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文学 >> 论鲁迅状态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文学
论鲁迅状态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刘再复 点击:21293次 时间:2011/10/5 2:22:20
 编者:你的学术从鲁迅研究出发,二十多年前就写作了《鲁迅美学思想论稿》、《鲁迅与自然科学》、《鲁迅传》。出国后不久,你在日本东京大学的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鲁迅研究的自我反省》,但你似乎并没有停止对鲁迅的思考,五年前,你在纪念鲁迅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时,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奇迹与悲剧》,并在《亚洲周刊》上和李泽厚先生作了一次对谈。最近这几年,你“返回古典”,出版了《红楼梦悟》,还经常涉笔谈论《山海经》、《六祖坛经》等古代人文经典,那么,你还继续思考研究鲁迅吗?
    刘再复(下称刘):出国后我就放下对鲁迅的学术研究,视野投放到更广阔的领域。但是对鲁迅的思考却从未停断过,这种思考将贯穿我的整个人生。鲁迅对于我,不是一般的研究对象,他已成为我的精神血脉的一部分。
    1991 年,我在东京大学所作的自我反省,事实上,是一次心灵告白,告诉朋友也告诉自己,尽管有那么多朋友肯定我的研究,但我 与林非先生合着。下文不再另行说明。觉得自己的过去并未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的阴影,也没有摆脱毛泽东的“三大家”(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瞿秋白的“两段论”(从进化论到阶级论的马克思主义飞跃)的影响。也就是说,没有放下他人设置的概念,只用“头脑”思索鲁迅。反省之后,则要放逐概念,用生命去感受鲁迅,用生命面对生命,扬弃一切政治话语。
    编者:用生命面对生命和用头脑面对头脑,应当有很大的区别,你能说说这两者的区别吗?
    刘:任何思索都离不开头脑,我说不能只用头脑,是指不能只用概念去界定鲁迅而把鲁迅本质化。我曾说过,本质化就是简单化。把鲁迅界定为“革命家”、“两段”人,都是简单化。生命是极为丰富复杂的,例如王国维,他在政治变动和朝代更替中,确实是“落后”的,完全跟不上所谓“时代步伐”,和张勋复辟的辫子军勾勾搭搭,但是,在人文的思索中,却很先锋。二十七岁的时候,就借用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思想阐释《红楼梦》,完全是个先知型的天才。鲁迅也极为丰富,你说他是“革命家”,可是他偏偏是嘲弄“革命”、“革革命”的幽默家,对“排头砍去”的李逵和杀人如麻的张献忠等农民革命者非常憎恶,对满身革命气的创造社诸子也极反感(郁达夫例外),难怪郭沫若要说他是“二重反革命”,其实,说他是革命家和说他是“反革命”,都是简单化。作为一个很有创作活力的生命,鲁迅绝对不会同意用几个大概念来描述他,他自己也绝对不会认为自己是什么“革命家”、“马克思主义者”。他死后那么多文章说他是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强加给他的大概念。
    编者:作为一个生命,鲁迅这个生命个体的复杂性表现在哪里?你能否概括地讲讲?
    刘:说他丰富复杂,是指他的生命整体是个巨大的矛盾体,其生命场是个巨大的张力场。你说他是启蒙家,不错,可是,他又偏偏超越启蒙,成为中国现代作家中唯一有现代感、唯一叩问存在意义的先锋派,《野草》就是明证。然而,也不要把超越启蒙具有形上意味这一面过分渲染,以为鲁迅就是克尔凯郭尔,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其实,他根本就不想进入陀氏的灵魂磨难的世界。他有时非常形而上,非常虚无,有时又非常形而下,非常实际。他公开宣称编讲义是“为吃饭”(《集外集续编•厦门通讯》),写文章就是为了糊口,并非为了什么革命大业。他有时非常关心民瘼、关怀社会,很“人道”,有时又想“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很个人化。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常在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之间摆动。他讨厌庄子的无是非观,写了《起死》嘲讽他,其厌恶情绪波及施蛰存先生,可是他又承认自己中了庄周的毒,有时很随便,有时很峻急。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没有一个像他那样能说出“唯虚无乃是实有”的话,具有那样刻骨铭心的空无感,也没有一个作家像他那样重视“吃饭哲学”。当“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易卜生的“娜拉”名字时,唯有鲁迅最清醒,他提出“娜拉走后怎么办”的问题。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的“模范”娜拉,她告别丈夫走出家门后,靠谁吃饭,靠什么吃饭?没有饭吃,哪来的自由?《伤逝》里的子君,就是中国的娜拉,她的悲剧不正是没有饭吃而保不住情爱的悲剧吗?鲁迅临终之前,还叮咛不要让孩子充当空头文学家,也就是不要当只会唱高调、一点也不正视社会根本的空谈家。
    编者:你刚才说鲁迅的“个人主义”不同于西方的克尔凯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能否更具体地说说?
