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介绍
罗锦堂,1929年出生,字云霖,甘肃陇西人。中国台湾第一位文学博士。罗锦堂先生一生旅居,结识了诸多好友,并写下了很多力作,他把这些作品合写成《行吟集》。其中既有思念故乡的作品,也有展现志向的作品,还不乏展现异域生活的作品。无论哪种作品,都能体现罗锦堂特有的作品风格。罗锦堂晚年仍不忘弘扬国学,曾去世界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讲学,为国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罗教授对中国古典文学深有研究,是元曲专家,著作有《中国散曲史》、《锦堂论曲》、《罗锦堂词曲选集》等十余种。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算法机制背后的新闻价值观…
·微信朋友圈隐私权侵权与法…
·在中国,网络直播到底能走…
·假装与语言游戏
·列维纳斯后期反现象学的再…
·马里翁与德里达的“礼物”…
·“后南斯拉夫时代”的“敏…
·一个考古读者的希望
·微信朋友圈隐私权侵权与法…
·在中国,网络直播到底能走…
·假装与语言游戏
·列维纳斯后期反现象学的再…
·马里翁与德里达的“礼物”…
·“后南斯拉夫时代”的“敏…
·一个考古读者的希望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罗锦堂
孔子的《论语》与修身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罗锦堂 点击:929次 时间:2013/3/19 13:33:44
我们生活在世上,谁也离不开这个大自然的环境,因而在此环境中,就不免有许多精神产物,犹如文天祥的《正气歌》所说:
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 沛乎塞苍冥
所谓浩然,也就是《孟子·公孙丑》章上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气。这个气,是指精神状态的表现而言。如果说天的精神状态的表现是日月星辰、风云雨露;地的精神状态的表现是高山大川、树木花草;而人的精神状态的表现,便是先贤所遗留下来的文物典籍,以及诗词歌赋、书画音乐等。
由于这些精神状态的表现,鼓舞了我们的情趣,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加深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信念!因此,孔子说他是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篇》第七)的人。意思是说他只是整理古人的典籍,很少有个人的创作。孔子除整理古人的典籍外,他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在一起的闲谈或讨论,以及接见宾客或拜访朋友时说的一言半语,都被学生记录下来,日子久了,就积累成我们所说的论语。所以东汉的班固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班固《汉书·艺文志》)
但郑玄却说:“论语乃仲弓、子夏所撰定。”(经典译文引郑玄语)这话虽有根据(《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但无实证,我们仍以班固所说为准。
论语,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也和儒家的六经一样,遭受了毁灭的厄运。到了汉代,才从人们的记忆中,传述了开来。鲁国人所传的就叫鲁论,齐国人所传的就叫齐论。又在汉武帝末年,鲁恭王欲广其宫而拆毁孔子的居室时,发现了用古代文字所写成的论语,于是人们就称它为古论;由于鲁论和齐论,是用当时的文字所写的,故称之为今文。到了隋朝,齐论和古论,相继佚失,只有鲁论流传下来,就是现在我们所读的这个本子。
论语共有二十篇,自学而篇至乡党篇,共十篇,名为上论语;自先进篇至尧曰篇,共十篇为下论语。前十篇,大都为孔子的言行录,后十篇,大都为孔子的行实;这就犹如基督教圣经一样,在新约四福音中,约翰福音,记耶稣的言论,而其他的马太福音、马丁福音和路加福音,则是记耶稣的行实(刘百闵:《论语与孔子的人格精神》,见经子肄言)。基督教的先哲马丁路德曾说,如果世界上一切经书都烧毁了,只要能把约翰福音和罗马人书留下来,也就够了(袁安定:《基督教概论》,罗马人书)。佛教的释迦牟尼早已说过,在末法时代,所有的经书都没有了,最后能够留下来的,就只有无量寿经,众生皆可得度。我们对于儒家经典的论语,也有同样的看法。
论语,自汉武帝建元元年,董仲舒援引春秋大一统的理论,建议独尊儒家学说,罢黜诸子百家以来,凡是研究中国文化,特别是研究儒家思想学说的人,第一部应该读的书,就是论语。所以朱元璋曾说,从他出家当和尚起,一直爬到做皇帝,常念念不忘的,就是论语中的这几句话(《明史·太祖本纪》):“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篇第一》)意思是说,要统治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对于一切政务的推行,要认真不苟而讲究信用;同时要节省开支,爱护百姓。如果需要人民为公家做事,也要在适当的时候,以免妨碍耕作。这就是朱元璋治国的纲领。
又自唐宋以来,一般小孩子上学时,最先要读的便是论语。例如伟大诗人杜甫的诗:“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甚至一般人常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的也是论语。因而,宋代理学家程颐便说他每次读到论语,就高兴得手舞足蹈;日本江户时代的学者伊藤仁斋(1627——1705),他以毕生之力,研究论语,称赞论语为宇宙第一书,并且写了一部论语古义,以发挥他对论语的卓见。又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人物色泽荣一(1840——1931),说他自从政到下野,以至后来转业到工商界,一共经营了七十多种以上的大企业;但他每次出门,或在庭院中散步时,口袋里总是装着一本论语,随时阅读,仔细玩味。他常对人说,中国的论语,是他一生生活及事业成功的最好的顾问。由此看来,论语不但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所以胡适之先生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演讲时曾说:
