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社会学 >> 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研究的述评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社会学
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研究的述评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谢新华 张虹 点击:57次 时间:2012-1-13 23:59:57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特有的经济、社会结构和体制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缺位或缺失,面临着教育、道德、心理、安全等多方面的困境。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学术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1]。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 “一个人的童年及少年时期是怎样度过的,由谁带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留守儿童,他们中的一部分早早辍学,像其父辈一样流入城市,成为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 而另一部分则有幸继续学业,成为在校大学生(以下简称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对这些“长大的留守儿童”的后留守时期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客观地认识“留守经历”对于他们成长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为政府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能够提供可参考的材料。目前还未有针对有“留守经历”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专门研究,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研究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及时归纳、总结对已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同时也能为高校管理者、专家学者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为后续研究奠定一个新的平台。

二、研究概况
    华中农业大学教师张莉华2006 年最早将这一有着特殊经历的群体称作“留守群体”大学生,并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经验基础上分析了其心理特点[3]。随着高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数的明显增多,有更多在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有些研究中也称“曾留守大学生”、“‘留守’大学生”或“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这些研究者多从心理学的视角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质、择业效能感、安全感、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统一的心理健康相关量表,如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特质应付方式量表、精神症状自测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抑郁量表、自尊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亲密关系体验问卷等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多数研究采用了差异性比较法,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和无“留守经历”的同龄大学生进行比较,考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和“留守经历”在其当前生活中造成的影响。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与“非留守”大学生群体比较的差异性
    与“非留守”大学生群体比较,大多数研究认为“留守经历”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消极影响,体现在人际交往、人格特征、依恋方式、自我效能、心理发展等方面。张莉华在心理咨询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已处于青年期的有着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自我评价低、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退缩、心理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心理特点[4]。王玉花以319 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和400 名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为对象,探讨了有童年期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依恋、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之一是有童年期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依恋质量、社会支持水平和主观幸福感水平均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5]。杨曙民、李素敏等发现留守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高达44.1%,高出普通大学生13.97%。谭杰华认为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与普通在校大学生相比其乐群性低,个性内倾明显,比较冷淡、缄默、孤独、情绪更易波动,易生烦恼、爱幻想,喜欢冲动任性[6]。胡江辉发现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4 项因子得分较高; 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比较,在焦虑、恐怖因子上得分较高[7]。李晓敏、罗静等发现,在成人依恋类型上,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更多表现为不安全依恋类型,以惧怕型(焦虑、不信任和害怕拒绝、消极对待自我和他人)为主,占71.7%[8]。温义媛认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比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更孤独、内向、情感更冷漠[9]。徐礼平、王平认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不容乐观; 普通大学生比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自我灵活性高[10];有留守经历医学生的安全感较普通医学生低[11]。
    与上面的研究结论相比,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早期的“留守经历”对大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认识能力的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以及人际交往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留守经历”既是一种缺失又是一笔财富。徐保锋的研究表明在技校农村学生中,留守儿童组与非留守儿童组之间人格特征无明显的差异[12]。谭杰华认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更加独立自强,遇事更能当机立断[13]。徐建财、邓远平也发现他们更能自立自强,且从事专业或训练成功的可能性更高[14]。徐礼平、王平认为在初中阶段的留守经历对其自我灵活性的提高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5]。
    2.“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内部的差异性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存在着内部差异性。齐红霞发现“留守经历”对留守孩子的学习、情绪、性格、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负性影响表现程度不同,且在每个个体身上表现的方面和程度也不相同。对于考上大学的留守孩子,留守生活对留守儿童学习的正面的影响和所占的比例更多些; 情绪是所有受影响成分当中最明显、最严重的,负性情绪的综合影响成分之多、体验复杂、体验深刻、波动之大,远远超出平常人的感受; 一部分孩子为了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的需要,越来越善于交往,交往范围越来越广,能很快融入到社会和不同的人群当中; 而另一部分孩子却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模式,担心害怕使他们不愿意多和外人交往; 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受到情绪的影响,在交往方面会有过激的言行,造成别人的反感和疏远[16]。徐礼平、王平认为有“留守经历”的研究生的择业效能感高于有“留守经历”的本科生,在职业选择时更具合理性,更易顺利就业,比有“留守经历”本科生信息收集的能力要好,对学绩肯定的程度要高[17]。
    值得提出的是有研究者关注到了男生和女生的性别差异,舒艳、张莉华特别提出留守女童急需关注: 她们对留守痛苦的记忆及安全问题的担忧都甚于男生[18]。温义媛等和胡江辉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有留守经历女生的人际敏感度、抑郁情绪和恐怖心理高于男生[19]。李晓敏、高文斌等发现女生比男生更存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20]; 有“留守经历”男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灵活性高于有“留守经历”女生[21]; 有“留守经历”男生比女生更为内向和孤僻[22]。
    (二)“留守经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多数研究者探讨了“留守经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张仕琼认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更有他们个人的特殊性,影响因素要从他们自身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教育,包括性教育,影响了曾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性心理发展,另外对虚拟网络的交流的依赖和人际交往的障碍等是影响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23]。胡江辉、李潜等认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情感交流而导致心态异常、缺乏安全感及焦虑恐惧心理。遇到烦心事往往闷在心里,直接造成他们自私、抑郁、性格内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等。而女生可能因为女性内分泌和性格特征原因,心理问题尤为突出[24]。温义媛也认为与父母分离及缺乏正常情感交流是导致他们人格问题的原因。另一方面,留守的处境需要他们独自面对及帮助监护人处理问题,他们的独立性很强[25]。也有研究发现了二者的中间变量,例如监护方式、留守时间、留守阶段、家庭沟通次数、社会支持、同辈群体等。王玉花发现家庭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26]。胡江辉等发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留守期间,开始留守的年龄越低,留守的时间越长,父母和孩子的联系频次越少,成年以后抑郁、焦虑水平越高、自尊水平越低、人际困扰越多、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27]。也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业关注度的加强和重要他人的改变,他们会逐渐接受亲情缺失的现实,并转移关注[28],随着时间流逝留守的阴影会从生命中褪去[29]。

