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新闻传播学 >> 当代舆论形成与发展的途径和模式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新闻传播学
当代舆论形成与发展的途径和模式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吴飞 点击:183次 时间:2014-12-23 22:14:30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当代舆论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舆论发生途径的传统观点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进而提出了"点燃式"与"压燃式"两种途径。还归纳总结了当代舆论形成与发展的线型模式、热力学假设方程模式与动力学模式,对纷繁复杂的舆论运行情况作了一些"程式"性分析。

   

   一、舆论形成与发展的途径

   舆论形成与发展途径问题,我国学者多认为有两条,其一是自上而下的发展途径;其二为自下而上的发展途径。"所谓的自上而下是指群体中的权威机构发起而播行于一般成员之中,反之,便是自下而上。前者通常体现权威的意志,它可能与群体中多数意志划一,也可能发生冲突。"[1]本文无意对此作评价,只想换个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

   我认为科学意义上的公众舆论是指某一特定的群体或集群中大多数成员,针对他们所共同关心的事务进行公开的评议,而最终形成的能体现群体集合意志,且有一定效力的评价信息。它常常是特定的群体中成员自觉对公共事务评议的结果,带有一定的情绪因素,但更具有理性判断的色彩。所以舆论自始至终应指"下情"之反映,而非"上情"之传达。"是人民表达他们意志和意见的无机方式。"[2]当然, 我们也能看到一种"上下"合流、融合的现象,即权威机构的声音与一般公众的声音融合成为一种声势浩大的舆论运动。这是因为权威机构的意志(即所谓"上情")与公众的意志产生了共鸣。"上情"与"下情"恰好在演奏同一乐章。

   出于以上认识,并结合我国当代舆论形成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将舆论形成与发展途径归纳为以下两种情况,即点燃式途径和压燃途径。

   (一)"压燃式"途径

   "压燃式"的舆论形成过程犹似柴油机的起动过程。在柴油机的汽缸内,充满着混有柴油雾状滴的气体,当活塞将这些气体压缩到一种非常小的体积--临界体积时,气体的温度会升高,而当温度达到雾状柴油的着火点时,燃烧就会发生。

   我所指的"压燃式"舆论形成途径与柴油机的起动机制很相似,也是一种很快便发生的形式。就象汽缸内的雾状柴油被压缩到一个临界值时,几乎所有的雾滴会同时燃烧一样(我这里用了"几乎"一词,是因为,事实上不可能是全部,只能是接近全部的一个数值。柴油机排气管中所排出的黑烟就是柴油滴未能全部燃烧的结果)。这种舆论形成方式也是几乎所有(即大多数)公众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对他们所关注的事务进行各种各样的评议活动,从而很快出现一种公众舆论。

   汽缸内体的燃烧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一,柴油必须呈现细小的雾状滴形态且与空气充分混合;其二,气体必须被压缩到临界体积。对于舆论运动而言,"压燃式"途径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有引发性事务--公共事务,而这个事务与公众的利益关系极为密切。其次,公众的注意力很集中,对公共事务的发展去向极为关注,或者说有高度自觉的公众。

   以1976年10月"四人帮"粉碎后立即在全国形成的举国欢庆的舆论为例。"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和高压政策已严重地影响了全国人民的生活,"四·五"运动的爆发,表明人民对"四人帮"的淫威已忍无可忍了,人民盼望着推翻他们。换句话说,此时的人民群众已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公众,就像汽缸中雾状的柴油,一俟条件成熟就可能爆发。所以,一当"四人帮"被推翻,便立即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迅速形成万民欢庆"四人帮"垮台的舆论热潮。

   (二)"点燃式"途径

   众所周知,一堆柴火,即使很干燥,如果不点燃,它一般是不会自动燃烧起来的。有时舆论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柴火一样,需要有一个"点燃"和不断"引燃"的过程。我将这种需要"点燃"的舆论形成过程,称之为"点燃式"途径。

