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社会学 >> 从价值冲突到价值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现象解读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社会学
从价值冲突到价值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现象解读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黄汀 点击:89次 时间:2012-1-14 0:03:07
亚文化(Sub-Culture)起初是文化人类学家用来描述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少数族群的文化形态与价值观。后来社会学家引入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用来描述“一切边缘、次要的文化,尤其是越轨青年群体的文化形态”。国外的亚文化研究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芝加哥学派时期(1920~1960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时期(1960~1970年代)和后伯明翰时期(1980年至今)。我国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与改革开放之后亚文化现象的产生基本同步,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亚文化现象的不断出现及其影响不断扩大,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学者们不仅指出了青年亚文化的各种表现,而且从文化冲突、文化生态等方面对我国青年亚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特别是对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流融合之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价值冲突的角度对当代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了粗浅解读。

一、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当代中国的青年文化是一个绚烂缤纷的万花筒,是一个容纳多重层面并彼此形成复杂关系的结合体,涉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当代中国特殊的语境中,中国的各种亚文化,尤其是青年亚文化日益从主流文化中分裂出来,由此导致的价值冲突成为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现象。因此,研究青年亚文化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其与主流文化的整合路径,意义十分重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统治思想……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同时也是思想意识的支配力量,掌握着物质资料生产手段的阶级,同时也控制着人们精神生产的手段; 因此,一般说来,缺乏精神生产手段的那些思想必然要处于从属地位”[1]52。这说明了在思想意识领域有权力支配与被权力支配的区别。按照价值体系和文化权力的差异,文化可以有“主文化”和“亚文化”之分。“主文化”(主流文化) 体现的是占社会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思想和价值观,它所代表的是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群体的利益。“亚文化”体现的则是与社会统治思想和主导价值观相联系但更相区别的,处于从属、次要与支流地位的文化。所谓青年亚文化,是指在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它以显著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和样式表现出来,为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2]102-103。
    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亚文化现象在整个社会中十分少见,即使有些过去遗留的消极文化因素偶尔出现,也大多很快被主流文化所消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变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各种利益群体的不断分化与重组,特别是随着外来思想文化的不断传播和影响,社会亚文化大量产生。总体来看,青年文化对社会主流文化的适应是积极的,如与社会发展需求保持一致,对社会变革持认同态度等。但由于青年本质的最大特征是“未完成性”,这决定了中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所催生的一些新文化很容易被青年所接受、学习和模仿,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青年亚文化由此产生。
    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多把阶级意识贯穿在亚文化研究之中,认为“只要支配文化对次属文化、弱势阶级的压迫还存在,只要权力结构还有不合理的、残酷的、不公正的和丑恶的现象,亚文化就会异军突起风云再现”[3]68。这在西方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实施霸权统治的语境中自然可以理解。但在当代中国并无阶级霸权更无阶级压迫的语境里,青年亚文化产生的根源自然很难用阶级性来解释,而只能用“年龄差异”或青年的“未完成性”来解释。换言之,青年亚文化主要是年龄的或代际的冲突所导致的。青年是一个由童年世界过渡到成年世界的转折时期,伴随着身体快速发育、生长而来的是独立承担经济和社会责任的压力。社会变迁越迅速,这种压力就越大,代与代之间的思想意识隔阂就会越大。当现有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对他们的成长、对他们的经济利益构成阻碍或威胁时,他们的反映就会很强烈地表现出来。亚文化正是他们对待社会压力的一种反应方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青年都必然卷入到亚文化群体之中,对压力的反应可以采用主流文化范围内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主流文化范围外的亚文化方式。只有信奉一种特有的亚文化价值观、持有这种具有特定意义的生活方式的青年才会采取一种亚文化的反应方式[2]103。
    青年亚文化的主要特征是边缘性与抵抗性。边缘性不仅体现为青年在人际关系中地位的边缘性,更体现在其思想意识的边缘性。青年亚文化常常自甘边缘,或以边缘为时尚,以一种边缘的行为、边缘的视角以及边缘的方式来参与社会和解释社会。抵抗性特征也与青年的边缘地位相关。由于亚文化主要因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与主流社会在利益和观念上相冲突而产生,它必然用异于主流文化所期待的姿态来抵抗、反叛主流文化。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青年亚文化的抵抗性和反叛性,取而代之的是狂欢、恶搞、沉湎物欲之类颓废、堕落的表现。如因日、韩电视剧所引发的“哈日”、“哈韩”的盲目迷外; 反复表达消极、无奈情绪以及执意追求忧伤、冷漠风格的所谓“80 后写作”。还有,网络上无处不在的恶搞、手机上铺天盖地的黄段子,甚至性滥交等。青年亚文化群体大多在这些方面寻找自己的所谓“个性”,彰显自己的所谓“风格”。
