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史学 >> 沈志华谈冷战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史学
沈志华谈冷战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马骥远 点击:111次 时间:2013-5-13 13:42:52
“我们只能聊一个小时。”在广州的滂沱大雨中,行色匆匆的沈志华对我说。 
  一个小时,对于我写了满满一张A4纸的采访提纲来说,够吗?心里没底。但是,沈志华确实忙,来广州讲学三天,能够挤出来接受采访的时间,只有这一个小时。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对于沈志华来说,一个小时足够回答我对于冷战四十年的几乎所有疑问。雅尔塔会议对战后远东的政治版图是怎么划分的,又是怎么被突破的?中国和苏联怎样成了铁哥们,又怎样反目成仇?中苏分家,对柏林墙倒塌,究竟有什么作用?…… 
  一口京腔,胜似说书。在广州的春雨声中,这样的对话,着实令人愉悦。书如其人,人也如其书:史料翔实,引人入胜。 
  采访完毕,一看手机录音器,正好一小时。 
  这段历史,是我们熟悉的,因为它并不太远,现实中还有它的印记;但又是我们陌生的,同样因为它并不太远,因为有太多秘密、太多禁忌…… 
  惟其如此,沈志华的《冷战五书》才格外令人期待。因为它凝聚了沈志华数十年挖掘、钻研的苏联解密档案之精华,在所有关于冷战的书籍中,它可能是最接近真实的。 
   
  沈志华简介 
  沈志华,1950年出生,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撰写、主编有《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专家在中国》、《中苏关系史纲》等著作。 
   
  中苏的合与分,改变了冷战的走向 
   
  2012年底,沈志华的“冷战五书”同时上架。2013年初,他的《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以及《无奈的选择》也与读者见面。 
  如果以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作为冷战的终点,那么这个过去了24年的历史事件,已经足以让我们产生时空上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因此,这些以冷战为题的书集中上架,无疑唤起了很多人对这个历史名词的集体记忆,同时也勾起了人们的疑问:冷战,还值得投入这样的力度去研究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晶报记者日前专程前往广州,采访了前来讲学的著名历史学家沈志华。“过去,研究冷战,特别是苏联和中国的情况,只能靠瞎猜”,沈志华说,“到了1990年代,俄罗斯大量解密苏联档案,冷战史才一下子发展起来,让我们得以重新解构历史”。在真实可信的档案材料,特别是前苏联档案的支撑下,原本迷雾重重的冷战史,逐渐清晰起来,与之相关的中国近现代史,也第一次如此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亚洲冷战起于中国革命突破“雅尔塔体系” 
   
  晶报:谈冷战,追根溯源,必须要从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说起。美苏两国对战后势力范围的划分,为冷战埋下了伏笔。欧洲如此,亚洲亦如此。那么,根据目前掌握的档案,雅尔塔会议对“二战”后的亚洲格局做了怎样的安排? 
  沈志华:雅尔塔会议有个关于远东的秘密协定。它主要是满足了苏联在亚洲利益的要求。这里主要有三大块:外蒙古独立;收回南萨哈林岛和南千岛群岛,以控制日本海;最重要的,是要控制中国东北,主要就是控制中长铁路和旅顺大连港。这些,从国际角度而言就是亚洲的所谓“雅尔塔体系”。大体上日本海北部,到朝鲜半岛北部,到旅顺大连,一直到中国的长城以北,这基本上都是苏联的势力范围了。如果苏联的这个势力范围不被突破,就不能称之为“冷战”。 
  晶报:“雅尔塔体系”是怎样被突破的呢? 
  沈志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内战爆发了。这就带来了很多变数。斯大林1946年被迫从东北撤军,于是就全力支持中共控制东北,但是又不敢明确地支持。其实当时美国人也劝蒋介石,算了,你就让苏联控制东北吧。因为美国人那时候是跟苏联心照不宣的,那块是你的势力范围,我不去碰你,你也别来碰我。 
  晶报:很多人的概念中,国共内战是苏联支持中共打,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沈志华:其实不是那样,要复杂得多。美国人没控制得了国民党,苏联人也没控制得了共产党。你想想这个道理,如果中共要突破东北,入了关(山海关),那就突破了“雅尔塔体系”。所以苏联不敢支持,因为万一美国要参与进来,那不就成了美国和苏联在中国打起来了吗?斯大林不敢冒这个风险。 
  因此,从1947年到1948年,毛泽东3次请求去莫斯科,斯大林都没让他去。同时,蒋介石跟美国人要这要那,美国也不敢做得太过分。1948年底,宋美龄上美国要钱,美国一分钱没给啊!也是这个意思。 
  晶报:宋美龄那次求见杜鲁门总统,没见着。 
  沈志华:对,当时美苏都不愿沾中国内战这个麻烦。但是,到了1949年,内战局势已经明朗化了,共产党就要解放中国大陆了,所以苏联也就积极参与进来了。于是1949年2月米高扬到西柏坡访问,然后6月份刘少奇到莫斯科访问。这一下,新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就建立了。 
   