   "点燃式"途径与汽油发动机的原理有相近之处。汽油机起动时与柴油机起动时有相似之处,即汽缸内亦充满了雾状汽油,并被活塞压缩到一个很小的体积。但这时尚不是自动燃烧,还需要点火引燃。这些被压缩接近燃点的雾状汽油,如果没有点燃系统的协助,汽油发动机的起动过程就不能顺利完成。

   就舆论活动而言,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某一问题或事件的发生还没有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或者虽然注意到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之时,因为此时这一公共事务的利害关系还没有被大多数的公众认识清楚,因而,围绕这一事务尚不能形成舆论信息场。但这一公共事务毕竟与公众的利益相关联,只要其重要性被一类似于舆论领袖式的人物所揭示出来,舆论也将会连步而至。这些舆论领袖对公共事务重要性的揭示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舆论的"点燃"过程。

   以围绕"企业破产法"这一问题,最终形成大规模的舆论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其形成与发展就有一个"点燃"的过程。早在1983年前,曹思源就多次提出制定企业破产法的建议, 但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1984年2月20日,《嘹望》发表了曹的文章, 首先将企业破产法问题公开展示在人们面前,终于促成了人们在1986年形成了一个呼吁制定"企业破产法"的舆论热潮。上至人大常委,下至普通的平民百姓(当然,大多数是企业管理人员和其它知识分子)。据统计,从1986年6 月至12月,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17、18次会议审议破产法的7 个月内,对企业破产法研讨的舆论文章高达326篇,平均每天1.5篇。这些材料所介绍的知识、所提供的事实、所阐述的见解,对企业破产法的最终制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企业破产法"之促成舆论的形成,与曹思源等有识之士的倡导、"点燃"是分不开的。但它形成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企业破产法"的诞生与否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关联。所以,曹思源所揭示的问题一旦摆在人们面前,便很快得到许多人的关注,并加入这一问题的探讨评议的行列。

   乍一看来,我所述的"点燃式"途径与前文所说的"自上而下"式没有多大差别,似乎都起始于少数权威人士或权威机构之意见,尔后播行于一般公众之中。其实不然。"点燃式"与"自上而下"式有如下区别:

   其一,"自上而下"式,所注重的是少数权威之意志,而未涉及一般公众的态度。而"点燃式"则强调了公共事务对于一般公众的重要性,指出公众应是可以"点燃"的"柴火"。其二,"点燃式"途径中的"点燃"者,其实并不一定是权威者,他可以是对公共事务较早认识的一般公众。其三,强调舆论的"点燃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个别别有用心者的鼓动而造成错误舆论。

   二、舆论形成与发展模式

   模式是对现实事物运行机制的直观简洁的描述,是一种理论的简化形式。虽有冒简单化、丢失细节的风险,但许多学者仍乐于为此。因为,一个好的模式具有构造、解释、启发、预测等多种功能,可以向人们提供某一事物的整体形象和明确的信息,便于人们对事物作简洁直观的了解。

   一般认为,模式的建立从两方面考虑:一为结构性模式,另一种为功能性模式。前者是对事物内、外在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线条式勾勒;后者侧重于分析构成事物各联系因素间的动力耦合过程,以显示出这种耦合的强度、方向等。正是基于以上认识,下文将提出舆论形成与发展几种模式。

   (一)线型模式

   线型模式揭示的是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的一种结构性模式。

   对于舆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多有论述,如罗素的三阶段说,鲍尔的三阶段七步骤说,刘建明的四阶段说,等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舆论形成与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但似乎都嫌不足。以1960年鲍尔提出的三阶段七步骤说为例:鲍尔认为,舆论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是公众议论阶段,这时各种意见在各地初级团体中分散形成;第二是公众争论阶段,此时,新形成的意见转到大的、次级团体之中;第三是有组织地决策阶段。鲍尔又将这三个主要阶段细分为七个步骤:①许多散在各处的个人意见从不同来源吸取思想,并开始对某一社会问题关切起来;②一些有组织的群体对这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法;③当一个有组织的反对派出现时,一类公众最后形成了;④反对派在了解内部问题并组织起来后,转而向中立态度的人寻求支持;⑤作为评议和争辩产物的舆论形成;⑥舆论要求政府和机构采取决策行动;⑦最后,对这一问题负有责任的人们采取行动,作出权威性的决定。

