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经济学 >> 厘不清使用权,何来转让权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经济学
厘不清使用权,何来转让权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周其仁 点击:429次 时间:2013-4-12 13:08:15
土地转包政策出台之后,后续的反应并不热烈。社会反响平稳,无甚争论,甚至没有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多少有点出乎意料。上文点到的,“允许土地有偿转让”承认了农户自由转让承包地的权利,也承认转让土地有权收取费用。以产权的概念衡量,从使用权到转让权是一个不小的飞跃,为什么农户自主的土地转让权,那么平平稳稳就出世了?
  比照一下,农民承包土地的收入是劳动所得,谁不出力、不流汗,谁就不得粮食。还都是靠劳动,只不过把劳动方式变了变,从集体制转向农民家庭制,那还批判了多少年、争论了多少年、“秘密”了多少年,久经磨难,才在政策、法律层面登堂入室。土地的有偿转包截然不同:出让户没出力、没流汗,转包所得分明来自他人的劳动成果!再比照一下,同期冒出来的“雇工”现象,因为事关“非劳动所得”,所以反响极大,争论四起,波及顶层。政策方面只好“看一看”、“再看一看”,要等到1987年之后,才得到政策上和法律上的承认。
  土地转包为什么在1984年就过了关?事后想,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土地权益的外观不同于雇用劳动,离“资本主义”比较远,不容易让我们的上层建筑为此而激动。人们用常理来评判:既然允许土地承包,那承包人忙于其他的时候,为了不至于荒废土地,转包也可以吧。至于转包的有偿收益,起源于“保平价口粮”的现实需要,也没有多少反对的理由。这说明,若以常理评判事务,中国的很多问题本不难找到解决的办法。
  但是,“平稳的”土地转包政策出台以后,在很长时间里,土地转包发生的频率并不高,覆盖农户和土地的比例很有限。这似乎与推理的逻辑不合:给定我国家庭农业经营的细小规模,一旦有偿转包得到合法承认,“农地成规模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或可很快变成现实。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在经济基础。1984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才开始不久,还没有沿海国际大循环的新战略,更没有进入世贸后充当世界工厂的格局,所以整体而言,农民转工、转商的机会不像后来那样多。劳力转不出去,农地转让的需求自然没有那么旺,这是不难看到的原因。
  还有更为隐蔽的根由。个人之见,那就是我们供奉了多少年的“农村集体”,其经济性质根本就阻碍土地的转让与再转让。要说明一下,“集体经济”者,早就不是土改后的那个以农民土地私产为基础的经济,也不是当年列宁以为“唯一可以把农民带入社会主义的”、以农民私产为基础、自愿缔约而成的合作经济。土改后的农民私产,权利边界很清楚,至少绝不会因为张家人口增加得快,就可以把李家的土地再划过来的。合作社也一样,农民入社如入股,绝不会因为某个社员家里增人减人的,其入社的财产权益就相应变动。
  但是到了“集体”,人口与土地的家庭边界就起了模糊。特别是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所有在当地已经出生的以及未来将要出生的人口,事实上都是集体之所有者,都有权分享集体土地。自此,农民和农民家庭之间的土地权利边界,就随着各家人口的变动而变动。这是集体制最重要的经济本质。它再也不是合作制,更不是农民的土地私产制。
  包产到户之后,集体土地经由承包分户耕作、经营。农民种地的所得,与其付出的辛苦、努力与责任心紧紧挂钩。因此,在同等情况下,粮食和其他农作的产出大幅度增加,多年解决不了的温饱问题,总算大面积解决了。农民欢迎分户承包,也要求此项政策长期延续。那时的中央顺应底层要求,提出家庭联产责任制长期不变。此“长期”也是与时俱长的:开始说15年不变,后来加长到30年不变,再后来领导人在记者招待会上阐释说长期不变就是永远不变,最后是2008年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声明“长久不变”。
  可是,农民各家的人口总是不断在变。人口有自己的规律,反正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发生几率,摊到每家总是各个不同。问题来了:农民家庭人口的数目变了,承包的土地要不要相应增减?倘若人口变、承包地不变,“承包制的长期不变”倒是有了,但“集体经济”的准则却没了;倘若人口变、承包地亦变,那“集体”准则还在,但所谓承包制长期不变就泡了汤。这样看,真正可以做到长期不变的,要么是集体制,要么是家庭承包制。所谓“集体土地的家庭承包长期不变”,根本就办不到。
  底层早就知道这个麻烦。1981年我参加农村发展组在安徽滁县地区的调查,就发现最早包地到户的社队,为了尽可能延长土地承包、又应付各家人口的变动,在开始承包的时候,就预留出一块“机动田”。过一段时间各家人口变动了,人减减地,人增增地,要是增减相抵的结果是总人口净增加,那就拿机动田来调剂。我们把这点经验写入调查,报告到杜老那里,也写入了当时的政策文件。
  可是一旦土地承包真正长期化,预留的那点机动田总有不够的那一天。总人口还是净增长,又没了预留土地,怎么办?基层还有办法——有的地方发明了“动账不动地”。那时的农民种地,有缴纳国家征购粮的义务,也就是每块承包土地都有一笔应缴税负的“账”。一旦各家人口变化,社队就通过“调账”即改变各家土地的负担,来适应各家人口的变化。比如,调减人口增加户的应缴负担,增加人口减少户的帐面负担,以实现集体制下的户户平等承包。
  机动田也好,“动账不动地”也好,讲讲不复杂,但做起来还是怪麻烦的。不胜其烦的,干脆过几年就重新按人口变动调整一次土地。在此种情况下,“承包制长期不变”云云,不过是挂在墙上的口号。年年重复一下,也就是安慰安慰农民怕好政策变坏的情绪。客观地看,集体制与承包制还做不到真正的长期共存。
  这就奠定了土地转让权难以发展的基础。为什么呢?因为集体土地的使用权——承包制下的家庭耕作、经营诸权利——总也划不出一道清楚的边界。或者说,它附带着永远了不干净的债务。不是吗?只要你邻居家的人口比你家增加得快,你当下承包的农地中总有一块是欠着人家的债务,总会过一段时间、以某种方式来偿还。
  这样债务未了的土地使用权或经营权,难道可以实现顺畅的转让吗?读者不妨设想一下自己购买一处带有未了债务的物业的情形吧。很明白,既然有未了债务,那么债权人一定登场,一定会告知相关实情,也一定严重关切物业转手时的债权保障。这当然也一定会影响到你的购买意愿和决策。相比之下,集体农地的未了债务要麻烦得多,它的债权人甚至永远不会穷尽,其中绝大部分即使今天还没有出生,也有权在未来向你索债!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必对细碎化小块土地经营下的土地低转让率感到吃惊。人们可以说非农机会少是因,土地流转不旺是果;也可以说土地流转的摩擦太严重,以至于本来可能发生的流转根本无从发生,从而拖住了农民加入工业化、城市化大潮的后腿。在实践中,有没有什么地方能找到一个突破口来打破以上看似无解的循环呢?我知道有一个,这个地方叫湄潭,我们下周介绍吧。

共[1]页

周其仁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