    尽管抵抗和反叛是青年亚文化的主要特征,但与主流文化并非格格不入。它时而站在抵抗主流霸权的立场,代表边缘、弱势群体利益,时而又因主流文化的“召唤”呈现出“妥协”姿态,甚至在商业化的收编和裹挟中“半推半就”,以自己的“个性化”、“风格化”去换取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以致成为社会的流行时尚和市场同谋,变成主流文化的一部分。青年亚文化的出现,既有具体的心理层面的原因,也有深刻的社会层面的原因: 从心理层面看,青年亚文化来自青少年的认同危机。作为从儿童期到成人期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最容易发生认同危机或混乱的时期。“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代表“青春期自我的最重要的成就”[4]198。
    在不能或不愿意解决问题时,部分青少年往往采取回避态度,集体性地试图另创一套新的价值系统,以确认一种新的集体认同来争取自己的文化空间。从社会层面看,青年亚文化是弱势群体抵抗主流霸权的结果,是对当代社会急剧变迁过程中危机症候的一种暗示,是对日渐暴露的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反叛,至少对强势文化、权力阶层形成了符号层面的挑战。

二、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所导致的主要价值冲突
    青年亚文化引发了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揭示了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在全球化时代和现代性语境之中的重大变化,折射出了当今社会激烈的文化冲突和深重的价值危机。
    首先,青年亚文化导致了个人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矛盾冲突。人类的一切活动就是个人追求、创造、拥有价值的活动。然而,个人在追求、创造、拥有价值的活动过程中,总要受到来自于其他个人及他人所组成的群体、集体的制约。如此便形成了个人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矛盾冲突。青年亚文化显然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它渴望超越他人的引导,完全尊崇自我意识的引导。青春期作为生命中的快节奏阶段,蕴涵着一种极大的反社会危险性。青年人崇尚自发性、直接性、新奇性,往往过于“自我”,很难服从。因此,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青年人在诸多言行上很难与社会主流所要求的集体主义达成共识。集体主义强调责任先行,而个人主义则信奉权利优先; 集体主义提倡服从多数,而个人主义则标榜特立独行; 集体主义呼唤奉献,个人主义则追求索取。无论是出身名门的青年被存在主义情绪所笼罩,还是出身寒门的青年被虚无主义动机所劫持,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的青年往往都会以所谓“个性”、“风格”的名义展开对主流集体的挑战,在现实或者想象的反抗之中强化其反社会的诉求。
    其次,青年亚文化导致了个人价值选择多样性与社会要求统一性的矛盾冲突。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群体和个人,往往有自己不尽相同的价值选择。但一般而言,每个社会都要求个人的价值选择应该有利于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实现,这就是社会要求的统一性。但青年亚文化过分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多样性,特别是他们的“多样性”往往并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大多是价值标准迷茫和混沌的结果。由此便产生了个人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与社会要求统一性的矛盾冲突。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的文化思想、文化观念、文化模式受到了来自现实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受以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反中心主义为基本理论取向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许多当代青年在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不断张扬的同时,在价值选择上却陷入了一种无所适从的混沌状态。他们已不像20 世纪50年代和60 年代的青年那样,“要像保尔那样活着”或“应该活得像雷锋一样”,认为只要不违背和侵犯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任何行为活动都应当得到社会的宽容。在这种所谓追求“多样性”的幌子下,加上所谓“个性”、“风格”意识的驱使,他们的价值选择虽“多样”但无层次,如追求“及时行乐”,轻视奋斗和创造、注重自己的“小我”生活、不愿为社会“大我”作贡献、性观念开放和宽容、物质消费从重视实用和理性价值到重视符号价值、精神消费领域流行“快餐文化”“拼贴文化”、制度性权威下降,对制度性权威机构的信任度降低等等。
    最后,青年亚文化导致了此岸肉体价值与彼岸精神价值的矛盾冲突。任何群体和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所表征的是价值追求的指向,亦即哪些值得追求,哪些不值得追求。其中理想和信仰问题是价值目标的核心。价值目标的确立取决于人的自我认识能力,斯芬克斯之谜以神话的形式第一次确立了人类自我认识的伟大主题,人的自我认识能把此岸肉体价值和彼岸精神价值建构成符合一定逻辑的总体图景,在这个图景中,人能找到自己的出发点和目的地,目的地把人的各种能力沿着一个方向汇聚起来,形成他终身欲求的焦点和全部价值的基础。但青年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此岸肉体价值和彼岸精神价值的矛盾冲突。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青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他们对政治权威、学术权威和国家权威普遍持有一种尊重、信服、接受、崇拜乃至迷信的态度。而青年亚文化中的视觉文化、享乐主义、生命至上等等,一切契合于青春生命节奏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自我的价值和意义,导致青年自我认识能力的衰退,找不到自己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从而使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失去了方向,也使蕴涵着鲜明的超越性、终极性和理想性价值取向的彼岸精神价值出现了危机。“无聊”、“懒得去做”成为当前一些青年日常生活的关键词,正表明他们陷入了人生方向朦胧和信念归属迷惘的尴尬处境,实则表明他们陷入了自我认同的危机,这种自我认同的危机又往往使他们成为精神无所依傍的流浪儿。从现在的青年人那里,已经很难听到他们的父辈曾经慷慨激昂的理想主义话语和政治誓言,更难看到他们献身理想的壮烈行为。恰恰相反,一些青年人对虚幻事物迷恋有加,对网络、毒品、身体体验依赖有加,甚至对自残自杀行为极度随意,这都是精神流浪者人生状态的表现。

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上述价值冲突,揭示了当下的文化症候和社会疑难,至少对从想象层面上化解需要化解的当今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认知价值。青年亚文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其独特的“边缘主义”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未来任何一种可能的发展前景,有些在当时而言是消极的,但从历史发展来看则是积极的,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因为,只要将这种动力取舍得当、运用得当,那么青年亚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将可能带着“前沿文化”的荣光给社会注入活力,对社会主流文化加以“反哺”。当然,更需引起我们关注的是,青年的反叛性,又称为青春期的逆反、叛逆、情绪化、反社会性等特性,极易形成一种社会不稳定的潜流,如果任其放纵,则这种“潜流”就会逐渐发展为“暗流”、“负流”,以致腐蚀整个社会的理性智慧。所以说,对青年亚文化的正负因素及其影响,应予以充分估计,科学引导。