论语是一部了不起的书,它是二千五百年来,第一部用当时各国的白话加上虚字所写最神气、最生动的言行录。
同时,胡先生还说:
我们中国最早出名,而且全世界都讲的言行录,便是论语。
此外,后人对于论语的解释和评价,古今中外,多得真是汗牛充栋,无法估计。但据日本学人林泰辅(1854——1922)的统计,至少有三千种以上;事隔将近一百年,现在可能已达到四千种以上了。
现在,我们要问,论语究竟有什么特色,从古到今,大家都喜欢它呢?简单的来说,它的特色是词约而意丰,深入而浅出。虽然是很简单的一句话,经孔子说出来,却含义无穷而意味深长,其中不少的句子,被后人习用为格言,无论为学、做人、处世、治事,都是宝贵的教训;这些教训,虽然已经过了两千多年,至今仍活在人们的口头上。例如:
一言出口,驷马难追。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举一反三。
当仁不让。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小不忍,则乱大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朝闻道,夕死可矣。
类似这样的名句金句,在论语中俯拾皆是,美不胜收。对一个人的修身、处世、有莫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只要得其一言半语,便一生受用不尽。所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武兹生在他所著的中国古代文学(罗锦堂译,《中国古代文学》,台湾文化大学印行)一书中曾说:
一部伟大著作的特征,是它的影响,可以超越时空;对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读者,都始终具有意义。论语,就是这样一部书。它的重要性,在于不仅是当时编写者,认为它深有意义,而且连后世读者,也都认为如此。
他这些话,说得甚为得体,一点也不错。论语不仅当时有价值,就是科学昌明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读了,也同样觉得它是取之不竭的宝藏,所以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说:
宋代初年,宰相赵普谓太宗曰: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沈括的这些话,是否可靠,不得而知,但在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也曾说: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问赵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半辅太祖定天下,今以其半佐陛下致太平。”普之相业,故未能无愧于论语,而其言,则天下之至言也。(见《通鑑辑览》,宋太宗淳化三年,赵普卒条下)
从此,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就很快地为人所传诵开来了。
按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共活了七十三岁。他学无常师,曾向老聃问礼,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琴。那时正当历史上春秋时代中期,天下大乱,他一生最大的愿望,是致天下太平。但事与愿违,没有人肯用他,他只好周游列国,共长达十三年之久,希望能找到一个贤君。他最先从鲁国到齐国,然后到卫国、宋国和陈国。到宋国的时候,宋国的司马桓要杀他。后来又离开陈国,正走在陈蔡之间的时候,不意碰到吴王夫差正派兵攻打陈国。在兵荒马乱中,又断绝了食粮,情况是相当令人同情的。另外,在《论语·微子》篇中,如楚狂接舆、荷条丈人、长沮桀溺等对他的热嘲冷讽;甚至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东门郑人,骂他如丧家之狗。诸如此类一连串的不得意,使他十分灰心。其后到了六十八岁的高龄,只好回到他的故乡鲁国,以五年的时间整理古代典籍;于是,删诗书、定礼乐、繫易传、修春秋等,终于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文化的基本规模。
关于孔子一生的行事,唐玄宗李隆基有一首诗,题目叫做“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诗云:
夫子何为者,棲棲一代中。
地犹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殿,当与梦时同。
诗中“叹凤嗟身否”,即《论语》中所说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伤麟怨道穷”句,见公羊传和孔叢子等书的记载。据说在鲁哀公十四年的春天,有人打猎,打死了一头麒麟,因为麒麟是仁兽,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孔子掩面哭泣道:“麟出而死,吾道穷矣!”关于“两楹殿”一句,见《礼记·檀弓》:“余(孔子)疇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余,予殆将死也!……蓋寝疾七日而没。”按殷代的制度,死人的灵柩,停在两楹(厅堂上的柱子)之间。孔子是殷人的后代,所以因为得了这个梦,便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唐玄宗在这短短的八句诗中,把孔子一生的遭遇,全部概括了,真是非大手笔莫辦!
