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史学 >> 一个半世纪来毛公鼎研究史回顾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史学
一个半世纪来毛公鼎研究史回顾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梁丽红 点击:4657次 时间:2010-6-10 23:02:38
在金文的研究领域,毛公鼎是一颗耀眼的明珠。首先,毛公鼎是青铜器中的重器,它器形虽小,外形亦不甚华丽,但内刻三十二行铭文,共497个字,是迄今所见先秦青铜器中字数最多的一件;其次,毛公鼎铭文具有典型性,它的文体特征与常见的铭文有所不同,不落入俗套,整篇铭文分五段论述,每段以“王若曰”或“王曰”开头,每段一个主题,内容丰富;再次,铭文记载的是当时社会历史第一手的宝贵材料,对古文字学、历史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术价值极高。毛公鼎自清末道光年间出土以来,已有一个半世纪的研究历程,总体上可划分为四个研究阶段:清末、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至今。
    一、清末毛公鼎的研究概况
    毛公鼎于清末刚一面世,立刻就引起当时学界的重视,许多学者著文论述,凡研究金文的专著中都少不了毛公鼎。不过,基本以考释铭文为主,其他问题则很少涉及。
    文字释读。陈介祺是第一位给毛公鼎做释文的人。陈氏精通古文,故购得毛公鼎后,先拓后释。他在《毛公鼎释文》(载陈育丞:《簠斋轶事》,《文物》1964年第4期)中直接对应铭文写出释文,不识之字则照原文摹写。现在看来,他的释文已经把铭文中的大多数字释出,或许是一时疏忽,竟然漏释了一行字,并且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难度高的字大多阙疑。但这毕竟是毛公鼎的第一篇释文,陈氏有开创之功。后来,陈氏又在参考徐同柏和许瀚的释文后,五易其稿,于1871年写成《周毛公鼎考释》,惜未刊行,难以得见,后由其后人捐献给国家(据陈育丞《簠斋轶事》记载现藏于国家文物博物馆研究所)。继陈介祺之后,徐同柏和许瀚是较早对毛公鼎进行研究的学者。据记载,徐氏首先是从陈氏处获得毛公鼎的拓片(徐士燕:《岁贡士寿臧府君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35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之后依据铭文拓片通篇写出释文。与陈氏不同的是,徐氏还对铭文中的疑难字句进行解释,并注重与典籍相互印证。徐氏的释文收录在《从古堂款识学》(《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9册,北京图书馆2004年版)一书中,并为吴式芬《攈古录金文》(《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7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所转引。许氏的研究成果则收录在其专著《攀古小庐古器款识》(据陈继揆:《毛公鼎旧事(上)》,《文物天地》1991年第6期)中。此后,孙诒让、吴大澂、刘心源等学者亦参与了对毛公鼎的研究。孙诒让的研究成果收录在《古籀拾遗》(《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9册)一书中。在通篇释读的基础上,孙氏也对部分疑难字句进行了考释,释文中不识之字以“□”代替,未摹亦未隶定的字,下注“未详”。孙氏后来又在其专著《古籀余论》(《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9册)中对《古籀拾遗》中的一些观点有所修改和补充。吴大澂的研究成果收录在《愙斋集古录》(《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14册,北京图书馆2004年版)一书中,刘心源的研究成果收录在《奇觚室吉金文述》(《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11册,北京图书馆2004年版)一书中。与孙氏类似,吴氏和刘氏也是在通释的基础上,夹以单字句的考证。针对刘氏的研究,郭沫若《毛公鼎之年代》(《东方杂志》28卷13号,1931年)曾评价说:“王(引者按,指王国维)于刘(引者按,指刘心源)摒之不论,缘刘所得本自有限,其说解每病支离,且时不免抄袭也。然于此器亦间有一二字释得其当者。”此外,方濬益和其子方臻杰亦对毛公鼎进行过研究,容庚云:“方濬益得潘祖荫覆刻本,命其子臻杰为释文,自为考证,无甚心得,书未印行,世人鲜得寓目”(转引自孙稚雏:《毛公鼎今译》,《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方氏在金文方面的研究成果仅见《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16-18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一种,惜未收入有关毛公鼎的研究内容。
