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社会学 >> 倒丁字形社会与“共同富裕”渐行渐远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社会学
倒丁字形社会与“共同富裕”渐行渐远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李强 点击:7次 时间:2012-1-1 23:03:44
 内容提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这才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中产就是邓小平所说的“共同富裕”,但愈加明显的阶层界限、不断攀升的贫富差距、生命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表明,中国离中产目标渐行渐远。房地产商很有钱、煤矿主很有钱,而整个社会呈倒丁字形,这还叫中产社会吗?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应该给13亿人提供机会,而不是只给极少数人提供机会。
    
    一、谁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只是一个近年来才为媒体接受的概念。在此前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中产”都是一种负面评价,认为“中产”就是有产者,对它的印象不好。从马克思的文献中看,他也认为中产阶级不是一个稳定的阶级,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两极分化,中产阶级肯定要解体。在毛泽东早期的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所提到的中产阶级,其实和我们现在的含义不一样,指的是有产者、资产者。在英文中,中产阶级就是“middle class”,这其中有一个翻译的问题,你看英文中并没有“产”字。实际上过去的人将“middle class”翻译成中间阶级或中层。当然,今天大多数人并不追究这个细节,大家只是意识到了有这么一个中间层。我们如果看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它里面就从来不使用“中产阶级”,而是使用“中等收入者”,至少从中央十六大报告以后就一直使用这个概念。
    现在绝大部分人,包括一些生活还不错的知识分子,经常问自己是不是中产阶级,可见现在中产阶级已经成为一个大家都挺喜欢的概念。如果说谁谁谁是资产阶级,别人可能不大乐意,你叫他“老板”或“民营企业家”,他可能更愿意听一些。这里面有一种心理学效应,即那些比较富裕的人,不愿意被放到一小撮里面去,他还是愿意跟大多数人在一块。同理,老百姓平常所说的中产阶级,我理解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无论是中产阶级、中间阶层、中等收入者等,它都是指社会中不是最富、也不是最穷的那部分人,而是处在中间的这部分人。
    严格地来说,在马克思那里,“阶级”这个概念是从属性上来定义的,这比较准确些。工人阶级,那肯定在工厂里面,和某个产业相对应。资产阶级,一定有资本在产业中运作。地主阶级,一定有土地,收入地租。按照属性来定义阶级,学术上揪不出漏洞。仔细分析一下,中产阶级不是按照属性来定义的,因此我们很难为它找个界限。人们常常问,收入多少算中产阶级,其实这很难找个准确数据。比如说月收入5000-20000属于中产,那别人问你,4999算不算?你不可能因为差一块钱就将之划分为另一个阶级。截至目前,各种中产阶级的定义都比较模糊,这种模糊也有它的道理:只要把多数人囊括在其中,差不多就可以了。在我看来,定义中产阶级的时候,将以下三层含义合在一起才有意义。
    第一,收入。收入和财产其实是一回事,收入是货币的流量,财产是货币的存量。由于财产是过去每年积蓄的沉淀,很难计算。例如,你那个手机在手头已经用两年了,它还值多少钱啊?怎么估计呢?很麻烦的事情。相反,算收入就比较简单。
    第二,教育。属于中产阶级的,不能是个很简单、没有知识的人。比如说一个农民进城了,他捡破烂挣了很多钱,咱们不要以为捡破烂的人没钱,有些捡破烂的说不定比你们记者的收入还要高。但为什么我们不说他是中产阶级呢?因为很可能他小学都没有毕业,这就是教育指标。
    第三,职业。通常我们把它叫做职业指标。在国际上一般将白领群体叫中产阶层。白领群体一般由四大部分人员构成:首先,从事管理工作的,即使是在垃圾处理站中处于管理者岗位的人员,那也是中产;其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比如你们记者,比如很多IT工程师,等等,虽然你们不当头,但是有专业技术;再其次,从事办公室工作的,这个范围就比较大,一个普通的办公室职员,有什么专业技术?很难说,但这还是属于中产;最后,在国外,一般把销售人员,salesman,也归为中产阶级。欧美是市场经济,从事销售的人员是一个非常大的队伍。他们不是办公室人员,和技术、管理层也不沾边,但国际上一般把他们看作白领、中产。当然实际上很多销售人员处在阶层的交界处。
    因此,把收入、教育、职业等因素综合起来看,中产的界限就可以逐渐清晰了。
    
    二、中产社会为什么稳定?
    
