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经济学 >>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趋势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经济学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趋势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巴曙松 点击:740次 时间:2016/1/16 23:51:36

  巴曙松:谢谢主持人!

   在B2B的这个生态环境里面,金融是其中非常具有主导地位的一个环节。所以今天我想从金融角度给大家交流一些看法。我也向刚才的佟主任学习,演讲不能超过三点,所以我想给大家讨论三点,对小微企业在当下的经济转型里边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点就是在经济下行周期阶段,小微金融的各种商业模式都在接受一个压力测试。这是在经济上升周期,原来难以发现的一些问题,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检验经济的环境。

   第二点我们想讨论一下新形势下小微金融从全球范围、从中国正在做的一些新的探索。

   第三个就是小微金融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的观察。我们观察到目前在市场上提的比较多的几种商业模式,一个是城商行的商业模式,城商行利用他对特定区域内的客户的这种信息,有些是财务信息、有些是非财务信息的了解,去拓展小微金融客户。比如像包商银行,我们浙江的泰隆银行,都是广为赞誉的。

   还有一种就是我们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他是全国性的规模化的强调流程化的这样一个小微金融服务,比如说民生银行。我做过民生银行的董事,风险委员会的主席,他的探索在不同周期有不同的特点。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互联网金融,刚才张总和佟主任都提到了互联网金融怎么创新。新兴技术怎么来驱动金融的变革?带来小微金融发展的新的路径,目前这三个模式面对不同的客户在不同范围内都有他的优势,也暴露出他的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样,这是我们看一个一个不同的模式,以城商行为代表的区域性的小微金融模式,他重点就是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监管部门希望这些小的金融机构少做这些大的客户,聚焦在一些当地的,跟大银行不一样的商业模式跟拓展小微金融客户,来建立这种专业的机制、机构、商业模式。那么他主要的制约就是他要克服我们刚才大家前面两位嘉宾都讲过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他的单位成本相对比较高,而且他的业务相对集中在一个范围。

   在每一轮的经济调整期,业务过于集中在一个行业一个范围,往往受到这个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经济调整他的冲击就会相对比较大。而且,他这个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一些质疑。最典型的他的服务就是在我们这个范围列出来的,他分析借款人的现金流,分析他的个人的品质,通过实地的调查,他来了解他的还款人的品质、能力、各种财务非财务的信息来进行交叉的检验。最典型的,比如说一个集团说的,说一个区域性的做小微金融,一个客户牵个小狗进来办业务,知道这个小狗叫什么名字,这是一个信息。

   全国性的这些商业银行,他在做小微金融方面,他们强调的比较多的就是根据监管的要求,比如说对小微金融的特定的差异化的服务,有的把他不叫小微金融,叫零售企业业务,把他当做零售业务一样做,非常的分散。在这个商业模式里面,经济下行期受到的冲击也是比较明显的,最典型的就是我们的“圈链模式”,一圈就把目标商圈内聚集的小微客户群进行分层、分类的管理,按照经营的年限、收入的规模来进行纬度的切分,有针对性的处理授信方案。这个在一圈两链中的中小企业他采取的是批量的营销,集权的授信,通过联保联贷的方式来弱化个体的信用风险,实现工厂化的成本运作,作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但是在经济调整期,很多不良的产生也是因为这样一个联保联贷。在前两年,一些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他的新增的不良,年度的新增不良60%甚至70%来自于我们一向被视为发展状况良好金融状况良好的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这个模式付出了代价。

   互联网金融迅速的崛起,很重要的一个环境也是利率的市场化,金融管制的逐步的放松,使得小微金融在互联网这个层面受到更多的关注。他的发展方向就是运用技术手段来降低成本,运用数据的力量来管控风险。比如说信息技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小微金融的创新提供了非常多的一些方向。像我们阿里就作出了这些方面的一些新的探索。这是几种不同的模式,在经济调整期经济下行期都面临着商业模式的压力测试。在金融行业里面,大家都知道一个可信的风险控制模式、商业模式,至少要经历1—2次经济周期的检验,扩张期、调整期,仅仅只是经济的扩张期或者仅仅只是调整期形成的金融商业模式,无论你是打着互联网的名义还是非互联网的名义,都是不成熟的。