    刘:西方思想者,不管他们的思想有多大的差异,但都有宗教大背景,所以他们的“个人主义”,便连带着个人灵魂拯救的问题。克尔凯郭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焦虑,不是鲁迅那种在很个人化时还有吃饭问题(人道关怀)的焦虑,而是灵魂如何解脱与飞升的焦虑。可是,鲁迅不管怎么形而上,却始终关心一个“肉”的解放问题,一个“人”的生存问题,即社会合理性和人道主义问题。所以他无法接受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通过“肉”的磨难而达到“灵”的拯救的思路。尽管鲁迅知道把这种思路带入文学,会使文学获得灵魂的深度和崇高感。在陀氏看来,只有在地狱(苦难)中忍从,才能走向天堂,苦难本身就是天堂的阶梯,甚至苦就是乐,这种东正教逻辑,鲁迅是绝对无法接受的。所以他只能担当揭露苦难、反抗苦难、拆毁地狱的角色,对于维护地狱的各种鬼蜮,一个也不宽恕。鲁迅的孤独感,不是被上帝抛弃后的孤独,不是失去精神家园的孤独,而是面对麻木的社会,他的呐喊无人回应的孤独。梦醒了,但醒后无路可走。他想改革,但积习太深的国民根本无法理解改革的真正内涵,他所要启蒙的民众,灵魂离他太远了。
    编者:你和林岗合着的《罪与文学》,也说明了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区别,你们认为,陀氏的罪感,是存在之罪,也就是生而有罪,是不遵从父亲的意旨偷吃禁果而播下的原罪。而鲁迅的罪感,则是历史之罪,是父辈文化、祖辈文化的吃人之罪,所以他不再遵从父亲,而要审判父亲,他的《狂人日记》和“五四”运动时期的作品,都在审判父辈文化。鲁迅这种对罪的判断,是不是把责任都放在父辈身上,对传统过于苛求?
    刘:鲁迅的《狂人日记》确实是在声讨父辈文化的历史之罪,非常激烈,非常彻底,其它作品也不留情,但是我们在《罪与文学》中特别指出一点,就是鲁迅的可贵之处是不仅揭露父亲有罪,而且正视“我也有罪”。狂人在抗议“被吃”的同时,也确认“我也吃人”——“吃妹妹的肉”,这就是忏悔意识。所谓忏悔意识就是确认我也有罪,我也有责任,我在有意无意中进入了“共犯结构”,就像《药》中的华老栓,无意中也参与了吃“人血馒头”。鲁迅“启蒙”读者,把祥林嫂推入苦难深渊的,并非几个“坏人”,而是与她相关的那个关系网络,我们都可能是扼杀她的共谋。鲁迅关于罪的思索与呈现没有宗教背景,这一点使他与西方思想家区别开来。他看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大罪”,而我们又是这一历史文化的载体,身上带有这一文化的毒菌,所以也有罪,也要无情地解剖自己。西方宗教家认为你的罪是因为你早已背离你的父亲(天父),而鲁迅则认为你的罪(包括我的罪)是因为你我承继了父亲(父辈历史文化)的基因。把握这一巨大的区别,就可以了解鲁迅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鲁迅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改革者发现“父亲”乃是罪源时,便采取“矫枉过正”的策略,“反戈一击”,宣判父亲不仅有罪,而且有“吃人”的滔天大罪,这当然是太激烈,太偏激了。今天我们只能把当时的思想放在那个历史语境去理解,而不能把它拿来当作今天评价中国文化的准则。
    编者:你最近在香港《文学研究》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两大精神类型》,把鲁迅视为热文学的类型,把高行健视为冷文学的类型。一个热烈拥抱是非,一个抽身冷观是非;一个是救世的战士态度,一个是自救的隐士态度。鲁迅在世时,对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隐士态度是批评的、不满的,可是你既崇尚鲁迅,又欣赏、支持高行健,这不是有冲突吗?