  向苏联“一边倒”,是毛泽东无奈的选择 
   
  晶报: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正式宣告,新中国将选择向苏联“一边倒”。中苏结盟无疑改变了全球冷战的格局。回首历史,很多人对此感到十分遗憾,认为当时中国本来可以选择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独立自主。实际上,当时究竟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沈志华:没有!其实这个事做坏了,主要是怪美国人。“二战”快结束的时候,毛泽东真的是对美国寄予很大的希望,他希望美国能够支持共产党,使之在中国能有一席之地。当时美国派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史迪威、美国驻华大使高斯、年轻的外交官谢伟思等,觉得中共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因为美国的理念是两党制,你不扶持共产党,那不就成了国民党一党制了吗?但是,当时在美国本土,国会的反共意识太强。最终美国拒绝了中共。 
  那时的毛泽东,对美国已经失望了。他已经断定美国在背后支持国民党,再加上意识形态的因素,我推测毛泽东从1947年就开始下决心要跟苏联结盟了。特别是到1949年,中共很快要解放中国大陆,但是中共此前一直在农村活动,没管过大城市,没管过国家经济,以及外交等等,没有丝毫经验。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设新的国家。怎么建?靠谁?不靠苏联行吗? 
  晶报:不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美国驻南京大使司徒雷登也频频与中共方面联络,试图与新中国建立建设性的关系。但是没有成功,毛泽东还写了一篇很不客气的《别了,司徒雷登》,这让人感觉中国当时在美国和苏联之间已经选择了后者。 
  沈志华:1949年已经晚了,当时美国再怎么样,已经没用了!过去我们都不知道,以为毛泽东1949年还脚踩美苏两只船,不是的!每次跟司徒雷登谈完了,中共第二天就向苏联通报。 
  晶报: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在抗战末期的时候,中国失去了一次实现中立的历史机遇? 
  沈志华:是,这确实是很遗憾。 
   
  中国收回东北,斯大林“另起炉灶” 
   
  晶报:斯大林原本只是希望中共控制东北,没成想中共居然打败了国民党,解放了大陆。新中国又与苏联结盟,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份子。这对于苏联应该是个意外之喜了,按理说斯大林应该是十分高兴的。 
  沈志华:本来苏联应该是非常满意的。(中国)这么大一块,成了你的同盟国。但是,1950年新的中苏同盟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结果,让斯大林不满意!因为毛泽东硬是把雅尔塔会议安排给苏联的旅顺大连给要回来了,把中长铁路也给要回来了。那等于就是把苏联在远东的出海口和不冻港又给封闭了。回顾历史就知道,俄国从彼得大帝开始,就苦心经营三个出海口,北面是通往波罗的海的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南面是通往地中海的土耳其海峡,东面就是南下太平洋的旅顺口。(中国收回旅顺)这是斯大林不能忍受的,他的整个亚洲战略就泡汤了。 
  晶报:因此,斯大林必须另起炉灶,寻找新的远东出海口。 
  沈志华:所以,斯大林就决定发动朝鲜战争。发动这场战争,如果顺利,他就可以控制朝鲜半岛的仁川、釜山等这些不冻港。退一步说,即便战争不顺利,远东出现紧张的状态,中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应对美国的威胁,势必要让苏联回来,暂时不归还旅顺军港。 
  晶报:斯大林似乎差一点就达到目的了。 
  沈志华:是,朝鲜战争爆发后,1952年中国与苏联商定,延长中苏关于旅顺港协定中规定的苏军撤出旅顺的期限(原协定规定苏军1952年撤出),改为中苏两国签署对日和约之后苏军才从旅顺撤出。中国与日本的和平友好条约是1978年签的,而俄罗斯和日本的和约,至今都没签!所以,按照这个补充协议,苏联从旅顺撤军,是没准日子的。幸好,斯大林死后,新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为了讨好中国,1955年主动把旅顺还回来了。否则的话,局面还难说。 
   
