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史学 >> “评法批儒”中的杨荣国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史学
“评法批儒”中的杨荣国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李锦全 点击:1451次 时间:2014-12-23 22:38:27

  杨荣国(1907-1978)

   湖南长沙人。早年毕业于上海群治大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重庆东北大学、南宁桂林师范学院教授。1949年后任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中山大学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哲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是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修订《简明中国哲学史》,曾把“儒法斗争”作为中国哲学史两军对垒的主要内容。

   受访人:李锦全(中山大学哲学教授)

   采访人:杨澜洁(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

   受访人李锦全:

   1926年生,广东东莞人。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广东儒学研究会会长、岭南理学研究会会长等职。著有《人文精神的承传与重建》、《海瑞评传》、《陶潜评传》等,参加主编《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纲要》等著作。

   

   学术与政治问题始终掰不开

   

   杨澜洁(简称杨,下同):您能谈谈与杨荣国先生的交往情况吗?我曾经看过一些资料,发现毛泽东曾经说过,有两个人的研究做得不错,一个杨荣国,一个冯天瑜。但是在您的书中我发现有好多细节您“故意”隐去了,因此想当面向您请教。我读过杨荣国写“评法批儒”的文章,我家里还收藏了一本1973年版的《中国古代思想史》。我对其中的故事充满了好奇:1973、1974年杨荣国先生是怎么被挑中,成为“评法批儒”的代表学者呢?我还读到他与刘节老师交往的一些事,上次到广州也参观了中山大学陈寅恪的故居,陈先生去世之后,杨荣国先生也还住过他的故居。

   李锦全(简称李,下同):我在书中写过,杨荣国在“文革”中算是“三起三落”。杨荣国这个人,与陈寅恪的个性、经历等,那是完全不一样的。陈寅恪出身于传统家庭,具有传统背景。而杨荣国是从纯粹的革命活动中成长起来的,他原本生在一个商人家庭,父亲死得早,他母亲本来希望他继承父亲的生意,不愿意儿子去念书,而杨荣国却认为可以“教育救国”。在当时的中国,“救亡压倒启蒙”是一个普遍的声音,大家都在想什么方法可以救国?杨荣国认为教育可以救国,于是他大学念了教育系。他从上海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跑到长沙,结果发现工作现实并不理想,“教育救国”这条路是多么不容易,才发现“教育救国”根本行不通。

   在当时来讲,杨荣国对政治并不是很感兴趣,当时很多的学生运动,他都没有参加。但是,七七事变以后,长沙的政治气氛变得浓烈起来。在七七事变以后,杨荣国一边当中学教师,一边参加当时的救亡运动,与学生一起,为救亡宣传,宣传抗战。

   后来,在长沙大火以后,他只好逃到西南,也是主要做抗战宣传的工作。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早期的中共党员。因此他的情况与陈寅恪很不一样,跟冯友兰也不一样。冯友兰是外国留学回来、受西方影响很深的学者,陈寅恪是受传统影响很多的学者。而杨荣国呢,却是受革命思想影响很深的人,他跟冯友兰、陈寅恪不仅观点不一样,受的教育也是不一样的。

   实际上,当时所谓的“进步文人”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郭沫若在当时是给国民党三厅做宣传的。而杨荣国后来也去了重庆,跟着郭沫若、侯外庐、翦伯赞等人学习。因此他其实不是搞哲学的,他研究历史比较多,主要研究历史上中国怎么受外国侵略的。侯外庐有一本《人的追求》,里面也提到了杨荣国。

   杨荣国在重庆那一段时间里,跟侯外庐、翦伯赞是很亲近的。后来国民党说三厅里面的共产党人比较多,就取消了三厅,成立了文化共同委员会。因此,郭沫若、侯外庐、杨荣国等人研究的立足点就是爱国、进步,这跟冯友兰的学术研究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进步派”对冯友兰的六卷本《中国哲学史》是有意见的。当时周恩来作为共产党中央的高层,虽然也兼任国民党的政治部主任,但对冯友兰的反对,就不是学术问题领域中的反对,而是政治路线上的态度的反对。