    著录。陈介祺亦是第一位对毛公鼎进行著录的学者。据记载,他将第一篇毛公鼎释文装裱成条幅,上为“四靴形”铭文拓片,中为释文与后记,下为器形,一足在前,两足在后。(陈继揆:《毛公鼎旧事(上)》)此后,吴大澂的《愙斋集古录》和刘心源的《奇觚室吉金文述》均著录有毛公鼎器铭拓片。据笔者观察,吴、刘二人所用乃同一石印本。两种拓片的字体均清晰可辨,但打乱了原有的行款。刘心源说他的拓片是得自胶州柯劭志,云“原式行数不可知也”。此外,吴式芬的《攈古録金文》和徐同柏的《从古堂款识学》二书中均著录有毛公鼎铭文摹本,但非为一版,吴氏的摹为76行,徐氏的摹为96行。这两种摹本的字体临摹均较为精细,基本保持铭文字体的原形。
    清末是毛公鼎研究的初始阶段,王国维曾对这一时期各家的研究进行过作总结性评价,总体上还是肯定的态度,云:“一时学者竞相考释,嘉兴徐寿臧明经(同柏)、海丰吴子芯阁学(式芬)、瑞安孙仲容比部(诒让)、吴县吴清卿中丞(大澂)先后有作,明经首释是器,有凿空之功,阁学矜慎,比部闳通,中丞于古文字尤有县解,于是此器文字可读者十且八九。”(《观堂古金文考释五种》,《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20册,北京图书馆2004年版)
    二、民国时期毛公鼎的研究概况
    经过清末初始阶段的研究,毛公鼎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正如郭沫若《毛公鼎之年代》所言:“惟铭之可读者虽云十且八九,然其中未得读者之十一二,每居文中枢要地位,而已得之八九亦复饶有可商。故器之出世虽已多历年所,其全铭实未能得其通读也”。进入民国时期,随着郭沫若、容庚、于省吾、商承祚等金文大家的积极参与,毛公鼎的研究进入一个更广泛、更深入的阶段。在文字释读、著录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考证三个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
    文字释读。吴闿生的《吉金文录》(南宫邢氏刻本1933年版)、刘体智的《小校经阁金文拓本》(1935年版石印本)、郑学敩的《独笑斋金石文考》(1927年版石印本)、柯昌济的《鞾华阁集古录跋尾》(1916年版铅印本)、商承祚的《毛公铭释》(《古器物铭释》,中大油印本1927年版)、张之纲的《毛公鼎斠释》(1934年版石印本)等著作中都收录有毛公鼎铭文的考释,各有所长。容庚、高亨、于省吾等均为毛公鼎做了集释。容氏的《毛公鼎集释》对毛公鼎的研究概况做了系统的整理,集合各家的观点和意见,还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惜书未刊行,难以得见。对容氏的研究成果,孙稚雏《毛公鼎今译》评价说:“容庚先生爰综众说,别为《集释》,详出土之时地,评诸书之得失,引经籍以比勘,译彝铭为今语,自是集大成之作,惜稿未刊行。”高氏的《毛公鼎柬注》(《志林》1942年第3期)和于氏的《毛公K1S809.jpg鼎铭》亦均具有这种优点。这一时期,最值得称道的是王国维和郭沫若两人的研究成果。王国维的《毛公鼎铭考释》,在考释之前先为此文作序,讲考释铭文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为后来学者做指引。王国维在每句铭文后都详加注解,注重引用典籍互证,更为重要的是王氏还引用其他铭文与鼎文互证,这是金文研究方法的一大进步。王国维成绩斐然,释出“疾”、“乂”、“膺”、“勤”等字,结论基本可信。郭沫若《毛公鼎之年代》论及王氏的研究成果时说:“王释后出,自能综集众美而纬以新知。”郭沫若此文乃集大成之作,先对诸学者为毛公鼎做的释文进行评论,颇为中肯。郭文先为铭文做考释,对疑难字、句进行解释,颇有所得,释出“将”、“甹”等字,大多成为定论。另,郭氏又在《两周金文辞大系》(《郭沫若全集》第八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对毛公鼎的铭文进行通释,通假字则以小一号字注出,释文后又重申鼎的年代为宣王时期,并对重点字进行解说。其他学者如邹安、黄公渚、陶北溟、吴宝炜、陆和九以及日人林泰辅等对毛公鼎亦作过一些研究工作,但影响不是很大。邹安、黄公渚、陶北溟三人在其专著中收录的释文相同,邹氏在《周金文存》(广仓学宭影印本1918年版)中,先列出通释,在疑难字句下面列出序号,后面则一一解说,开启现代做注的新格式。黄氏在其专著《周秦金石文选评注》(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中有关毛公鼎的研究乃是转引邹氏之说。陶氏的《旧云盫金文释略·毛公鼎》(《古学丛刊》第2期,1939年5月)与邹氏的注完全相同且晚出,疑为抄袭之作。故对陶氏之作,孙稚雏《毛公鼎今译》云:“诠释前人之说甚多,然皆未言明。”对吴宝炜的《毛公鼎正注》(石印本1930年版)一书,孙稚雏评价说:“征引仅吴大澂一家之说,反附释证十二字义,实如容师所说‘十九讹桀,其荒陋视刘氏殆有过之’。”陆和九的《中国金石学讲义》(北京图书馆2003年版)中收有毛公鼎的全文通释,但未作任何解释。日人林泰辅《毛公鼎铭考》(《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0卷116期,1930年)一文分六段讲解,其中多沿袭前人之说,创获不多,译者明朝在文末加按语:“林氏此释,大都沿袭徐孙二吴成业,间下新义,亦多未安”。