  朝鲜半岛开火,冷战蔓延到亚洲 
   
  晶报:说起朝鲜战争,这是“二战”后远东地区第一场两个阵营之间的局部战争。如果说斯大林的本意是在失去旅顺之后,得到新的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那么这场战争的实际后果,要比他预计的大得多。 
  沈志华:是的,突破了三八线,那么就意味着苏联违背了雅尔塔协定。实际上,当苏联与中国签署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失去在东北的特权时,远东“雅尔塔体系”已经支离破碎了。其实美国原本也没想在远东跟苏联阵营干一仗。美国原来的想法是,要是打仗,就放弃朝鲜,但是,因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之后,美国的战略变了。它认为中苏一结盟,共产主义就席卷了从易北河到太平洋的大半个欧亚大陆。 
  晶报:“雅尔塔体系”被突破,美国看来很恐惧。 
  沈志华:对,当时美国人就担心,如果听任(苏联阵营)在朝鲜突破,那下一步中共解放台湾要不要管?再突破越南,整个东南亚,那就不得了了。于是,美国整个冷战战略发生了变化——原来美国的方针就是控制欧洲,其它地方不跟苏联争,因为都有划线嘛,这儿归我那儿归你,咱俩相安无事。但是现在不行了,美国要全面围堵。 
  在朝鲜战争过程当中以及结束后不久,美国与它的盟友先后建立签署了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澳新美条约、东南亚条约、巴格达条约,逐步就建立起这么一个包围圈,全面封锁中国。其实封锁中国就是封锁整个共产主义世界,跟北约一连起来,形成一个包围圈。这样,冷战就从欧洲蔓延到了亚洲乃至全世界。冷战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争当老大,中苏关系渐生裂痕 
   
  晶报:刚才说到赫鲁晓夫。中国传统的史观,认为他在斯大林死后继任苏联领导人,奉行了“修正主义”路线,致使原本亲密的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然而现有的资料表明,恰恰是他主动把旅顺归还中国,而且还加大了援助中国的力度。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沈志华: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有些六神无主,因为斯大林的威望太高了,没有人替代得了。斯大林之后,苏联还有没有统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能力?这是一个问号。而且在斯大林时期中苏就有分工,欧洲革命苏联负责,远东革命中国负责。所以当时赫鲁晓夫认为,只有中苏联手,才能稳住社会主义阵营。要中国跟你联手,你首先得让中国信任你嘛!于是,赫鲁晓夫做了很多事情,包括归还旅顺,增加对华援助,甚至在1957年向中国提供了核技术支援,核技术能随便给吗?这在当时是不得了的事情。 
  当然,毛泽东确实给了赫鲁晓夫很大的支持,像1956年的波匈事件,很多人反对苏联的处理方式,中国却支持了他;1957年6月的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反党集团事件”,赫鲁晓夫在苏共党内十分孤立,毛泽东带头支持他,帮助他渡过难关。那时候中苏关系非常好。 
  晶报:可以说是延续了斯大林时期中苏的友好关系。 
  沈志华:这时候的“好”,和斯大林时期的“好”有很大的区别。斯大林时期,确切地说是中国出兵朝鲜以后,斯大林才真正信任了毛泽东,所以给中国大量的援助。但是,这时候中苏还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到赫鲁晓夫时期,中国和苏联看起来就平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天空,出现两个太阳了。 
  晶报:这种平级,是赫鲁晓夫真心认为毛泽东和他平级,还是在毛泽东眼里,你赫鲁晓夫也不过如此? 
  沈志华:这是逐步变化的,1955年毛泽东给赫鲁晓夫写信,还是像过去那样,有些请示的语气;到了1957年,他们两人的心态都起了变化。毛泽东当时觉得,你苏联固然强大,但是赫鲁晓夫没有政治经验,社会主义阵营当然还是以苏联为首,但是什么事你得跟先我商量。 
  晶报:有点反客为主的意思了。 
  沈志华:但是,这时候赫鲁晓夫的心态也起变化了。苏联经济全面好转,农业连续3年丰收,人造卫星上天,核潜艇下水,这在当时都是轰动世界的成就。赫鲁晓夫的腰杆也硬起来了。这时候他觉得,你毛泽东再压着我一头,就不行了。所以说,1957年,中国和苏联领导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晶报:按照曾经的官方论述,中苏关系的裂痕,是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做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走上“修正主义”道路开始的。现在看来,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之间心态的变化才是两国矛盾的发端。 
  沈志华:对!在1960年代初期,中苏论战的时候,中国把苏联的很多“错误”,归咎于苏共二十大的“错误路线”,但是,在1956年,中苏没有明显的分歧。反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中苏基本上是一致的。当年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新党章,也不再提“毛泽东思想”了。苏联要在国际上搞和平共处,中国当时也是支持的。 
  但是,到了1958年,中国的态度变了,要在国际上搞武装斗争,要刺激美国,要搞战争边缘政策,这确实违背了苏共二十大确立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路线,与苏联产生了严重的分歧。1960年代初期,中苏爆发论战,中国就把中苏分歧的原因归结到苏共二十大路线的错误。 
   