论语一书,自宋代朱熹作论语集注以来,此后历代学者,各有所述:有的人用训诂来解释论语,有的人用春秋笔法来解释论语,有的人用微言大义来解释论语。事实上,各说各话,互不相关。因此,论语的书愈多,而读者就愈不明白他的真义。只有刘寳楠的《论语正义》,为清代考据学家解释论语的一大总结。其次,像近人杨树达的《论语疏证》,和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比较通俗易晓的读物。由于时间有限,不能多讲,我只提出下列三点,为各位做一个简单的报告:
一.文学的情趣
由于论语,自南宋朱熹以来,被列入四书五经之内,因而读论语的人,只把它当作圣人的经典看,遂忽略了他的文学情趣。我们看他运笔之灵活,结构之紧严,以及辞句之精粹而言,都是后世散文的典范。我们读了,不但有高超的文学情趣,而且也可以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使读者自信在古老的中国,也有一个更圆、更大的月亮!
例如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陈亢(即学而篇的子禽),怀疑孔子一定有些特别的学问,不传给门人,而传给儿子;于是就向孔子的儿子伯鱼(即孔鲤)道: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过特别的教诲吗?伯鱼道:没有呀!但有一次,我父亲独立在厅堂上,我在中厅走过。我父亲问我:你读过诗了没有?我回答:没有!我父亲就说,你不学诗,就不会讲漂亮的话与人应对!于是我就回头读起诗来。另有一天,他又一个人站在那里,我就放开脚步,走了过去,他问我学过礼了没有?我也回答说没有!我父亲说,你不学礼,就没办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世。我回来又开始学礼。我私下所知道的就这两件事情。于是陈亢回到房间后大为高兴,而且得意地说,我问了一件事,却得到了三样知识,一是知道学诗,二是知道学礼,三是知道一个君子之人,对待儿子和对待其他的学生,并无不同(《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由此可见孔子的大公无私。
对于诗经,孔子特别重视,一再劝弟子们要多学。他曾对弟子说:同学们!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诗歌呢?因为读了诗,可以感发人们的心志,可以观察政教的得失,可以懂得和大家的相处,可以抒发心中的幽怨。从近处讲,可以用诗中的道理,懂得如何侍奉父母;从远处讲,可以用诗中的启示,知道如何侍奉君王。最低限度,还可以多多认识飞禽走兽,以及树木花草的名称(《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另外有一次,孔子看到他的儿子伯鱼,一开口就问他:你读过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吗?伯鱼的回答,可想而知,是没有读过;孔子说,一个人若不读周南和召南,就好像面对着墙壁站立一样,什么也看不到(《论语·阳货篇》第十七)。为什么呢?因为二南之诗,用于乡乐,是属于大家在一起合唱的,所以毛诗序曾说,二南之诗,是“正始之道,王化之基。”这就是为什么孔子喜欢二南的原因。也即孔子对年轻人的勉励,所以他又说: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篇》第九)。
孔子以为年轻人来日方长,有足够的时间充实自己,努力向上,以他们活泼的生命力,可以乘长风而破万里浪,自然值得令人敬畏,谁能断定他们将来的成就,比不上现在的人呢?说到这里,他又话锋一转,若年轻人不知进取,自甘堕落的话,一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成就,那就不足以敬畏了。意思是说你们听了我所称赞的话,切莫得意忘形,要趁早努力,不要把时光错过,光阴是一去不复返的!与此相似,《大戴礼记》中也说:
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即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无闻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
另外,孔子在《论语·子罕篇》第九中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意思是说,天气到了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之可贵,是能经得起严重的考验而最后凋谢的。我们常说,士穷见节义,世乱显忠臣(见《论语·朱熹注引谢士》,正是这个意思。我们常看到题画的诗句:“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宋·韩琦《咏菊》诗)这对于一个人能经得起严重考验而保全晚节者,予以莫大的鼓励。钱穆先生说:“吾中华文化之历久常新,孔子此章所昭示,其影响尤为不小也。”(钱穆《论语新解·子罕篇》第九)就只有那么短短的两句话,它对一个人坚贞不拔的称颂,是后来的诗人,就常以松柏为题材,藉以寄托他们高雅的情操,和竹、梅并称为寒岁三友,常出现在画家的笔下。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南阳宗世林,与曹操同时而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曹做司空、综朝政,从容问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