    刘:我是个多元论者,觉得作家要选择怎样的立身态度,具有充分的自由,我既喜欢鲁迅所爱的嵇康,也喜欢高行健所爱的慧能。鲁迅“救救孩子”的呐喊非常宝贵,高行健的“救救自己”也有理由。鲁迅和高行健相隔六十年,处于完全不同的历史场合和时代语境。鲁迅那个时代,对于中国来说,确实是个生死存亡的时代,用鲁迅的话说是“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代。在那种语境中,鲁迅认为躲到一边饮茶喝酒、玩玩幽默小摆设是不和谐的。鲁迅始终肩扛黑暗的闸门,义无反顾。这确实是伟大的。但是,即使在“风沙扑面”的历史场合中,我们也不能要求每个作家都去当“战士”,也应当允许有些作家抽离战场去进行冷观与进行精神创造。当年的乔伊斯,如果不是从世界大战的战火中抽身,就没有巨著《尤利西斯》。我们不能要求普鲁斯特一定要当佐拉式的抗议社会的作家。高行健所处的历史场合是市场覆盖一切,权力角逐和财富角逐布满人间的社会,而作家一旦进入权力框架,就会失去自由,所以他选择抽离现实权力关系的路向,不做造反者、革命者,也不做审判者和“社会良心”等大角色,只做观察者、见证人和艺术呈现者。他不是不关怀社会,而是从更长远的层面上关怀社会。他是一个卡夫卡、贝克特式的作家,所以我也欣赏、支持。
    编者:你在阐释高行健时,用“文学状态”四个字来描述。你界定的“文学状态”,是非政治、非集团、非功利、非市场的状态,按此尺度,你是不是会觉得,鲁迅有时不在文学状态中?
    刘:我始终认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并认为他多数时期都有很好的文学状态,尤其是他的前期。他是个“孤独者”,基本上是一生孤军作战。他虽然关怀政治,但不进入任何政治集团,不上任何政治战车,也没有什么“主义”,更没有权力欲望与功名心,这就是最基本的文学状态。他对政治对社会说了许多真话,甚至说了许多极为犀利的激愤之辞,但这些言论文章,都是作家的真诚由衷之言,并非政客的虚假之言。正因为是作家的率性之言,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尊敬鲁迅,就把它上升为普遍理性原则,更不能把它视为革命真经,这样不仅会误导社会,而且也会毁掉鲁迅。我常感到惋惜,鲁迅的文学生涯太短,从发表《狂人日记》到去世,还不到二十年。在短暂的文学生涯中,他又花了那么多时间去介入社会纷争,特别是后期,他受国际上的左翼思潮的影响,也宣称文学是政治斗争的一翼,政治倾向性过于强烈,在文学之外花费了太多心思,无端地消耗了自己的一部分天才。后期鲁迅的“知识分子角色”常常压倒“文学家角色”,换句话说,鲁迅后期常常离开文学状态。所以我用“文学状态”来描述高行健,却不用这四个字来描述鲁迅,我宁可用“特异精神状态”来说明鲁迅这个伟大的文学家。
    编者:你能讲讲鲁迅精神状态的特殊点吗?
