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介绍
罗锦堂,1929年出生,字云霖,甘肃陇西人。中国台湾第一位文学博士。罗锦堂先生一生旅居,结识了诸多好友,并写下了很多力作,他把这些作品合写成《行吟集》。其中既有思念故乡的作品,也有展现志向的作品,还不乏展现异域生活的作品。无论哪种作品,都能体现罗锦堂特有的作品风格。罗锦堂晚年仍不忘弘扬国学,曾去世界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讲学,为国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罗教授对中国古典文学深有研究,是元曲专家,著作有《中国散曲史》、《锦堂论曲》、《罗锦堂词曲选集》等十余种。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算法机制背后的新闻价值观…
·微信朋友圈隐私权侵权与法…
·在中国,网络直播到底能走…
·假装与语言游戏
·列维纳斯后期反现象学的再…
·马里翁与德里达的“礼物”…
·“后南斯拉夫时代”的“敏…
·一个考古读者的希望
·微信朋友圈隐私权侵权与法…
·在中国,网络直播到底能走…
·假装与语言游戏
·列维纳斯后期反现象学的再…
·马里翁与德里达的“礼物”…
·“后南斯拉夫时代”的“敏…
·一个考古读者的希望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罗锦堂
国学与汉学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罗锦堂 点击:34847次 时间:2015/7/5 17:42:43
(一)国故学与国学
“国学”的由来,是与“西学”对称的。因为在近百年来,由于战争及通商的关系,海禁大开,中西往来,日益频繁,西方的学术文化,随之东渐,遂产生了“西学”这一名词,于是把中国固有的学术,则称之为“国学”,犹如我们现在称北京戏为国剧,篮球健将为“国手”一样,是含有尊敬而又能代表着中国的意思。定海马瀛氏,在所著《国学概论》一书中曾说:
章太炎《国故论衡》一书,即首以“国故”称中国固有之学术者也。“国故”者,盖为中国掌故之简言。“掌故”二字,始见于《史记》,本为一国之文献,故章氏遂立此名;然国故乃指所研究之对象,不可指研究此对象之科学,于是称此研究对象之科学者,有“古学”、“中学”、“国故学”、“国学”等歧异之名词;然“古学”,本因“新学”之名而生,含义混淆,本不适用。“中学”之名,以西人称我国之学术斯可;若我国人,亦自称其固有之学术曰“中学”,实嫌赘废;且与学校之称易混,亦未得当。此四名词中,自以“国故学”、“国学”二名为宜。顾“国故学”之“故”字,限于文献,未能将固有学术,包举无遗,微嫌含义窄狭,故不如迳称之曰“国学”为较宜。
从马氏的这段话中,亦可窥知“国学”二字之演变经过,最后始可约定俗成,普遍为人所接受。此外,胡适先生,在《国学季刊宣言》中也说:
“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我们现在要扩充国学的领域,包括上下三四千年的过去文化,打破一切门户成见,拿历史的眼光,来整理一切,认清国故学的使命,是整理中国一切文化历史。
历史是多方面的,单记朝代兴亡,固不是历史;单有一宗一派,也不成历史。过去的种种,上自思想学术之大,下至一个字,一支山歌之细,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
胡先生的这个看法,和章学诚所说的“六经,皆史也”(注1),是一个道理。史就是事,事有过去的事,有现在的事,也有将来的事。研究过去的事就是史,包含着经、史、子、集、文字、语言、艺术、山歌、民谣等。这样看来,属于“国学”的书籍,实在太多,真是汗牛不能尽载,充栋不能尽藏。我们常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又常说我们是黄帝的子孙;如果把中国的历史,从公元前二六九八年黄帝即位时算起,到孔子降生的公元前五五一年止,其间足有二一四七年;及至孔子五十岁为鲁司寇时,已达二一九八年之久,即公元前五〇〇年。再从公元前五〇〇年向下推,到今年一九九八年为止,已有二四九八年。可知中国文化的发展,自黄帝到孔子,约二千五百年;自孔子到现在,也差不多是二千五百年,合起来,约有五千年之数。
既然,自黄帝到孔子,中国的文化,已经有二千五百年,其间一定有许多典籍保存下来,不然,何以孔子说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注2)他老人家的意思是说,我们祖先所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相当丰富,相当伟大,他自己只要把那些东西加以整理或研究,就足可传世,不必再去从事自己的创作,所以他一直忙着做删诗书、定礼乐、繫(ji)周易、修春秋的工作。他把中国固有的各种典籍,全面加以系统化,依照其内容的深浅,分为诗、书、礼、乐、易、春秋(注3);这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古代的学术,门类虽繁,归纳起来,就成了此六大类。另外,有人以产生的先后为次序者,分为易、书、诗、礼、乐、春秋(注4)。无论如何分法,只是今文学家和古文学家的意见,但其内容,并没有什么不同,其中只有“乐”已亡佚,事实上就只有诗、书、易、礼、春秋五种,这五种书,在汉代是当作治国的宝典,地位是相当的崇高,而且在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一三六年),还立了五经博士,专门讲授;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要以经典中所说的话为标准,现代人说“违背宪法”,在政治责任上,是十分严重的罪行,古时候的人说“离经叛道”,在道德观点上,也是不可原谅的罪行;因此经书有着无上的权力,是任何人不可忽视的,说文段注谓:“三纲五常六艺,得天地之常经。”他把六艺(注5)和三纲、五常一样的看待,以为是天地之常经,其重要可知。