   但是为了大局,周恩来还专门下过结论,认为抗日时期国民党不是主要敌人,共产党应该批评右倾投降主义,不应该主要批评冯友兰这类人的观点,于是下了结论认为冯友兰还是爱国的。

   在我看来,只要是在中国,学术与政治问题就始终掰不开。学术总是要为政治服务,不管你是不是拒绝,结果总是这样。为学术而学术,总是不可能的。从近现代来讲,学术总是政治斗争的产物。因此杨荣国他们与冯友兰的分歧看起来是学术意见不同,实际上是政治斗争的问题。

   杨荣国抗战时期看了毛泽东在延安的文艺讲话文本,讲话的其中一个大意是全部哲学史都是作为唯物论和唯心论对抗的,讲到了政治斗争的问题。这个材料当时是不公开出版的,只是油印本。我虽然一直也没对照到讲话原文,但是意思是没有错的。杨荣国的观点就来自于这个讲话。

   所以,在我看来啊,很多学者其实都没有自己真真正正的观点,很多都是由其他人的观点引发而来。冯友兰在六十年代写过两本《中国哲学史》,这算是《新编中国哲学史》的前身,里面也写这样的观点,认为哲学是两种政治斗争的哲学。这两本跟任继愈的四卷本基本是一样的观点,后来的七卷本观点又“倒回去”了。

   我讲的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是无法对抗世界和时代的。冯友兰是个典型,他三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写的东西不一样,后来他的观点又倒回去了,因此对冯友兰这个人的评价就很有分歧。有的人肯定他,说他在大的政治环境之下的变化是可以理解的;有的人骂他,说他改变自己的观点,没有原则。到底怎么样,就很难说了。因此,如果有人要写现代、当代哲学史,对冯友兰怎么评价,要好好考虑。他的这两本书,属于“文革”前十七年的成果,但是观点也都充满了两个“斗争”的观点。所以,在当时来说,无论是谁,不管是杨荣国也好,冯友兰也好,任继愈也好,谁也好,在五十年代都持这样的观点。对他们的评价,太不容易了。

   从1949年到现在,整个中国哲学的研究环境变化太大了。各个学者,写的东西都跟大环境是不能脱离的。存在决定意识,大的环境决定学者的思想。

   中国思想史教研组都搬到哲学系

   杨:后来您回到中山大学为什么没有回到历史系,反而到了哲学系呢?

   李:1954年的时候,全国撤销“大区”,重新“分流”。我于是面临是否要重新分到中央文化部的选择。这个时候,刘节老师提出希望我回来。当时,因为“大区”撤销、人员分流,如果我要回到中央文化部,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我想,我这个人不适合从事行政工作,在文物局当干部的经历,似乎证明我不是个当官的材料,终于还是选择回到中山大学历史系。

   后来,全国哲学系都经历了被归入北京大学的时期,直到1956年,几个大学才开始慢慢恢复建设哲学系。中山大学在1957年准备开始恢复哲学系时并没打算让我去哲学系,可是1957年“反右”开始后,哲学系的几个骨干陆续被定为右派分子,哲学系几乎没人了。于是,在1960年,中山大学决定把杨荣国调到哲学系当系主任,杨荣国原来在历史系中国思想史教研组工作,刚好哲学系强调马列主义研究,教员都是从事马列主义研究的,没人研究中国哲学史,于是决定将历史系整个中国思想史教研组都搬到哲学系来,于是,我跟杨荣国就这样到了哲学系。

   杨荣国从前在湖南念书,一度跟着李达学习,后来李达去了武大,他来了中大。我跟杨荣国的结缘从此开始,我并不是他的学生,而是与他在同一个教研组工作的同事。他当时是教研室主任,我是教研室的教师。我的教学课程,从古代史转到中国思想史,于是又转到中国哲学史,越来越抽象了!或许,这只能说,我并不是个专家,而是个“杂家”吧!