    除全文通释的文章外,这个阶段更出现了许多单字考释和词句解释的文章,如戴家祥的《K1S810.jpg字说》(《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1卷125期,1930年)认为“K1S811.jpg”乃从“目”从“矢”的“K1S810.jpg”字,与“眣”声通,在铭文中读为“K1S812.jpg”,基本上为后人所接受。唐兰的《论彝器中的“休”字》(《申报》1948年2月14日)详细分析了“休”这个金文中常见字的含义,提出个人的见解。王国维《释辪》(《观堂集林附别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中列出了金文中“辪”字的辞例,以为当为治理之意;《释K1S813.jpg》(《观堂集林附别集》)认为“K1S813.jpg”乃“茀”之本字。杨树达的《积微居金文说》(中华书局1997年版)中有四篇关于毛公鼎的文章,主要探讨鼎文中的难句,注重与典籍的互证。他的《诗对扬王休解》(《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年版)借助《诗经》中的“对扬王休”一语来阐述金文中的“对扬王休”之意。陈小松的《释毛公鼎取征——〈周礼〉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新证之七》(《中央日报·文物周刊》1947年8月)认为“K1S814.jpg”字乃“征”字,并以鼎文证《周礼》,这充分体现了地下考古材料的重要性,以之来证古籍,这也是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的具体运用,值得借鉴。陈梦家的《“王若曰”考》(《说文月刊》第4卷,1944年)、董作宾的《“王若曰”古义》(《说文月刊》第4卷)中论述了“王若曰”的来源与含义。郭沫若《〈毛公鼎之研究〉追记》(《东方杂志》第28卷16号,1931年8月)为毛公鼎之年代又增一新证,并为个别字的解说增添了新的证据。
    著录。邓实的《簠斋吉金录》(风雨楼影印本1918年版)著录此鼎的铭文拓片,是两片拓,接合之痕明显,重字现象较为严重。刘体智的《小校经阁金文拓本》著录鼎的铭文拓片,为“四靴头式”,有重字出现,但较邓氏所著录拓片重字少。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中华书局1983年版)著录的拓本是一行一行的拓下来,改变了铭文原有的的行款。吴其昌的《金文历朔疏证》(《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l册,北京图书馆2004年版)著录铭文的拓片及其器形,铭文拓片为“四靴头”式,但第三片上部极不清晰,器形图也由于施墨过多,花纹不清晰。陆和九的《中国金石学讲义》收有毛公鼎铭文的摹本,部分笔画不准确,气势也有所逊色。郭沫若《毛公鼎之年代》中著录毛公鼎的铭文拓片及器形,其拓本为最佳的“二片拓”,清楚明了,行款均匀,字体基本保持原状,器形图为两耳三蹄足,沿下一圈纹,两足在前,一足在后。另其《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郭沫若全集》第7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著录了铭文的拓片及器影,与上述拓本稍有不同,但也是最佳的两片拓,无接合重字之陋。所著录器影也是较早的一种器形照片。
    其他相关问题的考证方面。王国维的《毛公鼎跋》、《毛公鼎考释序》(《观堂集林附别集》)讲到鼎文与某些器铭相近之处颇多,并介绍考释古文字的原则,为后人所借鉴。吴其昌在其专著《金文世族谱》(《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第2册,北京图书馆2004年版)中收录金文中所见的毛氏家族的成员,为毛氏家族在西周时期的情况梳理出一条明线。郭沫若的《周官质疑》(《金文丛考》,《郭沫若全集》第5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一文中利用毛公鼎等多种青铜器铭文与《周礼》中记载的官制相对照,并对部分传统认识提出了质疑。郭沫若的《毛公鼎之年代》创见尤多,从鼎的形制与花纹、《尚书·文侯之命》的年代、铭文的时代背景、鼎的出土地、时王的特征等五个方面来论证毛公鼎是宣王时期器,论证严密,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针对郭氏的论证过程,吴其昌在《驳郭鼎堂先生之毛公鼎之年代》(《金文历朔疏证》附录中,共列十三条证据,加以驳斥,以鼎为成王时期器。温廷敬的《毛公鼎之年代》(《史学专刊》第1卷3期,1936年)一文先罗列前人之说,论其优劣,后列五条证据,证明鼎为穆王初年器。
    三、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毛公鼎的研究概况