  中苏分裂,为冷战结局埋下伏笔 
   
  晶报:如果说1949年新中国与苏联结盟已经震动了世界,那么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的分裂,再次震撼了世界。中苏这两个有着共同的理念和追求的国家,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沈志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与西方国家之间不同。西方国家之间也有矛盾,但那是利益之争,而利益是可以分配的。中国和苏联不一样,他们要争的不是利益,而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权,是要证明自己的主义、路线、方针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这就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真正掌握在谁手里的问题了。这就是生死之争,谁也不可能让步。 
  其实双方都知道,中苏分裂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不利。双方都说,“中苏关系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基石”,“中苏只能团结不能分裂”,但是中国要求苏联批判苏共二十大路线,苏联要求中国承认错误,这不是要对方的命吗?所以,中苏分裂是必然的。 
  晶报:实际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发生。除了苏联与南斯拉夫的冲突,干涉波兰、匈牙利,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几乎贯穿了冷战的全过程。 
  沈志华:对,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结构有问题,总是以党与党之间关系的准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往往忽视对方的国家主权,忽视对方的利益,却要求你得服从我,要求统一性。喊得最响的口号就是“要团结不要分裂”,谁有异动就说你“违反了国际主义”,大帽子一扣。而这些问题又是不能妥协的,否则你的立党之本就受到了挑战。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经常产生激烈冲突的原因。只有当这种(党与党的)关系瓦解,大家不是从意识形态上而是从国家利益上考虑问题了,才能形成正常的国家关系。象1989年关系正常化之后的中苏、中俄关系,就恢复到了正常的国家关系。所谓现代国家关系,就是大家谈利益嘛。 
  晶报:中国与苏联在1950年代末期分道扬镳,30年后,冷战结束,苏联阵营瓦解,苏联自己最终也走上解体的道路。您认为这二者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沈志华:中苏关系的演变,使得世界整个冷战格局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变化。第一次,就是1949年底1950年初,中苏结成同盟来对抗美国;这是冷战的第一次转型,就是从欧洲转到了亚洲,改变了世界冷战的格局。第二次,就是中国退出了,实际上是被苏联及其盟友赶出了社会主义阵营,导致了冷战的再转型。 
  苏联原来是跟中国一块儿对付美国,这还绰绰有余。然而,中国突然成了他在家门口的敌人,后来(1970年代),中国还跟美国和好,联手抗击苏联。这对苏联的消耗是非常大的。苏联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抗这样庞大的敌人。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加紧国内的控制,国际上大搞军备竞赛,掏空了国库,终于把国家拖垮了。所以,中苏分裂,对于后来冷战的结束,苏联的解体,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晶报:冷战,这个名词对我们来说,可谓既熟悉又陌生。您的《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无奈的选择》以及“冷战五书”集中出版,十分令人关注。很多人的疑问是,在冷战已经过去24年的今天,下这样的功夫研究它,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沈志华:冷战史一定要加大力度研究,因为这段历史与中国关系密切,而且里面的空白点太多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在冷战时期为什么跟东南亚老是搞不好关系,当时到底做了哪些“输出革命”的事情……中国如果要跟周边国家搞好关系,自己必须搞清楚,我跟这些国家过去的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过去到底做了些什么?经验教训在哪里?人家对我有什么看法,有什么要求?做好这些,中国才能心里有底,才能稳妥地走好以后的路。 

共[1]页

马骥远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