曹操听了,只好知难而退,无法交到这个好朋友了。宗世林之所以不肯向曹操低头,完全是要保全其高尚的人格,所以孔子有一次也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且富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第七)意思是说吃粗饭,喝凉水;睡觉时只要能弯着胳膊当枕头用,其中也自有乐趣;如果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官位,对我来说,就像天空中飘浮的云彩一样,两不相干。
如果按照文义来讲,只说到乐在其中矣,就足够完整了。但又突然加上两句“不义而且富贵,于我如浮云”,便觉得文句特别有力,把一个思想深沉,举止端方的大教育家的形象,说得淋漓尽致,而且把读者也带入了另一个新的境界,真有点神妙莫测。所以钱穆先生在讲“中国文学中的散文小品”时,说到“不义而且富贵,于我如浮云”两句时,以为有画龙点睛之妙。据说清代的乾隆皇帝游江南,在路上遇到下雪,突然诗性大发,便随口咏道: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这根本就是胡诌,不算是诗,所以到了第三句,就接不下去了,正好侍臣纪晓岚在旁边,就接着说了一句:
飞入芦花皆不见。
真是神来之笔。我们看,前面是三个死句,片与片一再地重复,了无生趣。由于纪晓岚的这一句,就把前面的三个重复的句子,拖了起来,犹如昆曲《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一样。这就是论语的文句,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二.哲学的修养
在论语中,虽然多是日常生活的谈话,但在谈话中,却含有高深的哲学思想,以启发我们的才智。它往往把周密细致的哲理,夹杂在美丽多趣的文字中。例如在《子罕篇》中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几句话,简单明快而富有诗意,令人毕生难忘。由于孔子走到河边,看到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动,因此而感慨岁月不居,时光不再,藉以勉励弟子们及时努力。犹如《易经》中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样,不过孔子在这里却以流水取譬而已!后来如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东坡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都是受了孔子的那句话而延伸出来的。
其次,如: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意思是说对我们有益的朋友,有三类;对我们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类。凡交正直的朋友,交守信用的朋友,交有广博知识的朋友,便对我们有益。如果交善于迎合己意的朋友,交和颜悦色喜欢恭维人的朋友,交逞巧好辩而无实学的朋友,便对我们有害。以上所说交朋友的方式,是可为我们一生做人处世的方针。其次如: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意思是说凡碰到可以与他交谈的人而不跟他交谈,便会错过人才。不可跟他交谈的人而跟他交谈,便是浪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口舌。孔子的这一段话,对后世做行政首长,或单位主管者如董事长、总经理之类的人,有莫大的帮助。何人应与之言,何人不应与之言,这一判断,全靠个人的聪明才智,所以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有一次,孔子到了武城,即今山东省的费县。那时孔子的学生游,正做武城县的县长(《论语·雍也篇》第八)。听到全城都有弹琴、鼓瑟、吟诗、唱歌的声音,热闹极了。这时,孔子便微笑着说,杀一个小小的鸡,何必用宰牛的大刀?意思是说,武城县是一个小地方,何必用重礼?大道?这话为子游听到了,便对孔子说,从前我听过老师说,执政者学习了礼,便懂得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学习了礼,便容易听从政府的使唤。经子游这么一解释,孔子马上改口说,子游(名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所说,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这一段话,把孔子和学生之间幽默风趣的对话,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尤其是“杀鸡焉用牛刀”已成了我们惯用的格言,对后世有莫大的影响力!
