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文学 >> 建设“文化中国”的几点思考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文学
建设“文化中国”的几点思考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邹广文 点击:4594次 时间:2012-12-31 13:28:31
 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回首20世纪以来的百年中国的文化发展,可谓经历了太多的辛酸与坎坷,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被边缘化,与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不相匹配。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相对于我们在经济上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文化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距离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目标还很远。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的浪潮的不断推进,国与国的竞争日趋呈现为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升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形象、打造“文化中国”,以期赢得真正的文化竞争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便成了下一个30年中国发展进程中国人的共同期盼。2011年召开的中共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把文化发展繁荣提升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高度,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自觉的重要标志,也为未来“文化中国”的历史实践明确了方向。
  
  一、提出“文化中国”的时代语境
  
  我们这里所讲的“文化中国”,是指在全球化语境下,着眼于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发展、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的打造以及全民族现代人文素养的提升所实施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文化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实践的核心发展目标。一个民族的文化影响力是最深远最恒久的影响力,不同的文明形态是区别不同民族的最本质的东西,是民族性格的最本质的体现,自觉把建设“文化中国”作为今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用“文化”向世界说明中国、展示中国坦然和自信的文化气度,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不容回避的艰巨使命。
  显然,今天我们提出建设“文化中国”,是基于30余年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而做出的战略选择。我们已经走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阶段,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通盘审视未来的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提出建设“文化中国”,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正在进一步走向自觉,当然这也昭示着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自觉。
  首先,“文化中国”是对“唯经济论”思维模式的纠偏。
  回首30年中国的发展我们看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似乎成了我们不变主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更成了唱响神州大地的耳熟能详的口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侧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并期望以经济改革为突破口进而带动全社会的改革,这种改革模式的确带来了中国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我们取得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但相对而言,中国政治领域、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的改革,我们则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我们总是在关注GDP总量、工业总产值、人均收入水平等等。不容否认,在各级政府的实际决策中,确有把经济发展这个手段异化为最终目的的倾向,使得经济增长手段掩盖了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本身。
  但须知量的提升并不能等同于质的飞跃,经济增长更不能简单等同于社会发展。严酷的现实已经表明,如果没有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维发展的协调,经济发展很有可能成为少数富人的盛宴,大多少人在充当廉价劳动力的同时并不能提高自身的幸福感,社会公正将遭遇空前的挑战。所以我们提出建设“文化中国”,就是首先要纠正这种不问社会发展方向的“唯经济论”思维定式,在价值层面去自觉追问:中国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具体说要把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落到实处,着眼于每个国民身心发展现状的改善,要把如何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让全体中国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全体国民活得更有尊严更有意义。文化不是经济发展中的配角,更不是发展的手段,而是社会发展在精神境界层面所追求的目标。拥有自觉的文化价值导向将赋予社会发展以一种人性的、目的性的关怀,为破浪前行的“中国航船”提供一种动力源。
  其次,在全球化时代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
  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我们看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影响力是最恒久最深厚的影响力,文化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但严酷的现实是,当代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与我们的经济发展不相匹配,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的研究分析,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全世界排名仅为第7位。我们暂且不论现有的文化排名是否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光,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福,单从排名先后来看,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前景以及中国发展理念和模式日益扩大的影响是很不协调的。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却是一个文化产业小国,30年来,我们的文化产业出口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中国的文化产业才刚刚起步,缺乏国际竞争力,我们少有文化精品产生世界性影响。在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方面我们还缺少原创性的、富有震撼力的成就。总之,相对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长此以往我们不难想象,外来文化不仅会大举占领中国文化消费市场,更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
  再次,我国的文化发展形势严峻,文化生态环境亟待优化。
  从文化哲学角度来看,“文化生态环境”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各种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生态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它主要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历史文化传统,外来文化以及文化创新等要素。
  建设“文化中国”尤其需要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但环顾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现实我们却看到文化生态的失衡--民族传统文化常常被“戏说”,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亟待拯救,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市场日渐萎缩,感性娱乐文化则大行其道。在市场杠杆的驱动下,我们更多的彰显了文化的娱乐、实用与经济功能,而对文化的最核心层面即人文价值诉求、人的心灵建构等方面的关切不够。文化低俗化倾向日趋严重,无底线娱乐狂欢正在毁掉我们的大众文化,在娱乐化消费中造就着人们对历史的轻浮态度,而缺乏严肃与敬畏之情。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中国”的提出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文化的发展不仅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合理的价值观念,同时规范着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文化发展需要激浊扬清,为子孙后代负责,为民族文化的未来负责。
  
  二、“文化中国”告诉我们什么?
  