    刘:鲁迅的精神状态很特别,也因为特别,才形成他的人格奇观。我们可以多视角地观赏他特异的精神状态。仅以他的文学出发点而言,就非常奇特,可以说,他一步入文坛,写作《狂人日记》,就“破釜沉舟”,不留后路,不留退路。他宣布中国的人文体系是“吃人”的体系,不留任何余地,不给老祖宗一点面子,完全是与之决战到底的姿态。他的作品和思想的彻底性,正是来自这种精神状态的绝对性。宣布与传统决裂,不留后路,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前路,西方文明并不是他的前路,他不像胡适,对西方文明有那么多认同,他很早就怀疑以“众数”决定一切的议会民主。他崇尚的文学并非欧美文学,而是果戈理所呈现的俄罗斯文学和东欧等小国的被压迫民族文学。还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他不信神,没有宗教信仰,也就是说,他也不指望天上有路。最后,他甚至觉得地下也没有路,即死后也没有路。祥林嫂担心死后被锯成两半,提出人死后还有灵魂吗?这是鲁迅的问题(祥林嫂不可能提出这种问题)。显然,鲁迅觉得死后灵魂也无路可走。在前后上下的困境中,他只知道自己是个过客,只是努力活在当下,努力往前行走。他的战斗几乎是在四面楚歌、四面埋伏状态下的战斗。在没有前路后路和天上地下之路的境遇下,既不自杀,也不颓废,既不发疯,也不退隐,那就只有选择决一死战的殊死战斗。“能杀才能生”,这是他的人生理念,也是他的精神状态。他就是要与黑暗抗争到底,不惜与黑暗同归于尽。《铸剑》中的黑衣人(宴之敖者),他的人格化身,所选择的路就是复仇到底、与仇敌同归于尽的路,这是一种气壮山河但又令人感到恐怖的路。鲁迅的这种特异精神状态,是战士状态,猛士状态,甚至是“死士”状态,其感人处是一点也不妥协,其让人困惑之处,是“一个也不宽恕”。
    编者:鲁迅的精神状态为什么如此紧张,如此决绝,这是不是与他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有关?
    刘:显然是的。要说把人生只有一次的“地球之行”视为“地狱之行”,那么,鲁迅是典型的一个。可以说,鲁迅是中外作家中一个具有最高地狱意识的作家,一个充满地狱感的作家。他把中国视为地狱,用他的语言表述就是“铁屋子”。鲁迅所以要作一次破釜沉舟的决斗,就因为他决斗的对象是没有窗口的、令人窒息的千年铁屋,是笼罩着大黑暗的牢狱。这种创作出发点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相似,两者都有高度的地狱意识。但丁是地狱意识最高的伟大诗人,但他的《神曲》尚有三界:天堂、地狱、净界(人间)。而鲁迅不信天堂,也没有净界,他宣称“我活着的并非人间”,人间也是地狱。在他看来,社会上各种名目的争斗,无非是争夺谁来主宰地狱的权力角逐。他说:“称为神的和称为魔的战斗了,并非争夺天国,而在要得地狱的统治权,所以无论谁胜,地狱至今也还是照样的地狱。”(《集外集•杂语》)。铁屋中、地狱中只有黑暗,只有鬼蜮和被鬼蜮统治的奴隶,只有“黑暗的动物”与“死魂灵”。因为充满地狱意识,他才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也因为充满地狱意识,他的作品才充满“毁灭”意识,恰似弗洛伊德的“死亡意识”。他译法捷耶夫的《毁灭》,那么爱这部作品,这与他的“毁灭意识”是完全相通的。鲁迅说“无破坏即无新建设”,也就是说,无毁灭便无可言新生,必须先推倒地狱再说。鲁迅被革命家们所认同,大约也正是这种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的毁灭意识。
    编者:鲁迅的“无破坏即无新建设”的思想恐怕不能成为普遍的命题,他的毁灭意识是不是也过于激烈?