自从孔子整理了六经以后,中国的典籍,不断增加,而历代学者,也就不断加以整理,例如《汉书·艺文志》(二三年)、《隋书·经籍志》(六一七年)、《宋史·艺文志》(一二七六年),以及《四库全书总目》(一七八二年),都做过全面性的整理,尤其四库为晚出,计收一万零四百四十八部,十八万一千七百三十部,即穷一生的精力,也是无法读完的。
至于四库全书的修订,是依照《隋书·经籍志》的办法,共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这部书,可说是五千年来,中国学术文化的总结晶;是学人士子的大宝库,凡是称之为“国学家”,或“国学大师”的人,就必得要在这些典籍上,有深厚的基础,把它融会贯通,自由运用;否则,若只能专门于某一方面而不能有全面性的研究时,长于经者,称经学家;长于史者,称史学家;长于子者,称哲学家;长于集者,称文学家。再等而下之,或称某人是诗人,某人是文人;某人是红学专家,某人是戏剧专家,却不能随便称之为“国学家”,或“国学大师”的。
(二)中国的汉学
其次,再看“汉学”。我们在传统中所谓的“汉学”,是指汉代的训诂之学,曾国藩说:“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职志,名曰汉学。”(注6)例如西汉的丁宽(注7)、伏生、申培公、辕固生(注8)、韩婴(注九);东汉的包咸(注10)、贾逵、郑众(注11)、马融(注12)、许慎、何休、服虔(注13)、郑玄(注14)等,都以训诂章句,来阐发儒家的经典,互为影响,蔚然成风,于是揭开了汉代训诂学的鼎盛时期。
汉儒之所以喜欢训诂章句,是由于秦火而后,残存的典籍,琐碎散漫,若不加以字句的推敲和文义的考证,学者无法研读,这本是一个好现象,可是后来学者,走上极端,穷毕生之力,在故纸堆中打滚,滚来滚去,了无新意,仅在一字一句上大做文章,一味地便辞巧说,置经典大意于不顾,就成了煮木屑之羹,烧铁钉之饭,造成许多无用的学究;终日劳筋费神于词章训诂之中,不知“心”之可贵。这种风气,一直盛行到宋代,不再为人所好,于是学者相继责难,由于受了禅学的影响,觉得儒家的寻枝逐叶,本领太拙劣,群起打伐,一扫千年来的恶习,另外创造新局面,反转来在六经上搜集先贤所有言心的地方,大做文章,以为是“本领功夫”。从而寻求孔学真精神,乃称之为“新儒学”,有时他们在儒家理论之外,又掺杂佛道的思想在内,遂又称“道学”(注15);有时,他们也谈性命,所以又叫“性理学”,或称“理学”(注16),但外国人则写作“新孔学”(NeoConfuciouism),事实上也就是“新儒学”。这种新儒学,“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注17)当胡安定为国子直讲时(注18),在京师大学主讲,(程)伊川那时只有二十岁,一走进课堂,安定就问他:“圣人门中有三千学生,为什么单称颜回为好学?这三千学生,都读诗书六经,有些而且读得很通,都不算得好学,那颜回所好的学问,究竟是什么学问?”伊川开口答道:“学是要学到做圣人之道,圣人是可学而至。”(注19)这师徒二人,一个问得十分吃紧,一个答得也是十分恰当。又如南宋时的陆象山(注20)也说:“尧舜曾读何书?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注21)这就是所谓新儒学的精神。他们这种精神,此北宋到南宋,一直贯注到底,文天祥在燕市能从容就义(注22),就是要保持他的“浩然之气”,要做个“浩然”之人。黄宗羲的《宋元学案序录》说:“巽斋(欧阳守道)之门(注23)有文山(文天祥),径畈(徐霖)之门(注24)有叠山(谢枋得)(注25),可以见宋儒讲学之无负于国矣。”巽斋是出于朱子学派,径畈(fan)是出于象山学派,乃知新儒学在民族文化精神方面的建树,厥功至伟!而这新儒学的直接来源,便是六经。例如伊川在《明道先生行状》中说,明道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汎(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这就是说,明道先生学问的来源是六经,最后的归结也是六经。又如吕与书(注26)做的《横渠先生(注27)行状(注28)》,说他见范文正公(仲淹),范文正公劝他读中庸,他读了,他也觉得很喜欢,但并不满足,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费了几年工夫,仍茫然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于是焕然自信,以为吾道自足,何事旁求!这也是以六经为其学问的来源,也以六经为他的归结。究竟六经应如何去读它?伊川说道:“学者要自得,六经浩渺,乍来难尽晓,且见得路径后,各自立得不同门庭,归而求之可矣。”(注29)至于伊川自己所见的路径是什么?他以为初学的入德之门,无如大学,其他莫如论孟;中庸是孔门传授,成于子思、孟子,其书虽是杂记,不分精粗,一滚说了。他并且说:“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注30)这是他在六经以外,建立了论、孟、学、庸四书的新经学。自从他开了这个途径,后来朱子竭力支持他的看法,做了《论孟集注》,又做了《学庸章句》;他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观古人微妙处(注31)。从此以后,四书的新经学,与六经的旧经学,就成为士子们的敲门砖,圣贤的立脚石了。
总括来说,宋代理学家的正统派,是从周敦颐开始,中间经过程颢、程颐、张载,一直到朱熹,号称为“宋五子”。“五子”之中,以朱熹为一代的大宗师。及至到了清代,一般学者,以为宋代的那些理学家们,其思想多混杂老佛二氏的见解,而非儒家本来面目,顾炎武(注32)以为:“古今安得别有所谓理学者,经学即理学也。自舍经学而言理学者,而邪说以起。”(注33)可见他只承认经学,不承认理学。从此以后,他们又倒过来提倡汉学,他们以为:“两汉经学,所以当遵行者,为其去圣贤最近,而二氏之说,尚未起也。”(注34)其后又有惠栋、戴震起来,对宋学一味求新而违背了圣人原有的经义,大为不满,公开打起反对宋学,恢复汉学的旗帜;另有江藩作《汉学师承记》,及《宋学渊源记》。于是汉学和宋学,成为中国学术思想上的两大壁垒,代表宋学的是朱熹,代表汉学的是郑玄。