又在论语中孔子曾介绍自己说,我从十五岁起,就立志要做学问。到了三十岁,便坚定自立,不会改变初衷了。到了四十岁,对一切道理,能够通达,不再有疑惑。到了五十岁,就知道天命的道理。到了六十岁,凡我所听到的,都能明白贯通,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论语》郑玄注)。到了七十岁,我顺着心理所愿意做的事去做,也不会有逾越规矩法度的地方(《论语·为政篇》第二)。
这一段话,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一篇自传。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把孔子一生治学的过程以及处世的态度,描写殆尽了,并且不曾夹杂任何神话的意味,及迷信色彩,与一般人写自传时好夸大渲染,华而不实的手法,完全不同。记得有一次,楚国的大夫叶公,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并没有回答,因为孔子太伟大了,一时不晓得从何说起。这件事,后来被孔子知道了,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就是说他的为人,到用功读书时,就忘记吃饭;到消闲快乐时,就忘记忧愁,甚至连年纪衰老了,也丝毫感觉不到,因为学无止境,如此而已!
这又把孔子的治学精神,及处世的哲学,以及道德的修养,简短有力地记录下来,以垂范后昆,真妙用无穷!
关于孔子为人处事的态度,还有下面的这一段记载: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逊)弟(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仗叩其胫。(《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按原壤是鲁国人,乃孔子自小时的玩伴。有一次,孔子跑去看他,他不但没有起身来迎接,反而学古时东方夷人的坐法,屁股席地而坐,前伸两脚,其形如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箕踞,对客人是相当没有礼貌的。孔子便指责他说:你从小对人就不恭顺,年纪大了,又没有什么成就以为后辈的榜样;现在老了,与世毫无益处,还不快去死,反成了人们的祸害!当孔子骂完后,还顺手拿着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像这样的描写,把孔子在老朋友面前不失其孺子之心的风趣形象,说得非常真切。记得在《礼记》中曾说,原壤的母亲死了,孔子跑去帮忙治丧,而且还送了棺木。孔子见到原壤虽遭母丧而并无悲哀之情,反而站在棺木上唱起歌来。孔子因为在居丧场合,不便指责他,只好以与人方便的情怀下,装作没有听见(《礼记·檀弓》下篇)。大概原壤是一个特立独行,与庄子的鼓盆而歌,是同一类型的人。所以在《大戴礼记》中曾说:“少不称弟也焉,耻也;老称无礼焉,罪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相传原壤善养生,好为吐纳之术。如果这话是真实,孔子之所以骂他“老而不死”,可能是确有其事的!
另外,孔子对于卫国大夫宁武子(名俞)为人处事的态度,有这样的几句: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智);邦无道,则愚。其知(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意思是说卫大夫宁武子这个人,在国家太平,政治清明的时候,就会显出他的聪明才智来。但到国家动乱,政治腐败时,他就像一个什么也不懂的愚人一样。孔子说,他的聪明才智,我们还可以赶得上;但他的表现愚昧,我们就不如他了。
大家知道,清代郑板桥有四个字,在民间普遍流传,即:“难得糊涂”。这四个字的来源,就是从上引论语“宁武子,邦有道,则知(智);邦无道,则愚。其知(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脱胎而来。郑是康熙时的秀才,雍正时的举人,乾隆时的进士;三个皇帝,三个功名,成为佳话;其书、画,均别具风格,有他自己的特点,乃“扬州八怪”之一,这是大家所知道的。他在“难得糊涂”后面,还有些说明,即:
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成福报也。板桥识。
这就是说,一个人内心要绝对地聪明,但外表却要假装糊涂,才能确保自身的平安。我们在社会上做事,总要对人宽厚一点,不必斤斤计较。南怀瑾先生,在他的《易经系传别讲》一书中,曾引古人的话说:
察见渊鱼者不详