   

   不会怀疑、不会反对当时会议的观点

   

   杨荣国竟然说:“李锦全,你这不是提意见,是对抗党中央!”

   杨:您曾经在书中写过,您与杨荣国老师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还参与了不少理论工作,这中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李:刚开始批林批孔运动时,“梁效”还没有成立,只是处于准备成立阶段,做一些资料的整理工作,例如编写《林彪与孔孟之道》的资料。那时能加入“梁效”的班子,学者们也是感到很高兴、很光荣的,那可代表中央对自己的肯定。到1974年,开始掀起“儒法斗争”,我们到北京开了一次学术会议。会议结束以后,学者们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等待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的接见。这些政治局委员中有“左”、“右”的区别,“左”的这头是“四人帮”,“右”的那头是李先念等。

   当时会上王洪文、张春桥都简短地发了言,江青讲得最多,你别以为江青这个人很凶,她可真是个不错的演员啊,她在会上非常活跃,态度最好。学者们一排一排坐在座位上,江青依次来到大家面前,每个人都握手,问问大家都是来自哪个学校的?态度很好。后来清华大学请杨荣国去做报告,迟群、谢静宜还陪我们吃中饭呢!这不能把责任都归结到“梁效”、归结到杨荣国的身上去。身处那个时代的学人,包括冯友兰先生,都天真地认为参与这项工作是一项光荣的事,甚至还愿意去给江青当顾问。而评法批儒运动中很多理论宣传资料,虽然作者写的是某某工人,但实际上都是大学者、大知识分子。

   杨:在评法批儒的运动中,您是作为助手跟着杨荣国老师参与的吗?当时他的观点变化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李:当时按照杨荣国的观点,先秦是有儒法斗争的,汉代以后有没有呢?很难说。后来,毛主席委派迟群主持召开法家著作会议。江青关心这个问题,她说,儒法斗争不止是先秦有,汉代也有;不单是古代有,现代也有,将来也有,永远都有。儒法斗争跟阶级斗争一样,永远都要有。杨荣国本来认为,先秦肯定是有儒法斗争的,汉代以后他也不确定存不存在儒法斗争,但是会议开完以后,“认识”统一了,认为儒法斗争汉代以后也是一样存在的。

   在四人帮打倒以后,他告诉我:“在法家著作会议以后,有人捡到了我的会议材料。材料里写着,当时我对于要将儒法斗争搞到底,表示怀疑。”多年过去了,我不断回忆起这个法家著作会议,虽然在会议上我并没有发过言。但是我必须坦诚地讲,哪怕是同样经历了法家著作会议的我,也同样不会怀疑、不会反对当时会议的观点。

   这促使我思考,当代中国哲学史的研究难度就在于,在研究学者的思想时,必须要搞清楚,哪些思想是他真正的内心表达、哪些思想是他迫于当时的时代压力而做出的妥协和附和?什么是他的“真思想”,什么是“假思想”?所有的人,在当时绝对不敢讲对儒法斗争的意见,到了某个历史阶段过去之后,才敢回忆起自己的真实想法。

   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序》里也是持这样的观点,他在《三松堂自序》里说得很清楚,他当时看到批孔,立刻想到或许不止是要批孔,而且更要批尊孔。自己可是尊孔的标杆,于是为保安全,赶紧自己写两篇批孔的文章,表示自己的转变,表示自己要参加到批孔的行列中。冯先生讲得真实,这就是当时大部分学者的心声。

   杨:如果从“影射史学”的角度看,批林批孔运动不止是对孔子和尊孔的批评,还“影射”到周恩来和林彪。您作为当时的一个“见证者”,能回忆一下当时“政治环境”的变化吗?

