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文学 >> 中国的街怎么啦?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文学
中国的街怎么啦?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陶东风 点击:1557次 时间:2012/6/12 21:08:08
 电视纪录片“中国街”这个选题好,因为“街”是政治与经济、精神和物质、传统和现代、个体与社会、中国和西方、重大政治事件和百姓日常生活、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等的交汇处,是一个综合体,大有文章可做,既有视觉的载体、会很好看,又有深层的文化意蕴可以挖掘。
    在反思中国街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反思现代性,更要反思中国式的现代性,不仅要反思城市化,而且要反思中国式的城市化。这才切中“中国街”中的“中国”这个核心词。
    
    什么是街?
    
    街到底是什么?它和大马路的区别是什么?回答是:大马路是只有单一的交通功能,而街不是。街的核心是一个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公共交往、公共活动的场所,这是它的最核心的功能。以居民为本,而不是以政府为本,以居民人性化的生活为本,而不是以方便政府管理为本,这是街道的规划和建设的基本原则。中国街道的一切问题可以归结为违反了这个原则。
    为什么很多城市现在的街变成了马路、只承担交通功能?为什么车流把人群挤到角落里去了?哪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力量介入了街的建构和变化?借助于街来反思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文化生态、生存环境等等。
    
    街与城市化、现代化的关系
    
    这个片子一定要突出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变迁,因为城市化的方式直接决定了街的面貌。在城市化的大框架中表现街的变化。不但要反思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化,更要反思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政治型的城市化、经济型的城市化和文化型的城市化。1949年到1979年政治型现代化造成的后果是街的权力印记无处不在,北京的街最为明显;1979年后的经济型现代化导致的金钱的印记无处不在并和政治权力的印记结合在一起。现在刚刚开始建设文化型的城市,文化型城市化的视野下,街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话题应该和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这个战略主题联系起来。
    中国的街道也好,城市也好,最大的问题是权力的逻辑主宰了一切。不能过分夸大商业化的弊端,中国的商业化,也别是新时期的商业化,是权力主导的商业化。中国很多街道的最大特点就是整齐划一,高度雷同重复,处处可以发现权力强行规划的痕迹,看起来很整齐,但是实际是单调,因为它是政府权力强行规划的结果。越南的河内和西贡。街道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没有了。到处是类似的街和类似的房子。香榭丽舍大街和中国的长安街的区别:市民本位和权力为本的区别,方便生活休闲和方便控制管理的区别。大家想想,长安街上的大楼有几个是市民可以进去的?这是中国政治权力主导的政治型城市化的结果。对行人设置了各种各样的管制。
    中国街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建得快,死得也快。死的方式多种多样,死于自然力的很少,被大火烧掉的也不多,更多的是被认为杀死或搞死了。拆建、改造都可以是一种搞死的方式,修建仿古街也是一种搞死。很多著名的风景点都有一些由一模一样的仿古房子建成的仿古街。
    
    街道与公共生活、市民社会
    
    街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公共性,其重要功能之一是进行一个城市的各种公共文化活动。但是在中国,民间的公共活动受到严格控制,导致街道的公共性的丧失,文化活力的丧失。特别是一个自发的民间的公共文化活动。我们在西方城市见到的民间自发的文化活动很多,比如黑人孩子在那里跳霹雳舞,民间音乐人在那里聚会、演奏,街道的民间涂鸦文化。这些东西在我们这里都没有或者非常罕见,原因是我们的民间公共生活受到了严密的控制,街失去了活力,变成一个单纯购物的地方。
    我们一定要知道,文化的活力在民间,文化软实力和民间社会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国政府的一个误区就是认为文化软实力可以通过政府大量投资打造出来。大学的活力在于大学的自治,文化的活力在于民间社会的自治。
    
    街道与民间社会(街道的自治性)
    
    与中国街道民间公共活动的丧失伴随的,是由于政府的政治权力主导下民间社会无法发展起来。城市民间社会的主要空间依托就是街道,街坊邻里。现在大家读觉得街坊邻里的关系异化了消失了,“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的社会。街坊邻里相互不认识。这种情况当然和现代化、商业化有关,但是并不完全是这样。即使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的街坊邻里关系本身也是需要反思的,在解放后,特别是“文革”时期,街坊邻里关系遭到了最严重的破坏,诚信遭到了最严重的破坏,不但设立了的街道办事处监视居民,而且人人皆兵,街坊邻里成为军事化的军营,即极大地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当然不喜欢街坊邻里之间相互不认识,但是也要注意我们不能美化文革时期那种监狱式的街道管理制度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监督关系(哪家来了客人都要报告街道办)。街道的自治性的丧失就是市民社会的自治性的丧失。
    
    街道与历史,古街、名人故居的保护
    
    街道,特别是那些历史文化名街,是文化记忆的符号,其每座建筑、公园、雕塑等等都凝聚着历史记忆,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代代相传,保证了一个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中国的街道动不动就扩建改建,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第4集讲到了名人故居,我觉得可以借此进行一些反思。
    
    整体保护,按照原样活着
    
    故居保护:除了稿子中讲到的不能拆迁和重建外,整体保护,不是周边的房子全部改的面目全非之剩下孤零零的一个故居。故居保护应该是故居和故居周边的环境的整体保护。日内瓦的卢梭故居、伯尔尼的爱因斯坦故居,波恩的贝多芬故居,奥地利萨尔斯堡的莫扎特故居等等。十三陵的例子。
    古街保护,不但要按照原样,而且要活着,也就是不要搞成和生活世界隔绝的古董。苏格兰约克郡的多铎时代的街道,居民的生活方式没有变化。丽江和其他古城古镇的问题是居民不见了,生活方式也完全变了:这是一个彻底的商业街,旅游者的天堂。

共[1]页

陶东风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