意思是说,假使一个人用肉眼能够清清楚楚,看到隐藏在水底游鱼的话,那就不是吉祥的事了。为什么?因为一个人太聪明能干,无论任何人的隐私,他都知道;经常以他的消息灵通而沾沾自喜,那对自己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例如晋代的郭璞,他的学问,可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能推算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过去未来。与他同时的宰相王敦,想要造反做皇帝,怕有些人不服,就请郭璞去吃饭,想威胁郭璞,不要反对他。吃完了饭,王敦就从容问郭璞:郭先生,你精通易理,你的阴阳五行很准确,请你算一下我的命运如何?意思是说,我有做皇帝的命吗?郭璞从易理上推算,就劝他不可篡位,否则会有杀身之祸。王敦不听,就反问郭璞,你算一下自己的命运如何?郭璞笑着说:我的命,到今天中午就结束了。王敦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你要杀我?王敦笑着说,我正有此意?于是就立刻杀了郭璞。所以南先生说,这就是搞神通、先知者的下场。因而有些高人,凡事总是退一步想,才能保自身的平安。记得唐末五代的布袋和尚有一首诗说:
手把青苗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退步原来是向前”,正是我们做人的原则,处世的方针;无论何时何地如能做到凡事:
退一步风平浪静
让三分海阔天空
那就无往不利了。
三.宗教的观念
在论语中,涉及宗教方面的资料,非常之少,而孔子本人,无论讲学论道,只谈人事,不说鬼神,所以说: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篇》第七)。
是说孔子不肯随便谈论虚无缥缈、无徴不足信的事,如木石、山精、水怪之类。其次,孔子施教,主张以仁义感人,不主张以暴力服人,所以不谈论勇力之事。至于如小而反上,子弑父、臣弑君之类的事,孔子更深恶痛绝,不忍去说。另外类似后世求神、问卜、掷筊、抽籖等类的事,孔子主张:“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所以也不谈。但对去世的先人,他主张应该慎终追远,不忘祖德;所以在祭祀鬼神方面,一直抱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态度,却不涉及任何迷信。
站在孔子的立场,固然是不语怪力乱神,可是站在大家的立场,正是一般人由于好奇而寻求刺激的最好法门。对此四件事,世人不但爱说,而且爱听。例如《西游记》(怪),《水浒传》(力),《三国演义》(乱),以及《封神榜》(神)之类。
钱穆先生曾说:“孔子非一宗教主,然孔子实有一极高之终极信仰,此种信仰,似与世界各大宗教,并无大异。”(钱穆《论语新解》经钱先生这样一说,我们才明白,孔子虽非一宗教主,但与其他的宗教主比较起来,并无大异。所以凡遇大事,孔子及常说到天命。记得有一次,孔子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害,学生子路请求向鬼神祷告。孔子问子路,有这样的说法吗?子路说:有的!在从前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神地祗祷告!孔子说,我早已祷告过了!(《论语·述而篇》第七)由此可见孔子,并没有反对向神袛祷告的这一古代习俗。
孔子除了相信向鬼神祷告外,还经常喜欢言天命,例如:
子畏扵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扵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篇》第九)
匡,在今河北省长垣县西南。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当孔子离开了卫国,打算要到陈国去,经过匡邑,那时为孔子赶车的是颜刻。在此之前,鲁国季氏的家臣阳虎(一名阳货),曾到过匡邑,并且在那里焚烧掠夺,因此匡人非常痛恨他。恰巧,那次给阳虎赶车的也是颜刻。同时,孔子的面貌,也很像阳虎。所以孔子这次经过匡邑,匡人以为从前抢劫他们的阳虎又来了,于是把孔子抓起来,并且拘囚了四五天。当时的情况,非常危险。但孔子并不害怕,所以才说自周文王死了以后,在文化上继往开来的责任,不是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毁灭这些文化的话,那么我这个较文王后死的人,就不能够继承这些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想毁灭这些文化的话,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我们又根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当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离开曹国,到了宋国,半路上在一棵大树下休息时,同时也利用休息的机会习礼,不知为了什么,宋国的司马桓忽然要杀他,并且把那棵大树砍倒了。学生们都逃跑,同时也催孔子快走。但孔子却毫无畏惧,而且不慌不忙地说:
天生德扵予,桓其如予何?(《论语·述而篇》第七)
就是说,上天既然在我身上生了这样的品德,桓他能把我怎么样?不过大家一定要追问孔子所说的品德,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不忧、不惑、不惧的智仁勇三达德,所以他能临危不乱,对紧急的事,能沉着应付;因为桓纵能杀其身,但不能灭其德!