   鲍尔揭示了舆论的萌芽往往先在初级团体中产生这一规律,强调了初级群体、小团体在舆论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这无疑颇有见地。但也应看到,鲍尔没能揭示舆论领袖和传播媒介在舆论形成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因此,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探讨。

   结合当代舆论运动的特点,我认为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①前舆论状态或叫舆论待发状态。我们知道诸如经济、政治、文化观念以及公众的态度、固定成见、集群或群体心理等对舆论生成起着制约作用。正是这些基本要素构成了舆论活动的空间。它们共同决定着舆论的基本走向。舆论生于兹,而又沿着这些因素的"作用合力"方向前进。我们就将这一舆论活动的空间状态称之为前舆论状态或叫舆论待发状态。

   ②舆论的初燃状态。公共事务的发生,首先投入更多关注的是我们称之为舆论领袖和舆论人。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之下,有关公共事务的信息,首先在他们所在的小群体或初级群体内引起关注,许多公众根据自己的体验和基本价值、利益取向对此作出最初的判断,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个体意识--即"私见"。这里,"私见"纯粹是由个人的愿望和基本态度决定的。

   恩格斯曾指出:"愿望是由激情或思虑来决定的。而直接决定激情或思虑的杠杆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可能是外界的事物,有的可能是精神方面的动机,如功名心,对真理和正义的热忱,个人的憎恶,或者甚至是各种纯粹的个人怪癖。"[3]"私见"的形成是公众个人对公共事务的最初反映,一般不是在他人授意或一定社会组织指挥下产生的,也没有考虑到群体的压力。所以"私见"往往所代表的是公众真实的意愿,它显示的是真正的舆情。

   所谓的舆情,就是公众按其自觉期望的目的对公共事务所作出的个体评价状态。这种个体意识是公众思想、愿望、精神、要求的总括,"固非武力,亦非金钱,仍有主义之人民意志也。"[4]

   在舆论的初燃状态中,最活跃的是公众为了解有关公共事务的真实情况而进行的广泛的消息情报交流。接着,在一些小群体、初级群体内出现舆论圈。由于舆论人社会角色的多样性和舆论人进一步扩大交流范围,舆论圈将以辐射的方式和向四周扩散,使个人意见讨论评议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③舆论的生发、形成与壮大。随着舆论圈的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公众被吸引到公共事务的周围,他们的评议争辩活动,将舆论运动推向一个更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中,细小舆论圈被融合进更大范围的舆论波中,各种次级群体内意见论争热烈,并逐渐取得意志的基本统一。但社会上众多的群体间意志的交锋仍然很剧烈,这时群体规范、集团压力和其他的群体行为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这样,通过各群体间、群体内成员间的论争或论战,以及舆论领袖的指导与综合,社会上的意见逐渐分化成多数人意志和一个或多个小数派的意志,舆论的主流逐渐明确。可以说舆论至此已基本成熟。

④权威机构或权威人士介入。凡是一种影响较大,触及较多人利益的舆论活动,也触及到一些权威机构(集团或个人)的利益与地位时,权威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权威将依照自己的利益、价值所在,通过他们所能利用的各种传媒手段,如大众媒介、文件等,表明自己的意志。

   这时又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权威的意志与社会上多数公众所持的意志一致。这样,大多数公众的意志会获得更大的权威性;二是两者的意志间有一定的差距,甚至根本不相容。这又会导致如下的几种可能的出现:①大多数的意志屈从于权威的意志而不了了之,或转入隐伏状态;②大多数公众所持的意志,携众人之力向权威冲击,使权威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意志;③权威意志与大多数公众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的调和,从而出现一种新的意志形态。