三、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价值整合的必由之路
    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价值冲突,真实反映了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多样化、个性化的状况,它一方面使我们这个社会告别了曾经有过的沉闷,使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以前从未感受到的价值危机——如果没有一个被青年广泛认同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没有一个对社会所有成员具有高度包容性的价值观系统,就不能将青年亚文化中蕴藏的多元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形成有机协调的统一整体,就会造成社会的分化与不和谐。
    西方文化理论家对亚文化的论述对我们不无启迪,“如果我们将要建立多元文化社会,我们就需要着手构建一种社会主义文化,其中包括各种现存进步和积极的亚文化。这种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反抗消极的传统文化,与反动和倒退的文化势不两立”[5]162-167。对当代中国而言,即是要尽快构建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观体系。为此,我们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引导、调控和整合青年亚文化导致的各种价值冲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实现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提升。
    首先,要以科学的态度理性整合青年亚文化带来的价值冲突。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运动的根本动力来自矛盾,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价值选择的过程。价值冲突既是对价值观建设的挑战,更是价值观创新和发展的契机。如果青年没有遇到价值冲突和价值迷惘,他就不会有主动接受价值观引导的愿望和动力。正是青年亚文化带来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价值观、个人价值选择多样性与社会要求统一性以及此岸肉体价值和彼岸精神价值的矛盾冲突,才使得青年在追求正确的价值观时有了直接动力。与其他文化类型一样,亚文化的影响并非总是负面的,它也有活泼、创新等值得肯定的因子,也可以承载积极健康的思想情趣。对亚文化要进行尽量不戴有色眼镜的客观分析和评价,要教育青年尽量把求知、求乐、求真、求美、求善很好地结合起来,逐步提升自己的欣赏、鉴别和批判能力,从而使埋藏在他们心中的情与理、义与利的矛盾冲突得到缓和。总之,要让青年自己学会“游泳”,让他们自己主动、快捷地游到主流文化的彼岸而不至于淹没于亚文化的汪洋大海。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对主流文化的一种防范性适应,在本质上并不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带有抵触情绪,抵触的可能只是主流文化的倡导方式。在他们看来,传统的带有指令色彩的意识形态话语意味着对个体主体意识的公式化,而他们所需要的,则是能在多元价值选择的背景下,实现青年主体意识合乎主流精神的充分表达。这就决定了对青年亚文化只能是引导而不是管理,尤其要注意引导的艺术与技巧。
在青年亚文化向社会主流文化回归的过程中,主流文化必须采用一种平民化的视角,以一种平民化的姿态与其展开平等对话并获得他们的集体认同。既要保护好青年个体个性生命精神的有机成长,又要致力于从个体到群体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整合,使当代青年尽快形成合乎主流要求的新的审美文化经验模式,也即马尔库塞和李泽厚所反复倡导的“审美的新感性”,从而铸就青年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共同文化心理基础。在这方面,可以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中礼乐中和的乐感文化质素,并吸收当代世界多元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有机营养,形成主体精神教育的合力,从而实现青年群体的“个性”与主流社会的“共性”在审美文化上的共鸣,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青年价值观体系与社会主流模式的有机整合[6]171。其次,要尽快建构符合要求的社会价值观体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表明,社会越是分化,就越需要价值观的整合。同一社会虽然可以有多个层次和多元并存的价值观,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观应当是共同的。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马斯洛曾有针对性地提出人本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他呼吁学校和教师应该追求使命感,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获得一系列的价值观念,在年轻的心灵中唤醒人类共同的价值感,使他们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和世界公民[7]92。当代中国青年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处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尽管青年亚文化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有矛盾有冲突,但并非不存在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且,随着文化的不断沟通与融合,亚文化的一些价值观会逐渐向主流文化渗透。换句话说,亚文化的某些思想观念或行为方式会逐渐被主流文化有选择地吸收和融合。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价值观体系,这个价值观体系必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融合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所有层面的价值观的综合体系,它从内容上来说要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统一以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统一。