三、研究展望
    以上主要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留守经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一方面能帮助人们更清醒和客观地认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高校管理者提供管理的新思路; 另一方面对当前留守儿童相关的教育举措应有所启示,可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和解决措施提供依据。但今后在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研究深度、研究视野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和改进。
    (一)研究理念的更新问题
    在研究理念上,主要涉及研究的思维取向、心理健康观、家庭功能观等认识的更新。譬如,要努力避免研究过程中的二元论思维倾向,在研究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带着先入之见,将“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预设为不是好就是不良两种结果,从而误导研究过程与结果。要能够自觉地反思以往受传统的病理心理学取向的影响,不仅要看到“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而且需关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加强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30]。已有研究多把留守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作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这种说法值得进一步推敲。正如最近美国学者基于对美国家庭的研究明确提出的,许多不同的方式都能让人们度过充满关爱和建设性的一生,也并不存在任何特定的理想家庭结构。实际上,正是对传统核心家庭的不满才造成了近来高达50%的离婚率。这一观点较为激进,但不无道理。

 (二)研究方法的改进问题
    1.研究的取样设计与总体的推论问题
    心理学多采用差异性的量化研究方法。迄今多数有关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实证调查研究的样本不论在数量上还是结构上均存在不足,只有少数的调查涉及几所高校的大学生,已有研究对医学院校、师范院校等专门院校学生有涉及,但对其他多种类型高校的综合调查不足、全国性调查较少。当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规模、总体情况等还比较模糊,对在大学生成长期间会有哪些共性问题的相关研究更少。而且其中一些是同一作者利用一次调查得出的重复性研究成果,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缺乏新意。
    2.量表的合理选择与评价指标的合理建构问题
    目前,在调查研究中使用的评价工具多为心理健康量表,多样化的测评工具虽然能够多侧面地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但也带来研究结果之间的比较与整合的困难。一些量表本身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就导致难以客观、有效地把握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量的研究方法与质的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问题
    已有研究多从心理学角度通过技术化的量表和实证统计,分析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判断。而运用参与观察及深度访谈等质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还极为少见。由于缺少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的体验,孤立的心理测量使研究结论显得生硬而表面化,导致对“留守经历”的影响机制的分析往往停留在猜测性或经验性总结的水平上,对于那些潜藏在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却不太容易触及和涵盖。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生活和内心情感世界的真实了解不仅需要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更需要多学科视角下的综合研究。
    (三)研究深度的加强问题
    1.单一远环境因素缺乏解释力
    正如以上分析所述,已有研究试图用实证统计数据来解释“留守经历”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系,认为父母的缺位导致的亲情缺失是引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但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未做具体的探讨。笔者认为,留守与否,作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曾经生活的远环境,只是一种本身缺乏解释力的标签。远环境本身并没有方法直接说明因它而引起的生活环境的变化和要求,也不能描述它们所要求的适应性过程,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变化相应地影响儿童的近环境,从而作用于个体,因而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即使同样处于留守这一远环境下,其近环境可能存在诸多的不同或变异,这进而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这种发展结果的变异是留守这一标签难以解释的。
    2.关注个体特征及近环境因素
    任何发展都不能独立于积极的个体特征而存在。这些积极的特征可能会成为一种保护因素或发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战胜、补偿或削弱留守带来的消极影响。采用这种远环境标签来看待或考察其发展结果,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论。因此,与其关注留守与否,不如更多地去关注留守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实际影响或破坏。
    目前,关于个体因素( 例如性格特征、智力因素、对经历的认知- 情感加工等) ,近环境因素(如亲子关系、教养方式等) 以及社会因素( 如同辈群体友谊、社会支持网络等)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仅有一些研究涉及了性别、压力应对、社会支持等。在今后关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更复杂和更深入的近环境的作用,例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家庭教育观念和监护人的素质等,而不单单研究留守本身,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研究能更有效地抓住影响其心理状况的关键因素,及时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而要了解个体的生活环境,通过已有的调查数据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问题原因进行判断还显肤浅,更需要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成长史做回溯性研究。
    (四)研究视野的扩展问题
    1.研究视野的系统性