(三)西方的汉学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另一种“汉学”,与前述“汉学”和宋学的“汉学”名同实异。原来日本人称中国为汉,于是也就把中国的学问,称之为“汉学”,即相当于英文的Sinology一字,这Sinology一字,在欧洲人的眼光看来,是与所谓“埃及学”、“印度学”无异,以为是久已沉沦的古老帝国文化的一种,多少含有轻视的态度,但中国的历史,一直没有中断,中国的文字,也从没有废弃不用,不像印度的梵文和埃及的象形文,已经成了死的语文,因此有人反对把中国之学,称为“汉学”。其次,有人以为中华民族,是由汉、满、蒙、回、藏等各族混合而成,若单言“汉学”,好像只是汉人之学,没有包括其他各民族在内,似乎欠妥,不如改称“华学”;然而有些人却表示反对,以为“华学”二字,与佛教的“华严学”简称“华学”,以及物理、化学的“化学”,发音相近,易于引起误会。另外,有人以为“汉学”的名称不科学,因为现代学术,分工很细,研究中国文学,应归入文学的范围,语言的,归入语言学范围,以至史学、哲学、艺术、农业、商业、人口等,无不如此,所以主张以地区的名称称之,较为合理,如关于东方的,就叫东方学或东方研究;关于远东的,叫远东学或远东研究;关于中国的,叫中国学,或中国研究。可是这样的区分,仍然不够清楚,譬如以中国研究来说,中国的农业,应归农学,中国的动物,应归动物学,乃至天文、地理、海洋、地质、生物等,莫不如是,因为这些学科,各有所专属,并非中国所独有,不应包括在西方人所谓的“中国学”之内。其实以西方的标准而言,他们当初所指的汉学研究,通常是限于古代中国所独有的文字、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而言,后来也逐渐地把近代中国的那些学科,也包括了进去;除此之外,也就不必再增多,不必再减少,就如我们所说的十三经一样,固然并非有无上的权威,可是大家叫得久了,用得久了,就习以为常,成为定型,没有再增为十四经、二十一经;或减为九经、七经的必要;也不必把易经归入哲学或自然科学,把诗经归入文学、书经归入政治学、春秋和三传归入史学、三礼归入社会学、尔雅归入训诂学、论孟归入伦理学,这是很明显的事情。
究竟外国人所说的“汉学”,是否就等于我们所说的“国学”?我们的回答是:有些相似,但不全同。因为一般人所说的“国学”,通常是指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包括文学、史学、哲学、文字、艺术等,但在文学范围内,只承认诗、词、散文,而把戏曲、弹词、变文以及小说和民间歌谣等,没有包括进去。周法高先生曾说:“在抗日战争时,有人在四川成都大学的训诂课上,引到元曲,就为那些正统派所耻笑。”(注35)因为“在那些正统派的心目中,文字学、必宗说文;声韵学,必宗广韵;训诂学,必宗尔雅。”他们“以十三经、二十四史、先秦诸子、文选、文心雕龙为其宝典。通此者,方可称为‘国学家’、‘国学大师’。”(注36)这样看来,如果研究水浒传、金瓶梅、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之类的小说,或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之类的戏剧,都在“非文学正统”的歧视下,得不到发展;至于民间文学中的变文、弹词、子弟书等,就更不必提了,可是这方面的资料和题目,在外国人的心目中,却正是研究汉学的好对象。周法高先生又说,因为一向中国人的观念,喜欢守旧,而不喜欢创新,好抱残守缺,而不大注意新兴的学问,例如中国的寓言,中国的神话,极不发达;此如中国宗教史、中国美术史、比较文学以及文艺批评等,都不大强;至于有关汉族和其他各民族之间的交通关系的研究,满洲、蒙古、新疆、西藏以及回教等各方面研究的人,也寥若晨星。第一部中国通史是日本写的(注37),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也是日本人写的,其次是英国人写的(注38),都比我们自己动手得要早。尤其当日本人写的中国通史问世时,我国学人夏佑曾愤慨地说:“如果因为学术发展的程度还未充分,中国人不能写出一部本国的通史,那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可是现在由日本人首先写出一部中国通史,则确是中国人可羞的一件事。”(注39)另外,如日本人编的《汉文大系》、《中国书道全集》、《大汉和辞典》等,都走在我们的前面,因为日本人都好新奇,他们不喜欢老是走旧路,而要寻求更开阔的境界,恰恰与我们抱残守缺的习性相反,所以一个是进步的,一个是退步的。记得王缁尘的《国学讲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德人问日本人:“东西有二大文明渊薮,君知之乎?”日人答:“西方的文明渊薮,自然是贵国。”德人微笑颔首。继又问:“东方的文明渊薮当属谁?”日人沉吟半晌,才答道:“那至于敝国了。”德人道:“这恐怕要算支那罢。”日人大惭,不复言。(注40)
另外,德国自由大学教授埃卡脱(Hans Eixardt)说,汉学的研究,日本远胜中国,中国人只要能够阅读日本人的书,或把它翻译成中文,就可在中国国内,成为第一流的学者(注41)。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也这样说过:“中国大学生,一窍不通,什么也不懂,即以汉字言,他们也是文盲。”(注42)简直是讥笑中国大学生,连中国字也不认识,可知我们的教育水平,在外国人看来,是如何的低劣。周法高先生在《汉学论集》中,引用过哈佛大学杨联升先生的话,他说杨先生以为:“假使把汉学各部门分成一百门,每门举出第一名,那么日本学者,要占过半数。换言之,日本学者,占各部门第一的,比中欧美三地的学者都多。”后来杨先生对“日本学者,要占过半数”的话,曾加以补充说明,他说:“我想论学问最好不要谈第一人,而谈第一流学人或第一线学人(或学徒)。凡治一门学问,有了基本训练,自己认真努力,而且对前人及时贤(包括国内外)的贡献,都有相当的认识的人,都是第一线学人或学徒。第一流学人,则是已经卓然有所成就,他的工作,同行决不能忽视的人……在汉学可能包括的各部门中,有若干部门,以现在生存的学者而论,日本的第一线学人或学徒,似乎比中国还多,第一流学人,也有不少。”(注43)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有些研究汉学的西方人,大都以走日本路线为其捷径,以为利用日本人的研究成果,便可一窥中国典籍的奥秘。要研究汉学,先通日文,似乎是成了必然的现象,而日本的京都大学,俨然成为一个国际汉学家所向往之地,其所属人文科学研究所,也就成为各国学人经常出入的门户。在那里,你会找到你要看的书,你会遇到你希望要认识的人,你也会听到许多你想要知道的国际汉学界的消息,大有稷下之风,与法国的巴黎大学,成为东西汉学研究的两大中心。