    一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对共同价值观念、共同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关注和培养,却相对忽视了个体意志品质和独立自主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的意义和作用。青年亚文化凸显个体本位价值,彰显创新精神,这些积极方面应予充分肯定。因此,价值观体系必须调整自身的价值取向,以免丧失对现实的适应力而弱化对社会文化的主导作用。要倡导一种社会与个人、集体与个体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既要尊重集体利益,也要尊重个人利益,同时要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既要让青年了解基于个体本位的权利先行理念,更要对青年强调基于集体本位的责任先行意识。
    二是实现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统一。从表面来看,青年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与社会要求的统一性存在冲突的一面,但就本质而言,二者又是统一的。因为“统一”并非铁板一块的“统一”,而是指差异的、多样性的价值观念中所蕴藏的整体性和共性。所以我们提倡的价值观体系恰恰首先是建立在价值宽容的基础上的。只要是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以共同理想为价值目标,以艰苦创业和诚实劳动为实现手段,以公平竞争为激励机制,以遵纪守法为行为准则,以为人民服务为道德要求,所有大同小异的价值观都可以包含于其中。对这个价值观体系的维系原则上只能是引导,而非强制。要通过展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价值观的力量,不断吸引、感化青年,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目标化为青年的内在需求,成为青年个体发展的主导力量。要引导青年认识到在多元的价值取向中,不仅有层次高低之分,而且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三是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统一。过去我们总是过分强调精神的作用,相对忽视物质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青年亚文化推崇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既是对传统重精神轻物质价值观的反叛,但同时又有矫枉过正之嫌。因此,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务必摆正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位置,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注重精神生活和精神价值的满足和实现,又要注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物质价值的满足和实现。就崇尚亚文化的青年群体而言,满足其精神需求在当下尤为重要。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敏锐捕捉时代热点问题,不断生产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又受广大青年人欢迎的精神文化产品,要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有效抵制平庸、低俗、有害的精神产品生产,不断提高青年的文化消费品位。
    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的、体现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导向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集中表达和根本追求。它既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与非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区别的主要标志,也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价值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引导社会价值追求和价值方向的价值观,是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必须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亚文化价值观的关系。青年亚文化价值观是社会一般价值观中的一分子,它与核心价值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相互包容、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没有核心价值观,青年人的追求就会失去根本方向,没有青年亚文化价值观等这些普通的、一般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没有落实基础和土壤,甚至会变成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尤其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显著特征和重要品格,是体现整体与局部、社会与个人的内在统一,它在引导社会价值方向和规范社会关系时既突出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同时又关注个体权利和个人正当利益,尤其强调对个体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发和维护。这一重要品格正好呼应了广大青年期盼主流文化肯定、承认的心理诉求,必将大大激发他们主动向主流文化靠拢的热情,从而尽快实现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整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2]苏文清.青年亚文化探微[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4).
[3]胡疆锋.从“时代模式”到“结构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08(2).
[4][美]埃里克·H. 埃里克森. 同一性: 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Jordan,T.Cyberpower: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M].London: Routledge,1999.
[6]吕广利,王效峰. 青春的心理文化折射与主体精神的本源回归[J].理论月刊, 2005( 8) .
[7]邱国梁,等.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运用研究[M].北京: 群众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1 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资助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的实证研究”(编号: XJK011ADY002) 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实证研究”(编号:10YJA10082)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黄汀( 1969-),女,湖南长沙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共[1]页

黄汀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联天下
网站建设 出国劳务 技术移民 玻璃钢电力管 新娘跟妆 四川律师 素描培训 成都墙绘 激光切割 经济纠纷律师 摇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