孔子认为人生在世的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所以曾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篇》第十二)又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篇》第十四》意思是说天下为公的大道要见诸实行么?是命运的安排。天下为公的大道不能见诸实行么?也是命运的安排!
孔子以为人的财富,也是命运的安排,与能力的好坏,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就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意思,所以他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篇》第七)所谓执鞭之士,都是执贱役,做的是为人驾车,或在大官出门时,为之开道,警告行人让路等工作。如果不可能求得到,那就做我喜欢的事情。喜欢的事情是什么?当然就是“道”了。道,亦即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
另外,孔子曾感叹其命之多乖。我们从下引这一段可以看出,如:
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论语·子罕篇》第九)
按凤鸟是灵鸟,尧舜时由于天下太平,曾经出现过。周文王时,凤鸟鸣于岐山。河图,是指在伏羲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负图而出,都是圣王之瑞应,《尚书·顾命篇》有河图的记载,这里恕不多引了。因为孔子那时自叹其道之不行,故无此瑞应,他所渴求的天下太平,确定是没有希望了。
又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当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的时候,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是一个有名的美人,而且大权在握。于是使人告诉孔子说,凡四方的君子到敝国来,想和敝国的国君交接的,没有不先来见我的。孔子迫于当前的情势,知道推辞不了,只好去见她。见面时,南子坐在细葛的帐子里。孔子一进门,就朝北施礼,南子在帐子中也连连答拜,她佩戴的环佩,发出清脆的响声,以引起孔子的注意。在论语中有此记载: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篇》第六)
因为当孔子见过了南子,回来的时候,引起了子路的不高兴,孔子便对子路发誓说:“我如果行事有不合适的话,上天会讨厌我的!上天会讨厌我的!一个老师,对着学生为女人的事而发誓,只有气度宏阔的孔子,才能办得到!
孔子除了好言天命外,也谈鬼神。在《易经系辞传》中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所谓游魂,类似藏传佛教中所说的“中阴身”;至于“为变”二字,大概指的是“中阴身”的投胎受报了。又在礼记的祭义中说道:
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因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
以上所说,可能与神道设教有关,是藉鬼神以为治理国家,安定民心的法宝!这是站在公的方面言,但站在私的方面言,孔子并不鼓励弟子们从事对鬼神的追求,例如:
季路(即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从字面上看,好像孔子对子路的问题,并没有正面回答;有的人以为鬼神及死事都很难弄明白,语之无益,故不答。实际上讲,事鬼如事人,知生即知死;所以孔子的意思是说,不要忙着懂得如何事奉鬼神,应该要先学会事奉人;不要忙着懂得如何死的问题,应该要先学会生的问题。如果懂得事奉人了,自然就懂得如何事奉鬼了;如果懂得什么是生了,自然就知道什么是死了。(朱熹《论语集注》)另外,孔子又对生死问题,加以解释说:
子贡问孔子,人死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人有知也,恐孝子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也,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赐(子贡)!欲知人死有知无知也,死徐自知,犹未晚也。(刘向《说苑·辩物篇》)
这正是孔子聪明的地方,对生死不说肯定的话,也不说否定的话,要子贡切身去体会,自然是意在言外了。
既然提到了生死的问题,我忽然记起中国人喜欢说的五福临门来了。所谓五福,指的是: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康宁,四是好德,五是善终。(《尚书·洪范》)
长寿,是希望人的生命长久而不夭折;富贵,指的是不但有钱,而且有高贵的社会地位;康宁,是指有好的身体,经常保持强健而心灵平静安宁;好德,要经常多做善事而且广积阴德;善终,即是好死。
一个人,如果把以上所说的五项具备了,才能叫“五福临门”。可是这五福,不容易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大都是分散开来,有长寿的没有富贵,富贵的没有长寿,其他类推就可明白。总括一句话,无论长寿、富贵、康宁和善终,都是由积德行善而来;但最重要的还是能得到善终,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在论语中,孔子曾预言他的学生子路,不得善终(《论语·先进篇》第十一),后来果然死于卫悝之难,而且还死得很惨,被人剁成了肉酱。
所以陈柏达先生,在他所著《五福临门》一书中(陈柏达《五福临门》普门文库),曾说善终很难得到,一个人临命终时,都会手忙脚乱,六神无主,急得像落汤的螃蟹,热锅上的蚂蚁;身体上会产生脸部筋肉抽动,瞳孔放大,眼神迟钝痴呆,以及呼吸急促等现象。佛经上说,人要临命终时,就像乌龟脱壳那样的痛苦。我们通常看到的只是外表的挣扎;其实,当事人内心的无助与恐惧,如果我们能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一定会感叹地说:我这一生,别无所求,只要求个善终!
