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文学 >> 民族自信与文艺复兴——孙中山给我们的启示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文学
民族自信与文艺复兴——孙中山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陈平原 点击:26次 时间:2011-7-1 22:42:15
今日中国,国力逐渐强盛,国民大都信心满满。可在晚清,情况完全不一样,仁人志士担忧的是亡国惨祸,思考的是亡国后如何图谋恢复。正是这种不愿做亡国奴的一腔热血,才有了陈天华的蹈海以及秋瑾的“拔剑四顾心茫然”。换句话说,历经甲午海战以及庚子事变,中国人的自信心跌到了谷底。而革命先驱孙中山之所以不屈不挠,挑战貌似强大的大清帝国,既基于对西方文明的仰慕,也基于对中华文化的信赖——坚信多灾多难的中国必将浴火重生。
    作为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孙中山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有很多因应时势的演说及著述。这其中,既有对国粹的表彰,也有对国民性的批判,若只抓住一点驰骋开去,容易歪曲孙先生的思想体系。不说零星言论,即便《三民主义》这样体大思精的著作,虽有传统中国儒家的理念,可更多的还是受西方文明的洗礼。忽略这一点,只在个别词句上钻牛角尖,难得其大体。
    1917年撰《民权初步?序》,孙中山称中华民国之得以创立,“其始也,得欧风美雨之吹沐;其继也,得东邻维新之唤起;其终也,得革命风潮之震荡。”(《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其实,不仅推翻清廷创建民国这一政治实践,整个晚清思想、学问、文学、艺术的革新,也都“得欧风美雨之吹沐”。首先是在“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服膺西洋文明;而后才是在上下求索中,发现“国粹”的意义,借鼓动民族主义思潮,来实现政治革命以及“文艺复兴”的梦想。孙中山坚信:“迨中国同胞发生强烈之民族意识,并民族能力之自信,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中国之铁路计划与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下同)
    单就教育背景及生活经历而言,孙中山无疑是那个时代非常西化的政治家。1896年,“性慕新奇”的孙中山在《复翟理斯函》中称:“于中学则独好三代两汉之文,于西学则雅癖达文主义(Darwinism);而格致政事,亦常浏览。”(《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孙中山与同时代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差异,不在对“圣贤六经之旨”的领悟,而在涉猎西学的能力与信念。当然,作为直面惨淡人生的政治家,孙先生日后的论述,逐渐转为迫在眉睫的“中国问题”:“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中国国民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七卷)。表面上“内审”在前,但“外察”的重要性一点也没降低,只不过多放在幕后来处理。
    比如谈及中国的命运,孙中山的调子时高时低,这取决于论述时机以及听众的需求。既有乐观的祝颂,如“中国,由于它的人民性格勤劳和驯良,是全世界最适宜建立共和政体的国家。在短期间内,它将跻身于世界上文明和爱好自由国家的行列”(《我的回忆》,《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也有沮丧的抱怨,如“现在人民有一种专制积威造下来的奴隶性,实在不容易改变。虽勉强拉他来做主人翁,他到底觉得不舒服”(《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两种说法相隔九年,都是孙中山真实的想法,然两者都有其合理性,就看你从什么角度观察与立论。
    从“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一讲》,《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历经百年苦斗,终于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过程,并非自然而然,也不是“风水轮流转”,而是孙中山等无数先驱奋斗的结果。
    1921年,孙先生称:“国与民弱且贫矣,不思有以救之,不可也;救之而不得其道,仍不可也。”(《在桂林对滇赣粤军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在众多救国救民之道中,孙中山选择了“复我国粹”,即努力发掘中国固有的伦理道德:“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这些旧道德,中国人至今还是常讲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对于以批判旧道德著称的新文化运动,孙中山有嘲讽也有接纳(参见孙中山撰于1920年1月29日的《与海外国民党同志函》,《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即便1924年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也不是一味复古:“但是恢复了我们固有的道德、知识和能力,在今日之世,仍未能进中国于世界一等的地位,如我们祖宗之当时为世界之独强的。恢复我一切国粹之后,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如果不学外国的长处,我们仍要退后。”(《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早年接纳“夷夏之辨”及“民本”思想,晚年倾心于儒家的“内圣外王”,但孙中山毕竟是实践型的革命家,玄思非其所好,也非其所长。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中,孙先生逐渐理解、接纳、转化中国传统文化——采纳某些传统观念,但多做现代诠释。比如,提倡儒家的“忠孝”、“仁爱”,但抽掉了“三纲五常”——至于什么叫做“忠”,不是“忠君”,而是“要忠于国,要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近年中国迅速崛起,很多人归因于传统中国文化的力量,喜欢一切从孔夫子说起,然后“飞流直下三千尺”,直接嫁接到当下的政治语境。殊不知,今日中国,不再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重提“三从四德”,或者顶礼膜拜“四书五经”,既无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博大与庞杂,也抹煞了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借鉴西学转化为传统的努力。同样追求“文艺复兴”(或曰“古学复兴”),百年前风雨飘摇,主要功夫放在提高民族自信心;如今风和日丽,应该更多着眼于如何“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奋斗的一生,对于今人的启示,不在某些具体言论,而在随时势变化,努力调适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永远不失尊严与自信,同时,也永远不失批判与抗争的立场。
    
    (本文乃作者2011年1月22日在中山大学于全国政协礼堂举办的“2011北京中山论坛”上的发言,发表于《同舟共进》2011年第4期)

共[1]页

陈平原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