   舆论的这种发展过程,似乎正合于恩格斯的一段名言:"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在历史上活动的许多个别愿望在大多数场合下所得到的完全不同预期的结果,……往往是恰恰相反的结果……"[5]权威介入的目的自然在于控制舆论。然而, 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规律性,并不仅仅看权威的"脸色"行事。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权威介入阶段并不一定固定在第四阶段,它有可能提前,也有可能延后,也有可能自始至终并不出场。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只要触及到权威的利益,权威一般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介入其中。

   ⑤舆论的自我超越--过渡到社会行动。这是舆论形成与发展的最后阶段。从舆论自身的本质看,它完全属于社会意识范围之内。它是一种基于对现实事件和问题的观察、思考和意见。"但是它的过程并不单纯仅仅是产生、形成、发展到传播的'从意见到意见'的圈圈,不是自我封闭的循环,而是整个社会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必要环节。"[6]这个环节是一个把社会存在与时代精神联系起来的中介。

   现实问题和其他与公众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引起普遍关注到形成大体一致的看法和意见的发展进程与最终结果,不管是否符合权威者的意愿,不管是否获得他们的支持或肯定,公众总是要在行动上努力表现出来,总是要采取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实践行为。因为舆论行为的本身,并不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人物--的动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整个民族或其他利益集团的动机。因而,舆论"注定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花",而是持久的、旨在改变某些现实状况的有目的的行为。

   至此,我们可以建立如图一所示的线型模式:

   图一:舆论形成与发展进程的线型模式

   这个线型模式,只能是粗线条的勾勒。其实,舆论运动的每一个阶段,又有其具体的发展进程和其特定的结构与功能。单是这一个模式,远不能清晰地展示舆论运动的全貌,故需其他模式补充之。

   (二)动力模式

   恩格斯1890年给约·布洛赫的信中有言,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许多单个的意志相互冲突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那样。"这样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实。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7]

   舆论无疑也是无数个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历史事实",它的形成与发展也必然要遵从恩格斯所揭示的这条规律,即它同样是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的总的结果。

   如果以此来表示舆论形成与发展机制,那么,组成这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力",该如何表示呢?我认为可从两方面考虑:(1)是促成舆论生成发展的内在动力,如公众个体的心理作用力、舆论群体的作用力;(2)是外部环境作用,如社会控制力、社会结构性张力等等。 图示如下:

   图二:舆论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学模式

   细究之,我们会发现上面所建立的这个模式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从公众对公共事务的最初反应到舆论的最终形成的过程尚不清楚,所以有必要将这一过程从模式中"切"出来,进行显微放大。这样,我们会得到图三。

   图三、舆论形成过程放大示意图

   由社会结构性张力(即由于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以及自然灾害等社会因素造成社会上一部分人产生的一种由心理失衡所引发的一种作用力),在一定条件下,将成为公众所关心的公共事务(是舆论生成的诱发因子)。紧随其后,将会出现纷扬的个人评议性信息网。从某种意义上说,舆论的最终形成,不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意见上升和扩散所致,而是每个单个人的意见的总的合力的结果。如恩格斯所言:"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8]换一句话说,公众的单个意志是舆论形成与发展的起点,舆论的最终表现虽不一定会合于每一意志,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个别意志等于零。舆论的最终结果是这无数个别意志的"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9]

   (三)热力学假设方程模式

   在建立这一模式前,先让我们接受几个概念:

   ①社会结构性压力:它是指某些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如经济滑坡、物价上涨、自然灾害、治安问题或政治、文化观念等社会因素,对社会上一部分或全部人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我们用符号"P"表示。

   ②社会心理承受力:所谓社会心理承受力,是指社会或者一社会群体、个人承受外界刺激所产生的社会性心理紧张程度。 我们用符号"U"表示。这里的心理承受力,不是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力是已经承受到的压力,而心理承受能力是指可以承受的压力的限量。社会或群体、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可能会很大,但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或社会集团对外界刺激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个极限,便会出现异常现象,如个别人的失常,社会上带有破坏性的集群行为等。