    经过民国这个发展的时期,许多大的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故新中国成立之后,针对毛公鼎的研究趋向细化,全文通释减少,单字、句考释增多,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来讲:
    在文字释读方面。此时参与毛公鼎研究的学者主要有陈梦家、洪家义等人,陈氏的研究成果收录在《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版)中,文中先对鼎的出土、流传、形制等作了简单介绍,接下来对毛公鼎的全文分段进行解释,并在后记中论及鼎的年代,定为夷王时期器。洪氏的《金文选注译》(商承祚复印本)先通释毛公鼎的铭文,后又针对单句进行考释,均有所得,最后还做今译,这是以前诸家未做过的工作,有开创之功,其中很多解释为后人所借鉴。该文文末还对鼎的出土及现藏状况等问题作了介绍,对鼎的形制及铭文中所反映的社会性质及历史史实等做了研究。高鸿缙所作《毛公鼎集释》一文集前人之研究成果于一,或批判接受前人的观点,或发挥新的看法。李棪在其专著《金文选读》(龙门出版社1969年版)中对铭文进行了通释,但未加任何解说。
    此时,单字考释及字句解释方面的文章主要有,平心的《甲骨文及金文考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认为毛公鼎中所赐物“K1S815.jpgK1S816.jpg”乃是《诗经》中的“约革”。于省吾的《“王若曰”释义》(《中国语文》1966年第2期)一文针对“王若曰”一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唐兰在《毛公鼎“朱韨、葱衡、玉环、玉瑹”新解——驳汉人“葱珩佩玉”说》(《光明日报》1961年5月9日)中在考释文字的基础上,从字形、字义两方面对毛公鼎中所记的“朱韨”、“葱衡”、“玉环”、“玉瑹”四件物品进行了解释,注重与典籍进行比较,同时对旧说进行了修正。沈文倬的《对扬补释》(《考古》1963年第4期),林沄、张亚初《对扬补释质疑》(《考古》1964年第5期)针对“对扬王休”一语的含义进行探讨。
    其他相关问题的考证方面。董作宾的《毛公鼎考年》(台北《大陆杂志》第5卷8期,1952年)一文从文字、成语、礼制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毛公鼎为西周初期器。谭旦冏的《毛公鼎之经历》(台北《大陆杂志》第5卷9期,1952年)对毛公鼎的流传作了介绍。杨绍莹的《宗周钟、散氏盘与毛公鼎所记载的西周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1年第4期)在通释鼎铭的基础上,对相关史实进行了研究。唐兰的《怀念毛公鼎、散氏盘与宗周钟——兼论两周社会性质》(《光明日报》1962年2月2日)一文通过对包括毛公鼎在内的几件器铭的研究,对西周的社会性质进行了探讨。李棪在《金文选读》一书的序言中也有对毛公鼎时代的探讨,认为是厉王时期器,并对张之洞以毛公鼎为伪造的这一看法进行了驳斥。陈育丞的《簠斋轶事》一文讲述了毛公鼎的最初拥有者陈介祺与毛公鼎的一些故事,并收录了陈介祺为毛公鼎做的第一篇释文。
    四、20世纪70年代至今毛公鼎的研究概况
    经过前面三个时期众多学者的努力,毛公鼎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毛公鼎的研究开始“退热”,主要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毛公鼎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历程,基本问题大多已经解决,即使再花时间和精力也很难见到成果。其次,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很多新文物的不断面世,吸引了学界的注意力。总结这一时期的研究情况,其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文字释读。此时对毛公鼎铭文进行考释的学者主要有白川静、唐复年、余化龙、秦永龙、马承源等。白川静的《金文通释》(中村印刷株式会社1976年版)中涉及毛公鼎的研究,此文前面有一个简明的研究史回顾,罗列了当时器名、出土、时代、收藏、著录及研究情况,并且提出自己对铭文的独到见解。唐氏的研究成果收录在《金文鉴赏》(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中,先是铭文的通释,后对重点字、句都单独解释,多继承其父唐兰之说。余氏《毛公鼎铭文通释》及秦氏《西周金文选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马氏《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均收录铭文考释,对鼎文的疑难字句进行解说。孙稚雏在《毛公鼎今译》一文中,对鼎文进行白话翻译,文中还探讨了鼎的时代,集众人之说,经过比较,认为鼎为厉王时器。唐复年《毛公鼎斠补》(《第二届中国国际古文字会议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及文学系1993年版)对此鼎的疑难词句发表新的看法。罗福颐在《三代吉金文存释文》(问学社1983年版)中直接释出毛公鼎铭文,并无多说。