  的确,培育“文化中国”、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这是一个大题目,甚至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文化价值,展示中国的文化形象,这已经成为我们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议题。我国领导人讲到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时也都强调,当代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1997年11月江泽民主席在哈佛大学发表的演讲和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的演讲的主旨,都是阐述中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人文价值就是“和而不同”、“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中国未来和平发展战略抉择的文化之魂。找到了中国文化的价值之源,我们未来文化实践才拥有了目标与方向。
  笔者认为,我们这里对于“文化中国”的理解,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关切:
  第一,“文化中国”不是简单地向后看或历史怀旧,而是指向中国发展未来的,所以要培育“文化中国”的现代视野。
  我们如果把中国文化放在进一个世纪以来社会生活变化的总体环境背景中加以定位,则会看到文化中国在现实实践展开中,呈现出了两种不尽相同的心态。一种是向后看,这是一种未能很好融入全球化文化的浪潮而表现出的文化偏执反应,它拒绝全球化,拒绝现代文明,以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去面对外来文化--中国文化都是好的,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都是坏的。这种贴标签式的文化态度不利于中国文化与世界的交流。另一种是向前看,这种观点主张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去其精华去其糟粕,整合现代新文化,使中国文化在民族性与时代性、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二元张力中发展前行。
  当然,“文化中国”的目的指向无疑是后者。我们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着眼未来来关注中国文化的发展。重要的不是我们的文化过去如何辉煌,而是未来如何赢得发展的优势。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在世界舞台上,这30年我们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匹配,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却是一个文化产业小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中国确确实实存在着严重的“赤字”,在现代文化产品的创造与输出方面,我们才刚刚起步,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资本。因此在“文化中国”面向未来的形象塑造方面,我们还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进行努力,注意审视、发掘和转化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为导向,以文化创新为途径,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先进文化。
  第二,“文化中国”是一个正在“生成”的过程,不是已经“完成”的静态风景。
  文化是一条河,是一条从“过去”经“ 现在”流向“未来” 的河,文化总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之中发展前行的。 文化不能仅仅理解为是一个实体性概念,不能为其确立一个固定不变的准则,以便把所有涉及到的东西都装入其中。这种做法将文化看做是静止的、封闭的东西。“文化中国”作为今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价值诉求,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反省、建构中去实现。
  人是一种想未来敞开的、未完成的存在,人类的自由创造本性恰恰根源于人的未完成性,人要在不断地实践和劳作中实现自己目的。因此“文化中国”的建构正是基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在既已完成的现实文化层面上寻求新的超越。在这个意义上, 文化中国不是为了抓住自己过往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放,更不是将已经取得的文化成果拿过来孤芳自赏,而是一种指向未来的、致力于文化不断完善的创造性实践。这需要我们从“生成”的视角,对既有的文化发展现实进行不断的反省、矫正甚至批判,以保持文化发展的旺盛的生命力。文化创造活动总是具体的历史展开过程,文化的血脉不断在动态的“生成”中穿梭前行每一代人的文化活动客观上总是在传递着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人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传递当中,调整、修正着固有的思维定势,并为文化传统增添新的要素,这样,作为一个有限的存在者便会流于无限的文化传统之中而生生不息,获得了“类存在”的价值。
  把握“文化中国”动态生成性,将有助于我们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总格局下,在经济全球化、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不断加速的现代化过程中,去自觉培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富于创造力的和谐文化。
  第三,“文化中国”是在全球文化的交互激荡中逐渐形成的。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生活图景。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在全球化时代,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所发生的事情顷刻间都可能引起全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地球成为相互影响的文化村落。世界各国不但在政治、经济上互相依存,而且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相互影响。人类的文化发展历史表明,任何文化形态只有在与作为“他者”的我们的交流甚至碰撞中,才会激活自身文化的基因,保持旺盛的文化生命力。
  在这一大背景下考量“文化中国”的发展,首先需要我们以宽容的心态海纳百川,迎接八面来风,在与各种外来文化的交流中,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恪守“和而不同”的原则,善于吸收全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与文明;同时也要增强文化的自信心,找准自我文化的发展方向,弘扬自身的文化特色,努力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到魅力。
  