近二三十年来,由于政治上的激荡,美国人对于汉学的研究,急起直追,凡是著名一点的大学,都纷纷以雄厚的财力,从台湾、香港等地,大量采购图书,聘请学人,一时传为美谈;如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图书馆、史丹佛大学的胡佛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的葛斯德图书馆等,都以藏书数量之多及版本之精,雄视天下;其次像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密西根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康乃尔大学、耶鲁大学以及夏威夷大学等,均有极丰富的藏书可以利用,研究汉学的风气,在政府和各大基金会的资助下,努力进行,先后出版过有关汉学研究的书,真如雨后春笋,反较日本和欧洲为多,就拿大部头的书如清代名人传记、明代名人传记,以及许多目录的编著和诗文的翻译等,琳琅满目,大有驾凌法国和日本的倾向,形成了国际上第三个汉学研究的中心;但由于美国地方大,学校多,学人也散居各地,没有像巴黎和京都那样集中,所以不能称某一地或某一校为汉学中心,就只能说美国便够了。在近二三十年来,台湾已不再是文化沙漠,由于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学术研究的风气,也随着世界潮流的转变而大为增强,各大学研究所,每年都在增加,无论文学、史学、哲学、以及艺术等,造就出了不少人才;再加以有中央研究院、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国立故宫博物院、国立历史博物馆、国立中央图书馆,以及汉学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的辅助和推动,普遍提高了我们的学术水准。另外还有许许多多各县市的文化中心、私人和民间学术团体经常的活动,以及出版界的朝气蓬勃,每年出版的书,供应到全世界各地去,在在都助长了学术研究的风气,使台湾在国际汉学研究中,引起世人的注意和重视,与法国、日本、美国,并驾齐驱,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现象。如果我们再能藉政府或民间的力量,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有组织、有计划的大量搜购图书,发掘研究资料,整理故有典籍,翻译及出版有研究价值的中西文书籍,可以相互参考;并且扶持青年学人,对内使他们能够有机会、有场地与老一辈或已退休的学者,经常接触,经常交换研究心得;对外,在经济条件的许可下,安排学人出国讲学、访问或进修,相反地,也接待各国学人来华讲学、访问或进修,经常与国际学术界取得联系,永不中断,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会成为真正第一流的国际汉学研究中心。
以上的那些话,是一九八一年,我在台湾大学担任客座研究教授时所说,现在台湾的中央研究院、汉学研究中心,以及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等,都分别那样做了,而且成绩很好,深受国际学术界的好评。目前,我们又能从报纸上看到,上海已建成了世界第一流的图书馆,北京大学也有了亚洲最大、藏书最多的新建图书馆开幕,再加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各著名大学的历史、文化、哲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研究机构和专门人才,如想把中国国内,发展成为全世界人所向往的国际汉学研究中心,是易如反掌的事,就看有关单位肯不肯以雄厚的财力支持它!推动它!
(四)国学大师与汉学大师
以上谈了许多关于中国人所谓的“汉学”和外国人所谓的“汉学”。中国人把汉学的饱学之士,称为“国学家”或“国学大师”,外国人把汉学的饱学之士,自然也称之为“汉学家”或“汉学大师”。究竟在什么样的条件之下,才配称为“汉学家”或“汉学大师”?兹根据周法高、李璜、梁容若三位先生的意见(注44),我把它们归纳起来,不外是要有广阔的知识和外国语文的能力,因为一个汉学家,需要参考各式各样的新旧材料,四面八方的学术论文,才能做深入的研究,否则见事不博,识理不透,造成许多研究上的障碍。中国文人的传统观念,好闭户读书,好孤芳自赏,鲜与外界往来,又好墨守旧规,排拒新兴学问,像章太炎是研究文字学的人,却不信有甲骨文,终不免为人所讥笑。就如周法高先生所说,研究文字学的人,单靠《说文解字》,已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且还要多多利用甲骨文、金文、陶文、玺印文、木简、帛书等,甚至如碑版、敦煌写本、木刻等,都是不能忽视的。研究音韵学的人,不但要通晓广韵,说文谐声和诗经韵读,并且要能利用域外方言,如日本的吴音、唐音和汉音,以及高丽、安南的译音。至如现代方言中的官话区方言,吴语方言、粤语方言、闽语方言、客家方言和异域的对音,包括华梵对音、汉藏对音、蒙古对音等。反过来说,若不通说文,而想要研究甲骨、钟鼎,不通广韵,而要研究汉唐古音,那就形同缘木求鱼,永远走不上治学的门径。冯承钧先生在其所译多桑蒙古史的序中说:
整理元史译名,必须具备几样条件,一要应名从主人,二要了解西方北方几种语言,三要明白汉字的古读,尤要知道元人的读法。
