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法学 >> 宋教仁——中国近代宪政的最后希望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法学
宋教仁——中国近代宪政的最后希望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张千帆 点击:30953次 时间:2015/3/30 20:24:29

 事实证明,宋教仁路线在中国是可以成功的。在1913年的国会大选中,他领导国民党一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大有建立内阁、问鼎总理之势。可惜,罪恶的子弹夺走了这位青年政治家的生命,第三次宪政机会也就此破灭。

   一百年前的3月20日晚,在上海火车站,一颗子弹夺走了一位青年政治家的生命,死者宋教仁,年仅32岁。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谋杀,它直接葬送了中国宪政的第三次机会。当时中国正是一个从专制转型的国家,宪政只有在专制解体之时才有一瞬间的机会。如果整个民族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那么这种难得的机会必然稍纵即逝。中国一连失去三次机会之后,宪政前景也就愈加显得渺茫了。

   中国宪政的第一次机会是在1898年戊戌变法。起因是1894年甲午海战,清廷吃了败仗,签了《马关条约》,不好向国人交待。朝野上下都渴望变法,皇上也是这么想,机会实在难得。可惜一旦触动满清既得利益,皇帝也不管用,更何况他是被老佛爷带大的、吓大的,有点像现在的秘书当政,底气不足,成不了大事。及至维新派冒险笼络手握重兵的袁世凯,已是大势已去的孤注一掷,自然是凶多吉少。不过至少统治层内部一度发生分裂,如果满清统治者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好自为之,不失为步英国君主立宪后尘的一次机会。但是如此高估清朝统治者,的确太不现实。维新失败后,统治层愈加警惕保守。直到后来被迫“仿行宪政”,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也是一股脑儿皇权至上,看不到一丁点宪政的影子。

   第二次机会是1911年武昌起义,吓到了清廷。到了那个时候,老佛爷和光绪都已归天,剩下六岁溥仪孤儿寡母,朝中没人能镇得住,只得服软,颁布了《十九信条》。按说,这就是中国的“虚君制”了;开天辟地第一回,多么好的机会。可是革命党不干,宁愿让袁世凯占便宜,也要废了皇帝。当然,满清固步自封,自作自受,但是这样就把这好端端的第二次宪政机会搅黄了。

   不过,还没有彻底令人绝望,因为所谓的“辛亥革命”实际上只是一次地方兵变,革命党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胜利果实,可以说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虽说以往几次暴动有流血牺牲,毕竟规模不大,结怨不深,确实属于相当不彻底的“小资产阶级革命”,不需要搞大规模的阶级斗争,也不需要考虑几千万烈士的待遇问题,因而还是有指望“共和”的。这就是中国宪政的第三次机会。如果满清遗老袁世凯能够和国民党新贵们和睦相处,那么辛亥革命堪称中国的“光荣革命”。然而,国民党、袁世凯两“虎”互不相让,两败俱伤,宪政再次成为泡影。

   在这个当口,百年前的被害者宋教仁成为决定宪政成败的关键人物。说起宋教仁这个名字,总给人一种“教父”的感觉。虽然只有三十出头,他的确就是国民党的“教父”。民国成立后,是他将同盟会与其他小党合并,成立“国民党”并宣扬公开合法的多党竞争,通过选票赢得政权,而孙中山则仍然随时准备“继续革命”。孙中山和宋教仁之争不只是关于总统制、内阁制的模式之争,而是关于宪政民主和暴力革命的基本路线之争。孙中山也主张宪政,但是他的宪政首先是建立在暴力革命扫除一切军阀势力的“军政”基础上,然后还要经过一党独裁下的“训政”,而宋教仁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愿意和袁世凯等旧势力妥协合作,走“体制内”的议会民主道路。

   事实证明,宋教仁路线在中国是可以成功的。在1913年的国会大选中,他领导国民党一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大有建立内阁、问鼎总理之势。假如以此渐进理性的道路发展下去,中国未尝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实施二元首脑的宪政国家。

   可惜,罪恶的子弹打破了中国的宪政梦。凶手究竟是谁已不重要,刺宋案的元凶嫌疑不仅有袁世凯,而且也有国民党内的激进革命派。在一个政治游戏规则没有建立起来的国家,宋教仁之死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他的死宣告了国民党和袁世凯的决裂和第三次宪政机会的破灭。

   虽然宋教仁临终前致袁世凯的遗言中表达了和平合作的殷切期望,但是已无力回天。孙中山组织“二次革命”讨袁,失败后组建“中华革命党”。十年后,在苏维埃老大哥的调教下,国民党终于从一群多党联盟的乌合之众转变成一个组织纪律严密、绝对服从总理的真正意义的革命党。及至北伐胜利,国民党才取得相对稳固的绝对统治地位:同志努力了,革命成功了,但是这表明宪政的机会却不再来了。

共[1]页

张千帆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 备案号:蜀ICP备17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