    在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打造中产阶级社会”之类的表述是没有的,但有这么一句话,“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所以无论是媒体还是官方,大家都有一个大体上的共识,应该提高中等收入者在社会中的比重,这才是社会稳定的基石。马克思当年批评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说它是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在《共产党宣言》里面,就主要描述了西方社会怎么两极分化。英文版中,他使用的是“middle class”,中文版中使用的是“中间等级”。其实马克思的观点和我们一样,如果一个社会的中产都给两极分化了,大部分都落入到无产者队伍中,那整个社会就完蛋了。那么反过来,用马克思的逻辑去倒推,如果一个社会的中间等级不分化、能发展壮大的话,那社会不就稳定了吗?
    纺锤型或菱形的社会,即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处在中产的位置上,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大多数人对此都有共识。那么这种社会结构可不可能呢?考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社会,我们发现这是可能的。美国也是中产社会,但美国还不算最典型,最典型的是欧洲那些国家,西欧、北欧特明显,在各种社会福利制度健全之后,社会上多数人处在中间阶层的位置上。其实这些国家的情况和邓小平说的“共同富裕”没有什么区别。可以看出,这和改革以前有很大的区别。毛泽东主张“均等社会”,他并不主张中产社会,用“均等”而不是“平等”来描述毛泽东的思想更贴切一些。比如当时分房子,大家都差不多,大院里头当官的稍微多一点,但实际上大家基本是均等的。布票、粮票等之类的,基本上都是均等分配。均等社会,首先反对社会中出现的高收入者或有产者,要不怎么把地主的土地都剥夺了呢。但是,在中产社会里,是不反对高收入者的。其次,均等社会反对社会中存在收入非常低的人,但这在中产社会也是不反对的。
    有中产、中层,就意味着有上层、有下层,但为什么中产社会就能和谐?如果这个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人能够进入中产,那种因地位差异造成矛盾的激烈程度就会大大缓和。社会中的有产者,不用管他们,肯定是维护社会现存秩序,钱多,还可以捐给公众。中产者也是如此,希望社会稳定。在中产社会里,由于无产者很少,只是很小一部分,国家很容易采用社会保障措施解决这部分人的生计问题,所以社会自然和谐。
    
    三、倒丁字形的社会结构难逃“社会结构紧张”
    
    就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而言,下层还是过大。在我的研究报告里曾经给出一种说法,“倒丁字形社会结构”。我曾经利用“国际标准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SEI)对中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抽样分析,把人口的职业社会经济地位量化,结果比较惊讶,它反映的社会结构比一般的金字塔结构还要差,可以说是倒丁字形的,即约有64.7%的人处在分值非常低的位置上,其他群体则像一个立柱,群体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界限。底部的横道很大,基本上就是农民,竖道大体上就是城市中的各个阶层。当然就世界范围来看,农业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就没办法和工业去竞争,所以很多国家都给农业补贴。但在以往所有社会分层结构的研究中,倒丁字形的社会结构是比较罕见的,与金字塔型结构相比,倒丁字形所表现的阶层的界限更加明显,直角式的,下层与其他阶层之间几乎没有缓冲、过渡,非此即彼。社会上不断攀升的贫富差距、社会价值观念的分裂、生命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倒丁字形社会的表现。当然,倒丁字形结构应该说是个老问题而不是新问题。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因社会阶层差异而造成的社会结构紧张就一直存在。解放前的大土地所有者与失地农民的斗争、解放后大规模的政治运动、以及今天的三农问题……中国社会始终没有走出“社会结构紧张”的状态。
    
    四、政策实施与中产目标渐行渐远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就写过文章,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在社会上的比重。我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提高中产者比重的意义。看看中国共产党的文件,看看胡锦涛、温家宝的讲话,中央一直都在强调“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其建设中产社会的目标还是清楚的。但我们的政策思路,尤其是政策实施却与这个目标相去甚远。几乎每一项重要的政策出台、执行过程中,都会发生一定的扭曲。目标与政策相悖,这还是受一些利益集团的左右。“只要这个煤矿卖了能分钱,我才不管谁是谁呢”,这样的直白充分暴露了利益集团在整个政策出台、实施过程中施加的影响。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一个社会的演变,不是说利益集团就能主宰一切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蒋家王朝,当时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这个利益集团很强大吧,但1945年后不到四年就滚蛋了。所以说历史的演进还是客观的,从大的历史眼光来看,社会的演进并不是以个人的主观意志、某些利益集团的意志为转移的。你能说蒋介石不想稳定他的政权吗?但他维持不住,因为他的政策错了。错误的政策激化了矛盾。不能说你当权,你就厉害,完全不听别人的意见,完全不顾民情民意,一意孤行最终是会碰到很多难题的。
    比较成功的例子也是有的。我们看到一些发达国家中产社会的很多政策就比较好,它给社会上多数人提供了机会,它的房贷制度就是谁守信用、谁借钱还钱,就贷款给谁,而不是说谁最富有就给谁。发达国家的财政体制建立了一种个人信用体系,它计算每个人的信用指数,你的信用指数越高,你的贷款额度就越大。如果你上次借钱没还,你的信用指数就低,贷款额度就少。不是凭你是穷还是富,而是凭人们的行为来计算信用指数。这相对公平一些。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财政政策以及其他若干政策都需要反思: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应该给13亿人提供机会,而不是只对极少数人提供机会。比如说土地,别说你们主编,即使再大的知识分子也拿不到,但是房地产商能拿到,他拿到所用的钱也不过是银行的贷款,这其中的路数挺复杂的。在农村,土地法律上说是农民集体所有,实际上农民却很难真正拥有土地。比如说农民想卖房子、卖宅基地,政府说:“你不能卖,我这是在保护你”,本来别人的宅基地可能是很值钱的,真要是讨价还价卖的话,还能卖个好价钱,结果被保护后,就被少数开发商以低价占有了。在城里,原来职工是单位分房,即使生活过得再不好,也算中产者嘛,自己有个住处,现在呢?你看整个国企转制过程中,很多工人、特别是普通工人其实是挺惨的,只有少数管理层获益巨大。在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广大普通职工获益很小,而很多高管们却获益很大。国有资产的含义是全民所有,结果被少数人占有,这经过全体国民同意了吗?中国就这点资源——土地、矿产,结果获得土地、矿产的是极少数人,房地产商、煤矿主往往一夜暴富,变得很有钱,这还叫中产社会吗? 
    

共[1]页

李强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