    此时,单字考释及字句解释方面的文章主要有,于豪亮的《说“引”字》(《考古》1977年第5期)乃经典之作,纠正前人之误,现已成为定论。沈文倬的《K1S817.jpgK1S818.jpg》(《考古》1977年第3期)以金文中常见的“K1S819.jpg”字为“K1S818.jpg”字。祝瑞开的《释“爰”、“寽”》(《人文杂志》1981年第5期)对“爰”、“寽”二字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马承源在《说K1S820.jpg》(《古文字研究》第12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中指出“K1S814.jpg”字见于许多铭文中,马氏在此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考释,释为“K1S820.jpg”字。秦建文的《金文“扬”字形义考》(《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从形、义两方面对“扬”字进行了考释。唐兰《“弓形器”(铜弓柲)用途考》(《考古》1973年第3期)中以为鼎文中的“金簟弼”乃是在驰弓时束缚在弓里以防弓体损伤的,它有竹制的,也有铜制的。沈文倬的《有关〈对扬补释〉的几个问题——答林沄、张亚初二同志的质疑》(《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针对上一时期继续探讨“对扬王休”的含义。刘运兴在《毛公鼎铭文“康能四或俗我弗作先王忧”考释》(《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一文中,对鼎铭中“康能四或俗我弗作先王忧”这句纷争已久的铭文进行了探讨,在梳理众说的基础上,谈了自己的新观点。
    著录。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著录器形的照片,《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4年版)既著录铭文拓片,又著录铭文的摹本,拓片为最佳本的两片拓。刘阶平的《陈簠斋先生与毛公鼎》(《故宫文物月刊》第1卷20期,1984年)著录鼎的拓片,乃当初陈簠斋之作。秦永龙的《西周金文选注》、唐复年《金文鉴赏》及《毛公鼎斠补》著录器铭均为两片拓。杨新、张临生《国宝荟萃》(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著录三张器形照片和一张铭文的拓片。《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铭文拓片选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均著录器形图及铭文的拓片。《中国青铜器全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著录毛公鼎照片及铭文的拓片,为最佳的两片拓。胡自逢的《周金文选》(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版)著录铭文的摹本。
    其他相关问题的考证方面。张光远的《西周重器毛公鼎》(台北《故宫季刊》第7卷2期,1973年)驳斥了个别学者以毛公鼎为伪造的谬论,同时还讲到鼎的出土和流传。万家保《毛公鼎的铸造及相关问题》(台北《大陆杂志》第60卷第4期,1980年)一文中对毛公鼎加以铸造学的专门考证,这是前人所未涉及的。张光裕的《论两篇伪作的毛公鼎铭文》(台北《书目季刊》第8卷4期)指出现存毛公鼎拓本中有伪作的,提醒学者认真辨认。刘阶平《陈簠斋先生与毛公鼎》(台北《故宫文物月刊》第1卷20期,1984年版)讲述了鼎的流传、拓本、铭文等问题,其中收录许多学者的毛公鼎拓本跋,很有价值。陈继揆《毛公鼎旧事(上)》、《毛公鼎旧事(下)》(《文物天地》1992年第1期)对鼎的出土、流传、拓本、铭文考释、时代等方面均有论及,比较全面。宋伯良的《毛公鼎的收藏家》(《纵横》1996年第8期)对毛公鼎的流传史和收藏者作了介绍。恒章的《救护〈四库全书〉和“毛公鼎”的徐伯璞》(《炎黄春秋》1997年第3期)对毛公鼎收回南京博物院的过程和“功臣”徐伯璞作了介绍。徐伯璞的《毛公鼎得失记》(《钟山风雨》2001年第6期)记述作者当初是怎样争取和保护毛公鼎的。方一戈的《叶公超与“毛公鼎”的一段生死机缘》(《文史天地》2003年第12期)讲述了叶公超当初是怎样保护国宝毛公鼎而不被日本人掠夺的。李学勤《铭文最长的西周青铜器是什么?》(《文物天地》1985年第2期)介绍了毛公鼎的基本知识。石业华的《稀世国宝毛公鼎》(《知识窗》1995年第9期)讲述了鼎的形制、出土及流传。^

共[1]页

梁丽红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