所谓“应名从主人”,则非通语言学不可,因为各国民族的语言,各有其一定的组织,一定的系统。所谓“古读”,即须从发音上去求证,去研究。所谓“要了解西方北方几种语言”,因为蒙古语,有时又从突厥语或其他外国语言转变而来。前述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因能通东方的汉、满、蒙、藏、突厥、波斯、西夏、梵文、巴利文,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语文,所以他才有本领用对音方法,以考释古代中国与其四裔的交通往迹和文化渊源,像造纸术的西传和明代的航海行程等。他生平做过这样掷地有声的考证工作,不下百篇,而无一不是言之有物,论证确凿。假如研究元代的历史,还得远证伊尔汗、波斯史家的著述,研究边疆史,也得要取安南、日本、朝鲜、满、蒙、藏以至粟特、康居、西夏的古文典籍,以为参考,进而与中国固有的典籍,相互印证。假如单靠中国的书,仍不足以讲清楚中国的历史,所以冯承钧另外又批评陈援菴的《摩尼教入主中国考》说:
陈援菴的《摩尼教入主中国考》,其搜集材料,用力颇勤,以之与沙畹、伯希和二氏所辑之中文史料相对照,亦多相类。二氏之疏解摩尼教残经,固在陈君之前(一九一一及一九一三年之《亚洲学报》),然余敢信陈君未见二氏之文。顾其成绩之相类,与一九一二年日本学者羽田亨在东洋学报研究波斯教残经,得与沙畹、伯希和二氏相类之成绩无异。可见用科学方法研究者,终不难殊途而同归也。惟比较陈君与沙畹、伯希和二氏之撰述,陈君之范围较小,此乃环境使然,非研究之差等也。
盖彼方有多数之德、法、俄、英、比、荷、意、匈等国学者研究之成绩,互相参考;又有波斯文、康居文、突厥文、梵文等语言学家以相辅助。此皆我国所缺乏者也。(注45)
由此可见,没有广阔的语文知识,就难有丰富的研究成果。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 J.Karlgren)考订中国古音,得力于他本国的和法国的语言学,以及其他各国语言文字的比较,始订定了中文主要字的古音,而且还上推隋代的标准读音,同时考订了近似周代初期的古音。周法高先生曾批评台湾的学人书:“台湾的汉学界,很少能全盘了解国际汉学发展的实际情形,例如某学术团体,在几年前有人拟了一个专题研究计划,拿到美国来,经人指出日本学者,已经做过同样的工作。”这就吃了不通语文,没有读到人家作品的亏。假如没有读高本汉的书,对研究中国的古音,是一大困难,没有读劳佛尔(B.Laufer)、桑原騭藏的书,对于治中西交通史,就问题重要;不通法文,就无从了解儒连(Stanialas Julien)、伯希和、马伯乐(Henri Marspero)、葛兰言(Marcel Granet)、戴密微(Paul Demieville)等人在汉学上的成就;不通日文,就无法充分利用日本人的资料,对于研究中国的佛教史、美术史是一大障碍,就是连中国的文学史,也不能顺利进行;假使连英文都不通的话,无论在那一方面的研究,都是赶不上人的。另外如德文、俄文、韩文、荷兰文、印度文等,最好也能知道一点。因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汉学家,在外国语文的能力方面,第一要懂英文,其次为日文,其次为法文,再其次为德文和俄文,因为目前国际汉学研究的中心,除了法国和日本外,美国和中国两岸三地,也有凌驾其上的趋势。尤其美国,本是后起之秀,因她有雄厚的财力,充实的图书设备,正是努力奋发,朝气蓬勃之时,将来或许有一天,可能要执国际汉学界的牛耳的!其次像苏联、韩国、荷兰等,都是不可忽视的汉学研究重镇!就我所知,台湾在近三四十年来,训练出了不少的青年汉学家,除了一部分在国内的中央研究院及各大专院校继续研究和任教以外,其他都散居到美国、韩国、日本、德国、香港、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可惜本身没有一个完整的研究机构,统领全局,听任其自由发展,以致与国内的学术界便失去联络而彼此也就漠不相关了。
上面所说的外国语文的能力,固然是“汉学家”、或“汉学大师”所必具的条件之一,但并非“国学家”,或“国学大师”所非有不可的。因为一个“国学家”或“国学大师”,只要能熟读中国古代的典籍如十三经、二十四史以及诸子百家之类,再能写一笔好字,又能吟诗作赋,就足够了,不必考虑他懂不懂外国语文。从前欧美学者称胡适先生为汉学大师,以胡先生那样洞察今古,博通中外的广阔学识,自然当之而无愧。现在,我们称钱穆先生为“国学大师”,就是因为他对于经、史、子、集各方面的书,都能融会贯通,在学术上能够提出他一套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他发表的演讲,铿锵有声;他写的文章,字字有根据,句句有来历,由此以见其根底之深厚;但他却用不着以外国文字,发表文章,也不需要到处奔波,出席国际会议,宣读论文,可是国际汉学界,没有不知道他的。如果说钱先生不懂诗的平仄,没有读过《十三经》、《昭明文选》、《文心雕龙》、《唐宋八家文》、《古文辞类纂》之类的书,那才是天大的笑话。就如同说胡适之先生不知道法国有沙畹、伯希和、葛兰言、马伯乐、戴密微;英国有史坦因、翟理斯、威莱、李约瑟;瑞典有赫文斯定、喜龙仁、高本汉;日本有长泽规矩也、内藤虎次郎、盐谷温、铃木虎雄、青木正儿、神田喜一郎、吉川幸次郎、仓石武四郎、小川环树一样。如果明白了这个情形,就可知“国学家”或“国学大师”与“汉学家”或“汉学大师”之分了。再明白一点说,“国学家”就如同在国内参加全国运动会的运动员一样,“国学大师”,就好比在全国运动会中得了锦标的选手。而“汉学家”则是出席国际运动会的运动员,“汉学大师”便是得了金牌的十项全能运动的健将。前者的活动范围,大都在国内;后者的活动范围,大都在国外。前者必须要会吟诗作赋而后者却不需要;后者必须要懂外国语文,而前者却不需要;两者各有所专,各有所长,并不以此而分轩轾的。
(五)西方汉学家的治学方法