    刘:不破不立,先破后立,无破坏即无新建设,当然不能成为普遍命题,不可视为普遍真理。这是一种革命意识、革命理由,一切革命者大约都会维护这一命题,包括现在还很时髦的所谓“后现代主义”,大讲颠覆、解构,其致命的弱点是只有破坏意识没有建设意识,只有解构意识没有建构意识,只有空头理念没有精彩作品。我的看法正相反,认为世界发展的逻辑应当是先立后破,先建设后破坏,建设新的自然就会淘汰旧的。确立一种新规则自然就破坏旧规则,就像自然科学,新的原理一旦确立,旧原理就被淘汰。我们完全能够理解鲁迅,但不可把他说过的话当作四海皆准的真理。鲁迅没有天堂,没有净界,也没有类似引导但丁的女神贝亚特丽丝。他的绝望感是可以理解的。
    编者:鲁迅“破釜沉舟”的精神状态与地狱意识,对他的作品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鲁迅特异的精神状态与意识,给他的作品带来巨大的力度。他的现代小说开山之作《狂人日记》就如晴天霹雳,“力拔山兮气盖世”,其效果不是让人感动,而是让人震动,让中国震动。也只有破釜沉舟,才有《铸剑》这种与黑暗同归于尽的大崇高。这部作品显示一种“与汝偕亡”的石破天惊的死亡意识,一种“你死我也死”的黑色力量。这种意识绝不可以上升为普遍原则,但在文学中却可表现,我多次讲过,成功的作家,都有一种文本策略,就是把自己捕捉到的感受和自己的理念推向极致,这样才能摆脱平庸而走出自己的路。文学是最自由的领域,是允许走极端的领域,和理性领域不同。鲁迅正是把自己对旧中国的感受推向极致,一点也不留情面。他是伟大的疗治中国的医生,是伟大的中国国民性的解剖家,他的刀、他的匕首,其力度无人可比。不过,他的精神状态也确实带给他一些坏脾气,他对中国社会坏的方面看得太深太透,把有些好人也看坏了。例如,他对梅兰芳的批评,近乎把梅兰芳看成“妖”。他称顾颉刚先生为“鸟头先生”,也把这位认真的学问家视为“怪物”,他对李四光、梁实秋、施蛰存等的批评都过头了。20 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语言暴力那么厉害,他和创造社都有责任。总之,鲁迅虽然是个疗治中国的伟大医生,但他只是个病理学医生,并非生理学医生,他没有给中国的生长和发展开出任何药方。无论是社会主义药方还是资本主义药方,无论是民主的药方还是开明专制的药方,他都未曾开过。
    编者:你曾写过,鲁迅最突出的成就是对民族劣根性的解剖与揭示,但鲁迅已经去世七十年了,国民性命题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有点过时了?
    刘:没有过时。所谓民族性、国民性,是指全民族性、全国民性。这个大概念首先悬搁民族的多阶层、多类型的区分,把民族视为历史的整体存在,把国民性视为千百年来历史积淀的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就是说,不是把民族视为语言单位、经济单位、地理单位、阶级单位,而是视为精神性格单位,因此,国民性是不论身处政府机构、文化单位,还是身处民间社会的中国人共有的特性。鲁迅感到悲观与绝望的正是这种长期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精神性格。他觉得,中国人正是从“根”上出问题了,从基因上出问题了。中国国民性病症已病入膏肓,病入骨髓,病入本能深处,因此,不动大手术,不下重药不行。他的许多文章都在说明,中国除了制度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文化问题,一个深层文化心理问题,这就是国民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什么好制度到了中国都会变形变质。鲁迅所提醒的这个问题,至今仍然存在。例如他曾提醒,教授、博士,原是好名词,但到了中国,可能会变得一团糟,事实上,正是这样。鲁迅说,抓住中国人爱面子的特点,就抓住了中国人的精神总纲,讲面子,就是虚荣,就是表面功夫、场面功夫、媚俗功夫。当今中国,到处是精神浮肿病,从上层到下层均如此,连教授、学者、作家也如此,面子大于良心,姿态大于真理,名号大于作品。可见,鲁迅的提醒并没有过时。
    编者:你在论述鲁迅解剖国民性的成就时,曾说,他不仅揭示国民的病态灵魂,而且塑造了阿Q 这样一个灵魂意象,给中国贡献了一个阿Q。但是,这个意象是鲁迅前期塑造出来的,如果是后期,可能塑造出来吗?
