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哲学 >> 第三种交往方式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哲学
第三种交往方式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张志扬 点击:10次 时间:2011-7-1 22:42:15
德文Kommunikation有联络、沟通、交往的意思,它是一种行为,特别是关系行为、态度,但并不承担意义共识的必然保证。换句话说,沟通可以沟而不通,即不共识,仅立此存照,也仍不失为一种交往行为或交往态度。在这个意义上,汉语的"交往"要比"沟通"意义宽泛而更具包容性。并非解释学家如加达默和沟通学家如哈贝马斯所认定的,沟通就一定要通,交往对话就一定达到认同共识。这种残存的形而上学态度才会把基于偶在悖论的"不共识现象"排除在外而放松了交往的复杂性。
    
    概括地说,交往方式不外两种:共识性交往与非共识性交往。共识性交往中又分信仰性共识和非信仰性共识,前者主要指超验的宗教,后者包括以"真理"、"权力"、"货币"、"情爱"、"艺术"等做沟通媒介的交往领域。它们是社会学家的社会理论必须关注的正当而重要的构成对象,连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也开始接纳宗教领域了。
    
    非共识性交往,其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范畴,不可交往的交往,不可理解的理解,即另类也有其存在空间与合法性。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大至不同种族、宗教、文化、语言之间的不可比较、不可翻译、不可同一的差异性或"剩余物"。这些并不失为理性与意志的常态类型的"变乱与分裂",正是圣经中"巴别塔"(Babel)所象征的。小至同类语言的日常生活、专业生活中之不同感受和理解的平行、错位、隔膜及其陌生化。这都还属于理智层面的非共识性交往,更难的就是那些被理性排除在外的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另类现象,人们为解读这另类现象而不得不寻求"深层解释学"和"断层谱系学"。虽然少数社会学家如卢曼曾给予极大的重视,但仍然想在悖论的偶在演化中"招安"它们,即把它们从不确定的复杂性通过偶在语式(Kontingenzformeln)转化为可确定的复杂性,从而剥夺了它们的自在形式。只有不多的几位哲学家或哲学家式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才真正懂得它们的自在性和正当性。尼采、德利达、卡夫卡、福柯、德勒兹就是如此。
    
    非共识性交往与共识性交往并不是两个并列的领域或层面,它们其实交错渗透在一起,就象无意识与意识的关系,甚或就象可说与不可说、确定与不确定的关系。
    
    这里,我恰恰只想在熟视无睹的常识中说一些常识下的断裂现象,先从西方哲学史上几种著名的对话方式谈起。
    
    首先是被伽达默奉为"经典古风"的苏格拉底式对话,一般认为苏格拉底对话的风格是"反讽"式的。的确,苏格拉底总是从无知开始,即总是从承认对方的定义开始,然后再沿着有利于对方论证的实例一路问下来,使对方不断增强信心的自我肯定,可是到最后有一个突然地翻转,陶醉于明智的对方眼睁睁地看到,完全按照自己心满意足论证的结论竟然变成反对自己定义的结论。从形式上看,这的确是最典型的反讽。但是,从目的上看,反讽不过是先见者成竹在胸的递归逻辑,一如倒退着的百川归海,只是它隐含在表面的迎合对方的演绎论证中,二者正相反错,一方所失乃一方所得,而且对方的得本身就是失。总之,"海"的预设是既定的,它就是作为本体的属神的"普遍理念"。这是苏格拉底对神的承诺,"拯救现象",万物归源--"普遍理念"。我把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反讽叫做"本体论反讽"或"同一性反讽"。
    
    其次是伽达默的对话逻辑。按伽达默的说法,对话双方在对话中"只有弃置自身,才能赢得自身"。也就是说,对话双方进入对话就是要放弃自己的主体性,从而使对话成为没有主体的主体间者。作为主体间者的对话呈现出这样的逻辑,一方说出的话不是对另一方的指令,而是期待,即向对方敞开了许多未曾说出的东西,使对方获得了更多说的自由。虽然一方的话语不能直接成为另一方的共识,但是,不断接纳而共生的对话,即便不是当下兑现双方的认同共识,却能在对话展开的将来兑现双方的认同共识,因为对话本身成为双方共同思想的辩证运动。所以,伽达默不无自豪地说,他的对话逻辑是同黑格尔的辩证法"并驾齐驱"的。伽达默不同于苏格拉底的地方是,将不平等的对话转变为平等的对话,代价是放弃了反讽;此外,把当下兑现的认出共识许诺到将来兑现,但毕竟保证了归根结底的同一性。
    
    显然,它们两者都属于"共识性交往",只是体现在过程中的达到目的的手段不同而已,一个是佯装无知有不平等引导式反讽,一个是平等投入的共生。在两者之外,我想引入第三种交往方式,即"非共识性交往"。《缺席的权利》中"五个交谈",可以说都是它的实例。这里我只指出主要的方法:"例外提示"。
    
    所谓"例外提示",是当对方的观点出现普泛化他律性强制倾向时,这种方法就是提示例外。我用的是"提示",不是"揭示",表明这种方法不是剥夺性的,即不侵入对方的话语中,而是平行在外,或用自我陈述的方式把对方的逻辑模拟成外部的同类逻辑,试探其各种失误的可能性;或者自我陈述一个例外的事实或另一种理解的可能。目的都是为了让对方自我审视同一性或他律性的"限度",同时又不落入是非对错的二值判断中,仍不失为思想自由的尊严。也就是说,对方仍然有不接受其限度或作另外引申的自由。无庸讳言,这种"例外提示"也轻含反讽,但它是"非同一性反讽",因为它只依据偶在论打开前提的封闭性,并不归一,并不剥夺,而是启发你自律选择。
    
    如果苏格拉底的对话是贵族式的,伽达默的对话是平民式的,那么,第三种对话则是自律自由式的。 
    

共[1]页

张志扬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