  三、建构“文化中国”的着力点
  
  建构“文化中国”既是一个艰深的历史课题,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而今举国上下对于建设“文化中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形成基本共识:建设“文化中国”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成败。着眼于这一发展战略高度,我们要对建构“文化中国”的着力点保持清醒的认识。
  第一,注意开掘新文化创造的生命力。
  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具有广阔的文化生命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培育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有着旺盛的文化生命力。文化的发展是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文化的生命力说到底根源于传统与未来的张力,也就是说一方面,开掘文化生命力不能忽略了文化的根--即民族的传统。与传统对接并对传统的自觉认同,文化生命才找到了源头活水;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善于在继承前人文化创造的基础上,面向未来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文化成果以增弘自己,而且要勇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文化创造需要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及更加自由的思想空间,只有自由思想才有创意,才可能激发更多的创造灵感。
  文化的生命力究其根本说是指向未来的,开掘新文化创造的生命力还要注意关注当下百姓民生,真正融入生活的文化才有生命力,在对时代生活的感受中文化才愈加变得开放、包容,才得以绵延发展。
  第二,加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自觉认同。
  民族文化认同一般是指对本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理性认知和感情依附,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自觉地坚守和维护。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前提是要善于认同民族文化传统。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核心内容及恒久动力恰恰是来自于本民族成员对该民族内在文化精神以及个性的文化认同。只有在民族文化自觉认同的前提下,不同文化形态间才会达成有效的理解与沟通,形成彼此的相互依赖与尊重。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理性和智慧的积淀,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范导着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传统所强调的“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自强不息”等思想不但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也是我们今天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根基与源泉。今天我们呼唤文化自觉,首当其冲的应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自觉认同,我们要心怀敬畏之心去反思传统文化,重估其人文价值。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它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由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同守则。”的确,自觉地文化认同肩负着对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自觉反思和对新文化的主动建构的双重历史责任。
  第三,公民健康人格、现代人文素养的生成。
  文化本质是人化,“文化中国”建构的重要目标就是培育公民的健康人格、提升全体国人的人文素养。近代德国宗教改革思想家马丁× 路德曾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力量之所在。的确,今天的中国在国库殷实、财政收入增长、经济大踏步发展的同时,应切实关注人的发展与进步,着力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提升了,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才得以展现,强大的国家形象得以产生,才会赢得世人的尊重。一个人不能只热衷于物质的占有、沉湎于感官快乐,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应该是具有创造力的、超越自我的人,这应当包括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庄严的道德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开放的文化视野。在此意义上, 文化中国的价值内涵体现在公民健康人格和人文素养的生成,只有通过全社会的人文教化, 才能使人们步入一个道德、情感和智慧融合一致的生活境界, 进而为文化中国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全社会民主、公正信念的守护。
  社会公正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是现代制度设计与安排的基本依据。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把社会公正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性的、首要的价值。公平正义的根本点,就是保证不同社会群体都能拥有并享受相同的权利。在具体的改革与社会建设中,要确保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与机会的平等,按照其贡献进行分配以及社会调剂(社会再分配),并妥善处理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利益冲突。目前我国的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愈加突出,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正日渐拉大,腐败现象层出不穷、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弱势群体分外焦虑,这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现实改革的实践表明,如果公正信念的缺失,社会公信力降低,政治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则会直接动摇人们对于改革与社会建设的信心,涣散社会的凝聚力,危害中国社会的建设。通过切实的政治改革,使每个公民依照公平正义原则,共享中国改革发展的成果,充分拥有创造财富的机会,切实保障其社会参与的权利。由此观之,全社会民主公正信念的坚守正是迈向“文化中国”的内在价值诉求。
  第五,培育现代生态文明观念。
  现代生态文明一般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观念形态。现代大工业文明凸显了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但无形中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紧张与对立,甚至受伤的自然开始报复人类,使得现代文明受到新的挑战,重新找回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势在必行。回望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看到,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文明资源,尤其倡导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相融, 强调“天人不二”、“天人合一”,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因此要“道法自然”,这种生态观念对于我们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建设 “文化中国”必须自觉含蕴生态文明的价值维度,增强现代生态文明发展的自觉性。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这表明了国人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与自觉。今天我们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不能走只追求“量”的扩张而忽略了“质”的提升的发展模式,这最终会导致有增长而无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自觉培育现代生态文明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总之,“文化中国”作为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纽带,作为中国向世界表达自身形象的重要载体,应该成为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实践目标。建设“文化中国”,表达中国文化的风范、气度,这是我们每一个当代中国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化中国”将会成为我们展现给世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共[1]页

邹广文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