   ③公众的关注热烈程度:这是所指的公众关注热烈程度是指公众对某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总称为刺激性公共事务--所投入的关心程度。就全社会或某一社会群体而言,关心的人数越多,我们说关注程度高。反之,则低。我们用符号"T"表示。

   ④舆论强烈程度:是指舆论形成的规模(包括所涉及的人数和区域)与对社会的冲击程度。规模越大、冲击程度越高则表示舆论强烈程度越高。我们用符号"S"表示。

   理论物理学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孤立系(isolateds ystem )或开放系(open system)当经过长时间后, 皆达到一种"不再随时间改变"的态。UNKNBECK称之为势力学第零定律。如一杯热水,置于一关闭室中,将先冷却而达到温度不再降低的态。同样,我们可以把社会或某一社会群体也看成是一个系(system),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假设这一系也趋向于达到一种稳定平衡的"态"呢?姑且将这一稳定平衡之态用常数"K"表示之。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假定方程式:

   方程式(Ⅰ)表示:社会心理承受力"U "与社会结构性压力和公众对刺激性事务的关注热烈程度"T"的乘积"P·T"呈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关注热烈程度越高,或社会结构性压力越大时,社会心理承受力也越大,当这种承受力尚未突破承受能力极限时,社会将保持在K--即常数状态。

   然而,如前所述,社会心理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一旦社会心理承受力超过某一极限值时,便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我们认为,纷纷扬扬的舆论正是社会心理承受力的接近这一极限值的标志。

   一般认为,当心理压力达一定值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常常感到不安,似乎心中有个"结",必欲解除心中这种压力而后快。"说"便是人们渲泄这种不快的最直接方便的手段之一。这就是每当人们心中郁结难解,总要找人倾吐一番或大哭一场的心理机制。正是因为"说",使得社会传通与交往得以实现,也为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石。

   同样,社会或某一社会群体也有解除这种社会性心理压力的需求。为解除公共事务所引发的社会心理紧张,社会成员通过各种交流手段,最终形成解除这种心理压力的一致性意志,舆论也相随而生了。我们知道,舆论强度与社会心理承受力呈正相关,我们也可以用另一方程式表示:

   即      S∞U…………………(Ⅱ)

   也就是说,当U趋近于某一基数时,会出现舆论现象;而U值越高,则舆论的强度S也就越大。但是,舆论一旦达到某一程度, 便会导致社会行为,社会也不能保持稳定的"K"了。

   为验证我们所建立的热力学方程假设模式,且让我们以"四·五"运动的舆论运行情况分析之。

   "四人帮"反党集团的长期反动和高压专制手段,使人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人民大都有解除这种心理压力的需求。但"四人帮"的高压统治使人们不能公开表示自己的真实意愿。周总理的逝世无疑成了舆论总爆发的导火线。在"四·五"运动之初,上海、南京街头出现了许多反对"四人帮"反党集团的大字报、大标语。随之而来的3月20 日,北京市总工会29名同志抬着花圈带着悼词向天安门广场进发的活动又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29名同志每天接到600多次电话、300多封信支持他们的意见,赞扬他们的行动,表明公民的关注热烈程度"T "值极大的提高。根据我们的假设方程(Ⅰ)P·T/U=K,我们得知U值也必然随之增大。而又根据方程式(Ⅱ)S∞U,我们将不难得到舆论的强烈程度也必增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规模的舆论的出现也自然是必然的结果。

   以上是笔者对当代舆论形成与发展的途径与机制问题的初步分析,由于水平有限,不免有失误处,还望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注释: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420页。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法律出版社,1958年版,第12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24页。

   [4]《朱执信集》上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43-244页。

   [6]张达芝:《新闻理论基本问题》,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75-176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78页。

   [8]同上,第479页。

   [9]同上,第478页。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基础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

共[1]页

吴飞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