然而,善终是得来不易,因为我们无法预知何时死亡?也不知道临终时会遇到什么障碍?据说从前有一个名叫张祖留的人,他经常与寺庙中的一位法师来往,法师就劝他应多多念佛。他对法师说,我三头未满,没有法子放下不管。他所谓的三头,就是三件头等大事,即儿尚未婚,女尚未嫁,父母尚未终老。可是此话说了不久,张祖留忽然得病,一命呜呼了。他的法师朋友,前去吊丧,就很感慨地写了一首诗:
吾友其名张祖留
劝伊念佛说三头
可惜阎王不晓事
三头未满便来勾
我们读了这一首诗,就知道人命的确如释迦牟尼所说,是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便成了古人!
另外,在历史上,大富大贵的人,不一定能善终;纵然是长命百岁的人,也不一定能死得安详。古今中外,有许多英雄豪杰,大都不得善终。这些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犹如陈柏达先生所说,驰名世界的文学家海明威、川端康成、三岛尤纪夫,画家如梵高等,都是自杀而死;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晚年得了严重的脑神经衰弱症。音乐天才莫扎特临终时,只有六个人为他送葬,中途还遇到了一场大雨,最后只剩下抬棺材的人和他的遗体了,其凄惨的情况,可想而知。有些从政者的下场,就更惨了,有的被迫下台,有的被放逐,有的被处死,有的被下毒身亡;也有五马分尸,千刀万剐的;甚至还有鞭尸和株连九族甚至十族的。对他们那些悲惨的遭遇,我们听了真是不寒而栗!
由此可见善终,是任何人所向往的,是否能够得到?如从因果上讲,就要看一个人平日行事的好坏了。善终在十二品生死经中,大致可分三类,即小善终、中善终和大善终。
小善终,是指没有遇到意外的横祸,无病而终的。如果死于上吊、自杀、车祸、猛火、灭顶或飞机失事等,就不算善终了。
中善终,是指死的时候,身体上没有任何的病痛,心理上也没有任何的怨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就在慈悲安详的气氛下,离开人世。
大善终,这是最难得到的,即是预先知道自己的生命快要结束了,在没有任何病痛的情况下,事先洗澡、换衣服,并且向家人及朋友告别,然后静静等候上帝的荣召或佛菩萨的接引,那就依照个人平常所信奉的宗教而定。如果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话,就只有凭借自己的业力了。
即所谓的:
一日无常到
方知梦里人
万般将不去
惟有业随身
以上所说,虽然不在论语的范围内,但因谈到孔子的论鬼神及生死而联想起了,所以就附带地讲了一下。由于时间有限,不能放开来谈,如果再有充裕的时间,我们还可以分为若干项目来讨论,今天就讲到这里为止。
最后再引一段民国初年,国学大师章太炎从英国留学回来,在北京对洋学者大谈孔子学说的情形。据说当时有一位洋学者访问他,这洋学者本来想刁难他的。寒暄后,开口便问:四千多年前的孔子学说,为什么现在仍然适用?章太炎是个聪明人,鉴貌辨色,当然知道他的来意,便依照他所说的年代,面带微笑地对他说:四千多年前(?)一加一等于二,四千多年后,一加一,仍然等于二,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孔子的学说,仍然适用于今日了!这位洋学者,听了愕然,诺诺而退(杨炳暄《檀报·章太炎趣事一则》)。如果有人提出同样的问题,我也就借用章太炎的话以为回答!
2007年4月20日讲演
2007年5月20日改定
共[1]页
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