其次,我们再约略谈一下西方汉学家治学的方法;仍然根据上面提到过的那几位先生的意见,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善利用科学的考证;一般研究汉学的外国学者,都好以科学方法,求取实证,不尚无根的空谈,例如研究语言学的,必须要懂得普通语言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文艺批评的,一定要了解西方文学的原理和方法,才能有所成就。在研究历史方面,他们不再仅根据古书考订历史,而是要以实物实证来说明,如想要知道汉代尺子的长度,就必得去考验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古尺和古缣;要想明白汉代的一里,究竟有多长?就以《汉书》所载各地地名的目前位置,实地测量距离,始知一里约一百米之长。我们通常以三十年为一世,也有说十二年为一世的,不知究以何者为对?何者为误?德人夏德和日人桑原騭藏,利用历史的统计学,把帝王、名人的世系,排列清楚,再加以精密的推算,始知三十年之说是对的,十二年之说是错的。法国人沙畹,为了研究西突厥史料,用了二十多年的工夫,从实地观察现状到取中西史地来比较参证,其周密精详,罕有其匹。日本人关野贞的研究中国建筑史,常盘大定的研究中国佛教史,鸟居龙藏的研究中国人类学,他们都要从实物方面找出证据,于是到处查访遗迹,探寻旧址;有的远征边疆沙漠,有的深入苗傜洞穴,凡是有任何可能的线索,都不肯轻易放过,这是多么认真,多么忠实于自己的研究。其次像内藤虎次郎研究明代初年经营东北的情况,就不辞辛劳的跑到黑龙江口永宁寺去抄摹墓碑,藉以与历史查对。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傅吾康(Wolfgang Franke),为了要了解华人侨居南洋的真情,不惜万里迢迢地跑到新马一带的华人坟场,抄写墓碑,查对史料,结果把华侨移居南洋的时间,提早了一百多年。前述法人沙畹之所以能写出《西突厥史略》一书,也是有赖于阙特勤碑(Kultegin)之发现(注46)。研究古代艺术的人,为了鉴定书画的真伪,把纸质和颜料,都要做化学的分析,方可写出最后的结论。研究商周铜器的人,往往要从合金的技术上,可以推定时间的早晚,这类工作,断非单靠纸上的考据可以解决的,清人最擅长用的校勘和训诂,相形之下,大为逊色。
二、善利用稀有的资料: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可是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有的毁于战火,有的流落国外,例如殷墟甲骨,就分散在美国、日本、苏联、英国、香港等地;敦煌石室的经卷,也分散在巴黎、伦敦、京都、东京等地。晋顾恺之根据张华的《女诫》所画的《女史箴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绢画,为伦敦博物馆所收藏;唐代北派山水画的创始人王维仅存的一幅作品,为檀香山博物馆所有;代表唐代石刻精华的昭陵六骏,有两骏流落在费城博物馆;明《永乐大典》的残本,散佚在欧美。这些宝贵的文物,迄今都成了稀世之珍,由于都在国外,所以国外的汉学家有近水楼台之便,容易做出成绩来。日本山井鼎的七经孟子考文,对于阮元的注释孟子,有莫大的便利,这是由于国外的古本经书,多半为中国所没有的缘故。京都大学吉川幸次郎等人的尚书定本,其中所搜罗的古本异文,也是我们所无法看到的。此外如法国对于敦煌学的研究,俄国对于西夏文的研究,德国对于吐鲁番的研究,英国对于西藏文的研究,日本对于满蒙文的研究,美国对于近代史的研究,因为他们保存的资料比我们多,知道的方面比我们广,所以才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有所发明。因此我国学人如王重民、郑振铎等在法国,杨守敬、孙楷第等在日本,叶恭绰、柳存仁等在伦敦,无非是访求逸书,抄写目录,都想把我们所没有的资料,再带回到中土来,以便国人的参考和运用。若不是沙畹和马伯乐发表他们校释过的《汉晋西陲木简汇编》,罗振玉和王国维,便写不出《流沙坠简》和《简牍检署考》等考订精详的伟大著作。如果没有韩国汉城大学《老乞大》一书的发现,我本人也写不出考证西游记平话的文章。所以做研究工作,对于稀有资料的访求和利用,是一大关键,有了它,便可燕飞鱼跃,左右逢源;没有它,只有龙藏虎隐,毫无施展的余地。
三、善注意冷僻的问题:中国人研究文学,喜欢以“正统派”自居,把所谓“正统派”以外的戏曲、小说,都弃而不顾。直到五四以后,始发现西方人的文学巨著,不是戏剧,便是小说,于是才稍稍改观,起而仿效,开始承认戏剧、小说在文学上的价值。研究历史,大都在正经正史中打圈子,而不理会与历史有关的其他资料。研究目光,较为远大一些的学者,便不以现有的材料为满足,对那些他们日常所研读的典籍,开始怀疑其真实性,于是在汉代有了今古文之争;后世的许多学者受此影响,就喜欢做真中辨伪的工作,如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柳宗元的《封建论》,就提出了许多问题。这种风气一直到了明末的胡应麟,便写了一部《四部证伪》;清初的姚际恒,写了一本《古今伪书考》;阎若璩,写了一本《古文尚书疏证》;崔东壁写了一本《考信录》、一本《尚书辨伪》。在真中求伪的工作上,做了许多细密的研讨,旁人是无法反驳的。
例如,法国汉学家葛兰言(Marcel Granet),利用研究古代社会学的方法,对中国治经史者一向所不注意去解释,或称之为后人所伪造的一些古史资料,重新予以阐释,提出伪中求真的口号,例如他说:
在数世纪以来,中国的考据学,便曾下过(按原译下出{注47},依原文应作下过,文义较顺。)很大的工夫,对上古遗留下来成为经传的书,都一一作为问题来加以考证。西方人开始研究中国古书,便正是中国国内汉学发达的时代。这种研究法,至今还在进步,对我们西方汉学,颇有受用。但是中国学者向这条路一直走去,往往不免走得过头一点。
中国考据学的进步,好像大家在认为这是批评的精神,在那里生出影响。虽然它已有如此煊赫的结果,但是我敢说,引起这种考据工夫的批判精神,并不能算作实证的精神,因之便不能算作真正的批判。
这种所谓批判的缺点是:专心于作品,而不大留意其中故实的价值所在。它所被用上的原则,乃是一种用理智眼光来考究圣经的原则,而从来并未致疑于这种理智眼光的前提,是否是适当的。(注48)
在这一观点下,葛氏提出《谷梁传》中的“夹谷之会”以为例证。这个会上的鲁侯和齐侯,各怀鬼胎,想要在外交场合中占上风。先是齐侯故意令优人名施的,在鲁侯的帐下表演跳舞、唱歌的滑稽戏,顺便说了些向鲁侯开玩笑的话。这时孔子是鲁侯国的随从大员之一,对此事非常愤慨,以为是对鲁侯的大不敬。为了杀鸡儆猴,于是在“笑君者罪当诛”的法律下,便令司马行法,当场杀了优施,给齐侯一点颜色看。同时还割下头颅,令人在前门捧出头,后门抬出尸体。可是孔子是圣人,如何随便杀起人呢?因此后世的儒家,多不相信,以为是撰史者的作伪。宋人朱熹,就干脆在原文中,把故事的“莱兵劫鲁侯,优施舞幕下”这一节删除了。明清两代的考据学家,也以为删得有理,不加追究。在今传古本《春秋三传》于(鲁)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公至自夹谷”一条下,尚有案语,说明删书的经过,它说:
