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者文库 >> 罗锦堂
学者介绍
罗锦堂,1929年出生,字云霖,甘肃陇西人。中国台湾第一位文学博士。罗锦堂先生一生旅居,结识了诸多好友,并写下了很多力作,他把这些作品合写成《行吟集》。其中既有思念故乡的作品,也有展现志向的作品,还不乏展现异域生活的作品。无论哪种作品,都能体现罗锦堂特有的作品风格。罗锦堂晚年仍不忘弘扬国学,曾去世界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讲学,为国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罗教授对中国古典文学深有研究,是元曲专家,著作有《中国散曲史》、《锦堂论曲》、《罗锦堂词曲选集》等十余种。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文集文章
今天,我个人由于夏威夷中华文化服务中心董事长李长庚教授的安排,要我讲:“由历代类书与丛书的浩瀚来看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这个题目,实在太大,讲起来,可能顾此失彼,不能面面俱到,我只好选择几部最重要的类书与丛书,向大家加以简单的说明。不对的地方,请在座各位多多指教。 记得在四十多年前(1961年),当我在…详细内容>>
 莊子與禪 2013/3/19 13:40:33
從印度流傳到中國來的大乘佛教,由於修行的法門不同,以及所根據的經各異,因此區分為八個宗派;其中的天臺、華巖、法相和三論四宗,注重在典理論上的探討; 另外的律宗、密宗、淨土宗和禪宗,則偏向實際的修行。現在擱置其他各宗不談,專談目前所盛行的禪宗。 關於禪宗的起源,據說有一次,釋迦牟尼佛,與諸大弟子等在靈…详细内容>>
王书林教授,自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便移居到美国夏威夷,将近有二十年之久。在此二十年中,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消磨在中国儒家经典的研究上,尤其对于《论语》一书,用力最勤,创获最多;在此举世思想混乱,儒家学说渐次式微之际,他独自奋然扫除世俗的偏见,终日埋首于诗云子曰的字里行间,引以为乐,实在是值得我们的…详细内容>>
 长恨歌疏证 2014/7/14 20:12:28
唐明皇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间之情爱,哀感顽艳,久为世人所乐道,陈鸿为之立传(注一),铺写详密,神气生动;白居易又撰为歌辞,悠扬旖旎,情至文生,才调风致,独出流辈(注二),宜黄乐子正(注三),尝据陈鸿本传,并摭拾《明皇杂录》、《开天传信记》、《安禄山事迹》、《酉阳杂俎》等,排比润色,成《太真外传》二卷…详细内容>>
近来发现明人仇英之《花神图》及文徵明题跋之《花神赋》,叹为稀有,为历来研究明人书画者所未收录,兹写成文一篇。 另查一九九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之金明文(钱伯城、魏同贤、马樟根主编),也不见文徵明有《花神赋》的记录,益觉此文之可贵,有发表出来,向海内外专家请教之必要,希望经过大家的研究,对《花神赋》有…详细内容>>
一、序说 主席、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承蒙夏威夷国建会会长李长庚教授的邀请,指定要我讲“儒释道三家中国主流思想体系理念的异同”。这个题目很大,包括范围也很广,不容易面面俱到,我只好大题小做,简略地为各位报告一下。 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以及宋明理学…详细内容>>
在近代德国汉学家中,以翻译《易经》而大享盛名的卫礼贤教授(Professor Richard Wilhelm),在其所著中国文学史里,对小说《红楼梦》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丝毫没有谈到,谨谓它是曹雪芹的自传而已(1)。可是早在百余年前,大诗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同他的秘书艾克曼(Peter Eckermann)谈话时(2),就已经提…详细内容>>
 中国人的戏剧观 2014/10/1 23:04:49
戏剧是一般人喜闻乐见的最高艺术,然而中国文人的传统观念,却对于戏剧一向存有很大的偏见,他们总以为天下的学问,都包涵在四书五经之内;天下的文章,都超不出唐宋八大家。除了四书五经,天下便没有学问;除了八大家,天下便没有文章。其实这种错误观念的产生,大半是由见事不博、识理不透所致。记得小时候,常见到人家门…详细内容>>
 诗经通论 2014/12/5 14:12:20
世界上任何一国的文学,其发展过程,是先有诗歌,然后有散文的。而诗歌中,则又以民歌为最早。黄櫄(chun)说:“有天地,有万物,而诗之理已具;雷之动,风之偃,万物之鼓舞,皆有诗之理,而未著也。婴孩之喜笑,童子之讴吟,皆有诗之情,而未动也。桴(fu鼓槌)以蒉(kui盛土的草包),鼓以土,籥(yue古代一种乐器,形状…详细内容>>
 关羽与关索 2015/2/3 12:24:41
中国小说中的关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因而除了正史陈寿的《三国志》以外,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分别收录在元人杂剧、《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等书里。另外还有一部分以上诸书所没有收进去的,如明人所作《斩貂蝉》杂剧,大意是说曹操想要笼络关公,收为己用,便以美人貂蝉相赠,关公却不为美色所惑…详细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 备案号:蜀ICP备17004140号