———在那个时期,无疑是对传统的尖锐挑战。

就当代中国的小说而言,80年代后期出现了以苏童、余华、格非和孙甘露为代表的先锋派群体,他们尤为强调小说的叙事形式和语言风格。尽管他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们把中国小说的叙事艺术提到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他们的小说构造比较复杂的叙事方法,也力图表达深邃的思想意蕴,但这些艺术经验是中国小说长期欠缺的经验。

格非的《褐色鸟群》可能是当代中国迄今为止最难懂的小说之一,但它可能提供的经验相当丰富,它同时也可能在思想、智力、感觉和感情方面,令人回味无穷。并且它本身标志着小说的叙事可以达到的某种境地,为小说形式的拓展打开更大的可能性空间。这就像某些大师设计的时装,它们难以纳入常规秩序,但它们的存在为常规的存在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类作品与整个文化共同体生产的庞大的“通俗易懂”的产品比较而言,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对于我来说,适当强调一下探索性和前卫性,可能对我们这个充满了惰性和寄生性的文化共同体来说,更有建设性的意义。

应该看到,“看不懂”的东西往往充当了思想史和文学艺术史进步的扛杆。尽管我们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实践中还找不到有力的证据,但我们如果不那么局限中国的 “特殊性”经验的话,把视野拉开一些来看,则不难发现“看不懂”的东西总是以它们悲剧性的命运,为思想文化的进步充当了坚实的铺路石子。同时我们也看到,现代以来的思想界为排斥那些“看不懂”的东西而一再付出代价。胡塞尔的现象学有谁真正弄懂过呢?直到1963年,保尔·利科尔还尖刻地说:“所谓现象学的历史大部分是胡塞尔个人‘胡说八道’的历史。”可是,有谁能够否认,整个现代哲学的进程,难道不是在胡塞尔的阴影底下行进的吗?至于海德格尔,他的思想从来没有被人清楚地解释过,作为一个现代思想家,他印证了基尔凯郭尔关于“伟大的个人孤独”的设想。萨特的《存在与虚无》问世时受到的冷落,一半归于与时代思想不适应,另一半归于它的“艰涩难懂”。在二战期间,《存在与虚无》突然间畅销一时,这本大部头著作不是充当法国学者案头必备之书,而成为法国妇女厨房必用之物。由于所有的秤砣都被拿去造兵器了,《存在与虚无》以它一公斤的重量及时填补了这项空白。《存在与虚无》曾经落魄为秤砣,这堪称得上是思想史上的一大悲剧。好在过了若干年之后,《存在与虚无》风行战后的法国,以至于整个欧洲大陆。不久,有人甚至大言不惭地说,《存在与虚无》乃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法文通俗写本。这就是人们对当初“看不懂的东西”所持的态度。《存在与虚无》1987年在中国翻译出版,第一版就印刷了三万七千册,并且迅速销售一空,与其说是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打动求知者的购买心理,不如说是因为它的名气。

我在这里并不是有意怂恿一种“晦涩难懂”的文风,我想强调的不过是,有些(或者说部分)被认为是“晦涩难懂”的东西,其实是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当然,也不排除不少貌似深刻的作品,其实是故弄玄虚;晦涩艰深很可能是在掩盖思想的贫困,对这类文风当然要给予坚决而尖锐的批评。但同时也不应因噎废食,对一些与自己的知识结构或欣赏习惯相左的作品,应该宽仁为怀。我们有必要意识到这一点,人们经常基于思想的惰性排斥那些前卫性的作品,对有深度和力度的创新之作百般挑剔,而给那些墨守成规的东西大开绿灯。特别在90年代,文学界的风尚是回归传统,昔日的先锋派早已功成名就,对先锋派这种说法都嗤之以鼻,更不用说保持一点探索的热情。所谓“晚生代”群体,绝大部分是以个人经验为写作基础,一旦超出个人经验,其创新意向则极为有限。90年代的文学在总体上是寻求一种适应性,适应这个商业化社会,适应主导文化提示的生存空间。文学共同体乃至于知识分子共同体,已经参透“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一真理。“以成败论英雄的”的古训,足以使人们理直气壮去摘取各种桂冠。然而,平庸和贫乏终究会成为这一代人的墓志铭。

共[1]页

陈晓明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