左氏谷梁载,莱兵劫鲁侯,优施舞幕下之事,史记、家语,亦皆侈大其辞,盖欲归功于孔子而附会之也。夫,圣人言语气象,自有以感人于周旋揖让之间,而鄙倍暴慢,一时俱化,必无两君和好之地,遽行诛戮之理。左氏曰,士兵之,谷梁曰,使司马行法焉。此武士斗力者之所为而敢以诬圣人乎?……朱子以此为附会,而先儒亦多疑之,故删左传及谷梁,而故传亦不传。
葛兰言站在社会学的观点上,却以为孔子杀优施,是十分合理的举动,因为后人对这一种自以为“合理”的斗法,正是不了解孔子时代之所谓“合理”,并不是后来理学家或考据家之所谓“合理”。孔子在夹谷之会,下令司马杀齐优,而且要分其尸,以告诫他人,并首足异门而出。在孔子当时,这一“树立权威”的作法,本是春秋会盟时所常见的事情,与“杀人以祭”、“献俘授馘(guo古代作战时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等春秋所书,都为当时甚为合理的宗教仪节。例如左传僖公十九年,“夏,宋公使邾(zhu)文公用鄶(kuai)子于次睢之社。”那就较杀齐优的事,更为严重了。另外如《孔子世家》中所言:“禹致群臣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杀是砍其头,戮是分其尸。这也是大禹为了树立权威而应有的宗教仪节。由此看来,孔子之杀齐优,与夏禹之杀防风,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合,并不是过分的措施。例如在《论语·先进》篇中说: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死了,他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来替颜渊买个外椁。孔子说:不管有才能或者没有才能,但都是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孔鲤死了,也只有内棺,没有外椁。我不能卖掉车子步行,来替他买椁,因为我也曾做过大夫之官,是不可以步行的。有人即据此以为孔子有浓厚的阶级观念,其实是孔子不肯与当时的礼俗相违背。
葛氏又多找了些证据,就像《论语·乡党》篇中的“乡人傩,孔子朝服,而立于阼(zuo古代指大堂前东面的台阶)阶。”傩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赶恶鬼,祛不祥的原始戏剧,史籍中记载的很多,最详细的要算《后汉书》卷十五《礼仪志》。可是孔子是一个“不语怪、力、乱、神”的人,为什么却对乡下人装神扮鬼的事,要那么恭敬,一定要穿起朝服,才肯站在台阶看呢?那也就是孔子为了不与当时社会礼俗相违背,只有跟着去做,以与当前环境相配合。但后世的史学家,忽略了社会学发展的形态,竟以上古的“合理”为“不合理”,甚至以之为“伪”,其实这种“伪”,却正是“真”,也就是葛兰言所谓的“伪中求真”的方法之一。与葛氏同时的伯希和,其研究方法,也是如此,其研究的题目,也不去注意一般的大问题,而好讨论特殊的个别问题,加以深刻的钻研。梁容若先生曾说:“中国的学者,从来看重正经正史,而忽略杂书;就研究历史来说,喜欢讨论朝章国故,忽视民间的社会生活。”其看法与葛兰言是不约而同的。也就是说,中国学者所忽视的问题,便是他们所专精的研究,譬如二十四史中的《四夷传》,《文献统考》中的《蛮夷考》等,我们都不太注意,而他们却推敲得极为仔细;就拿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来说,若没有伯希和用对音方法加以笺注,我们就无从知道什么是“暗丁八杀”?为什么真腊就是高棉?高棉就是柬埔寨之类的渊源了。
四、善发挥合作的精神:在学术的研究上,中国人最喜欢一鸣惊人,不愿意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轻易公诸于世,但在外国的学术界,却把他们的研究题目和研究计划,事先公开,以便与同行取得联络,寻求基金会的资助。斯坦因(Aurel Stein)本是匈牙利人,但他到中央亚细亚的考古,是得力于印度政府的帮助;克拉布罗特(Klaproth)是德国人,他研究满蒙问题,是得到帝俄的奖励。荷兰大学的通报,主编者却是法国的戴密微。戴老本是瑞士人,却一直在法国汉学界领袖群伦,为一代的宗师。日本人为了研究居延汉简,曾组织专门的小组,共同策划工作,共同处理资料和编辑索引;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元曲选释,也是由京大的教授和其他各大学教授的集体结晶。英人李雅各(James Legge)翻译的中国经典,得力于粤人王韬。德人卫礼贤翻译《易经》,得力于劳乃宣。富兰阁(Otto Franke)的研究中国史,曾受教于商衍鎏。英人德效骞(H.Dubo)的翻译《汉书》,任泰是他的助手。李约瑟的写中国科技史,王钤、何炳郁等出力不少。其次像德人夏德(F.Hirth)与美国的洛克希尔(W.Rockhill)共同翻译赵汝适的《诸藩志》,法人李维(Sylvain Livi)与日人合编《法宝义林》。前述德效骞的《汉书》译成后,又请荷兰人戴文达(J.Duyvendak)为之润色;英人亨利玉尔(Henry Yule)译注马可波罗游记,曾请法人考狄(Henri Cordier)为之补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的《中国印刷术之发明及其西传》一书,是由卡特(T.Cardier)与法国的伯希和、匈牙利人斯坦因、德国人勒考(Le Cog)等共同执笔;哥大其后又编印明代名人传记,也是分别邀请美、中、日、韩等地的学人,分工合作、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和中法汉学研究所、美国中文资料中心等所编印的各种引得、通检,都是在很多人的努力下,渐次完成。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实在是值得我们的借鉴。我并不是说这种合作互助的精神,我们没有,而是不够普遍罢了。