李:四人帮要把“批林批孔”,定义成对“封建资本主义”的批判。认为林彪复辟资本主义,而孔子代表奴隶制,于是,批孔子,就代表批封建主义、批倒退,刚好把批孔与批林彪、批刘少奇联系起来。这与批吴晗《海瑞罢官》的内在逻辑是一样的。“孔子梦周公”,这是倒退的,不仅孔子要批,周公也要批,批林批孔批周公,名义上是批古代的周公,但是周公“影射”的就是周恩来。这就是“革命派”与“保守派”关于“政治正确”的路线斗争,周公代表保守派,批他,你就“政治正确”了。

   

   给自己的观点来了个天翻地覆的转变

   

   杨:对,这样的问题更多涉及毛泽东对于评法批儒运动目的性的判断,或许也涉及毛泽东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

   李:1991年,武汉开过一个“毛泽东与传统文化”的会议,邀我写了一篇文章,会议后出版了一本《毛泽东与传统思想》的讨论文集。对于一直坚持矛盾两重性的我来说,毛泽东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存在解放前和解放后的态度转变问题。这样的态度转变,我认为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涉及毛泽东对于政治大局势的判断,涉及对于自己权威的大判断。我认为,在毛泽东的思想中,他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人生观,强调要为天地立心,强调以天下为己任,强调救国救民之道,强调自强不息的顽强奋斗精神。可是,他对于“为天地立心”的理解,是认为天地应当服从于我的。于是,在解放后,他的思想节奏出现了偏差,从人的主观能动性转变为主观任意性。于是他在解放后开展一系列的运动,推翻了从前自己对于传统的态度,造成了很多错误,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毛泽东晚年,主观自信膨胀,早年思想中的传统文化思想对于他还产生了副作用,“帮了倒忙”。

   杨荣国的问题也是如此,他过于相信毛主席,而四人帮利用了他。他的问题在于,把四人帮当成了党中央。这也不是一种“政治上的幼稚”,而是他过于相信,江青真正是代表了毛泽东的思想,因为每一次江青的讲话,都从来不说自己的思想,而是永远在讲毛主席的思想。那自然会造成很多的迷思。

   杨:学界有一种说法,您与杨荣国先生后来产生了一些分歧,这是在什么立场、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呢?

   李:其实杨荣国的很多文章,都是由他提出一个观点,内容由我来完成的。我并不是他的学生,但是我长期担任他的助手。但是他的很多观点,都太紧跟毛主席,我觉得紧跟过头了。

   举个例子说,公孙龙关于“白马非马”的观点,有人认为是诡辩论,也有人认为是辩证法。杨荣国在《简明中国思想史》中,认为公孙龙是诡辩论,后来在评法批儒运动中,他坚持紧跟毛主席,于是在1973年修订版的《简明中国思想史》中,给自己的观点来了个天翻地覆的转变。

   当时,由于评法批儒,法家思想是具有“政治正确”性的,而当时又流行一种“名家”与“法家”都是政治正确派的观点,于是“白马非马”自然不能再成为诡辩论,而是要成为辩证法的最好例子。杨荣国提出要修改自己观点的意见,我是不能同意的,我提了个意见,说,你当年的《简明中国思想史》,重印多次,影响很大,如果在这一个修订版中把观点都进行了这么大的改变,这样对于作者自己,也不是一件能说得过去的事。

   听了我的意见以后,杨荣国竟然说:“李锦全,你这不是提意见,是对抗党中央!”哎呀,他的话一说,我的心里立刻就不满了,只好默不作声。不过我心里想,党中央管得到这个吗?那时我已经意识到,他过于紧跟四人帮,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这是我所不能理解的。再后来,他就再也不要我给他写东西了。

   如果要说“交恶”,可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吧。这个事件,我从来没跟其他人说过,今天当是一次“破例”吧。

共[1]页

李锦全的更多文章

上一篇: 现代中国的夭折 下一篇:没有数据!
相关推荐:·“评法批儒”中的杨…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