    已有研究多认为“留守经历”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负面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引起对这部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隐藏在考上大学令人艳羡的外表下的心理问题的关注; 但另一方面,过多地关注其心理问题,容易偏执一面而不利于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全面认识。而且现有研究往往只揭示了“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方面的内容,使得人们难以客观全面地把握其影响机制。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到底是由哪些原因而产生,分别有多大的影响? 何以证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一定是由于留守经历产生的呢? 因此,在条件容许的前提下,可以设计较为系统的、深入的、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仅只是看到其种种心理问题,应从多学科的角度开展联合研究,如从人口学角度关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规模、分布、结构特征、生活形态等方面; 从教育学角度关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经历对其产生的影响; 从社会学角度关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及大众传媒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社会支持、社会交往等等。
    2.研究视野的延续性
    农村留守儿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特有的经济、社会结构和体制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群体,自2004 年起,政府、媒体、社会各界、学者开始对其予以关注。目前国内研究视野还主要集中在农村未成年留守儿童身上,至于其中已经步入青年期的那部分群体还涉及很少。以往对高校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也缺乏贯穿其成长史的研究。笔者认为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其实是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扩展和延伸。后续研究者只有将二者很好地进行衔接和联系,才能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研究找到更广阔的空间。因此要参考和借鉴已有的留守儿童研究成果,从成长史的角度关注大学阶段与中小学阶段及幼年阶段与“留守”的关系问题。从前面的研究结果来看当前“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留守”对中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影响是较为一致的,那么在大学阶段主要是延续了早期留守经历的影响,还是留守经历继续发挥较大的影响力,影响机制与内容与早期有何不同? 这种留守情结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或是无法解开? 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揭示和澄清。

注释:
[1]谢新华,马润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研究: 回顾与展望[J].青少年研究,2009,(2): 11-16.
[2]苏霍姆林斯基,毕涉芝(译) .育人三部曲[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29.
[3][4]张莉华.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28-30.
[5][26]王玉花.儿童期留守经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4):388-389.
[6]杨曙民,李素敏,等.某高校留守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调查[J].中国卫生统计,2008,(4):417-418.
[7][24][27]胡江辉,李潜,等.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4).
[8]李晓敏,罗静,等.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际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5):620-622.
[9][19][22][28]温义媛,曾建国.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2):146-147.
[10][15][21]徐礼平,王平.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分析[J].新余高专学报,2009,(1):114-117.
[11]王平,徐礼平.儿童期留守经历对医学生安全感的影响[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1):72-74.
[12]徐保锋.技校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D].兰州大学,2009.
[13]谭杰华.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与普通在校大学生人格特征比较[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8,(4):73-74.
[14][25]徐建财,邓远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3-126.
[16]齐红霞.大学生留守经历回溯性调查研究——留守儿童留守生活调查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3):109-112.
[17]徐礼平,王平.有“留守经历”医学生择业效能感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1):1359-1361.
[18][29]舒艳,张莉华. 留守——那一段岁月刻骨铭心[J].法制与社会,2008,(3):273-274.
[20]李晓敏,高文斌,等.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6):749-750.
[23]张仕琼.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2-183.
[30]李兵.统筹城乡教育视域下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7):9-11.

基金项目:中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社区留守儿童校外教育监护体系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新华,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学博士; 张虹,中南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来源:《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年第2期

共[1]页

谢新华 张虹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联天下
网站建设 出国劳务 技术移民 玻璃钢电力管 新娘跟妆 四川律师 素描培训 成都墙绘 激光切割 经济纠纷律师 摇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