(六)结论
以上说了许多有关西方汉学家治学之方法及其有点,但他们并非都是十全十美的,可议之处,仍然很多,例如威利的中诗英译,文笔既活泼,又动人,如与原文对读,就发现错误不少;卫礼贤的《中国文学史》,写到《红楼梦》时,只说是曹雪芹的自传,再就不讨论有关该书的内容、版本、续作诸问题;写到《玉娇梨》时,竟然说它是明代的短篇小说。梁容若先生还指出,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没有提到庾信、陆游和辛弃疾诸人,贾德纳(Chaules Gardner)写的《中国旧史学》,没有谈到刘知几的的《史通》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马伯乐以考订古史著名,却不曾读过崔述的《东壁遗书》,盐谷温是叶德辉的大弟子,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却弄不清楚高棅与高启,遂以为《唐诗品汇》的分初、盛、中、晚诸期,是出于大诗人高启之手。英人翻译《好逑传》,误以为是好逑之传,把好逑当了人名,美人研究诸葛亮传,因文中曾说“亮有管乐之才”,便大赞孔明是个音乐家,日本的中国史专家,常常把张翼和赵翼混淆。这种错误,在早期的外国汉学家中,是司空见惯的,但近一二十年来的汉学界,由于图书的便利,研究方法的进步,在基本训练上要比前人高明得多,而所犯的错误,也就非常有限了。
一九八一年初稿,一九九八年增补
附注
注1:见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上。
注2:《论语·述而》篇。
注3:最早见于《庄子》,以后的《荀子》、《商君书》、《春秋繁露》、《史记》和《淮南子》等,都是如此,也就是汉代今文学家所主张的次序。
注4:这是根据《汉书》、《后汉书》、《白虎通》、《说文解字》、《经典释文》和《隋书》而来,也就是汉代古文学家所主张的。
注5:六艺,即六经,后来由于乐经亡佚,事实上只有五经,但一般人在习惯上,仍称六艺或六经,例如三字经就说:“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明明是五经,偏偏要说成六经,就是这个意思。
注6:见《曾文正公全集》,《欧阳生文集》序。
注7:见《汉书》卷五十八,《儒林传》。
注8:见《史记》卷六十,《儒林传》。
注9:《汉书》五十八,《儒林传》。
注10:《后汉书》卷六十九,《儒林传》。
注11:《后汉书》卷廿六,郑众附郑兴传。
注12:《汉书》卷廿五,《儒林传》。
注13:《汉书》卷六十九,《儒林传》。
注14:《汉书》卷廿五,《儒林传》。
注15:在《宋史》四百卅四《儒林》、《宋元学案》卷五十四水心学案,及《宋史·儒林·叶适传》,有叶适的奏疏云:“小人残害忠良,率有指目,近又倡为道学之名,陈丙倡之,陈贾和之。”这里所谓的道学,还是当时小人残害忠良的指目。以后元人托克托修《宋史》,倡立《道学传》,和《儒林传》分开,因而才正式有了道学之名。
注16:理学之名,在宋时已有。据宋黄震的日钞中,就有《读本朝诸儒理学书》的记载;到了清人孙奇峰作《理学宗传》,从此“理学”二字,在中国学术史上,成了特定的用语。
注17:见《二程语录》,卷十一。
注18:《宋史》卷二百卅二《儒林》,《宋元学案》卷一,《安定学案》。
注19:《宋史》,卷二百四十七,《道学·程颐传》。
注20:《宋史》,卷四百卅四,《儒林》、《宋元学案》卷五十八,《象山学案》。
注21:见《象山先生全集》,卷卅五《语录》,四部丛刊本。
注22:《宋史》,卷四百十八,《本传》,并见《宋元学案》卷八十八,《巽斋学案》。
注23:《宋史》,卷四百十一,《本传》,并见《宋元学案》卷八十八,《巽斋学案》。
注24:《宋史》,卷四百廿五,《本传》,并见《学文学案》卷八十四,《存斋晦静息庵学案》。
注25:《宋史》卷四百廿五,《本传》,并见《宋元学案》卷八十四《存斋晦静息庵学案》。
注26:《宋史》,卷三百四十,附《吕大防传》。并见《宋元学案》卷卅一,《吕范诸儒学案》。
注27:《宋史》卷四百廿七《道学》,《宋元学案》卷十六、十七《横渠学案》。
注28:见《伊洛渊源》卷六,正谊堂全书本。
注29:见《二程语录》,卷十四。
注30:见《二程语录》,卷十五。
注31:《朱子语类》十四,大学一纲领。
注32:《清史稿·列传》二六八,《儒林》二,徐世昌《清儒学案》卷六、七,顾炎武《亭林学案》。
注33:见全祖望《鲒琦亭集》,卷十二《亭林先生神道碑》。
注34:见阮元《揅(yan)经室集》一,卷十一,《汉学师承记序》。以上所引各条,又可参考刘百闵著《经子肄言》,有远东书局本。
注35:周法高:《汉学论集》。
注36:同上。
注37:日本:那珂通世著《支那通史》。
注38:日本:笹(ti)川种郎著《中国文学史》。英国:翟理斯著《中国文学史》。
注39:陶振誉:日本对中国的研究,见《世界各国汉学论集》。
注40:见《竞业》旬刊,或《觉民》杂志。
注41:张寿平:《西德的汉学及其他》。
注42:费海玑:《法国汉学研究》,见《世界各国汉学研究论文集》。
注43:杨联升:《与周法高等论汉学人物书》,见周著《汉学论集》。
注44:周法高有《汉学论集》,已见前。李璜有《法国汉学论集》单行本。梁容若有《欧美及日本人的汉学研究》一文,见《大陆》杂志四卷、一期。
注45:冯承钧《沙畹摩尼教流行中国考序》。
注46:按阙特勤(Kultegin)在鄂尔浑(Orkhon 今外蒙古杭爱山西南),一八八九年时,为俄人所发现。碑上所刻突厥文字,为丹麦籍语文学家汤姆森(V.Thomsen)于一八九三年译出。沙畹利用此碑,及其后所发现在硕柴达木(Kascho-tsaidam)之碑,还有在热海(Issyk-koul)北岸附近所发现的若干突厥文货币,与突厥文和汉文合璧的货币,以及在斯宛(Svat)流域的各突厥文古碑等,以之与中西史地比较研究,才能有足够的资料而写出《西突厥史略》一书。
注47:这是指明末清初,以至乾隆、嘉庆时代的考据学而言。
注48:见葛兰言著:《古代中国舞蹈及其神秘故事》一文,有李璜先生的翻译,附录在他所著《法国汉学论集》中。
共[1]页
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