   所以,在经济下行时期,我们看到全国的小微贷款余额的增速开始放缓,特别是2012年3季度和2013年的2季度增速是明显回落的。那么当前的小微金融领域使用的这些风险模型无论是哪一种业态,刚才我们说的三种业态,他都是基于有限的历史数据建立的,特别是基于经济上行周期里面客户的行为和经济数据建立的,程度不同的存在着对信贷危机、信贷质量下滑预计不足的风险,或者用我们的风险管理的专业术语来说,这个违约的数据库没有经过经济周期的检验。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各类的金融机构、互联网机构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开始积极的降低小微金融服务的成本。我们在图表里面进行了比较,比如说从事小微金融服务的合理的边界,就是由他的信用成本和物理成本两方面构成,而供应链金融、大数据的征信这些新技术降低了我们调查小微企业情况的运营成本。同时,产业链的专业化经营和大数据信息的追踪,对于降低信用成本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昨天晚上我和阿里巴巴的一个管理层成员讨论,说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对于发掘你的信用信息,从理论讨论到进入实际应用已经到了门口了。很快随着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进步变成现实。那么我们看到了传统机构和产业供应链的金融服务模式,也开始在做一些根据产业集群、根据供应链作出一些调整,比如说产业的集群以专业市场的形式也好,以地域的形式也好,以某一个特定产业的供应链也好,这样形成的特色商圈集群的开发和产业供应链的开发。

   小微金融的服务,它的内涵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小微企业主的金融需求由单纯的提供融资服务转向了向融资、结算、理财、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所以我们发现无论是城商行模式、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还是互联网金融模式,真正决定他有没有发展空间的一个决定因素,是你能不能识别客户的需求的变化。在三五年前我们到一些商圈的客户调查,问他们最需要的业务是什么?那个时候大家能想象他们要什么吗?他要他的货款到了之后给他发个短信,就是结算的短信通知。所以他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我们小微金融的内容、商业模式也必须要相应的作出变化。

   传统机构也在进行一些运营模式的探索,比如说怎么进行业务流程的改造,这个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流程化改造优化运营模式他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重点。特别是怎么样对业务流程进行集中优化、降低成本、建立一个高效率运作的一个信贷工厂,基本上也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主要的探索方向。我们看到了中银建设银行、民生,都在这些模式上往前推进。

   那么技术变革和征信体系的发展,特别是征信,原来我们根据客户、财务状况、行为特征、信用记录、行业环境、违约概率、信用评分等来对他进行评估,这些基于大数据的征信,通过引入新的数据来源,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初始的核心数据,比如说搜索数据,社交数据,出行数据,消费数据等,使客户的分类更加的科学和准确。这以前是我们做银行的时候很想获得的,但是获取成本很高的一些数据。二十多年前,我在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做行长,我们那个时候要给一个商场贷款,我只能看看那个财务报表了,看看他的资产状况了。通过他们的探索实践,他们发现对还款能力影响比较大的是这个商场的客户结构,你的客户的平均的单笔的消费能力,你的回头客的比重,这些数据我当然我原来做行长的时候我也希望有啊,但是我要去采集成本非常高。而互联网提供了更低成本的采集数据的条件,当然专业的分析和理论的框架同样必不可少。

   风险的监测、预警和防控、云计算和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大数据的高效分析,成为可能。并且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给出资金需求者的风险定价,违约的概率,来降低整个金融活动的运营成本,我们这里面看到了,举了几个方面。比如说可视化的防控,保障资金安全,风险预警机制,我们依托于网上平台和线上的系统,开发了风险实时系统,使客户在不同渠道的交易历史,在系统内得到汇总,打破各个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实际上,昨天我们网上组织了一个讨论会,里边也有一个商业银行的行领导,我就跟他讲,我说我曾经做了一个数据的分析,商业银行有大量的数据,但是没有综合的运用起来。比如说你仔细发现,基金销售在牛市熊市的不同阶段,销售增长的主力客户群是梯度式演进的。