    刘:不可能。因为他后期接受了阶级论,一想到阶级归属,就麻烦了。从经济地位上说,阿Q 是社会底层的雇农,没有财产妻小,没有土地,所住的土谷祠,也不是他的房子,他真正是一无所有的乡村无产阶级。按阶级论的逻辑,这样的阶级分子,应当是很淳朴、很诚实的,但是,在鲁迅笔下,恰恰是这个被压迫、被剥削的无产者阿Q,身上带有中国旧文化的全部病毒,中国国民性的全部可怕弱点。奴才性、专制性、投机性、自私性、排他性、狡黠、滑头、虚荣、麻木、自卑、自负、自欺欺人、媚上压下等病态,全都集于一身。尤其是精神胜利癫狂症,更是突出,愈是失败,就愈是胜利,小失败,小胜利;中失败,中胜利;大失败,大胜利;失败得最惨,也胜利得最欢;最惨时就是砍头,但他也叫得最响:二十年以后还是一条好汉。至死还麻木,至死还虚荣,至死还“死要面子”,面子下全是瞒和骗。所有这一切是哪个阶级的特性?是贫雇农的特性吗?可以肯定,鲁迅一旦接受阶级论,就写不出阿Q。文学是真实人性的见证,也是真实的民族性的见证。文学不是理念的形象转达,不是意识形态的号筒。真实的人性和真实的人类生存困境,一旦经过理念的过滤,就会失去它的生动性和魅力。鲁迅后期接受阶级论,对“知识分子鲁迅”可能有收获,但对于“作家鲁迅”,则是一种损害,一种不幸。甚至可以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不幸。
    编者:以前大陆曾有人把鲁迅的方向“确定”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方向,你支持这种规定吗?
    刘:尽管我格外敬重鲁迅,但并不支持这种规定。前边已经说过,我是个多元文化论者,尊重不同的文化选择与文学选择,尊重不同的精神类型与文学类型。在日本,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一个唯美,一个关注社会,虽处两极,却都有其价值,如果日本规定其中的一个为文学方向或文化方向,那是很荒谬的。同样,如果法国要在巴尔扎克、雨果、福楼拜、佐拉、贝克特、普鲁斯特等不同类型的作家中找一个方向盘,也是荒谬的。佐拉具有社会主义倾向,普鲁斯特则完全不理会社会,贝克特更带有悲观主义色彩,他们的创作个性差异很大,但都丰富了法兰西民族的文学文化,哪一个能代表法国民族文化的方向呢?方向的规定是真正本质化、简单化的规定。鲁迅是中华民族经受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大失败、大耻辱之后对民族文化进行大反省的作家。因为受到大失败大耻辱的强烈刺激,反应难免过度,对民族文化坏的方面也难免看得过头了,以致把民族文化视为“吃人”文化。把鲁迅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语境,可以理解。但如果把鲁迅对民族文化的声讨和绝对化的批判视为方向,则是很危险的。鲁迅作品的精神基本点是抗争的、批判的、颠覆的、战斗的,其了不起之处,是他能赋予抗争精神以很高的审美形式。但是,今天如果还把鲁迅的精神基点视为文化方向就未必正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鲁迅的精神基本点完全不同的胡适、冰心、沈从文、钱锺书、张爱玲等,我们不能说他们的方向不对,以往大陆的文学史写作,正是在这点上,有过很严重的教训。
    编者:十多年来,你主要在海外、港台地区讲学、写作,依然不忘鲁迅,在更能激励思想者有所发现的时空里,认真反思,摈弃一些简陋旧观,通过自身的生命体验,从真实人性,从文化精神内质和东西人文思想比较的角度重温鲁迅,提出上述很有意思的见解,使“鲁学”增添了新课题,更显生命力。我想,有志钻研鲁迅的读者,将获益匪浅。原载香港《城市文艺》2006 年第10 期

共[1]页

刘再复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