   在牛市的起步还没有被认可的时期,一线城市的高端客户。等到牛市成熟的时候是二线城市的中层阶级,到了三线城市成为基金主客户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以这些数据原来也是有的,只是怎么打破信息的孤岛现象,来把他关联关系发掘出来,进行可视化的展现、支撑、决策的过程。我们也看到了网络贷款,这是基于大数据征信的有效的运用,网络贷款的核心和传统贷款是一致的,也就是信用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定价。针对客户群体的搜集建立数据库,在一定的技术方法下研究出客户行为数据和客户的信用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给出最关键的客户违约的逾期概率和违约损失概率,这是风险定价最基本的两个数据。

   网络贷款在金融机构总结客户特征、记录客户信用等级的基础上,使得我们客户在提出他的贷款申请信息之后,可以及时的通过计算机系统数据系统来评估客户的违约风险,灵活的调整他的信用额度、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这是他的优势。

   我有一个兴趣爱好就是定期读各家银行的年报,今年银行的年报里面,你如果不提消费金融业务,就好像这个银行落伍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利率已经市场化了,第一大客户没有谈判能力,第二大客户的融资渠道多,所以利率市场化和直接融资的发展使得银行业在经历周期的洗礼之后,开始越来越多的把他的重点、发掘新的空间转到了服务小微企业。

   我看到很多银行在年报里面说,要做中国的富国银行。我们看到富国银行的发展案例证明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如果做得好,是可以穿越经济周期而且商业上是可持续的。那么通过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信用打分系统,富国银行每年要受理200万笔年销售额在2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其中三分之二的贷款决策是由系统自己完成的。放贷之后,每个月跟踪他的信用评估、电脑诚信来评估他的贷款行为进行调整。

   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还依然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从它的商业模式、跨越经济发展的能力、从它的规模,相对来讲跟商业银行比还是小数字,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比如说核心技术的缺乏,大数据挖掘平台能力薄弱,平台的构建缺乏核心技术。大家都在讲互联网金融,讲大数据,但是实际上能够把它真实运用到信贷决策流程过程中的商业模式还很少,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还存在缺失。目前传统银行对于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概念强调的比较多,但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存在不足,数据的变量准确性有待于提高。

   数据挖掘的基本问题是数据的数量、质量和尾数,同时数据挖掘过程中变量的选择仍然有很大的空间,而且信息的安全性也受到质疑。那么你的互联网金融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操作风险,网络故障、黑客攻击、、内部隐私泄露等等。小微金融解决的方案我们看到,在进一步走向垂直化,细分行业的金融生态构建。生态,刚才我们看到张总也好,佟主任也好,都强调了生态、环境。未来小微金融的模式很难再出现统一的一个解决方案或者单一的规则。而是更加依赖具体的行业、产业、甚至区域。在行业内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建立基于这种特定产业链,特定场景的小微金融的这样一个生态。

   它不仅包括我们互联网平台,还包括我们的银行,甚至也包括资本市场。比如说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国内国外市场。传统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介入,努力探索值得关注。供应链金融通过把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的贸易为前提,通过自尝性的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帐款质押、货权质押这些手段来封闭整个资金流或者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综合性的产品和服务。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这些细分领域内的生态的构建,相对于我们相应的那些领域里面小微金融的可持续性尤其关键,而不仅仅只是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比如说在钢贸行业,我们看到有垂直B2B平台把平台,钢贸商和银行之间做了一个整合。金融技术和产品在小微金融领域的应用会更加的综合化和多元化,针对客户群进行更加精细的划分和匹配,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服务手段成为一个方向。在业务流程、还款期限、还款方式、融资利率这方面根据客户来量身订作定制一些特定的产品,也成为可能。资产证券化这些风险分散手段,也正在积极的介入。所以这是今天我想利用半个小时时间,给大家讨论的从金融角度来看一看不同的互联网金融、小微金融模式探索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发展的一些现状、趋势,供大家参考。谢谢各位!

共[1]页

巴曙松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 备案号:蜀ICP备17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